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到底能不能用區塊鏈?

買賣虛擬貨幣

近日,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在第八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上發表了演講,這次演講中他多次提到了區塊鏈技術。貫穿全場的演講,俞敏洪主要表達的主題是,他認為區塊鏈可以應用到教育領域,作為不可篡改的分散式資訊儲存存,未來極有可能取代中國的高考。

因為用區塊鏈可以對高中學生的所有學習資料進行記錄,加上大資料技術,完全能夠透過提取學生的學習水平報告進行評估,這幣高考成績更加真實。

與此同時,俞敏洪還表示,區塊鏈目前作為國家戰略,如果使用者還不關注、企業家不投入資源佈局,未來可能會因錯失良機而感到後悔。

其實,這並不是俞敏洪第一次表達區塊鏈+教育的想法了。早在2018年10月的TEC2018教育創想大會上,俞敏洪就表示:基於AI+網際網路+區塊鏈的技術方案,將可以取代目前的高考機制,從而利用技術能給出一個更為公平可靠的教育選材機制。

目前我國的教育體制

目前我國整個教育體制中最重要的環節仍然是:高考。

所有孩子從小學、初中再到高中,都為了能夠透過高考獲得進入大學的機會。一旦高考發揮失常,長達12年的教育歷程將被宣告失敗。因此,對於每個中國孩子來說,高考幾乎是人生成長曆程最重要的必經之路。

從教育部的資料來看,2008年—2018年十一年間高考報考人數基本都維持在1000萬左右。相對應的是,1990年—2000年之間(大約在18歲參加高考),新生兒人數呈下降之勢,從2000萬不到下降到接近1000萬級別。除了出國留學、輟學不讀之外,高考是絕大部分人的人生選擇。

然而,十二年寒窗苦讀,高考卻是一場只有2-3天的考試。假設你在當天生病、心緒不寧等意外發生,發揮不佳,這將宣告你過往的一切努力都無法得到公正的體現。所以,這種利用傳統手段選拔人才的考試,應該隨著時代的進步,採用更公平、更高效的解決方案來改進才對。

區塊鏈又是什麼?

俞敏洪提到利用區塊鏈技術來改革高考的教育體系,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

區塊鏈技術,被譽為分散式的資料庫技術,具備不可篡改、永久儲存、可追溯等特點,能為資料提供全生命週期的管理。這樣的技術,隨著近幾年的發展,已經成為國家重點戰略技術。

通俗來說,這項技術是這麼做到的:

過往,我們都是利用網際網路技術對資料進行資訊化記錄的。比如,目前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資訊系統,會錄入成績、同學評價、老師評價等資訊。這些記錄的系統,因為只是用一臺電腦來保障,很容易人為進行干涉和篡改,導致我們不會相信這些記錄一定是真實可信的。

但是區塊鏈技術,就非常有特色。它會在記錄資料時,引入更多“見證人”,這些見證人可以是家長,可以是老師,也可以是網路上沒有利益關係都付出技術資源的人,他們會在每一次登記資料時都在場,確保這些資料是以真實可信的狀態登記在電腦上。與此同時,一旦這些資料登記以後,有人試圖去篡改某位學生的資料,那就得得到所有“見證人”的同意和認可,這使得造假的資料就無法出現在這個資訊系統上。這就是區塊鏈技術的基本原理。

有了這項技術後,任何人都可以相信出現區塊鏈網路的資料是真實可靠的,並且在各種加密技術的保障下無法得到偽證和篡改。

也就是說,區塊鏈其實能夠保證,你錄進這個系統的資料都是不可能篡改的。這麼一來,只要你能夠確保每個學生每次考試分數都是真實可靠的,每次交作業得去觀看也是沒有人為修改的話,那麼這個系統登記的學生資料將是值得信賴的。

區塊鏈+教育如何顛覆高考?

有了這項技術,俞敏洪為何就認定它可以取代高考呢?

資訊系統技術發展到現在,已經能夠方便地為使用者提供儲存資料、搜尋資料、提取資料甚至智慧分析資料。這一切,已經能夠讓我們利用這些教育資訊系統清晰地記錄了學生的成才之路。

但是高考升學乃是國家選拔人才的重要門檻,其關係著每個人的未來前程與命運,因此,每一次的改革必然是需要考慮得更為謹慎。

因此,如果無法確保學生登記的資料的真實性,國家就難以用資訊科技手段來取代高考。但是,區塊鏈技術的出現卻讓這一切有了可行的解決方案。

區塊鏈技術能夠從學生踏入校園之時,就開始記錄每位學生學習與成長的資料。這些資料包含了學生每一次考試的成績、作業的完成情況、老師的期末評價、同學的期末評價、體育與藝術課程的情況等等。綜合瞭如此多維度的資料後,歷經小學、初中、高中的12年求學之路,區塊鏈自然能夠記錄了每位學生的所有記錄。這麼龐大的資料,交給目前發達的人工智慧(AI)技術進行智慧分析,自然而然就能為學生生成一份全面而豐富的教育報告,從而為每位考試匹配合適的大學與專業。這樣一來,學生的升學之路,也不需要再由短暫的高考來做決定。

這一切,尤為核心的是區塊鏈網路賦予的權威性。藉助分散式儲存的資料庫技術,區塊鏈為每個考生的資料提供了值得信賴的真實性。貫穿整個求學經歷,每一次登記在區塊鏈上的資料都得到了技術上的可信,這使得任何人都無法在教育過程中試圖篡改學生的求學資料,這使得最後生成的教育報告是值得信賴的。

難上加難,使事情複雜化

上述的區塊鏈+教育的解決方案在理論上是具備可行性的,但仍需要更強力的技術團隊來完成落地過程。

看似區塊鏈提供了無需信任的或者說信任成本極低的方式,但顯然問題最大不是技術,更大的難題是考核的標準難以量化。

目前,高考體系雖然存在許多細節上的問題,但整個方案卻已經是比較成熟和公平。雖然只考一次,可能跟考生的身體狀況、精神狀態有許問題。但是至少有一點:至少簡單的考試方案,使得全國政府都可以將監管資源都運用在這麼一年一次的選拔考試上,確保出現漏洞的機會降到最低。

也就是說,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很理想地談論著應該將應試教育改革成為素質教育,考核學生也應當是綜合平時的發展歷程後得出一份可以信賴的綜合報告。但是很明顯,這樣的問題將會暴露出巨大問題:既然平時成績變得非常重要的話,如何有人監督到位,確保老師給每個人登記的成績都是真實可靠?

高考只能一年考一次,最大的原因必然在於:教育為了確保公平,是需要大量的監督資源的。如果監督不到位,人為鑽空子的案例數不勝數。所以,就算區塊鏈系統能夠確保登記後的成績是不可以被篡改的,但誰來保證,老師平時成績在錄入之前會不會人為修改呢?

用了區塊鏈後,雖然看似可以追溯到每個考生的歷史狀況,並且資料能夠上鍊後不被篡改。但是,假如這些考試資料、表現資料變成選拔的標準之一後,那麼上鍊的過程就會被開始過多地干擾。我們可以確保上鍊後的資料是不被篡改的,但誰又能保證,上鍊前的資料是不是被篡改的?

區塊鏈無非就是一個資訊錄入系統,今天有了新的技術確保了這個系統非常可靠,但畢竟錄入還是得靠人,這時候,中國人的人際關係學就會運用起來。而一旦將“一年一考”變成了“一直考核”,那就意味著監管地成本將需要指數級增長才能確保整個體系運轉能夠公平可靠。這時候,區塊鏈的作用真的很小,反而引入了新的人為成本,這在目前來看,仍然還是非常難。

所以最大的問題根本不在技術,在於治理。

要真正地實現鏈下資料也可靠可信,可能就要引入物聯網裝置、數字化技術等,確保物聯網裝置採集資料過程中是可靠的,考試過程全面數字化,這樣可能就有進一步探討可能性。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