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OS最大的不確定性因素:BM?

買賣虛擬貨幣

白話區塊鏈

從入門到精通,看我就夠了!

在很多人眼裡,他是一位連續創辦過三個區塊鏈專案,且每個專案市值都進入過前10的成功創業者;在另外一些人眼裡,他是一位三心二意、想法很多卻不夠專心的創業者,被稱為是 EOS 最大的不確定性因素。

他就是 BM。

 01
初識比特幣

BM,真名 Daniel Larimer,而“BM”是他網路暱稱“bytemaster”的縮寫。他的父親 Stan Larimer 是一位工程師。

小學五年級的時候,BM就在父親的指導下,在麥金塔什電腦上程式設計了。他自己開發的第一個軟體應用是一個問答遊戲。這個遊戲包含了完整的圖形介面,而他的同學那時候還在做一些簡單的問題遊戲。

BM 主要時間都在弗羅裡達和弗吉尼亞這兩個州。2003年,BM 從弗吉尼亞理工大學畢業,在那裡獲得了電腦科學學士學位。

畢業後,他試著創辦一家虛擬現實公司,但是由於當時的技術侷限,這次創業失敗了。隨後 BM 開始像其他人一樣,去找了份工作。他待過的公司有 TORC Robotics,一家開發自動駕駛汽車的公司。

2009年前後,不知怎麼地,他開始思考人生的意義,開始質疑之前他所接受的教育、所接觸的事物,“我想弄清楚這世界到底是怎麼一回事,萬事萬物都是怎麼執行的”。

在這時,他接觸到了奧地利經濟學派思想。奧地利經濟學派一般主張自由放任的市場經濟,反對政府參與市場商業活動與管制。該學派的代表人物哈耶克曾寫了一本書《貨幣的非國家化》。不知道中本聰是不是因為受這本書的影響才開始發明比特幣,但不管中本聰有沒有受到影響,BM 切切實實地接受了奧地利經濟學派的思想,成為了自由市場經濟的擁躉。他曾經還在自己的部落格上寫了一篇《為什麼我是一名奧地利經濟學者》的文章。

再說回2009年,也是在這個時候,BM 接觸到了比特幣。有一天,他在搜尋“去中心貨幣‘時,搜到了“中本聰”,就這樣,他發現了比特幣。很快他就迷上了比特幣,註冊了 Bitcointalk 論壇,經常在論壇上參與討論。當時的 BM 在 Phoenix Integration 公司上班。他曾經向自己的同事 James Mullins 推薦過比特幣,不過 James Mullins 並不看好比特幣。“我記得那時候他對比特幣非常痴迷,他認為這個領域很有潛力。” James Mullins 說,“但老實說,我不認為比特幣能夠成功。”

BM還以每枚20美金的價格買了400枚比特幣。不過,天有不測風雲。由於 BM 觀念的轉變,他的妻子跟他不斷髮生衝突,直到最後不得不離婚。離婚的過程牽扯到了法庭法律的問題,BM 開始思考法律、政府的作用和意義。曠日持久的離婚訴訟讓 BM 花了不少錢,最終,他破產了,搬回去跟父母住到了一起,開著母親的日產車,每天晃悠。

那段時間,BM 十分灰心失落,但最終 BM 挺了過來,重新回到了比特幣的世界。

 02
BM與中本聰

這裡發生了後來被大家津津樂道的事,就是中本聰回覆了BM。其實,中本聰在論壇裡回覆過很多人,而且BM跟中本聰的交流不止這一次。

事情的由來是這樣的,2010年7月份,Bitcointalk 上的一名暱稱為 red 的使用者發了一個帖子:“我真的很好奇大家都是怎麼看待比特幣的擴充套件性和效能,比如這個系統能否支援100萬個使用者每天進行5筆交易?也就是說每天有500萬筆交易,以比特幣當前的效能能達到嗎?”

BM 回覆了 red 稱:“…...我覺得以當前的條件,只有一種方法能解決區塊鏈的可擴充套件性問題,那就是建立一種定價體系。頻寬、CPU、記憶體、硬碟等等都是非常寶貴的硬體資源,指望大家用自己的業餘時間進行’比特幣挖礦’去獲取回報,這會限制今後區塊鏈的創新和發展空間。此外,比特幣長達10分鐘的確認時間對於驗證交易來說確實是太長了,它應該像信用卡那樣快速…...”

這時候,中本聰來了,顯然中本聰並不認可 BM 的想法,他說“在目前的比特幣系統中,每個使用者都是網路的一個節點,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們就是未來比特幣系統流行後的節點。當執行一個節點所需要的硬體配置越來越高,計算負擔越來越重時,節點的數量就會隨之減少,最後只有那些大型礦場節點會留下來。到那時候,除了大礦場以外,其他的都將是客戶端節點,它們只負責進行單純的比特幣交易,而不會去生產新的區塊。”

至於十分鐘的確認時間,中本聰是這樣說的:“你(BM)可以檢視 snack machine 這個帖子,我大概解釋了為什麼十分鐘已經足夠了。其實,我個人認為這個速度相當好了(相比於信用卡交易這種類似10秒確認的交易,10分鐘進行確認的話,我相信今後比特幣的欺詐率會低很多)。如果你不相信我,或者說沒有理解我的意思,那麼我也沒有更多的時間嘗試去說服你,抱歉。我相信未來會有專門進行支付處理的公司能夠在10秒甚至更少的時間內,快速地處理一筆交易,並且能夠做得很好。”

最後,BM回覆到:“其實我完全相信你能實現,看了你的帖子後也得出了和你一樣的結論。我已經看了那篇關於snack machine的帖子。”

“(一開始)我都沒發現我是在跟中本聰說話。” BM事後說道,“我還以為是論壇裡隨便一個什麼人呢!”

由此可見,其實並不存在什麼中本聰“懟” BM,這不過是一次正常的技術探討而已。

 03
打造 Bitshares

到了2013年,當時最大的比特幣交易平臺門頭溝發生了駭客盜竊事件,導致了門頭溝倒閉。這件事讓 BM 很震驚,他關心的倒不是門頭溝的倒閉,而是政府能關停門頭溝的銀行賬號。

作為一個信奉自由市場的人,他產生了開發一個去中心化銀行的想法,與比特幣一樣,這個去中心的銀行無法被完全關停。後來幾經發展,他的想法變成了構建一個去中心化的交易平臺。

這就是 Bitshares 的由來。

很快,BM 就在 Bitcointalk 上發起眾籌,與當時其他專案眾籌不同的是,Bitshares(當時的名字還是PTS)的眾籌時間長達一個月。

在這個過程中,經人介紹,BM 認識到了中國的沈波,後來沈波又把李笑來拉了進來。另外,當時 Vitalik Buterin(V神)還拜訪了 BM 團隊,一起討論技術和比特幣未來的發展方向,這也為後來兩人的“相愛相殺”埋下了伏筆。

到了2014年,Bitshares 終於上線,這個專案一開始就是一個明星專案,它有著很多創新。

首先,它是一個去中心的交易平臺當時大多專案都想著在比特幣上做些修修改改,做另一個去中心的貨幣,而 Bitshares 屬於另闢蹊徑。

另外,Bitshares 上可以發行穩定幣比如 BitUSD、BitCNY。

Bitshares 採用的是 BM 發明的 DPoS 共識機制,而不是比特幣的 PoW 機制。BM 一直認為,比特幣的 PoW 機制是一種浪費,並且會導致持幣人與礦工利益不一致的問題。於是,他提出了 DPoS 共識機制。DPoS 共識機制類似於代議制民主制度,就是由持幣人選出一定數量的節點,由這些節點來生產區塊。這樣既不會浪費資源,也解決了持幣人與礦工利益不一致的問題。

Bitshares 的交易確認時間是3秒,相比於比特幣的約10分鐘確認,有了質的飛躍。BM 對於交易確認時間這一點十分在意。當初在 Bitcointalk 上,中本聰並不認同他的想法,如今 BM 終於有機會把自己的想法實踐了。

帶著這些創新,當年 Bitshares 社羣打出了“顛覆比特幣”的口號,野心勃勃。

2014年4月9日,BM在加密貨幣大會上介紹BTS

Bitshares 的市值也一度上升到了數字貨幣市值榜的前五位。

一切看起來都很美好,只不過,這背後卻也隱藏著憂患。

Bitshares 社羣最大的“問題”就是它的創始人BM。BM 腦子裡有著很多的想法,今天說一個,明天說一個,不停地往社羣裡拋新想法。一開始,大家還很驚歎他的想法,但時間一久,大家就會覺得“之前的那個想法呢?實現了嗎?”

於是,慢慢地,社羣裡反對 BM 的聲音也越來越多,大家開始有點不滿。所有的這些問題最後都有一個總爆發。

Bitshares 雖然有著諸多創新,但也有不少瓶頸問題。專案急需升級,而升級就需要更多的人手,但是專案籌集到的資金已經用完了。沒有資金就招不到人,怎麼辦呢?BM想到了一個辦法來解決,那就是:增發

這個想法剛在社羣裡說出來,就遭到了絕大多數人的反對。增發可是數字貨幣領域的大忌。可是,BM 不顧反對,一意孤行:自2014年11月05日起,把 KeyID、Vote、DNS 併入 Bitshares 專案,同時將 Bitshares 總量由20億增發至25億,增發部分將在兩年內線性釋放,按比例分發給 PTS、AGS、Vote、DNS 持有者。

這下徹底惹惱了社羣,大家紛紛拋售,導致 Bitshares 價格一路下跌。至此,BM 與 Bitshares 社羣的矛盾已積重難返。在一次關於某個系統問題的投票,BM 的提案沒能透過,BM 負氣出走,就此離開了自己親手打造的 Bitshares。

 04
打造 Steemit

2016年,離開了 Bitshares 的 BM 並沒有停下腳步,而是開始打造第二個區塊鏈專案:Steemit。

BM 和 Ned Scott 之前只在網上認識,簡單聊過幾次天。後來,Ned Scott 想做一個去中心化的媒體平臺,二人一拍即合,於是有了 Steemit。

▲ Ned Scott

Ned Scott 畢業於貝茨學院,2012至2015年在 Gellert Global Group擔任金融分析員。2016年,Ned Scott 在一次採訪中說:

兩年半前我就知道 Dan(BM)了,那時候我剛知道比特幣不久。我一直在研究比特幣,後來知道了 Dan 的專案:Bitshares。從那時開始,區塊鏈似乎佔據了我所有的時間。2015年中,我開始兼職幫 Dan 工作,把他的技術推廣到紐約的一些公司。

2016年的時候,我才第一次見到了 Dan 本人,我們在性格上十分契合。那時候 Steemit 專案的想法剛剛形成,從那時開始我們就真正的開始一起計劃 Steemit 的事情。我們想過在區塊鏈上做微型保險以及其他一些想法。但最終,我們還是回到了最初的想法,它是最有用最有力的想法,能充分利用數字貨幣社羣的力量。

其實,在 Steemit 之前,BM 在自己的部落格上發表過一篇文章,其中談到過一種“互助社交網路“的概念,他稱之為“MUXER”。或許這是steemit的前身。

Steemit 專案野心勃勃,它的目標是顛覆 Facebook 等社交網路巨頭BM 的思路是這樣的:全球的使用者參與了 Facebook,共同構建了這個社羣,但是絕大多數人都沒能享受 Facebook 在資本市場上的收益,絕大多數的財富都流進了 Facebook 公司的腰包。而 Steemit,使用者在上面貢獻內容,透過一定的評判機制,優秀的內容能夠獲得回報,按照今天的說法,就是“發文即挖礦”。如今出現的很多內容平臺,基本都是參照了 Steemit 的做法。

Steemit 的想法在當時實屬石破天驚,一時間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尤其是內容創造者,紛紛加入“發文挖礦”的大軍。

Steemit 上某些文章的收益情況

Steemit 的 Token 價格也一路飆升,市值最高時僅次於比特幣和以太坊。

或許是吸取了 Bitshares 上的教訓,這次 BM 與 Steemit 社羣倒沒有太多矛盾,大家稍微有些不滿的就是 BM 喜歡給漂亮妹子點贊,使得那些妹子的文章獲得了不菲的收益。大家覺得,你一個堂堂創始人能不能有點出息?能不能鼓勵一下優質的內容?不能僅僅看到漂亮妹子就去點贊!

這其實也折射了 Steemit 的一個問題,就是大家紛紛開始抱團,使用者只根據關係來互相點贊(刷贊),而不是根據內容的好壞,從而賺取獎勵。

這顯然違背了 BM 和 Ned Scott 創辦 Steemit 的初衷,再好的設計也逃不過人性的考驗。

2017年,就在 Steemit 穩步發展的時候,BM 選擇了離開,他在自己的 Steemit 頁面上宣佈了這一訊息。至於離開的原因,BM 沒有明說,大家也只能猜測。有人說是 BM 和 Ned Scott 鬧翻了,也有人說 Steemit 的發展沒能符合 BM 的預期。

 05
打造公鏈 EOS

離開了 Steemit 的 BM 緊接著又開始下一次的創業之旅——EOS。這次,BM 是與 Brendan Blumer 以及 Brock Pierce 合作,BM 任 CTO, Brendan Blumer 當 CEO。

Brendan Blumer 出生於1986年,15歲的時候開發了一個交易虛擬資產的網站。這個網站後來被 IGE 收購。後來,Brendan Blumer 搬到香港定居。

▲ Brendan Blumer 

BM 在2016年的時候認識了 Brendan Blumer,他們的第一次會面是在香港。不到三個月的時間,他們就決定一起合作,隨後創辦了 Block.one,由 Block.one 來開發 EOS。

經歷了兩個區塊鏈專案的 BM,這一次想打造一個區塊鏈的作業系統,能方便開發者快速的開發區塊鏈應用。EOS 為開發者提供底層功能,比如並行運算、資料庫、賬戶系統等等。

EOS 同樣採用了 DPoS 機制,日後的超級節點競選也成了數字貨幣行業的一大看點。

EOS 宣稱要打造一個百萬級 TPS 的系統,成為第一個真正商用級的區塊鏈系統。EOS 的 Token 眾籌可以看作是 Bitshares 的放大版:眾籌期長達一年。之所以這麼做,BM 的解釋是透過長時間的 Token 眾籌,能最大程度地讓最多人參與進來,而不是像其他專案那樣,只做幾天的眾籌,那樣容易成為有錢人的專場。

EOS同樣是一個明星專案,它的 Token 眾籌是區塊鏈行業最大規模的眾籌之一,總共籌集了40億美金。

2018年6月,EOS 主網正式上線。如今 EOS 上線快一年了,許多專案選擇了 EOS 作為開發平臺,甚至不少專案從以太坊上遷移到了 EOS 上來。

EOS 一開始就把超越以太坊作為自己的目標,至於最終結果如何,還需等待時間的檢驗。

 06
後記

一連創辦三個區塊鏈專案,這個經歷就已經讓很多人自嘆不如了,更別說三個都是當時的明星專案,都進入過市值前十。

與很多天才人物一樣,BM 也有著自己的“怪脾氣”,其中最讓人詬病的就是他說話比較直,喜歡鬥嘴。如果有人對他進行質疑或者批評,他是必須要“懟”回去。

比如,以太坊創始人V神就多次質疑 EOS 的一些機制,BM 每次都不甘示弱,一條一條的反駁回去。還有人批評 EOS 的 21 個超級節點過於中心化,BM 馬上就說比特幣的前幾個礦池掌握的算力早就超過了 50 %,比特幣是掌握在幾個大礦池手裡的,試問誰更中心化?

有一次,以太坊遭到了 DOS 攻擊,沒多久,BM 就發了篇文章:EOS 不會像以太坊那樣遭到 DOS 攻擊,蹭了一下熱點,踩了以太坊一下。

BM 經常在 EOS 社羣裡跟人們互動,時不時丟擲一些驚人之語。有一次,社羣裡有人問“EOS 最低會跌到多少”,BM 毫不客氣的說:0!沒經歷過 BTS 的人或許有點受不了。曾經還傳出過 BM 要離開 EOS 的訊息,不過很快 BM 就出來澄清,說自己不會離開 EOS,人們才放下心來。

現如今的 BM 早已經不再開日產車了,不過 BM 這樣說道:“除了有一輛更好的車之外,我的生活跟之前沒什麼兩樣。”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