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PC挖比特幣早已無收益,很多人卻非常樂意做“活雷鋒”?

買賣虛擬貨幣

白話區塊鏈

從入門到精通,看我就夠了!

“教主,你說我家的電腦,平常不玩魔獸世界的時候,就跑一個比特幣全節點怎麼樣啊?”戰士問。
“哎?你為何會有如此想法啊?這可不太像你一慣的風格。”
“就覺得這是件挺酷的事兒,順便還可以學習下啊。你想,現在這麼多幣,都是比特幣的徒子徒孫。自己機器上保留一份老祖宗比特幣的全賬本,是不是很酷?”
“沒有區塊獎勵也行?”
“嗯,反正也槓不過 ASIC,也不指望區塊獎勵,就單純搭個節點玩一玩。”
“Hmm……你這個想法,有點意思……”

------分割線------

近期在某社群中,發現有人在沒有獎勵的情況下,會在家用電腦上執行 BTC 全節點。這一情況引發了熱烈討論。這種行為其實不罕見,但頗值得琢磨一番,今天本文將對此事的不同觀點做個歸納總結。各位讀者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也歡迎在文後留言交流。

非挖礦個人全節點,或許有意義

1、不給錢的事兒,會有人去幹麼?

在大多數人,尤其是大區塊擁護者的眼裡,比特幣是一個“自帶經濟激勵的分散式賬本”,競爭記賬權的核心動機,是為了獲得經濟獎勵(出塊獎勵 + 交易費)。

正如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的那句名言:“我們不能借著肉販、啤酒商或麵包師的善行而獲得晚餐,而是源於他們對自身利益的看重。”中國也有句老話:“無利不起早”。於是乎,自然會得出一個結論 —— 在當前 ASIC 礦機算力遠超普通電腦數萬倍的情況下,普通家用機執行全節點,已然不可能贏得哪怕是一絲一毫的挖礦機會。挖不到“礦”,自然也就沒有獎勵,而沒有經濟利益驅使的事兒,誰會去做呢?

你還別說,還真有人用普通家用機執行全節點,人數還不少!

2019 年 6 月的資料顯示,比特幣的活躍地址在 100 萬左右。

而全節點的數量呢?也有大概一萬,差不多是活躍地址的 1%。

眾所周知,當前的 BTC 算力被幾家礦池所把持。也就是說,1 萬出頭的全節點,有一大半,只是單純的、只同步賬本的全節點。這些人浪費著自己的硬碟空間,耗著電,到底圖的啥呢?

2、動機?持有賬本本身,便是武器

一位"用普通家用機執行全節點"的實踐者提出了一個理論:“比特幣本質上是一個全球性的賬本,BTC 持有者是這個賬本的主人,礦工只是主人僱傭來記賬的工人!怎麼能把權力讓渡給工人?賬本要主人自己儲存。自己儲存了全賬本,礦工就翻不了天。而正因為成本大,所以需要小區塊。因為區塊小,所以 BTC 現在可以在普通電腦,甚至是手機上都執行全節點,普通人執行全節點,是為自己保管賬本,有一點成本難道會不捨得麼?你們家黃金多了,還要修個金庫呢,你說是不是這個理兒?”

當然,你或許會想到一個問題,那便是:這些跑全節點的普通使用者,有話語權麼?當礦工想要作惡,或是分叉的時候,這些“全節點”們該如何阻止?他們如何去表達同意與否呢,畢竟沒有算力,就相當於沒有投票權。

解決的方法也很簡單,讓“作惡的礦工們”自由分叉去新鏈玩耍即可,這些“全節點”繼續執行原鏈。比特幣從來都給予人們分叉的權利,BCH 當年不也是這麼分叉出去的麼?

3、最底層的核心理念:神仙打架,凡人不遭殃

比特幣全節點運不執行,和能不能執行,是兩碼事。能執行,就會有人去執行,比如現在全網近萬的全節點;而且一定不會每個人都執行,更不是都不會去執行,正如相對於活躍地址,全節點的數量只佔其中的 1%。

在小區塊理念下,去中心化的魅力正在於此。你要作惡,要攻擊,就分叉一條鏈出去,但只要有足夠多的誠實個人全節點,就可以大概率保證原鏈的共識與價格超過分叉鏈。當然,價格由市場決定,市場認為哪個好,就是哪個好。從目前來看,堅持小區快的 BTC,在 2017 年經歷瞭如此多的分叉之後,在價格與共識方面還沒有受到任何實質性的威脅。

反對大區塊的另一個重要原因也正是基於此。小區塊下,個人可以選擇不同意礦霸的爭鬥,神仙打架,凡人不會遭殃。礦工或是開發組要鬥或是作惡,可以自由分叉出一條鏈去。但在大區塊下,普通使用者沒有這個權利,當個人使用者無力跑全節點的時候,也就堵死了他們分叉的權利,而比特幣的一個核心特性,便是“允許分叉”。

一個不出塊的全節點,可能只是鏡花水月

1、這個世界,要的不只是安全,也不只是效率,而是一個平衡的妥協點。

在很多人看來,自己儲存了全賬本,礦工就翻不了天,這是一種安全的做法。

然而,這就像每個人買一個保險櫃,把錢自己保管好一樣。除了個別富豪,普通人有幾個人會去這麼做呢?

所謂保護,本質就是安全,安全的本質是什麼又是最容易謬誤的。安全是個概率問題,而測算這個概率需要非常多的知識,不是靠直覺臆斷,甚至也不是靠定性推理,往往需要數學推算和實驗。放到這個問題上,大區塊條件下丟失賬本的概率,和小區塊下我有賬本卻不被承認的概率,哪個大?與其相信感覺,倒不如相信邏輯推理與經濟激勵。

2、如果說個人非出塊全節點理論成立,那麼大區塊的前途呢?

當前 BTC 賬本大概 200G,十幾年後才能達到一個 T。一個 10T 的伺服器硬碟 2000 多元,按照當前價格 1-2 萬元的伺服器 + 1 萬元的磁碟陣列,做個 30-40T 的個人伺服器,未來 10-20 年就算是 BCH 大區塊的賬本都夠用了,這還是按照 BCH 32M 區塊全部塞滿了算。

那麼,問題來了。BTC 上的個人使用者,在不能出塊的前提下,會有人願意拿自己 5-6 千 的 PC 來跑一個全節點。那麼 BCH/BSV 上,會不會有人願意拿 2-3 萬攢一臺伺服器來跑呢?

難道說,小區塊和大區塊之爭,到最後的核心點,只在於 5-6千 與 2-3萬 成本的差距上?這似乎……有點說不過去?

3、網路安全與未來共識

有三個因素,不得不考慮。

一是在當前 BTC 擁有一萬臺個人全節點的保護下,無論是有人花錢買一萬臺個人電腦,還是駭客控制一萬臺殭屍主機(目前全網的殭屍主機數量超過百萬臺),都可以在這種“非挖礦個人全節點”的數量上輕易超過誠實的全節點,屆時,誠實全節點的作用將被大大削弱。

二是在“礦工合謀”的情況下,發生了之前所論述的分叉事件,如果絕大多數算力都去了新鏈,舊鏈幾乎沒有算力(或者說有的只是個人全節點的 CPU 算力),同時礦場再分一點 ASIC 算力攻擊舊鏈,保證舊鏈無法交易,那麼這條舊鏈,或者說所謂的原鏈,該何去何從?貌似只能更改演算法……而一旦更改演算法,想要維持最高的價格和共識度,恐怕就沒那麼容易了。

三是下一個十年,是關於 BTC 與區塊鏈能幹什麼的 10 年,是關於 BTC 到底能不能安心做一個“電子黃金”,到底還好不好用的 10 年。在當前幾乎所有鏈都沒什麼用、只能互相轉賬的情況下,原鏈 BTC 共識最容易維持,達到市場價格最高,的確沒什麼毛病。而這場小區塊與大區塊之辯,需要等到 BTC 足夠不好用,區塊獎勵再經歷 2次 減半,BCH 或者 BSV 鏈上 TX(轉賬) 大量起飛的時候,再來討論,或許才有意義。

小結

最後想說,關於比特幣,其實可以研究的東西很多,有時候你以為你瞭解,其實只是一知半解,當你以為自己是一知半解的時候,很有可能才剛入門。

不信,問問自己,你也許知道“挖礦出塊獎勵公鑰私鑰,雙花……”,也對 BCH 和 BSV 的擴容之爭和分叉歷史如數家珍,但是你能夠給別人講清楚:

  • “從來沒有什麼比特幣,只有UTXO”這句話麼?

  • 比特幣的區塊結構,默克爾樹,SPV 節點,隔離見證是怎麼回事?

  • 礦池是如何打包交易的,記憶體池是怎麼回事,孤塊是什麼,前段時間 BCH 升級時一個多小時的宕機和回滾問題到底是怎麼回事,BSV 那次 128M 區塊壓力測試下區塊重組又是怎麼回事……

  • 甚至,比特幣在指令碼和雙棧的架構下,真的是圖靈不完備的麼……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