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印協議CEO王東:支付將是區塊鏈最快落地的方向

買賣虛擬貨幣

毫無疑問,2020年是區塊鏈的轉折之年。

資料隱私保護、TPS等技術,在與各行業結合中受到大量重視;Staking、DeFi等新概念,正在逐漸傳導和影響傳統金融及支付領域……

在區塊鏈這條賽道上,我們愈發感受到其熱度和影響力。

不過很顯然,儘管相當火熱,但是離其真正應用與普及,似乎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區塊鏈要發展,還面臨著極大挑戰。

7月5日,在由巴位元主辦的“擁抱產業新浪潮——2020杭州區塊鏈國際周”上,火鳥財經特別專訪到路印協議創始人王東,探討區塊鏈的挑戰和落地方向。

王東

路印協議執行長(CEO)兼創始人

谷歌前技術總監

云云網聯合創始人兼副總裁

京東高階研發總監

關於路印:路印協議是新一代去中心化交易撮合協議,由王東於2017年創立。

以下為採訪實錄:

火鳥財經:路印協議目前已經更新到3.6版本,您認為技術團隊在發展當中,面臨的主要挑戰是什麼?

王東:事實上,對於不少做技術的團隊而言,要改動協議的某一個小方面,其研發成本可能要遠遠大於改動一個智慧合約。比如我們上一個版本3.0,研發了一年半才上線。3.6版本已經有了規劃,除了安全審計之外,還有一些和零知識證明相關的事情,在合約中叫“trusted setup”,這是技術的侷限性。

第二個挑戰是,由於現在大家都處於探索的階段,很難有能直接學習或者參考的案例,所以一切都要靠自己。

第三個挑戰是和零知識證明相關的。零知識證明其實十年前就被提出過, 儘管現在有大量研究人員在做新零知識證明理論層面的研究,但是將其變成可程式設計的程式碼或者可以實現的目標,還有相當長的距離。

中國做零知識證明的團隊不算多,特別是面向工程類的,所以還是有很大一部分會依賴國外的程式碼庫,來實現最底層零知識證明的部分。其實這也會令人擔心,未來在開源協議、版權等方面,是否會產生衝突。

火鳥財經:目前DeFi市場火熱,不少金融機構、公司都在佈局,您認為它未來的發展如何?

王東:在我看來,單獨只靠DeFi是發展不起來的,一定要裡面有足夠的資產,特別是實體經濟中的資產,將現實世界中的資產上鍊。但是上鍊的這部分,可能不是DeFi,而是CeFi,或者GeFi。DeFi需要依靠於合規的資產上鍊,而其本身起到的作用,是在上鍊中的流動性領域,做到完全的去中心化。

我以USDT為例。可能在很多去中心化交易所內的流通,都屬於DeFi行為,但是如果拿著USDT去換成美金,這個行為和DeFi是沒有關係的。未來會有更多資產透過某一機構或者共識抵押,在鏈上發行資產。現在多數是仿造華爾街以前的模式,將它變成所謂的去中心化;但是未來,或許會有區塊鏈獨有的模式,利用去中心化的技術優勢,做到華爾街做不到的事。

不過當前,人們對於資產上鍊的意願並不強。因為這個話題其實已經討論過很久,但一直沒有真正落實。資產上鍊最主要消除跨國、跨經濟實體交易的壁壘,而現在逆全球化對於資產上鍊是一個負面的事情。

火鳥財經:在區塊鏈領域這麼多年,當下能最快落地應用、能最先普及開來並被大家廣泛接受的方向,您認為可能會是哪些?

王東:支付領域。以往之所以無法落地,是因為支付的“最終性”還不夠。最終性體現在,比如以太坊出塊時間是15秒,而比特幣需要10分鐘,支付成功了,意味著最終性被確定了。

以往,由於出塊時間的問題,最終性有延遲,對購物等體驗極其不利。比如我在2013年有做過一個為企業提供比特幣支付的服務,但是最後發現,真正使用比特幣作為支付手段的人很少,因為它不如法幣支付的使用者體驗好。

現在不一樣了,是因為layer2這種解決方案,無論是Plasma還是Rollup,其最終性幾乎是瞬間。我相信,由於layer2擴容的路已經暢通,去中心化交易一定可以崛起。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