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殺式維權,是別人的狡詐還是自己的貪婪?

買賣虛擬貨幣

昨晚,微博@區塊鏈女博士爆料,Fcoin維權群群主試圖在一小旅館割腕自殺,未遂。

自打熊市以來,維權就成了幣圈的常態,但好像還沒聽說過有誰成功了的。回想這些接連發生的維權事件,我們能從中吸取什麼教訓?

1、花樣頻出,無一奏效

韭菜們的維權手段,主要有以下三種流派。

第一種是賣慘流。

在公司門前下跪哭訴、喝敵敵畏、上天台,包括這一次的割腕,都在此列。他們試圖博取對方的同情,但事實證明,乞求惡人發善心從來都行不通。

第二種是曝光流。

在網上公佈自己的悲慘遭遇,比如曾經熱傳的一篇《FCoin:一個韭菜的血淚控訴》,講述自己兩個月虧損70W的經歷;或是直接揭露對方的割韭菜行徑,比如《亦來雲維權白皮書》,列出對專案方的八項聲討。

但曝光出來能帶來什麼實際改變呢?張健可以一口咬定是造謠,跑去日本繼續撈錢,亦來雲也依舊是陳榕的一言堂。

(張健朋友圈)

第三種是恐嚇流。

圍堵徐明星,去江蘇老家,給他88歲的爺爺潑漆、送冥幣,被逼無奈的維權者們越來越簡單粗暴,但他們依然得不到想要的結果,反而還落了個理虧。

2、如何看待維權者的自殘自殺行為?

顯而易見的是,這種極端行為有百害而無一利。自殘自殺不是勇敢無畏,只是愚蠢和懦弱。

為什麼總有人會選擇這種極端的方式?無非就是對自己錯誤行為的懊悔,對自己無能討債的絕望,歸咎於別人,卻沒有能力懲罰別人,萬般無奈之下,自己給自己判了刑。

但這判刑還不只是傷害了他自己,因為無力維權而自殺,也會讓其他維權者感到絕望,一個人的悲觀,很容易擴散成一群人的悲觀。為什麼那個群裡除了有勸他活下去的,還有勸他“死前拉個墊背的”?因為這樣至少也不至於讓剩下的人太絕望,也能給他們打打氣。

再追問一句,他這是真的想維權成功嗎?不是的,因為早就有人驗證過這種極端方式行不通了,他再加上一例,也並不會給他們的維權事業帶來貢獻。

而理性維權的做法,是吸取前人的教訓,避開已經被證明無效的方式,做點真正有效的事。

為什麼現在維權這麼難?以前有律師解釋過,一方面是在法律上不承認數字貨幣為合法財產,相關案件不受法律保護;另一方面就是維權者們缺乏關鍵證據。

所以維權者們真正該做的,不是高喊空洞的口號,也不是以死相逼,而是補一補法律知識,儘可能多地蒐集法律認可的關鍵證據。等環境變好,等市場規範,等法規完善,到時或許還能新賬舊賬一起算,但只有有耐心的人才有機會看到希望。

軟硬不吃的作惡者,只會忌憚法律的力量。

3、如何接受自己的投資虧損?

對待虧損的態度就是對待金錢的態度。人活著,錢沒了,當然不好過。但若人沒了,那錢又有何用?

如果你虧損得不是太誇張,那麼看看下面這兩段話或許能讓你想開些:

1)這是市場給你的處方。讓你知道你犯了錯,而且你的損失必然在很大程度上匹配了你的錯誤。市場在教育參與者,聰明的人會接受市場的教導,積累實力。

2)這是市場在進化。進化就是需要優勝劣汰,那些錯誤犯得太嚴重的人被淘汰了,那些不能從錯誤汲取教訓的人也慢慢被淘汰了,最終剩下的就是遵守紀律、勤奮向上的好學生了。最佳化參與者質量,整個市場才會向上發展。

所以,進化中的市場給需要進化的你一個處方,有何不好呢?

4、如何避免淪為一個極端的維權者?

極端的行為源於極大的虧損,而傾家蕩產的根源往往在於無視風險——既沒有風險意識,又沒有風險承受能力,那就是在玩火。

在幣圈這個蠻荒地帶,有暴富的機會,但更多的是割韭菜的陷阱。當作惡的價效比上升到一定程度,有能力作惡的人就會毫不遲疑地選擇作惡。正如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說的:

如果有10%的利潤,資本就會保證到處被使用;有20%的利潤,資本就能活躍起來;有50%的利潤,資本就會鋌而走險;為了100%的利潤,資本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以上的利潤,資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去冒絞首的危險。

如何識別風險?這又是個大話題,但我們或許能從韭菜被割的原因中找到思路。

今天我看到這樣一段話,講得很好:

貪婪、焦慮、缺乏耐心,是韭菜的三大特點。迎合貪婪、販賣焦慮、速成承諾,是割韭菜的三大標準姿勢。

反之,每當你出現貪婪、焦慮或急切的心理時,提醒自己,可能離深淵不遠了。

最終,只有那些懂得敬畏風險的人,才能一直在市場中活下去。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