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昌用:從“自由現金”到“自由密碼經濟”

買賣虛擬貨幣

劉昌用丨FCH自由現金髮起人
我們現在所關注的區塊鏈也好,密碼貨幣也好,實際上是一次重大的經濟革新,正帶來一場新的經濟浪潮。上一場經濟浪潮是由網際網路引起的,就是網際網路經濟,現在興起的這一輪,我們一般稱之為區塊鏈經濟,或者稱為區塊鏈浪潮,實際上它的本質上應該是密碼技術從軍用轉向民用帶來的新經濟增長,應稱之為密碼經濟浪潮。1、“區塊鏈經濟”不能準確涵蓋新的經濟形態區塊鏈,直觀的意思是說,用某種方式把時間順序上發生的經濟活動的重要資料組織起來。比如比特幣,就是每十分鐘所記錄的賬本的每一個賬頁,用雜湊函式把它們連線起來,形成一個資料鏈,這就是區塊鏈。2018年之前,我也接受用“區塊鏈”指代比特幣背後的技術。但在研究區塊鏈興起和ICO亂象過程中,我發現,“區塊鏈”這個詞無法表達它所代表的核心內涵。
區塊鏈所指代的這場革新的核心在於兩個方面:一是密碼朋克發起的非對稱密碼民用化浪潮,二是點對點技術推動的分散式共識的興起。非對稱密碼讓個人能夠低成本、高效率地實現資訊保安,掌控資料主權;分散式共識能夠將資訊社會的基礎設施去中心化,防止資訊壟斷。而資訊保安和資訊壟斷恰恰是網際網路經濟當前的核心問題。比特幣的出現,實際上是解決了資訊保安和資訊壟斷的問題。中本聰創造比特幣,不僅僅是創造了一個新的貨幣,其偉大意義在於將非對稱密碼與分散式共識結合起來,創造了人類資訊社會的第一個去中心化的經濟基礎設施。這開啟了建立自由開放的全球資訊社會的大門。“非對稱密碼+分散式共識”我稱之為“密碼共識”,而不是區塊鏈。區塊鏈本身只是分散式共識機制中的一項資料庫技術。所謂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等並非“區塊鏈”技術帶來的,而是由非對稱密碼技術、點對點網路、分散式賬本和工作量證明機制等技術帶來的。用“區塊鏈”代替“密碼共識”導致非對稱密碼和分散式共識的重大意義被掩蓋,造鏈、上鍊、跨鏈成了熱點,並且被各種欺詐活動所利用,浪費了社會資源,阻礙了密碼共識和全球資訊經濟基礎設施的建設。在1980年代的時候,人們發現非對稱密碼技術就如同印刷術一樣,可以改變整個人類社會,推動人類社會向前邁進一大步。從那個時候起,人們就開始用非對稱密碼改造整個社會系統。
而比特幣的成功,只是其中的一個嘗試或者說一個方面。2014年比特幣經歷牛市之後,開始步入熊市,並且政策監管開始趨緊。在這種情況下,整個圈子開始儘量避免談比特幣,並開始尋找比特幣背後的底層技術。因為當時大家沒看清楚,就用“區塊鏈”這一項技術來取代比特幣背後的其他技術,大家開始討論“區塊鏈經濟”。“區塊鏈經濟”實際上不能準確涵蓋正在演進中的新的經濟形態,而這個新的經濟形態從哪兒開始?其實是從非對稱密碼民用化開始的,也就是密碼朋克時期。非對稱密碼之前是用於軍事領域的,等到非對稱密碼民用化開始之後,才開始轉向目前這個潮流方向,即利用非對稱密碼來提高整個資訊世界的安全性,從而解決後面一系列問題。可以說,數字經濟和資訊經濟實現了資訊經濟的技術基礎,而密碼經濟則透過密碼共識,奠定了資訊經濟的制度基礎。人們在去中心化的經濟基礎設施之上,可以逐漸演化出新的全球社會經濟秩序。一旦形成這個去中心化的基礎設施以後,就如同地理大發現一樣,它就能將分裂的資訊世界版圖重新連線起來。這不但實現了和平,還實現了經濟增長,從而創造一個很好的經濟環境。2、“非對稱密碼貨幣”的優勢已經充分展示出來了
現在關注區塊鏈的人,往往只看到中本聰以來開創的密碼貨幣和區塊鏈應用,甚至只關注區塊鏈的效能或TPS,而忽視了密碼貨幣對作為全球經濟基礎設施的貨幣系統進行革新所帶來的重要歷史意義。中本聰開啟了潘朵拉的盒子,Libra、DCEP、USDT等紛紛從盒子裡跑出來,未來還會有更多。世界貨幣體系已經無法停止改變。回看歷史就會發現,以前都是私人貨幣。後來發現私人貨幣的發展並沒有那麼穩固,私人是不能長期穩定支撐這個貨幣的。最後,這個貨幣就會演化、走向央行控制的法幣系統。這是有道理的。只要是信用貨幣,個人信用就沒有國家信用可靠,它最終會走向法幣。Libra是一個私人企業聯盟,它是私人信用貨幣,只有相信它才能使用它。這個私人信用貨幣之所以敢提出來,真正的原因不是技術達到什麼狀態了,實際上是因為比特幣作為去中心化的貨幣,已經把法幣這個蛋糕切掉了一塊,而USDT也切了很大一塊。既然有人敢切這個蛋糕,那扎克伯格也就順勢結合自己公司的執行狀況和自己的理想把Libra推出來了。但即使如此,Libra本質上還是跟比特幣不一樣。比特幣是找不到核心以及創始人的,但Libra是可以找到創始人以及相應的公司主體的。因此,Libra未來會面臨非常複雜的監管困境。儘管前途未卜,但USDT出現了,Libra也出現了,中國央行也即將發行DCEP。發展趨勢已經很明確了,“非對稱密碼貨幣”的優勢確實已經充分展示出來了,它使得貨幣比以前更加自由。
總體上來講,凡是應用了非對稱密碼技術來構建公鑰和私鑰帳戶金鑰系統的,我們都稱之為密碼貨幣。這裡面又分為以下幾類:第一類是密碼共識貨幣。就是象比特幣這樣的去中心化的密碼貨幣系統,它是一個去中心化的系統,它的核心的分散式共識,我稱之為“密碼共識貨幣”,比如比特幣、比特幣現金、萊特幣、以太坊等等,都是這一類。第二類是密碼信用貨幣。這類密碼貨幣雖然使用非對稱密碼技術構建賬戶系統,但它並不是去中心化的,它是依賴於某個中心的信用發行的,我們稱之為密碼信用貨幣。而密碼信用貨幣根據信用主體不同,又可以分為兩大類:1)密碼代幣。即基於個人、公司或專案團隊信用發行的密碼貨幣,比如瑞波幣、恆星幣,以及各種ICO的代幣。它們宣稱自己是密碼貨幣和區塊鏈貨幣,但跟比特幣開創的密碼共識貨幣有本質區別。對於基於私人信用發行的密碼貨幣,我稱之為密碼代幣。現在區塊鏈領域出現的很多欺詐活動源於有意無意對密碼共識貨幣和密碼代幣的混淆。2)密碼法幣。法幣體系的貨幣當局也逐漸意識到非對稱密碼技術構建賬戶體系,能夠降低貨幣系統的執行成本,提高安全水平。因此,也紛紛研究用密碼技術來改造原有的法幣體系。由此產生的貨幣可以稱為密碼法幣,它不是去中心化,它也不能去中心化。保持央行管理的貨幣主權,是密碼法幣的根本屬性,“密碼”只是技術性改造。穩定幣結合了密碼代幣和密碼法幣的特點。穩定幣也採用非對稱密碼技術構建了帳戶體系,所以它也是密碼貨幣的一種,但它卻不是去中心化的。實際上,它是由某個組織或者某個企業發行的,本質上是密碼代幣。但穩定幣錨定法幣,所以它又具備了法幣的一些特徵,是一個密碼法幣和密碼代幣的融合體。
3、密碼貨幣是市場內生的貨幣,是網際網路內生的貨幣密碼貨幣是一個脫離了自然抵押物的純粹的人造的貨幣系統,能夠克服法幣系統的困境,不依賴於主權,重新成為世界通行的貨幣;同時它是分散式的,任何個人或組織不能決定其發行和執行規則,從而克服了壟斷髮行帶來的通脹。密碼貨幣是市場內生的貨幣,是網際網路內生的貨幣。如果把貨幣系統看做市場的心臟,那麼金本位之前這個心臟是在市場體內的。為了治療信用貨幣帶來的風險,政府充當了醫生的角色,為市場建立起醫生管理下的外接心臟——法幣系統。密碼貨幣相當於把貨幣這顆心臟再次放回了市場體內。密碼貨幣是貨幣史和經濟史上的一次重大的革命,這才是非對稱密碼技術在經濟應用中真正成為革命性技術的原因所在。去中心化的密碼共識貨幣,才具有真正的革命性意義,它是一種全新的貨幣體系,它會為我們未來的經濟體構建重要的基礎設施,如果這一點不成立,就不能稱之為一場革命。如果成立,它將給世界帶來至少二十年以上的經濟紅利。但是這個密碼共識貨幣看起來很完美,卻還沒有完成成熟。比特幣擴容失敗,丟失了多年積累的絕對市場優勢,後續的兩次分叉,以及ICO興起,穩定幣的出現等等。這些促使我更加深入思考這場革命。革命不可能是一眼能夠看到頭的通天大道,只能是不斷產生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去中心化密碼共識貨幣的發展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我們還在不斷探索中。
比特幣有它未能解決,而且看起來很難再回頭解決的問題。比特幣現金我比較看好,但它也是有自身的問題,現在沒有那個密碼貨幣是完美的。除了密碼共識貨幣之外,我們也看到了在各個領域比如物聯網領域、遊戲領域、金融領域等等,也出現了一些適用於特定行業或特定場景的密碼貨幣。比如說構建去中心化的的程式應用平臺,對效能、成本等有更高要求,EOS的出現適應了這個要求,儘管損失了一些安全性,但在它強調的功能範圍內是合適的。IOTA主打物聯網的密碼貨幣,專注於實現高頻小額交易,也有它存在的意義。所以,密碼貨幣的發展也不會只有一種,在不同的領域會有與這個領域相適應的密碼貨幣貨幣,可以稱作功能性密碼貨幣,以後將廣泛存在。因為我們的世界總會受到國界、主權、宗教、意識形態等的影響,總會有一些人就只願意使用某種中心化的密碼貨幣,也會有一些權力機構會限制人們只能使用某種中心化的密碼貨幣。所以,我認為法幣系統也將會長期存在,只不過其影響力將會越來越弱。而去中心化的密碼共識貨幣具有自由和低成本特點,運營效率會越來越高,能夠在市場上逐漸超越法幣系統。從法幣到密碼共識貨幣流行的過程中,穩定幣是一箇中間形態。我們已經看到穩定幣這兩年在密碼貨幣市場裡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這是因為,從法幣到密碼貨幣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密碼共識貨幣發展的前期,其價值波動性非常大,這就需要穩定幣這樣的產品,它錨定法幣,具有了一定的穩定性,又有密碼技術帶來的的自由度,將在從法幣過渡到密碼貨幣的過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穩定作用。但是穩定幣也有其自身缺陷。它要跟法幣相連通,就必須承載法幣端帶來的風險和監管的要求。USDT所面臨的問題,核心不在於它的準備金夠不夠,而是因為它作為從法幣到密碼貨幣的通道,終於引起了監管部門的重視,這是它真正的風險所在。當然了,由於經營穩定幣有巨大的利潤空間,即使沒有USDT沒有,也會有其他的穩定幣來替代它的位置,從長期來看,法幣系統終將逐漸過渡到密碼貨幣系統。
4、自由共識為密碼經濟奠基我發起自由現金(Freecash,FCH)是因為中本聰框架的密碼共識機制並不完美,它完成了密碼共識主要的技術構架,並在技術圈子裡試驗成功。但是,進入主流社會之後,經濟政治等層面的問題就暴露出來了。在2015年開始的比特幣擴容之爭中,暴露出了中本聰框架的一些重要問題,導致簡單的擴容問題,爭論和戰爭持續到2017年11月才以擴容的失敗告終。在擴容之爭中,暴露出的中本聰框架的主要問題有:1)開發者缺乏內生激勵;2)缺乏有效的治理機制;
3)開發者和礦工非專業決策經濟政治問題;4)嚴重分歧導致高成本分叉。在對擴容之爭的研究過程中,我意識到這些問題的核心是去中心化生態缺乏一個有效的治理機制。進一步考慮如何在中本聰框架基礎上,以儘可能小的改動,實現有效的治理。但是,曠日持久的擴容之爭讓我清楚地意識到,任何底層的改動,尤其是增加新的治理機制,很難在沒有有效治理機制的去中心化生態中實現。所以,大概在2017年3月開始,我決定嘗試啟動一個新的生態,試驗在中本聰框架中加入治理機制。我知道,這是一個艱鉅的任務,所以並未在2017年牛市發起。而是一直研究、準備,並尋找能夠理解問題、認同方向的合作者。用了三年時間,直到2020年1月1日才啟動自由現金。自由現金是自由演進的去中心化密碼貨幣。它基於中本聰首創的密碼共識框架,增加了演進的去中心化治理機制,建立了去中心化的密碼身份、授權關係、信譽系統和多層分佈儲存策略等,為安全自由的密碼經濟奠定基礎。
在中本聰框架基礎上的去中心化治理機制,在自由現金中已經實現了。這已經成為自由現金快速發展的根本原因——有效的治理讓人們更願意參與生態的建設。自由現金首先按照“公共基金,公共產出”的原則,建立了治理基金。在第一年,每個區塊的產出50%用於挖礦,50%作為治理基金。挖礦產出每年衰減20%,治理基金則每年衰減50%,從而解決早期基礎建設任務重、資金不足的問題,並隨著基礎建設任務的完成,快速減少治理基金產出。治理機制最難的部分是如何實現治理基金的去中心化組織。“去中心化”似乎跟“有組織”是不相容的。但自由現金實現了這個看似不可能的任務。幾個關鍵環節是:1)治理基金幾乎全部分配給所有貢獻者,只保留5%以內的公共基金應付意想不到的支出,比如應對算力攻擊等。缺乏可供中心權宜支配的資金,就難以中心化。2)貢獻者的分配方案由所有貢獻者博弈產發生。自由現金每100天進行一次貢獻評估。比如最近完成的第3期評估中,有50多人完成了350項貢獻。這些貢獻進行自願的逐級歸組。組內由貢獻者相互評估權重,逐級確定每個人每個貢獻應該獲得的貢獻獎勵。這樣,實現了分配方案的去中心化公共決策。3)事後評估和100天成熟期防範短期行為。所有參與建設生態的貢獻者,包括管理者,都是在貢獻完成後評估貢獻,評估完成後100天才能獲得全部獎勵。由於自己親身建設,並且還有待發放的獎勵,貢獻者們都會珍惜共同成果,維護生態秩序和長期發展。
4)沒有數量可觀的治理基金池。治理基金有100天成熟期,大致在貢獻評估完成時開始成熟。逐塊成熟的基金按照分配方案每6小時發放一次。這就保證了治理基金地址留存資金池不超過6小時的產出,總量不及地址管理者尚未發放的貢獻獎勵。這從根本上消除了中心化控制的動機。從已經完成的3期評估和不斷壯大的建設者社羣看,自由現金的治理機制所取得的成功,已經遠遠超出了我的預期。5、從“自由現金”到“自由密碼經濟”在自由現金的治理過程中,我們發現,僅僅是去中心化的密碼貨幣不能組織一個完整的去中心化經濟活動。大家的身份確認、授權、溝通等仍然離不開傳統的中心化機制和設施。密碼共識的優勢,僅僅透過密碼貨幣無法實現,還需要更多去中心化的基礎設施。實際上,這也是比特幣十年支付路失敗,密碼貨幣主要淪為金融欺詐和投機工具的根本原因。去中心化治理的真實需求推動自由現金從去中心化的密碼貨幣,向更多去中心化基礎設施推進,包括去中心化的密碼身份、密碼關係、自由協議、開放信譽、多層儲存,等等。
自由現金已經成為這些去中心化基礎設施之一,已經不能涵蓋整個系統。整個系統是一個綜合的密碼共識系統,並且還在不斷擴充套件。為此,我們將自由現金升級為“自由共識”,“自由”是資訊社會進化的根本目的,也是人類社會的終極追求。“共識”是資訊社會基礎設施的核心。希望在自由共識基礎上,能夠建立安全、高效、自由的密碼經濟。由於去中心化的治理機制取得成功,治理基金激勵了越來越多的人參與生態建設。建設者越來越多,需求能夠快速發現,設計能夠快速實現,並立即使用和體驗,進一步催生新的需求,……。密碼共識系統是中本聰提出的能夠構建去中心化生態系統的劃時代的創新。自由共識系統只是這個創新的一個應用例項。比特幣和其他各種去中心化的公鏈系統也都是密碼共識的應用實現。 “萬鏈歸一”是密碼經濟時代的永動機和烏托邦。自由現金一開始就確立了與各種公鏈分工協作的發展理念。在發展過程中,不僅會學習借鑑各種公鏈的經驗教訓,還會自覺地展開分工協作,實現雙贏多贏,共同建設密碼經濟。在未來的密碼經濟中,非對稱密碼技術讓每個人可以低成本地安全管理自己的資訊,分散式共識讓重要的社會關係和社會權益擺脫中心的壟斷。我們的資訊生活將變得更加安全、高效和自由。比如:
我可以用一個私鑰控制一個公鑰,這個公鑰作為一個身份。只需要私鑰簽名,就可以在所有APP中用同一個公鑰登入。不需要像現在這樣,註冊儲存n個賬號和密碼。我們的重要資料,比如身份資訊、通訊簿、留言記錄不再被APP服務商掌控,而是加密儲存在分散式系統中。我們可以自由地從一個APP切換到另一個APP,好友和歷史留言可以毫無阻礙地轉換到新的APP。當我們能夠用一個私鑰掌控一個公鑰身份,暢遊整個資訊世界之時。我們就有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可以塑造個人的多個身份。一個人可以生成多個私鑰,分別掌控多個公鑰身份。一個身份是網紅歌手,一個身份做大學教授,一個身份做美食博主……這些身份不再相互干擾。我們的能力將得到更充分的發展,人生將變得更加多姿多彩。當資訊更加安全,資訊不再被壟斷,資訊科技和密碼經濟的優勢會被充分展現。就像30年前,我們難以準確描述今天的生活一樣,現在,我們也很難準確描述未來的密碼經濟。但是,有一點我能確定:更加安全、高效、自由的密碼經濟一定會將人類文明再次向前推進一大步。
本文源自劉昌用先生的分享,由“啟元社”綜合整理,文章與圖片等資料歸版權所有人。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