Bancer原理白話講解

買賣虛擬貨幣

週末,一起來學習一下信任迭代器的精彩好文(授權轉載學習)

Bancor誕生的背景

   二戰之後,凱恩斯為了遏制美元稱霸世界提出的“國際清算同盟計劃”中的重要計劃,也有人稱其為「bancor plan」。這個計劃主張多邊清算,取消雙邊清算。而bancor本身在這個計劃中,也是各國賬戶的記賬單位。

   而bancor的初始分配則以二戰前三年的進出口貿易平均值計算,這樣加上英聯邦的殖民地,英聯邦可以分配到的bancor多達35%,可以讓英國在戰後黃金儲備耗盡的情況下,和美國共享國際金融的領導權。

   而bancor plan所倡導的多邊清算,在區塊鏈token化興起的今天,被用來解決token市場的長尾效應。目前,幾乎每一個專案都要發行自己的token,目前大交易所都採用撮合交易的方式,即買和賣同時都有需求,交易才能發生。因此一些關注度小的token都有很大的流動性風險。

什麼是bancor協議

   bancor協議不依賴於雙邊需求匹配,其運用聯結器 (connector)作為橋樑,實現了非同步價格機制。即使用者可以隨時按照自動計算得到的價格,把某一種token賣給"聯結器"拿出抵押物(通常是eth)或者換取其他token;買過程也一樣。(這裡說賣給了聯結器並不恰當,大家可以理解成把token傳送給聯結器,再由聯結器來實現兌換的邏輯)。

   token發行方可以鎖定一些ETH在聯結器中並自定義CW(connector weight, 聯結器權重,以前也叫CRR,即恆定準備金率),發行出一定數量的自己的token,bancor裡稱之為智慧代幣(smart token)。一般如果買需求增加,smart token的價格就會相應升高;賣需求增加,smart token的價格會相應下降。至於漲跌幅度,可以根據專案方對自己token的定義結合專案需要,透過自定義CW來實現控制。

   未來使用者也可以鎖定一些smart token來發行新的smart token。這樣就會形成一個價值網路,在這個網路中的token都可以以某種路徑實現雙向兌換,且因為非同步價格機制,因而並不依賴買賣需求雙邊匹配。

   在這樣的機制保證下,即使是關注度小的token也沒有流動性風險,釋放token市場的長尾潛力。

bancor協議中的名詞解釋

   bancor協議的白皮書中涉及到很多名詞,先做一下解釋:

  • connector(聯結器):可以認為連線不同token的兌換橋樑;

  • connector token(聯結器代幣):可以理解成抵押物。比如在bancor網路中token發行的最初階段,就是透過鎖定ETH來發行smart token的。在“抵押ETH發行token”這個過程中,ETH就是connector token。(當然在bancor的具體實現中,是透過ETHER TOKEN實現的,下詳述)。

  • smart token(智慧代幣):理解成你想要發行的TOKEN。還是用“抵押ETH發行token”這個過程為例,smart token就是那個想要發行的token。

  • CW(聯結器權重): 理解成調節價格敏感係數的引數。買入smart token時價格上升,賣出smart token時價格下降,但是漲跌幅度不是一個固定的值,可以用CW調節。

   上圖中可以看到:不同的cw值對應的smart token價格隨供應量不同表現出的不同走勢。

   當cw為1時,價格恆定;cw為0.5時,價格隨供給量成線性變化;當價格分別為10%和90%時,價格隨供給量的增加,一個表現為敏感,另一個表現為不敏感。這樣的曲線走向和經濟學中的價格彈性有異曲同工之妙。(筆者在旁邊標註的Es表示的就是價格彈性係數)。

bancor中涉及到的數學證明

   在bancor的白皮書中有提高,smart token的價格公式為:

   我們對上面的公式做個變形,用R表示connector balance(比如說ETHER),用S表示smart token的供給量,用F表示CW, 最後用P表示智慧代幣的價格。

   那麼整個市場上的smart token的市值上限就是S*P,根據上面的公式定義,得到R = FSP,變換成之前的公式也就是

   當使用者想購買非常少數量的smart token,用dS表示,那麼該使用者就需要支付PdS,而使用者正是connetor token作為支付貨幣,因此

connector balance增加的dR = PdS

這樣我們又得到了一個公式 (F是一個常量) :

   這樣再已知當前smart token供應量、初始價格P0和初始供應量S0的基礎上,就可以推算出當前的Smart token的價格。

   繼續,如果一個使用者想要買總量為T的smart token,這樣總供應量就會從S0變為S0+T, 那麼使用者所需支付的費用為:

   細心的同學可能已經發現了,這其實就等於之前提到的price-supply曲線從S0到S0+T這段區間曲線下的面積。

對F這個引數,也就是CW,還有一個很有趣的視角:

   即圖中紫色部分的面積除以灰色部分的面積恰好等於CW。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自行驗證一下。這裡貼出原貼地址:

   https://forum.evolution.land/topics/68

雖然後面公示看不太懂,但好歹有個印象啦~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