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青共識學院講壇第五期:密碼經濟四大歧途-區塊鏈、通證化、金融化、網際網路化

買賣虛擬貨幣

由長青財經發起的「長青共識學院講壇」直播第5期於5月13日20:00結束,本期嘉賓知密大學發起人、北大經濟學博士劉昌用 為小夥伴們解讀了:密碼經濟四大歧途-區塊鏈、通證化、金融化、網際網路化 !

「長青共識學院講壇」由長青財經主辦,定位於區塊鏈行業深度訪談的欄目,長青共識學院將不斷邀請區塊鏈行業的知名CEO、CTO 、KOL、分析師、研究員、大學教授,以直播AMA的形式向使用者傳遞區塊鏈知識、從區塊鏈技術突破、到應用場景的解決,共同探索和見證區塊鏈行業的未來。

協辦方媒體:

本次活動由金色財經、火星財經、鏈得得、布洛克科技、陀螺財經、世鏈財經、鏈節點、深鏈財經、羊駝財經、Tokenclub、和訊區塊鏈、火訊財經、博鏈財經、位元永珍、貝博財經、佈道財經、41財經、牛市財經、鏈遊玩家、耳朵財經、FN、BlockLIke、芥末圈、貝數區塊鏈、鏈向財經、星際視界、鴕鳥區塊鏈、幣撲、群TV、幣本直播、眾悅財經、鏈財經、瓦力財經、奔跑財經、海浪之聲、麥田財經、斑馬財經、深雲財經、ChainStore、霧財經、中本財經、鏈安財經、btc123.com、鏈飛傳媒、評財經、鏈圈,海星區塊、八寶飯、位元財經網、挖幣網、區分、熱鏈全球資訊、零度財經、鏈數科、鏈團財經、DAPPX、區塊鏈巴士、幣糖國際、鏈播戰略支援。

以下是部分演講內容的精彩實錄:

1、長青財經:在講到密碼經濟的歧途之前,劉博士能給我們介紹下什麼是密碼經濟嗎?

知密大學劉博士

密碼經濟是基於非對稱密碼和分散式共識機制建立的更加安全、高效、自由的數字經濟。直接解決網際網路經濟面臨的資訊保安和資訊壟斷問題。

非對稱密碼:1970年代出現的非對稱密碼技術為個人提供了安全低廉的資訊保安工具。個人可以幾乎無成本地生成私鑰和公鑰,實現資訊的加密解密和簽名驗證。攻擊者,即使是最強大的國家機器,都無法攻破。

分散式共識:2009年中本聰在非對稱密碼基礎上,採用點對點網路技術,建立分散式共識機制,用於記錄和驗證人們的貨幣權益資訊,消除了權益資訊對中心化機構的依賴,進一步消解了資訊壟斷的權柄,實現了貨幣自由。

密碼共識,即“非對稱密碼+分散式共識”,提供了資訊社會的自由制度基石:個人掌控私鑰,私鑰掌控資訊,資訊記錄權益,權益公共維護。

密碼共識不僅能夠構建去中心化的貨幣,還可以構建去中心化的身份系統、通訊系統、儲存系統、定址系統,等等。

在這些去中心化的全球經濟基礎設施之上,各種中心化的應用為了實現低成本的資訊保安,並充分利用全球密碼共識基礎設施,仍然願意採用非對稱密碼技術建立身份和權益系統。這些可以稱為密碼應用(CAPP,Crypto Applications)。

這樣,各種密碼共識基礎設施和建立其上的密碼應用將構建起安全、高效、自由的全球密碼經濟。

2、長青財經:您為什麼說區塊鏈是密碼經濟的歧途之一呢,密碼經濟和當前流行的區塊鏈有什麼關聯嗎?

知密大學劉博士2014年以來,密碼共識、密碼應用和密碼經濟統統被“區塊鏈”一詞涵蓋。

區塊鏈本來是“密碼共識”中,構成“分散式共識”的多項技術之一,主要功能是用來巢狀雜湊的方式組織分散式賬本。2012-2014年比特幣在各國受到打壓,為了規避“幣”,宣揚其技術,人們將“區塊鏈”一次用來指代構建比特幣的系列技術。

在對比特幣的密碼共識性質缺乏認知的情況下,人們從構建比特幣的一系列技術中,找出了“區塊鏈”,用來指代全部。這種命名犯了“以偏概全”的邏輯錯誤,造成實踐的嚴重偏離:

     1、 區塊鏈掩蓋了非對稱密碼技術。2017年浪潮中,人們普遍關注“區塊鏈”,資源用於上鍊、造鏈、跨鏈,建造各種公鏈、私鏈、聯盟鏈、平行鏈、母子鏈。這些掩蓋了非對稱密碼技術解決資訊保安問題,實現資訊確權授權的重大意義。

    2、區塊鏈掩蓋了分散式共識。人們關注鏈結構,忽視了分散式共識或去中心化的根本意義,聯盟鏈和私鏈盛行。即使是由於去中心化而不可篡改的區塊鏈重要特徵,也由於對效能的要求和資訊監管要求,而逐漸模糊。去中心化和不可篡改淪為口號,區塊鏈成為各種中心瓜分資源、劃分新勢力範圍的盛宴。

   3、 區塊鏈浪費了經濟資源。人們用區塊鏈概念錯誤解釋密碼經濟,所建立的區塊鏈專案沒有發揮密碼共識的真正優勢,缺乏生命力,浪費了大量經濟資源。更有甚者,區塊鏈概念邏輯的混亂被傳銷、資金盤和各種金融欺詐利用,成為圈錢詐騙工具,拖累密碼經濟。

3、長青財經:那通證經濟指的又是什麼呢,您表達的通證化是密碼經濟的歧途之一是基於什麼樣的依據?

知密大學劉博士

通證經濟是將比特幣的成功解釋為代幣發行,並認為設計代幣的發行激勵規則可以重構經濟。

實際上通證有悠久的歷史,古代的騎士勳章、賭場籌碼等代表了一定的身份或價值,本質上都是通證。進入網路時代之後,出現了一些具有流動性,代表一定價值的數字token。

在區塊鏈興起之前,我們所熟知的通證有各種商業積分和商業代幣,如航空公司積分、QQ幣等。比特幣出現,尤其是以太坊的ERC20標準出現之後,在去中心化網路上發行和流通通證變得更加容易,成本更低,流通範圍更大,更難以監管。因此,才有了2017年的代幣籌資熱潮。

但是,代幣籌資和區塊鏈的興起,掩蓋了非對稱密碼和分散式共識的意義。一時間,似乎任何商業生態,只要發行一個幣,設計一套發行和分配機制,就能夠激勵生態每個人全力建設生態,並快速擴張。2018-2019年的熊市中,絕大多數此類通證專案都失敗了。

把密碼經濟浪潮解釋成通證經濟,至少忽略了三個致命問題:

    1、 貨幣是有成本的。貨幣是市場流通的媒介,企業則普遍採用中心化的資源配置。之所以這樣,是因為貨幣系統有執行成本。如果市場規模太小,貨幣系統成本高於其帶來的收益。很多小國,採用貨幣錨定大國貨幣的政策,也是為了降低貨幣系統管理成本和風險。通證是企業內部設立的貨幣系統,為了內部資源配置,設立和管理一個貨幣系統,是極不經濟的。理性的做法是採用主流貨幣獲得穩定的計價單位和交易深度。我國計劃經濟時期,很多企業有內部票證,也是通證,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這些票證都沒了,因為缺乏效率。

     2、 通證提高企業運營風險。基於以太坊發行的通證,可以幾乎不受監管地自由流通和交易,這是高度危險的。因為跟外部市場中的金融操盤手相比,企業並不擅長金融交易,企業將體現內部價值,並影響內部利益的通證置於無監管的金融市場,就像一個人切開自己的血管,跳入滿是鯊魚的大海一樣危險。此外,來自市場的金融衝擊,也會將企業內部的價值體系打亂,企業失去穩定執行的基礎。

    3、通證激勵不符合經濟規律。通證化的基本邏輯是用代幣激勵生態使用者參與生態建設。但人類經濟發展的基本趨勢是分工越來越細,越來越專業化,由此經濟效率才會不斷提高。使用者被各種應用激勵投身各種應用的建設缺乏經濟效率,實際上他們從單個應用所能獲得的激勵也很小,分散精力在眾多通證獲取上而荒廢專業的機會成本非常高。反而是職業羊毛黨更有優勢。

簡單說,通證模式有上千年曆史,在密碼共識的改造下,通證的流通性和效率都有所提高,但並不足以成為一場革命,只能是密碼經濟和資訊革命一部分。

4、長青財經:區塊鏈DAPP應用和當前的網際網路APP應用有什麼區別?密碼經濟是否能網際網路化?

知密大學劉博士:

密碼經濟是網際網路經濟的升級,是用非對稱密碼實現個人資訊保安,用分散式共識實現去中心化全球經濟基礎設施,從而解決網際網路兩大病灶的新的經濟形態。但為了迎合使用者習慣,也由於認知的偏離,尤其是“區塊鏈”概念掩蓋“密碼共識”核心,導致很多所謂“區塊鏈應用”與“網際網路應用”沒有本質區別。主要問題是:

    1、  隱藏私鑰。“個人掌控私鑰,私鑰掌控公鑰,公鑰繫結權益”是密碼經濟解決網際網路經濟資訊保安病灶的核心,也是解決資訊壟斷病灶的前提。但現在各種所謂的區塊鏈應用根本不懂得私鑰的意義,紛紛以賬號、密碼、簡訊驗證、郵箱驗證等建立賬戶安全系統,即使是主流的錢包應用,也採用助記詞將使用者與私鑰隔離。無論幣圈、鏈圈,甚至很多開發者都沒見過私鑰,更不會簽名驗證和加密解密。這就完全失去了個人掌握私鑰實現的資訊保安優勢。

    2、 中心化app。由於區塊鏈誤區,所謂區塊鏈應用被分為有幣區塊鏈和無幣區塊鏈兩大類,前者即通證經濟,後者可以成為存證經濟,即“上鍊”。這些應用都是由app儲存使用者私鑰,多數是私鏈儲存資料,甚至很多連“鏈”和“私鑰”都沒有,就是原來的網際網路應用,把原來的積分系統或資料庫冠以“區塊鏈”。

還有更多網際網路經濟的流行模式和思想充斥在區塊鏈領域,甚至可以說,現在主要的區塊鏈應用只不過是網際網路應用換了些高大上名稱而已,比如“信任機器”、“價值網際網路”,等等。網際網路核心的資訊保安和資訊壟斷問題依然如故。

5、長青財經:def是當前區塊塊鏈的熱點,各家公鏈都在推出defi業務,為什麼你覺得將密碼經濟金融化是一種歧途。

知密大學劉博士

金融化是說各種所謂區塊鏈應用創造的真實經濟價值很少,主要用做金融炒作的工具。金融化是比較客氣的稱謂,不客氣地說,是“賭場化”,用寶二爺的話說,“區塊鏈就是個大賭場”。 

2017年之前,區塊鏈的主體是密碼貨幣,比特幣是代表,主要目標是成為去中心化的世界貨幣,支付是當時努力的方向,除交易所和礦業之外,業內關注的主要產業集中在支付領域,微軟、Dell、Steam等接受比特幣支付。但2017年擴容失敗,擁堵和高手續費導致比特幣的主流支付幾乎團滅,剩下那些不在乎手續費和擁堵的大額黑產交易。

2017年下半年的代幣融資狂潮和暴富效應,徹底改變了區塊鏈的方向。原本基於去中心化的密碼貨幣,延伸更多去中心化的基礎設施,改造全球經濟的理想,變成了用區塊鏈概念包裝各個經濟領域、發行代幣、融資暴富的財富掠奪盛宴。

2018年熊市開始,代幣融資泡沫破滅,但金融化就像吸鴉片一樣,已經無法停止。各種槓桿、借貸、期貨等金融衍生品層出不窮。為了生存,即使立意高遠的明星專案也不得不搞staking鎖倉拉盤。defi成為區塊鏈的熱點。無幣區塊鏈領域,“區塊鏈”概念股則是更高層次的金融化了。

離開了密碼共識解決息安全和資訊壟斷帶來的網際網路經濟底層變革,離開網際網路經濟底層變革擴散到經濟各領域帶來的巨大經濟增長紅利,這些金融化的所謂“區塊鏈革命”完全是無源之水,只能是零和遊戲,與賭場無異。

金融化或賭場化是區塊鏈領域各種錯誤認知和實踐的集中體現。認知錯了,實踐就創造不了價值,而社會關注度又這麼高,自然就成為賭場,而且是缺乏監管、極不規範的、騙子橫行的賭場。

賭場是莊家和專業賭徒的樂園,卻是對密碼經濟建設者的屠宰場。但是,如果沒有建設者創造價值,賭場也不能一直開下去。所以,無論建設者還是賭徒,都應該反思區塊鏈,迴歸用密碼共識(非對稱密碼和分散式共識)變革世界的密碼經濟了。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