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區塊鏈的“原生應用”

買賣虛擬貨幣

剛進入這個行業的時候,我記得 Chris Dixon 說過一句話,叫:區塊鏈應該做“原生”的應用,而不是網際網路應用。

類似的觀點之前我聽過不止一次,Apple Watch 剛推出的時候,智慧手錶被許多人寄予厚望,是手機之後的下一代計算裝置,人們不知道在手錶上應該開發什麼樣的App,只知道不能是手機直接移植過來的,謂之為手錶的原生應用。

同樣,VR 火熱的時候,人們不知道在頭顯上應該開發什麼樣的遊戲,只知道不能是主機遊戲直接移植過來的,謂之為 VR 的原生應用。

當然,最後這兩個領域都有些抑鬱不得志。Apple Watch 沒能成為跨時代的產品,智慧手錶最成功的案例反而是小天才兒童手錶。VR 也逐漸沒了聲音,只有一小部分非常硬核的玩家獨樂樂。

但究竟什麼才是原生應用呢?這個問題還是沒有答案。我只知道什麼不是原生應用——把以往有的東西直接無腦移植過來的,肯定就不是。

區塊鏈仍處於早期階段,還很難看清前景。那麼站在現在這個網際網路高度成熟的時間點往回看,早期網際網路又產生了哪些原生的網際網路應用呢?

瀏覽器似乎是一個不錯的例子。在沒有網際網路之前,沒有類似的東西。瀏覽器乾的活是解析網址、展示網站,而這些東西在網際網路之前並不存在。所以我們大概率可以說,瀏覽器是網際網路的原生應用。

如果我們把範圍從網際網路擴大到整個計算機領域,以這種標準來看,計算機早期開發者所做的一切工具和基礎設施,包括GNU 工具、Linux 作業系統,等等,都是第一批原生應用。

因為早期階段其實沒有真正的使用者,使用者就是開發者本身。做東西和用東西的是完全重疊的一批人,他們在小圈子內部自產自銷,脫離了這個圈子,這些應用很難產生價值。

區塊鏈現在也處於這個階段。大部分應用(不管是 DeFi、DAO 還是 NFT)是圈外人根本看不懂、也沒意願去了解的狀態。很多開發者試圖打破這個障礙,讓區塊鏈連線上網際網路的主流使用者——但不被主流使用者理解,也許才是早期原生應用的常態。

原因也很簡單,從之前的經驗來看,科技發展的客觀規律永遠是“圈內人想得太快,圈外人想得太慢”。所以冷靜地考慮,如果你想長期從事這個行業,那前面的路,遠比我們現在期望或想象的來得更加漫長。

想到這裡,我也就對「大規模應用」、「主流使用者」和「原生Dapp」這幾個之前心心念唸的概念釋懷了。別再想著什麼才是最適合區塊鏈的原生應用了,扎進去這個行業,在github上多寫點對自己開發區塊鏈有幫助的、恰好也是其他開發者需要的工具和專案才是正經事。

很多新上線的公鏈都在用駭客松、社羣基金、發放Grant 等各種各樣的手段去吸引開發者在自己的鏈上開發應用。但千萬不要忘了,基礎設施將是任何一條公鏈的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原生應用。

—— Retric,2020.11.16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