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inity 治理機制詳解:流動民主+彈性決策

買賣虛擬貨幣

區塊鏈治理機制是區塊鏈設計中重要的設計環節,治理可以使不同立場的參與者之間達成共識,也關係到網路生態是否具有發展的生命力。治理機制通常分為兩個層面:鏈下和鏈上。鏈下治理會有規則及參與者邊界模糊的問題,而鏈上治理則存在大戶壟斷及使用者參與度不高的問題。這些問題最終都會造成公鏈生態隨著規模擴大而逐漸陷入混亂。舉例來說,規則模糊會導致議案陷入爭議時無法解決,決策效率過低; 大戶壟斷或使用者參與率低會造成生態發展趨向少數人利益。因此,如何找到適合的治理機制成為公鏈發展的當務之急。

本文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探討區塊鏈不同治理機制的優劣,第二部分研究 Dfinity 的治理機制流程,第三部分分析 Dfinity 治理機制特點及發展方向。

區塊鏈治理機制

區塊鏈通常需要治理機制來幫助社羣對整個生態網路進行調整及改進,例如更改某些核心引數,或是調整公鏈路線圖等等。目前公鏈的治理機制主要分為鏈下治理及鏈上治理。鏈下治理是指生態中的參與者在鏈下協調如何對專案進行更新和升級。鏈下治理的基礎是生態中的參與者廣泛參與討論,其主要流程如下:首先,參與者可以研究並制定變更提案。接著,參與者在社交媒體上對提案表達觀點,並進行充分討論。然後,核心開發者根據社羣的反饋決定是否接受該提案。如果接受,開發者會對專案程式碼進行更新和升級。最後,礦工、節點運營商和社羣成員決定是否支援提案。如果支援,他們會選擇升級節點客戶端並維護新鏈。

而鏈上治理的所有流程都發生在區塊鏈上,透過智慧合約對專案進行更新和升級。鏈上治理的主要流程是:首先,參與者可以研究並制定提案。然後,透過區塊鏈對提案進行投票。最後,統計投票結果,如提案透過,則所有節點自動升級。

無論是鏈上或鏈下治理都需要解決三個問題: 一是使用者參與率不高,二是容易造成大戶壟斷,三是治理規則模糊。Dfinity 採用的是鏈上治理機制,並嘗試運用群眾智慧的方式解決上述三個問題。

Dfinity 治理機制架構

在 Dfinity 區塊鏈網路中,BNS(區塊鏈神經系統)是網路執行的治理系統。BNS 內部是由許多神經元(Neurons)以非固定的方式連線的網路結構,主要以民主投票的方式判斷每個提案透過與否。Dfinity 治理機制的核心邏輯是使用者將代幣質押在神經元,並透過神經元投票。這些神經元可以根據議案不同,選擇不同代表並追隨其投票,形成流動民主的概念。

Dfinity 的治理機制和其他公鏈最大的差異在於其調整規則的彈性,Dfinity 治理規則分為兩層:BNS 規章及鏈上智慧合約。BNS 規章是神經元社羣參考的一個精神性目標文件,主要有三個目標:第一,定時安排合理的系統升級,第二,凍結不道德或暴力的應用系統及智慧合約。第三,長期地提升 Dfinity 生態的市場價值。鏈上智慧合約規範了 Dfinity 的各種引數,包含投票權重、區塊獎勵等。無論是 BNS 規章或是鏈上智慧合約,任何神經元都可以向 BNS 提交修訂規則的提議,相較其他公鏈治理有更大的彈性。

治理流程

Dfinity 治理流程主要分為四個階段:建立節點;提案階段;投票階段及執行階段。

建立神經元

Dfinity 運用 BNS 來進行治理,其節點稱為神經元。任何人都能在 BNS 中質押代幣,建立和執行一個神經元,並透過質押代幣至神經元獲得報酬。報酬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由使用者質押的代幣數量決定,與質押代幣數量成正比;另一部分由神經元的活躍程度決定,與一定時間內神經元參與投票的提案數量成正比,代幣質押鎖定期為三個月,類似 PoS 的質押機制。該機制將使用者在質押期所做的決策連結到代幣價值,進而激勵使用者做出正確的決策。當使用者建立了神經元后,會獲得公鑰和私鑰。公鑰用於證明神經元身份以及對提案進行投票。而私鑰則用於神經元管理,例如退出神經元系統。

提案階段

任何執行神經元的使用者都可以進行 BNS 上的提案,但 BNS 對提案者的資格有兩個稽覈標準:第一,提案者須證明自己擁有提出此提案的合理性,包含專業性證明、Twitter 過去發文或參與生態推進的證明等。第二,提案者需要在提案中準確地描述問題以及解決方法。BNS 提案方式類似以太坊 EIP 提案,但不同的是,EIP 提案直接交由鏈下社羣討論及投票,而 BNS 上的提案會先由專業稽覈員稽覈是否達到上述兩個標準,透過後才會交由鏈上神經元投票。

使用者如果要提案需要支付兩筆費用,一是支付專業稽覈人員及參與投票神經元的酬勞,二是提案保證金,提案被採納後,BNS 即退還保證金至神經元,此舉主要是為了激勵提案者提交高質量的提案。

投票階段

使用者在投票階段可以有兩種投票方式:主動投票及跟隨投票,兩種方式都需要使用者質押代幣至神經元。BNS 上會顯示當前尚未決定議案,包含經濟引數、系統規則、系統協議、客戶端升級、修改質押金額以及凍結/解凍賬戶等型別,使用者有三個投票選項:採納、拒絕和棄票。

一般來說,使用者受限於時間及專業知識,無法對所有提案都做出自己的判斷並主動投票。舉例來說,整個 Dfinity 網路中可能只存在小部分神經元有能力對系統協議升級作出正確的判斷。而對於超出自身理解範圍的提案,使用者可以選擇跟隨投票,也就是自身不做判斷,而是選擇跟隨其信賴的神經元的投票結果。其跟隨的神經元可以是核心開發者、客戶端或是任何使用者,並可以隨著不同議案型別進行跟隨優先順序調整及排序。眾多神經元之間相互跟隨,便會形成一個神經元網路。

投票的有效時間結束後,BNS 會收集神經網路的投票總結果,並判斷提案是否透過。當神經元跟隨的其他神經元對於同一個提案有不同投票判斷時,該神經元將跟隨優先順序排序最高的神經元投票結果。

在投票階段需注意三點:第一,投票過程具有結果不確定性。BNS 的提案到選舉截止過程,使用者無法得知當下投票結果,需要等到所有神經元投票完成後結果才會公佈。第二,投票具備隱私性。沒有使用者能夠知道神經元之間的跟隨關係,或是預測哪個神經元會對議案具有關鍵性的影響力。第三,神經元可以透過釋出文章或證明自己權威身分來吸引神經元跟隨自己投票。這也賦予 Dfinity 使用者討論議提案的能力及網路的社交屬性。

執行階段

一般來說,透過的提案執行方式可以分為被動執行和主動執行。被動執行的提案主要涉及 Dfinity 上智慧合約的引數改變。舉例來說,神經元的質押引數,或是修改出塊獎勵等。更新的提案引數會被動地寫入 BNS 下智慧合約的資料庫中,後續執行時會直接生效。而當提案超出 BNS 智慧合約能控制的,例如涉及 BNS 規章層次,就會需要人為主動執行去覆蓋 Dfinity “程式碼即法律”的部分。舉例來說,修改系統程式碼的漏洞或是凍結違反 BNS 規章的智慧合約或神經元。主動執行過程需要透過呼叫新增到以太坊虛擬機器上的特殊操作碼來實現。

前文可知,Dfinity 使用者可以按照社羣的意願修改規則,這一點與以太坊治理機制有所不同。以太坊堅守的治理原則是“程式碼即法則(The Code is Law)”,給予系統完全的獨立性。而 Dfinity 在程式碼治理的基礎上加入了群眾智慧的要素,不以建立完美的程式碼架構為目標,而是以系統能夠迅速調整規則為目標。

Dfinity 治理特點

流動民主

現實社會中,流動民主的概念介於直接民主及代議民主之間,能更靈活和有效率地反映政府及代議士的合法性。流動民主有幾個特點:第一,選民可以隨時變動授權物件,代議士沒有任期限制,代議權力隨著不同議案流動。第二,任何人都有資格成為代議士,無論背後代表了幾個選民。第三,選民可以選擇不透過代議士直接投票。第四,選民擁有限量的授權票,並且可以賦予一位或多位代議士投票的權力。在流動民主的制度下,若代議士不稱職,選民可即時調整授權票,讓該代議士失去代表的合法性,並且會導致該代議士的投票權重下降,減低其對議案的影響力。如果代議士想繼續持續代表選民投票,便必須遊說選民,並謹慎負責地代表選民做每一項決定,以說服選民再次授權。

可以發現,Dfinity 的治理機制與現實社會的流動民主非常類似,基於區塊鏈平臺也使得分配授權票及議案表決變得十分容易。流動民主治理方式有別於直接民主以及代議民主(EOS),主要有三個優勢:第一,降低使用者的投票成本,避免因為使用者專業知識不足而導致議案投票率過低。第二,避免權力壟斷。DPoS 治理機制容易導致超級節點壟斷生態治理權,存在中心化及系統魯棒性弱的問題。而由於 Dfinity 的流動民主機制並無任期限制,所以較不容易出現中心化的情況或是選民意志與代議士意志相悖的情況。第三,避免“選舉工程”的出現。DPoS 選舉機制會導致超級節點與選民利益分配的情況發生,且利益分配與生態發展目標相悖離。Dfinity 上的代議神經元雖然有歸票的能力,但神經元不會直接獲得委託投票的報酬,選舉工程成本較高。

雖然 Dfinity 選擇的流動民主治理模型看似完美公平,但還是可能產生一些問題:第一,對於參與 Dfinity 生態的目的是賺取報酬的使用者來說,選擇正確且具公信力的神經元,從而保證收益和投票的正確性,依然是非常困難的。使用者需要在每個提案投票時思考是否該換人跟隨,並時常監督自己跟隨的神經元投票傾向是否正確,間接提高了參與治理的難度。第二,Dfinity 治理制度相當於在生產過程中便進行民主決策,而現實社會政治制度主要是在政策推出後才會由民主投票審查。當 Dfinity 生態逐漸擴大,議題的學習門檻會逐漸提高,Dfinity 的治理制度將容易出現民粹主義並影響治理投票的公正性。

彈性決策

傳統的公鏈如比特幣或以太坊會盡可能創造完美的程式碼規則,但是長久存在兩個不足之處:第一,開發者需要花很長的時間測試系統程式碼,且漏洞常常是不可避免的。當駭客入侵系統並盜取大量代幣時,唯一可能的解決方式是進行硬分叉處理,而無法透過修改規則或人為介入來解決。第二,雖然一般使用者能夠參與公鏈的治理,但受限於專業能力,並無法參與程式碼規則的設立。但是程式碼的漏洞卻會造成使用者巨大的損失,違反了使用者利益的公平性。Dfinity 的 BNS 系統能夠訪問虛擬機器中的特殊操作碼,允許 BNS 凍結、解凍和修改其他獨立的智慧合約,並且可以更新客戶端軟體狀態。因此 Dfinity 透過變動性的群眾智慧使整個公鏈維持一致性,並能夠迅速適應突發事件,避免硬分叉的發生。

Dfinity 治理潛在問題與思考

Dfinity 尚未上線,許多細節及潛在問題還有待討論。以下主要討論兩個潛在問題:共利提案和權力集中。

共利提案

共利提案是任何社羣中最容易透過的提案,諸如增加挖礦獎勵或是降低質押比例等。這些提案對所有節點來說都是有利的,尤其是在生態早期,透過共利提案有利於早期使用者最大化自身利益。頻繁地透過共利提案並修改獎勵規則容易導致生態的不穩定且無法擴大。雖然 Dfinity 強調可以透過市場機制來避免這個問題,即獎勵增加造成過高的供給,導致市場價格下跌,但問題在於,在生態早期,獎勵代幣的數量和整個網路流通比率並不足以影響其價格,同樣也無法阻止神經元透過此種共利提案,如何在其中找到平衡將成為 Dfinity 上線後的一個挑戰。

權力集中

Dfinity 利用 BNS 及神經元的治理機制可以很大程度地避免 DPoS 大戶權力壟斷的情況,但仍存在權力集中的可能性。由於 Dfinity 規則可以透過使用者投票改變,神經元權力集中造成的影響將會更大。主要發生權力集中作惡的可能性有兩個:第一,一個神經元長期表現善良行為而獲得大量跟隨神經元,其只透過一次作惡提案便會對網路造成巨大的損害。第二,當系統受到攻擊或代幣價值大幅下降造成恐慌時,神經元將會容易形成民粹主義,在此情況下群眾智慧將會導致網路的失敗。因此 Dfinity 的治理機制需要搭配強大的激勵機制及制衡手段才能避免生態陷入混亂。

除此之外,Dfinity 治理機制成功與否完全取決於神經元的行為。如果神經元良好表現所能獲得的獎勵低於作惡所能獲得的利益,那麼賄賂、共謀或是因為成本考慮的中心化現象均有可能出現。Dfinity 目前尚未提及提案審查人員如何遴選,以及他們是依據何種標準做出判斷,如何實現治理的三權分立將是 Dfinity 在未來需要考慮之處。

總而言之,Dfinity 的治理機制擁有 Dao 全民自治的精神,很大程度解決了選舉參與率低的問題,並利用投票獎勵以及跟隨投票機制讓使用者能夠參與自己不熟悉的議案投票。Dfinity 採用的流動民主治理也增加了大戶壟斷的成本,潛在地降低了系統的中心化程度,削弱了單個節點對網路的控制。由於神經元是在鏈下客戶端由使用者進行管理,從根本上說,神經元的跟隨關係和決策過程具備隱私性,攻擊者難以掌握提案票數的執行情況。但是,Dfinity 依賴群眾智慧來訂定及修改一切規則,一旦發生權力集中或激勵機制失衡,生態容易陷入混亂。Dfinity 專案尚未上線,我們期待能夠看到未來 Dfinity 對治理機制有更多的探索以獲得最佳治理解決方案。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