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lkadot 治理機制研究

買賣虛擬貨幣

本文對區塊鏈的治理機制進行了研究,並對 polkadot 治理機制進行了詳細分析。polkadot 的治理機制採用了一系列特殊設計,包括理事會、鎖倉投票機制、自適應仲裁偏差規則和延遲生效等,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鏈上治理存在的問題。但它能否保證專案持續良性發展,還需要等待治理功能上線之後的進一步檢驗。



治理機制是區塊鏈專案的重要設計。隨著專案的執行,生態中的參與者需要根據實際執行情況對專案進行必要的更新和升級,以使專案持續良性發展。然而,不同參與者的核心利益並非完全一致,因而對專案的技術路線和發展方向持有不同意見。治理機制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使不同參與者最終達成共識。

區塊鏈的治理機制

在現實世界中,治理是指政府的行為方式,以及透過某些途徑用以調節政府行為的機制。在大多數情況下,治理是自上而下的措施,它有權迫使人們服從正式機構和規章制度,使相互衝突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調和並且採取聯合行動。


分散式和去中心化是區塊鏈的重要屬性,因此區塊鏈的治理與現實世界的治理有很大的不同。區塊鏈的治理主體不是政府,治理不需要依靠強制力量來實現,也不是自上而下的行為。從本質上看,區塊鏈的治理是參與者之間進行互動和合作的過程。根據治理模式的不同,區塊鏈的治理機制可以分為鏈下治理鏈上治理


一、鏈下治理

鏈下治理是指生態中的參與者在鏈下協調如何對專案進行更新和升級。鏈下治理的基礎是生態中的參與者廣泛參與討論,其主要流程如下:首先,參與者(包括專案團隊、開發人員、礦工、節點運營商和 kol 等)可以研究並制定變更提案。接著,參與者在社交媒體上(例如 twitter 和 reddit 等)對提案表達觀點,並進行充分討論。然後,核心開發者根據社羣的反饋決定是否接受該提案;如接受,開發者會對專案程式碼進行更新和升級。最後,礦工、節點運營商和社羣成員決定是否支援提案。如果支援,他們會選擇升級節點客戶端並維護新鏈。


目前,包括比特幣和以太坊在內的很多區塊鏈專案採用鏈下治理。但鏈下治理存在很多問題。第一,如果參與者之間無法達成一致,那麼他們會分別選擇維護原來的鏈和新鏈,導致區塊鏈發生硬分叉,削弱整個社羣的力量。第二,鏈下治理的各個環節沒有明確的時間節點和判斷標準,會導致治理的流程過長且無序。第三,決定是否對專案程式碼進行更新和升級的是開發者,但他們並不一定持有太多專案代幣,因此他們的利益最大化的方向可能與整個專案利益最大化的方向不一致。


二、鏈上治理

與鏈下治理不同,鏈上治理的所有流程都發生在區塊鏈上,透過智慧合約對專案進行更新和升級。鏈上治理的主要流程是:首先,參與者可以研究並制定提案。然後,透過區塊鏈對提案進行投票。最後,統計投票結果,如果提案透過,所有節點自動升級。


目前,採用鏈上治理的區塊鏈專案包括 decred、makerdao 和 tezos 等。鏈上治理預先制定各個環節的時間節點和判斷標準,整個流程會更加透明和有序。同時,採用鏈上治理的區塊鏈一般不會發生硬分叉。但鏈上治理也存在一些問題,特別是持有大量代幣的參與者在鏈上治理中擁有的權力過大,持幣數量較少的參與者的參與積極性不高。


polkadot治理機制

polkadot 採用鏈上治理,其核心理念是將專案的治理權交給 dot 持有者,polkadot 的更新和升級都由 dot 持有者的投票結果來決定。


一、治理流程

polkadot 的治理流程主要包括三個階段:提案階段投票階段計票階段

01  提案階段

參與者進行提案的方式有兩種:公開提案理事會提案


對於公開提案,在滿足抵押一定數量 dot 的條件下,任何參與者都可以進行公開提案。支援這個提案的其它參與者需要抵押與提案人等量的代幣。擁有最多代幣支援的提案將進入投票階段。此時,在提議階段抵押的代幣將被釋放。


對於理事會提案,當理事會中同意提案的成員數量大於反對的成員數量時,提案可以進入投票階段。當理事會中所有成員一致同意某提案時,在計票階段透過該提案的條件會更低。


02  投票階段

在投票階段,參與者需要將 dot 鎖定,並對提案進行投票。參與者可以選擇支援或反對,也可以不參與投票。如果提案透過,選擇支援提案的參與者的 dot 會被鎖倉一段時間。參與者可以選擇將 dot 鎖定更長的時間來增加每個 dot 的投票權重。


03  計票階段

為了應對鏈上治理存在的投票率較低的問題,polkadot 推出了自適應仲裁偏差規則。簡單來講,當投票率較低時,透過該提案所需要的投票同意率會更高


在計票階段,有以下三種方式來確定投票結果:第一,當投票率較高時,採用多數透過的方式,即簡單的票數比較,如果贊成票多於反對票,則提案透過。第二,正投票率偏差,即在投票率較低時,必須是以絕對多數透過。第三,負投票率偏差,即在投票率較低時,必須是以絕對多數否決。


二、理事會

為解決投票率低的問題,polkadot 成立了一個理事會,代表這部分 dot 持幣者參與投票。在初始階段,理事會成員的人數在6人左右。隨著時間的推移,理事會的成員將擴充到24人並保持穩定,每位成員的任期為12個月。所有的理事會成員都需要透過投票選舉產生。


理事會成員的主要治理任務是提出明智提案進行全民公投,取消毫無爭議的、危險或惡意的提案。理事會成員可以對提案行使否決權,一名成員對提案只能行使一次否決權。在一段冷卻期過後,這些被否決的提案可重新提交,否決過該提案的理事會成員不能再次否決該提案。


理事會成員由選舉產生,dot 持有者可以給自己支援的候選人進行投票。對於上一輪落選的候選人,在下一輪選舉中,只要 dot 持有者不改變投票立場,候選人就可保留在上一輪選舉中獲得的選票。給候選人投票的 dot 代幣不會被鎖定,並且 dot 持有者在選舉期間可隨時撤銷或更改自己的投票。一旦 dot 持有者改變立場,那麼在上一輪中的投票就會重置。


三、其它治理設計

01  投票權重

polkadot 設計了鎖倉投票機制,允許 dot 持有者透過更長時間的鎖倉來增加投票權重。dot 持有者的投票權重會按照 dot 數量鎖倉時間這兩個維度來綜合計算。

02  延遲生效

延遲生效是 polkadot 治理中的一個重要功能。每一個獲得批准的提案都要經過一段時間才可以真正生效。這樣一來,不同意該提案的參與者離開 polkadot 生態,而同意提案的 dot 持有者的代幣會被鎖倉,以表明對該提案的支援。

如何參與polkadot的治理

polkadot 設計的治理機制使得儘可能多的 dot 持幣者可以參與到治理中來,而參與 polkadot 治理的關鍵是持有 dot 代幣。因此,持有 dot 代幣的數量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參與 polkadot 治理的方式。


當持有 dot 代幣的數量很多時,就會有多種參與 polkadot 治理的方式可供選擇。第一,成為理事會成員。理事會成員在 polkadot 治理中的話語權很高,並且持有的 dot 數量越多,當選的概率越高。第二,如果自己不想成為理事會成員,那麼可以把票投給信任的候選人,幫助他成為理事會成員。第三,不參與理事會成員的選舉,只對自己支援的提案進行投票。


當持有 dot 代幣的數量較少時,成為理事會成員的可能性比較低。在這種情況下,參與 polkadot 治理的方式是對提案進行投票,並可以透過鎖定 dot 來增加投票權重。


polkadot治理機制面臨的問題

5月26日,polkadot 第一個候選鏈 cc1的首個區塊被挖出,polkadot 進入逐階段釋出狀態。cc1不是 polkadot 主網,未來可能會推出其它候選鏈。dot 持有者可以選取驗證人參與 staking,但不能進行代幣轉移和交易。


現階段,polkadot 的治理功能還沒有啟用,治理功能會在第三階段引入進來,其治理功能的啟用時間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除此之外,polkadot 採用鏈上治理,會不可避免地面臨兩個問題:一是持有大量 dot 代幣的使用者在治理中的權力過大,二是普通 dot 持有者的參與積極性不高。


一、大戶權力過大

polkadot 採用一個 dot 代表一票的機制,富裕的參與者可以透過購買大量 dot 代幣來影響投票結果。同時,理事會成員的選舉也與獲得的 dot 數量直接相關。雖然 polkadot 設計了鎖倉投票機制來增加投票權重,但是 dot 持幣大戶在 polkadot 治理中的起到的作用還是非常大。雖然從博弈論的角度來看,dot 持幣大戶與整個專案的利益方向是一致的,但他們的影響力太大會降低鏈上治理的去中心化程度。


針對這個問題,很多鏈上治理的專案提出了一些新的方法,例如:將一幣一票改為以區塊鏈身份為基礎的一個帳戶一票、代議制民主、在計票階段採用新的計票方式等,但這些方法的有效性還有待檢驗。


二、普通人的積極性不高

生態中很多參與者更關心自己的短期收益,對 polkadot 的未來發展情況並不關心,他們不會根據專案的實際發展情況進行投票,一些投資者甚至不參與投票。


同時,如提案內容與底層技術或經濟設計相關,很多參與者由於並不瞭解,因而不會花大量時間研究提案的差別和影響,這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參與者的投票積極性。


polkadot 設計的理事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投票率低的問題,但這種設計同樣會降低鏈上治理的去中心化程度,無法從根本上解決普通人的參與積極性不高的問題。


總結與思考

鏈上治理是一種更去中心化和更符合區塊鏈內在理念的治理機制,也開始被越來越多的知名區塊鏈專案所採用。參與者的投票率可以被當作一個非常具有參考意義的指標,用來衡量區塊鏈專案的去中心化程度和社羣參與熱度。


對於鏈上治理來講,必須保證生態內的絕大多數參與者的核心利益與整個專案的核心利益一致。因此,參與者需要在經濟上受到激勵,促使他們做出對專案有利的選擇。如果參與者在此過程中沒有感受到這個激勵,那麼他們可能會不再參與到治理中來。


區塊鏈專案的代幣的主要權益包括功能權、使用權和治理權等。並不是所有的專案方都願意把治理權交給社羣,這意味著很多代幣沒有治理權。參與者應該重視並利用好代幣的治理權。


鏈上治理依靠群體智慧,但勒龐在《烏合之眾》一書中指出,聚整合群的人們,感情和思想會轉到同一個方向,自覺的個性消失了,形成一種集體心理,其心理特點是易受暗示,易於輕信,情緒誇張而單純,也會出現偏執、專橫、保守的傾向。因此,群體智慧能在鏈上治理中發揮的作用是有限的。


polkadot 的治理機制採用了一系列特殊設計,包括理事會、鎖倉投票機制、自適應仲裁偏差規則和延遲生效等,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鏈上治理存在的問題。polkadot 對鏈上治理的探索有助於改進現行的治理體系。但是,polkadot 的治理設計能否保證專案持續良性發展,還需要等待治理功能上線之後的進一步檢驗。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