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體系區塊鏈的新規會對哪些板塊帶來影響?

買賣虛擬貨幣

財聯社記者獨家獲悉,近日央行下發推動區塊鏈技術規範應用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及《區塊鏈技術金融應用評估規則》(以下簡稱“規則”)。在業內人士看來,這兩份檔案是國內首次由最高權威機構頒發的區塊鏈相關規範檔案,更是金融體系內區塊鏈系統和應用的頂層設計,其影響力將遠遠超過金融行業本身。

實際上,我國區塊鏈的應用已延伸到數字金融、智慧製造、網際網路、數字資產交易等多個領域。我國應搶佔創新發展制高點,加強頂層設計,儘快將區塊鏈產業納入我國新一輪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將區塊鏈技術作為推動我國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載體。

而此次央行下發的兩份檔案,也為區塊鏈行業發展指明瞭相關路徑。

中國計算機學會區塊鏈專委會委員夏平向財聯社記者表示,從巨集觀上看,《通知》及《規則》將使區塊鏈在金融領域的發展走上高標準、嚴規範、高規格的健康發展之道;從微觀角度來說,從產品設計、到技術規劃、到技術實施,有了一個能夠對標、按圖索驥的指標體系。“央行此次釋出的兩個檔案雖然是著眼於金融業,但實際上將影響到整個區塊鏈未來發展之路。”

夏平表示,區塊鏈在金融領域的應用,一直是行業關注的重點,不但有金融機構的推進,更有大量科技企業和創業團隊的參與。但目前主要存在的問題是,從金融機構的角度,科技含量不足,含金量不高;從科技企業的角度,往往缺乏對金融的尊重。

“央行這次下發的檔案,意義非常重大。”夏平認為,對於科技企業而言,這些領域和方向是值得去挖掘和創新的;對於金融機構而言,也明確了那些需要補齊的短板。如果能因此而促進銀企合作,則必然對金融科技的發展是一項重大利好。

據財聯社記者瞭解,目前從金融板塊上看,多家銀行和科技公司已在北京、上海兩地金融科技監管沙盒中入圍了相關區塊鏈的專案。

如在北京地區,工行申報的“基於物聯網的物品溯源認證管理與供應鏈金融”中運用到了區塊鏈技術;人壽財險 “一路行移動終端理賠產品”中使用了分散式構架;中國銀行則申報了基於區塊鏈的產業金融服務;國家計算機網路與資訊保安管理中心、中關村銀行、百信銀行、民生銀行共同發起了“基於區塊鏈的企業電子身份認證資訊系統(eKYC) ”的專案。

而在上海首批8個專案中,更是有一半的專案與區塊鏈有關。如興業銀行、興業數金髮起的“融通保中小微企業票據流轉支援產品”中用到了分散式記賬;建設銀行、建信金科發起了“信盟鏈風險資訊協同共享產品”;銀聯、浦發銀行、上海銀行共同發起“基於區塊鏈的金融與政務資料融合產品”;浦發銀行還單獨發起了“基於區塊鏈的小微企業線上融資服務”專案。

與此同時,財聯社記者獲悉,除了工行、農行、中行、建行、交行、招行、浦發、中信、興業、民生等多家銀行,中國平安保險集團、泰康保險、華泰證券等金融機構以外,騰訊、京東數科、百度、螞蟻、華為等多家機構和科技也參與了相關規則的制定。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已有不少科技公司與銀行等金融機構在區塊鏈方面展開合作。如以城商行和頭部農商行等中小銀行為主要目標客戶輸出金融科技能力潤和軟體(300339);參股蘇寧銀行“區塊鏈物聯網動產質押融資平臺”的雙星新材(002585);一直參與區塊鏈在證券行業應用相關課題研究的第一創業(002797)等。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