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報 | 全球區塊鏈產業發展全景:2019年全球區塊鏈支出約29億美元

買賣虛擬貨幣

摘 要:

行業現狀:2019年全球區塊鏈支出約29億美元,美國規模第一(39%),其次西歐(24.4%)、中國(11.2%)、亞太(8.1%)和中東歐(5.2%);銀行業支出佔首位,其次為離散製造、零售、專業服務和流程製造,五大行業支出佔比73%。全球投融資趨於理性,全年投資筆數較去年變化不大,但規模($37億)下降27.9%;美國規模佔比最大(40%),中國次之(15%)。全球專利申請指數增長,現有專利2.2萬件,中國佔比63%顯著領先。國內區塊鏈重要性不斷上升,30多個省市地區釋出政策開展區塊鏈佈局;各地已成立區塊鏈產業園38家;中國區塊鏈企業近2.8萬家(多為中小企業),但投入生產環節的比例僅3.6%

區塊鏈產業板塊:1)底層基礎設施: Fabric、Corda、Quorum、BCOS等開源企業級底層已相對成熟,打下了架構基礎;公共基礎設施應運而生,如中國的BSN區塊鏈服務網路,降低企業的應用壁壘,加速落地。2)解決方案服務方:自帶場景的大型企業大量入場,部分方案已達到可大規模應用的程度;獨立服務商頭部效應已出現,長期來看受制於場景資源,可能開啟末位淘汰;預計在政策和資金的雙重支援下,短期內應用需求將顯著上升,且部分需求將被證偽。3)周邊服務方:安全服務已成熟,為應用保駕護航;聯盟協會湧現,整合行業技術、場景、專利等資源;國際標準組織標準設立工作有序進行,更多標準組織正在形成;區塊鏈教育事業從民間走向高校,教材編寫列入國家規劃。

產業應用:區塊鏈具有公開透明、不可篡改、可追溯等特點,將起到促進資料共享、最佳化業務流程、降低運營成本、提升協同效率、建立可信體系等作用。目前區塊鏈已在金融、供應鏈、政務、智慧財產權、電子存證、醫療等領域有較大規模的應用,我們結合40多個案例分析了11個領域的區塊鏈賦能方式。

落地挑戰及應對:1)如何保證上鍊資訊真實性:可採用多方認證及縮短上鍊時間視窗等方式,如上鍊前進盡職調查,鏈上公證節點認證,或使用IoT採集資訊縮簡訊息傳送視窗等。同時,上鍊後的不可篡改也將提高上鍊前篡改資訊的成本,造成約束;2)如何確保資料在確保隱私的前提下共享:可採取各類隱私加密技術,如透過多重簽名等方式對資訊讀取做出限制,或透過安全多方計算、TEE在不洩露資料的前提下共同完成加密計算;3)如何實現聯盟鏈之間的資料互通:可設定公證人,由可信中間人進行資訊傳遞;可針對已有的區塊鏈系統主動相容跨鏈平臺,如下層系統主動相容上層;也可針對尚未開發的體系採用被動相容,搭好底層跨鏈平臺並開放給其他系統。4)如何實現專案冷啟動:應用初期由權威推動,與居民安全相關的場景需要政府背書,對資料全面性要求高的需要聯合行業聯盟推動,上下游依賴關係強的由核心企業推動;5)如何實現專案可持續發展:需要建立商業模式良性迴圈、合理的獎懲體系、以及多點治理結構。

全球重點數字資產:由Facebook等20家巨頭聯合運營管理的穩定幣Libra白皮書釋出,希望基於區塊鏈創造全新支付體系,為全球普惠金融構建可信基礎設施,也對主權貨幣、傳統金融和網際網路支付造成巨大影響。JPMCoinUSC等眾多類似的支付結算工具在同時期釋出。中國、歐盟等國家/地區也相繼宣佈將推出法定數字貨幣。區塊鏈支付開始爆發。

全球新趨勢:2020年是產業區塊鏈爆發的一年,在此過程中,1)全球眾多區塊鏈標準將開始推行,加速應用落地;2)區塊鏈高校課程、教材出版進入快速發展階段,技術、科普培訓需求也將增加,催生獨立培訓機構的爆款內容;3)區塊鏈支付進入落地階段,並將出現區域性穩定幣、法定數字貨幣等強背書的支付工具;4)金融、存證、政務等垂直領域應用將優先規模化落地;5)聯盟鏈之間將實現便捷跨鏈;6)區塊鏈也將IoTAI5G等前沿技術深度融合

【火幣研究院】 袁煜明,肖曉,王蕊,池溫婷,馬天元,孫航天,陳聖樺,翁溢銘,陳樂,李慧

【清華經管商業模式研究中心】 夏立

【北京郵電大學區塊鏈聯合實驗室】 馬兆豐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陝西省區塊鏈與安全計算重點實驗室】 裴慶祺

【哈爾濱工業大學區塊鏈研究中心】 許志鋒

一、區塊鏈行業現狀

1.1全球區塊鏈應用情況

1.1.1 全球區塊鏈支出規模增長強勁,銀行業支出比重位列榜首

全球區塊鏈支出規模增長,美國規模全球第一:根據IDC最新發布的《全球半年度區塊鏈支出指南》,指出2019年全球區塊鏈的支出將達到近29億美元,同比2018年15億美元支出,預計增長88.7%。其中美國仍是全球區塊鏈投資最大的區域,佔全球支出的比重為39%。其次是西歐、中國、亞太(不含中國和日本)和中東歐,分別佔比24.4%、11.2%、8.1%和5.2%。

中國做為區塊鏈新興市場,預計2023年市場支出規模將達到20億美元:根據IDC統計,2018年我國區塊鏈總支出為1.6億美元。2019年,隨著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以來,中國區塊鏈市場將迎來新的機遇。預計2019年將達到2.93億美元,並且未來四年將持續增長,到2023年有望突破20億美元。

近幾年各行業的區塊鏈投入逐漸分散,但銀行業投入始終位居首位:其次是離散製造業、零售業、專業服務業和流程製造行業,前五大行業區塊鏈支出佔全部支出的比重達到73.0%。

1.1.2 全球區塊鏈投融資趨於理性,投融資規模美國領先

區塊鏈投融資層面,2019年市場明顯趨於理性:根據CB insights資料,2019年全球區塊鏈投融資筆數為806筆,相較2018年的822筆變化不大;但投融資規模有明顯的下降,2019年全球投融資規模約$30.7億美金,較2018年的42.6億美金相比下降27.9%。

地區分佈上,2019年前兩季度的資料顯示,40%的投融資流向美國。中國佔比位列第二,為15%。

1.1.3 全球區塊鏈專利數指數增長,中國領先

隨著區塊鏈技術蓬勃發展,區塊鏈技術應用已延伸到數字金融、物聯網、智慧製造、供應鏈管理、數字資產交易等多個領域。為獲得技術和市場上有利的競爭地位,全球專利申請數逐年攀升。

根據佰騰網資料庫顯示,截至2019年底,全球公開的與“區塊鏈”、“智慧合約”、“分散式賬本”、“Blockchain”、“Smart Contract”、“Distributed Ledger”相關的專利申請已達到22293件,較2018年底增長了45%。從歷年資料可以看出,專利申請由2013年底開始呈現加速增長趨勢,至2019年底,年複合增長率達到98%。

從專利分佈來看,中國的區塊鏈專利佈局世界領先:佰騰網資料顯示,截至2019年底,全球現有區塊鏈專利分佈上,中國專利佔比達到63%,遙遙領先於其他國家和地區。排在第二位的是美國,專利佔比為18%。

另外,IPRdaily與IncoPat的統計報告也顯示,截止2019上半年,全球區塊鏈技術發明專利申請數量排名前10名的企業包括阿里巴巴、中國平安、NChain等。其中阿里巴巴連續三年位居榜首。

從專利申請方向看,根據科睿唯安基於Derwent Innovation中的Themescape專利地圖文字聚類分析,區塊鏈專利佈局的熱門領域包括應用領域如:數字貨幣、支付、身份認證、交易、智慧合約、信用貸款等;以及技術領域如加密安全如公鑰私鑰、學習模型、雜湊演算法、網路技術等。

1.2中國區塊鏈應用情況

1.2.1 國家及地方政策助力區塊鏈產業發展

2019年上半年兩會期間,各地代表所提區塊鏈相關提案、觀點多達30餘條,顯示出全國各地對於區塊鏈技術的關注。10月24日,習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各地政府也相繼提出扶持區塊鏈發展政策或指導方案,目前已有北京、上海、廣東、江蘇、浙江、貴州、山東等30多個省市地區釋出政策指導檔案,開展區塊鏈產業鏈佈局。

1.2.2 區塊鏈產業園遍地開花

自2016年11月,中國首個應用區塊鏈孵化基地落戶上海寶山以來,杭州、廣州、重慶、青島、武漢等多個城市的區塊鏈產業園區也如雨後春筍般紛紛湧現。加之2019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區塊鏈技術發展現狀和趨勢進行第十八次集體學習後,區塊鏈產業在中國迎來了發展的新機遇,各地方政府開始重視區塊鏈技術的培育和發展,相繼推出扶持政策,區塊鏈產業園區的建設如火如荼。

根據零壹智庫的統計,截至2019年11月末,全國已成立區塊鏈產業園共計38家,其中由政府主導或推進的有18個。從地域劃分來看,超六成的區塊鏈產業園集中在杭州、廣東、上海等城市。

1.2.3 中國區塊鏈企業多,但投入生產環節的比例低,且以中小型公司為主

根據《區塊鏈藍皮書:中國區塊鏈發展報告(2019)》的披露,全國區塊鏈企業近28000家。其中投入生產環節的區塊鏈企業約1000家,佔比僅3.6%,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廣東、浙江等東部發達地區。

我國區塊鏈產業應用主要分佈在金融,供應鏈,溯源和硬體,佔比近65%。

此外,中國區塊鏈企業團隊規模普遍較小,初創企業是主力軍。根據賽迪區塊鏈研究院的統計,我國區塊鏈企業人數主要集中在15-50人之間,佔53.3%。我們預計,阿里巴巴、騰訊、京東、平安集團、迅雷等國內科技巨頭公司紛紛開展區塊鏈落地應用,將刺激更多大型企業加速步入區塊鏈佈局的行列。

二、區塊鏈產業結構解讀

2.1 底層基礎設施

區塊鏈的基礎設施包括底層平臺,以及運營網路兩個方面。區塊鏈架構的搭建需要基於底層平臺,而運營則需要依賴由節點及其伺服器組成的運營網路。

2.1.1 開源底層平臺

眾所周知,在區塊鏈世界中存在著“不可能三角”,即“分散式程度”、“可擴充套件性”、和“安全性”三者最多隻能同時滿足其中兩項。而企業級應用無論在時效性還是確定性方面要求都比C端應用高得多,在保證安全性的前提下,“高效”是企業級區塊鏈應用的首要需求。在這樣的前提下,在分散式程度上做出一些犧牲可能是企業目前需要做出的妥協。因此企業級區塊鏈的基礎設施主要為聯盟鏈。全球知名的開源聯盟鏈底層有:Hyperledger Fabric、Corda、Quorum、BCOS等,這些底層的程式碼均已開源,企業及聯盟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進行修改,以適應各自的業務邏輯。

Hyperledger

Hyperledger(中文名為超級賬本)是 Linux金會於2015年12月發起的開源區塊鏈專案,旨在透過提供支援不同用途元件的模組化框架,集中開展許多獨立工作來開發開放協議和標準,推動跨行業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幫助企業更容易地建立企業級區塊鏈解決方案。目前已經有近300家企業、組織加入,既包括IBM、Intel、百度、華為等IT巨頭,也包括荷蘭銀行、埃森哲、澳新銀行等金融機構,其中中國會員數量超過30家。

Hyperledger集多專案及多方參與者於一身, 其下孵化有12個商用區塊鏈和分散式賬本專案,包括Fabric、Burrow、Iroha、Indy、Quilt、Cello和Sawtooth等。Fabric是目前Hyperledger專案下人氣最旺的區塊鏈底層平臺,其受歡迎程度之高以致於人們常常把“Hyperledger”與“Fabric”相互指代,但其實Hyperledger是一系列的區塊鏈開源專案的總稱,而Fabric是真正可投入使用的聯盟許可鏈底層平臺的名稱。Fabric從2016年3月開始孵化,由IBM開發,主要用於執行智慧合約,其特點是提供了一種模組化、可擴充套件的架構,利用可靠的技術以及可插拔方式來實現銀行、醫療、供應鏈等各種商業應用場景。從孵化至今,Fabric已經發布了多個版本,也被全球各大巨頭廣泛採用,如沃爾瑪、馬士基、VISA等等。可以說Fabric是目前應用最廣的區塊鏈底層技術方案,也是聯盟鏈領域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主流技術。

Corda

Corda是由R3組織推出的分散式賬本底層。R3區塊鏈聯盟成立於2015年9月,首批創始成員有9家,包括巴克萊銀行、西班牙對外銀行、澳洲聯邦銀行、瑞士信貸、J.P. Morgan、蘇格蘭皇家銀行、道富銀行、UBS。隨後又有紐約梅隆銀行,花旗集團,德意志銀行,匯豐銀行,日本三菱UFJ金融集團,加拿大皇家銀行,法國興業銀行,中國平安集團等等全球金融巨頭加入R3聯盟。中國信通院雲大所副所長魏凱先生曾指出,截至2019年11月,R3聯盟成員數量已達到386個,是全球成員數量最多的區塊鏈聯盟。由於R3成員均來自於金融行業,其推出的Corda平臺也主要針對金融服務行業的業務場景而設計。

2016年8月,R3正式釋出了Corda白皮書,希望建立一個由相互不信任的節點所組成的分散式賬本,組成一個具有全域性性的資料庫,用於儲存金融機構和個人之間交易和債務的狀態,保持各個獨立賬本之間的資料同步。並提出這將消除目前金融行業存在的大量需要人工並且耗費時間的工作,降低人們的金融服務成本。目前,Corda已經實現了銀行間的跨境支付、貿易融資、商業票據交易等業務場景的落地。

Quorum

Quorum平臺由企業級以太坊聯盟(Enterprise Ethereum Alliance,EEA)創始成員摩根大通(J.P.Morgan)開發。EEA由500多個成員組織組成,力求引導一種基於以太坊的標準區塊鏈設計,推動以以太坊為基礎的區塊鏈技術在企業級場景中應用,但不直接提供程式碼,Quorum平臺是其官方承認的技術基礎。

Quorum平臺是在以太坊的基礎上開發的企業級分散式賬本和智慧合約平臺,早在2016年就啟動,適用於需要高速交易以及高吞吐量處理聯盟間進行私有交易的應用場景,主要是為了解決區塊鏈技術在金融行業應用的特殊挑戰而設計。其最大的特點是可以提供私有智慧合約執行方案,使用密碼學技術來防止交易方以外的人看到敏感資料,更加註重隱私性。該解決方案需要一個單獨的共享區塊鏈,和一個智慧合約框架與以太坊原始程式碼的修改組合。其中智慧合約框架對隱私資料進行了隔離,參與方節點和非參與方節點在呼叫同一個合約地址的API時將會得到不同的結果,從而達到隱私合約資料只被參與方共享的目的。

目前,路易威登、星巴克咖啡、州立農業保險公司、USAA保險公司、VAKT和IHS馬基特公司等機構均已經利用Quorum平臺開發了有關區塊鏈應用,摩根大通則利用這一平臺開發了用於全球支付中資訊共享的銀行間資訊網路系統以及用於自身金融服務結算的穩定加密貨幣JPM Coin。

BCOS

BCOS(取Be Credible, Open & Secure涵義命名)是聚焦於企業級應用服務的區塊鏈技術開源平臺,由微眾銀行、萬向區塊鏈、矩陣元三方共同研發,並於2017年7月完全開源。BCOS平臺透過整合身份認證、非對稱加密演算法、引入技術治理功能、支援全面的監管審計功能等舉措,可順應多個行業的應用需求,尤其適合金融業務要求。2017年12月,金鍊盟推出了BCOS的金融升級版本FISCO BCOS。金鍊盟是由深圳市金融科技協會、深圳前海微眾銀行、深證通、騰訊、華為、中科院等金融機構、科技企業、學術機構等組成的非營利性組織,成立於2016年。目前成員數量超過100個,幾乎全部來自中國,因此FISCO BCOS更適合中國企業的需求。

目前,BCOS平臺已經支援了數百個應用專案,其中已經投入商業應用的專案有數十個。覆蓋範圍包括以交易清結算、供應鏈金融、資料存證、徵信、場外市場等為代表的金融應用領域,以及司法仲裁、文化版權、娛樂遊戲、社會管理、政務服務等其他行業應用領域。2016年8月,微眾銀行聯合上海華瑞銀行,基於BCOS平臺的早期版本推出了“微粒貸”備付金管理及對賬平臺,這也是國內首個在生產環境中執行的銀行間的聯盟型區塊鏈應用場景。2017年上半年,上海萬向區塊鏈也基於BCOS平臺開發了一個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以最佳化應收賬款融資流程。2019年7月,人民網基於FISCO BCOS區塊鏈技術推出“人民版權”平臺,實現數字版權確權、監測、侵權取證、訴訟的全流程線上化和自動化。

2.1.2 公共基礎設施

雖然目前聯盟鏈底層技術已經較為成熟,但各企業使用者在應用區塊鏈技術的過程中,常常面臨成鏈成本高昂、底層平臺異構、資料無法互動等困境,阻礙了區塊鏈應用的落地。比如,在聯盟鏈執行的過程中,需要有節點網路貢獻伺服器資源,而各個企業都需要從零開始部署節點網路所需要的成本,並不是每個企業都能承擔這一成本;且節點並不需要每時每刻都工作,在不工作時,節點的資源就浪費掉了。這一情況催生了區塊鏈公共基礎設施。

區塊鏈服務網路(BSN

區塊鏈服務網路(Blockchain-based Service Network)(以下稱為“服務網路”或“BSN”)是一個基於聯盟鏈技術和共識信任機制的全球性基礎設施網路,由中國國家資訊中心、中國行動通訊集團公司、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紅棗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發起。BSN 致力於改變目前聯盟鏈應用的高成本問題,以網際網路理念為開發者提供公共區塊鏈資源環境,依託已有網路資源和各省市資料中心,建立遍佈全國的城市公共節點,形成服務全國的區塊鏈服務平臺。火幣中國與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人民網、招銀國際等14家單位,成為BSN首批聯盟成員。截至2019年12月,BSN服務網路已經在全國建立了100個公共城市節點,以及香港和新加坡節點。預計在2020年正式運營時,服務網路的城市節點數目將達到200個,並開始在其他國家進行城市節點的部署。目前,BSN內測版本已經發布,可適配開源的底層框架Hyperledger Fabric和FISCO BCOS,未來還將適配更多的聯盟鏈底層框架。

2019年12月31日,中國移動設計院聯合杭州移動,釋出了基於BSN核心技術的“BSN區塊鏈專網產品”。透過在TCP/IP傳輸的內網或區域網之上搭建一層區塊鏈應用的執行環境,業務系統方利用統一ID、統一閘道器和統一管理,直接接入專網內提供的區塊鏈環境介面,即可實現業務系統的區塊鏈升級和改造,無需再為每個應用搭建單獨的區塊鏈環境。目前,BSN政務專網已在杭州城市大腦平臺成功部署,完成了“城管道路資訊及貢獻管理”、“酒店消毒管理”、“1call積分管理”、“內部最多跑一次”等多個應用上鍊,形成了可複製推廣的示範經驗。

現有的開源區塊鏈底層已經相對成熟,我們預計,未來更多的BaaS(Blockchain as a Service)平臺以及垂直行業應用,將主要基於這些開源專案進行演化。同時,多方協作、希望引入更多參與者的開放式專案,也都將保持開源的趨勢。另外,類似BSN的公共區塊鏈基礎設施將極大地加速區塊鏈應用落地,如果該平臺執行得順利,將產生極大的示範效應,引起其他聯盟的效仿。

2.2 區塊鏈解決方案服務方

市場上的區塊鏈技術服務方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自帶場景的,通常是集團公司下屬的子公司或獨立部門,他們的區塊鏈技術服務優先服務於集團公司原有業務的區塊鏈改造需求,在具備一定的規模和基礎之後也可對外提供服務;另一種則是以第三方的形式提供區塊鏈技術解決方案的,通常是比較純粹的區塊鏈技術公司,沒有其它實體業務,因此他們的落地案例沒有行業的侷限,完全根據客戶的需求進行定製。

2.2.1 自帶場景的區塊鏈解決方案服務方

近幾年,大量企業巨頭及自帶場景的解決方案服務商進入區塊鏈行業,並由自身集團的應用場景入手,進行解決方案的研發和試驗。目前,已經有部分企業的解決方案在商業環境中落地,並達到可以大規模應用的程度。這裡我們主要以中國企業為例,介紹這類企業的區塊鏈技術進展。

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一直是我國乃至全球區塊鏈專利申請數量最多的公司,累計申請數量已超過1000條。基於阿里自帶的應用場景,其區塊鏈技術已有多個落地案例。比如:

1) 天貓——在2018年“雙十一”大促活動期間,螞蟻金服與天貓商城以及菜鳥物流合作,對1.5億件商品進行溯源。目前平臺累計交易量超過3億筆。

2)螞蟻金服公益平臺——利用區塊鏈技術,公示捐贈資金的流向和全程記錄,公開透明、不可篡改,可提高捐贈人信心、加強具象捐贈感受,實現高公信力的陽光賬本,使公益慈善事業朝著良性迴圈的方向發展。

3)阿里健康——阿里健康在常州市醫聯體推出的區塊鏈試點,利用區塊鏈技術解決醫療機構間資料互通。

4)鵲鑿——作為阿里原創保護計劃的行動之一,支付寶的區塊鏈技術首次應用在淘寶商家服務平臺上,上線了商家可信數字存取證工具“鵲鑿”。賣家秀透過“鵲鑿”一鍵上鍊,500萬商品圖片版權資訊1秒登記在鏈,有效防止了其他平臺商家盜用、侵權。

5)螞蟻金服跨境匯款——2018年6月,螞蟻金服開通了第一條基於區塊鏈的跨境通道,實現了香港和菲律賓之間秒級到帳的匯款體驗。2019年1月,螞蟻金服又在馬來西亞和巴基斯坦之間開通了第二條通道。

除自有場景以外,阿里也推出了其BaaS平臺——螞蟻區塊鏈。螞蟻區塊鏈是螞蟻金服自主研發的具備高效能、強隱私保護的金融級區塊鏈技術平臺。平臺致力於打造一站式服務,有效解決金融、零售、生活等多場景區塊鏈應用問題。透過更加可靠,安全,高效的平臺服務,使合作伙伴可輕鬆搭建各類業務場景。

騰訊

騰訊目前在區塊鏈領域有兩大產品,一個是由騰訊金融科技推出區塊鏈底層平臺TrustSQL,主要致力於區塊鏈應用的底層支撐和定製化的應用落地,是一款包含有數字資產、鑑證證明、共享賬本和分享經濟屬性的區塊鏈產品。另一個是由騰訊雲推出的區塊鏈即服務平臺TBaaS,致力於降低企業使用區塊鏈的門檻,並探索區塊鏈在各行業的應用解決方案。TBaaS平臺整合了Hyperledger Fabric、FISCO BCOS和TrustSQL三大底層平臺,極大地降低了企業在實現區塊鏈底層技術的成本。

目前,騰訊憑藉自身在區塊鏈領域地技術優勢,已經為多個行業制定了自己的解決方案。其落地應用包括:

1)區塊鏈電子發票——深圳市稅務局攜手騰訊落地的區塊鏈電子發票專案“稅務鏈”,將“資金流、發票流”二流合一,將發票開具與線上支付相結合,打通了發票申領、開票、報銷和報稅全流程。解決了“假票真開,真票假開”等傳統發票領域的痛點,同時也更便於稅務機關對發票進行審查和追溯。目前深圳市已開出超過1000萬張區塊鏈發票,金額超70億元。

2)微企鏈——微企鏈是由騰訊區塊鏈技術支撐的安全可靠的供應鏈金融解決方案,騰訊將其定義為“供應鏈金融+區塊鏈+ABS平臺”。微企鏈在執行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已服務核心企業71家,接入合作銀行12家,服務領域涵蓋地產、能源、汽車、醫藥等。完成鏈上流水達百億級別,穿透供應商層級大概一兩級,與傳統銀行貸款相比能降低2到8個點的利率。

3)至信鏈——至信鏈由中國網安、騰訊、北明軟體聯合發起,建立了由電子資料到電子證據的可信資料通道,為商業機構解決電子資料易篡改問題,為司法機構解決電子證據難認定問題。至信鏈直通司法,可提供高效的證據儲存、便捷的證據採信、廣泛的司法業務應用。

4)公益尋人鏈——騰訊“公益尋人鏈”已連線“404尋親廣告”、“廣點通尋人”、“電腦管家尋人”、“手機管家-小管尋人”、“優圖尋人”、“微信小程式尋人”等各個騰訊內部公益平臺進行資料互通。丟失孩童的家人只需要在任何一個救助平臺登記資訊,可基本實時同步到所有以上救助平臺中,從而提升了救助效率和成功率。

5)原創館——騰訊區塊鏈團隊與中國網安、公證處等公信力機構合作,直通法院。多方共同見證版權歸屬,更具有公信力權威性,提升維權的效率與成功率。

百度

百度超級鏈XuperChain開放網路是基於百度完全自主研發的開源技術搭建的區塊鏈基礎服務網路,由分佈在全國的超級聯盟節點組成,符合中國標準,為使用者提供區塊鏈應用快速部署和執行的環境,以及計算和儲存等資源的彈性付費能力,直接降低使用者部署和運維成本,讓信任連結更加便利。超級鏈基於可插拔的共識機制、DAG可平行計算網路和立體網路,真正突破當前區塊鏈的技術瓶頸,為區塊鏈的廣泛應用鋪平道路。

超級鏈是一個區塊鏈作業系統,它支援大量平行區塊鏈的執行。每條區塊鏈支援鏈內併發和側鏈技術。類比傳統的作業系統有程序和執行緒,那麼在超級鏈的定義裡,平行鏈就是程序,側鏈就是執行緒。超級鏈提出了超級計算節點的概念,利用超級計算機和分散式架構,解決區塊鏈網路算力和儲存問題。同時採用DAG網路結合側鏈和平行鏈技術,實現了最大限度利用平行計算力的核心技術。

京東

京東智臻鏈BaaS平臺提供全面的區塊鏈即服務功能,從企業和開發者角度出發,提供多種部署形式,既能靈活部署,又可安全易用,基於流行的kubernetes技術,提供高可靠可擴充套件的區塊鏈平臺。依託自身業務優勢,京東區塊鏈防偽追溯平臺已有超13億條上鍊資料,700餘家合作品牌商,5萬以上SKU入駐,逾280萬次售後使用者訪問查詢(截至2019年02月底)。藉助京東大資料技術,基於使用者掃碼行為提供精準營銷服務,從而提升訂單轉化率、復購率,在保障商品品質的同時提高企業營收。結合京東閉環的供應鏈物流體系,實現真正的全程追溯

中國平安

壹賬鏈FiMAX是平安集團旗下金融科技公司金融壹賬通(已於2019年12月13日在美國紐交所上市)自主創新構建,擁有多項智慧財產權、效能卓越的區塊鏈BaaS技術平臺。壹賬鏈FiMAX透過全球獨創的全加密框架,以及重塑區塊鏈隱私保護機制的3D零知識證明演算法,助力機構及企業使用者構建分散式商業網路生態。平臺為企業使用者提供區塊鏈網路建立、運營、管理、監控、安全等一站式服務,幫助使用者快速構建和拓展區塊鏈商業生態。

萬向

萬向區塊鏈是萬向集團的區塊鏈事業群。2015年,萬向集團金融板塊中國萬向控股有限公司在區塊鏈技術領域開始了戰略性佈局,成立了國內首個區塊鏈研究機構萬向區塊鏈實驗室。由以太坊創始人Vitalik Buterin擔任首席科學家。實驗室致力於區塊鏈技術研究和普及,透過翻譯出版區塊鏈叢書、舉辦全球峰會、參與區塊鏈標準制定等方式,全力推動行業發展。目前,萬向區塊鏈旗下包含萬向區塊鏈實驗室、新鏈空間、技術中心、分散式商業應用事業群等,在區塊鏈領域的累計投入已超過10億人民幣。萬向區塊鏈專注區塊鏈技術研究並堅持核心技術創新,與矩陣元共同打造的以隱私計算為特色的新一代聯盟區塊鏈平臺——PlatONE,已在GitHub開源並在實際產品中投入使用。同時,萬向區塊鏈積極推動區塊鏈的落地應用發展,利用技術和資源優勢為各行業客戶提供區塊鏈解決方案和產品,已有多個解決方案成功落地,如區塊鏈供應鏈金融平臺、汽車整車物流管理平臺“運鏈盟”等。萬向區塊鏈致力於構建一個充滿活力的區塊鏈生態圈,從技術、資金、資源等多方面全力推動中國區塊鏈行業發展和業務落地。

2.2.2 獨立的區塊鏈解決方案服務商

除了各類巨頭企業,區塊鏈行業也存在眾多獨立的技術解決方案服務商。比如埃森哲、華為、IBM、微軟等眾多技術服務和軟體服務龍頭都已經推出了BaaS(Blockchain as a Service,區塊鏈即服務)解決方案。除了這類傳統技術公司,還存在更多的專注於區塊鏈技術服務的服務商,比如美國的Bloq公司、中國的趣鏈、井通、雲象、布比、火幣中國等。我們在這裡主要以中國的服務商為例介紹該領域的進展。

趣鏈科技

杭州趣鏈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6年,專注於區塊鏈技術產品與應用解決方案。多年來開發了數款區塊鏈服務產品,如趣鏈國產自主可控區塊鏈底層平臺、資料共享與安全計算平臺BitXMesh、區塊鏈開放服務平臺飛洛FiLoop、供應鏈金融平臺飛洛供應鏈FiloLink、存證服務平臺飛洛印FiloInk、智慧合約安全研發平臺MeshSec等。其中“飛洛供應鏈金融專案”分別入選為“2019 年優秀區塊鏈解決方案”和“2019年優秀區塊鏈應用案例”,是基於趣鏈科技自主研發的區塊鏈底層技術打造的標準化、可拓展、低成本接入的供應鏈金融 SaaS 平臺。

趣鏈科技的團隊90%以上為技術人員,其中6人具有博士學位,120餘人具有碩士學位,可以看出公司擁有非常強大的研究和開發實力。迄今為止,趣鏈科技提供區塊鏈解決方案的案例有:

火幣中國

火幣中國致力於引領區塊鏈行業的產業升級,以區塊鏈技術賦能各個行業領域,依託火幣研究院、火幣大學、產業賦能中心,打造區塊鏈行業全生命週期專業服務,為行業提供定製化解決方案,共同構建區塊鏈應用新經濟實體。

火幣中國針對不同行業實際情況,進行區塊鏈場景應用研究,整理出詳細的案例供學習借鑑;根據客戶的實際情況和在區塊鏈領域的應用需求,給予從戰略定位、方案制定到技術落地的全方位全流程服務,運用區塊鏈+思維影響和推動傳統企業區塊鏈+轉型。目前已與湖北郵電規劃設計有限公司(00552.HK)、倚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程式碼:3219)、吉巨集股份(股票程式碼:002803)、天音控股(000829.SZ)、思銀股份(股票程式碼:430152)、中信商管等多家上市公司分別在區塊鏈測試平臺、多媒體、快消、彩票、能源和地產等領域開展深入合作。已落地運營的專案如:與海南銀行、椰雲網路共同開發運營的椰子積分平臺。2019年8月,椰雲平臺上線,成為國內首個積分割槽塊鏈監管平臺,截至2020年2月,積分流水突破3600萬,上鍊日誌超18萬條;與思銀股份(股票程式碼:430152)聯合打造的以區塊鏈技術為基礎,面向廣大消費者和民營加油站的加油智慧服務平臺,2019年6月上線至2019年8月僅兩個月時間,已有170家加油站加盟,覆蓋超過20萬使用者,充值訂單數近3萬筆,交易總金額超過3億元;與珠海華髮集團旗下華髮七絃琴國家平臺發起的珠海國際智慧財產權交易中心合作開發了基於區塊鏈的一站式智慧財產權服務平臺;與勞特斯辰藝術空間結合區塊鏈技術和通證經濟思想聯合推出的勞特斯辰平臺通用積分等等。

井通科技

無錫井通網路科技有限公司(簡稱:井通科技),是國內第一批基於自主區塊鏈技術開發的高科技創新型底層技術平臺公司。2011年由矽谷華人科學家組建了中國第一個區塊鏈研發團隊,2014年正式推出可支援商業應用的底層技術平臺,2015年承建世界500強公司委託的國內首個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商業應用。井通科技已經在紐約、北京、上海、貴陽、深圳、青島、無錫都建立了分支機構,在繼續加快研發井通鏈的升級迭代的同時,正在全國範圍內廣泛與產業融合,探索發掘區塊鏈技術落地專案。目前,目前有落地專案93個,同時具備私鏈、雲鏈、聯盟鏈、子鏈等多層次、全方位、一站式服務能力,已推出6大行業應用和20餘個行業解決方案,擁有26項國內發明專利,井通區塊鏈每秒處理速度達5000 TPS。2019年初,井通公鏈落地商業應用專案真實使用者數突破百萬。

雲象

杭州雲象網路技術有限公司(簡稱:雲象)成立於2014年,是一家全球領先的區塊鏈基礎設施服務商,是中國最早從事區塊鏈技術研究與商業應用的團隊,是中國商業銀行體系首個跨機構區塊鏈基礎設施建設單位。由雲象提供區塊鏈基礎設施支撐的“全功能區塊鏈福費廷交易平臺”(中國銀行、中信銀行、民生銀行聯合釋出)入選了“2018年金融資訊化10件大事件”;清華大學網際網路產業研究院、工信部賽迪區塊鏈研究院等聯合釋出的“2018中國區塊鏈企業百強榜”,雲象排名第一;由杭州市人民政府、中國投資發展促進會主辦的第三屆萬物生長大會,雲象入圍“2019杭州準獨角獸企業榜單”。

雲象已落地的區塊鏈解決方案有:衛計委健康醫療基礎平臺(浪潮集團)、區塊鏈防偽平臺(興業銀行+中小型商業銀行)、區塊鏈國內信用證流轉平臺(中國民生銀行、中信銀行、蘇寧銀行)、區塊鏈福費廷資產交易集市(中國民生銀行、中信銀行、中國銀行)、區塊鏈股權交易平臺(香港交易所)、區塊鏈金融產品發行稽覈系統(浙江金融資產交易中心)、澤金供應鏈金融平臺(深圳市前海澤金網際網路金融服務有限公司)等。是中國最早一批專注於區塊鏈解決方案的服務商之一。

布比

北京布比網路技術有限公司(簡稱:布比)是一家國內領先的區塊鏈金融科技公司,專注於區塊鏈技術和產品的創新,已經擁有數十項核心專利技術,開發了高可擴充套件高效能高可用的區塊鏈基礎服務平臺,具備快速構建上層應用業務的能力,滿足大規模使用者的場景。

布比區塊鏈已經廣泛應用於貿易金融、股權債券、供應鏈溯源、商業積分、聯合徵信、公示公證、電子發票、資料安全等領域,並正在與交易所、銀行等主流金融機構開展應用試驗和測試。以多點信任為核心,致力於打造新一代價值流通網路。布比已落地的區塊鏈解決方案有:布比區塊鏈數字資產網路(布萌)、區塊鏈供應鏈金融網路(壹諾金融)、股權資產管理平臺(股管家)、可追溯的品質供應鏈平臺(物鏈)、公信刻數字公示平臺服務商(數鏈)等。

太一雲

北京太一雲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太一雲)成立於2015年,是中國新三板第一家區塊鏈上市企業的全資子公司,是全球區塊鏈領域的領先企業。公司擁有全球最頂尖的區塊鏈研發團隊,公司創始團隊由來自華爾街頂級金融科技專家、清華大學雲端計算產業專家、國內金融科技專家和國際金融專員等一批長期從事金融科技、雲端計算、物聯網開發的專業人士構成。

太一雲已經在供應鏈金融、商品溯源、智慧財產權、股權交易、電子病歷、交通運輸、公益、能源等領域形成了一批專業解決方案。典型應用有:與北京國際版權交易中心聯合發起並推出了基於區塊鏈技術的版權登記、確權、評估、交易、公證等功能的“中國版權鏈”;與中國食品工業(集團)公司、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及數家優質食品企業共同建立的“中國食品鏈”,並由多個地方監管機構共同維護;為國家網際網路應急中心打造的基於區塊鏈的供應鏈系統“中國供應鏈”;與中國交通運輸部通訊資訊中心、中國資訊通訊研究院、中國網際網路交通產業創新聯盟、西南交通大學綜合交通大資料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和廣東聯合電服資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合發起的“交通運輸鏈”等等。

複雜美

杭州複雜美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複雜美)成立於2008年,2013年啟動區塊鏈、智慧合約的研發與創新,2014 年申請中國第一個區塊鏈發明專利:錢包找回功能。目前已累計申請了300多項區塊鏈技術的發明專利,2019年據德溫特專利家族統計,複雜美區塊鏈發明專利排名位於全球第三,僅次於阿里巴巴和IBM。

複雜美以區塊鏈底層平臺為基礎,與多家世界500強開展區塊鏈專案合作,在票據、供應鏈金融、積分、倉單等領域有區塊鏈應用落地。合作案例有美的金融(區塊鏈票據,供應鏈金融,供應鏈管理)、京東金融(供應鏈金融)、金儲(倉單數字化)、微軟(微軟雲上平行鏈架構快捷部署)、國家電網(積分商城,授信登記)、上汽集團(物流跟蹤)、中輕投資(供應鏈金融)、海航海平線海票惠(區塊鏈票據)、小米(供應鏈金融)等。

我們預計,未來BaaS領域將有幾大趨勢:短期內研發資源供不應求:在區塊鏈上升到國家戰略的背景下,短期內各家區塊鏈技術服務商業務量都會上升,進入一個案例百花齊放的階段。在政策和資金雙重支援下,政府和企業都會積極探索與區塊鏈結合的應用場景。而好的技術服務商數量有限,且單個專案開發週期長,將導致短期內技術服務商供不應求。解決真實問題的解決方案將脫穎而出,且將出現爆款案例:隨著越來越多的應用上線,經過大量的實際執行和證明,那些帶來新的運營成本而收益反而不明顯的專案最終會被證偽,大浪淘沙後,只會留下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案。同時,在全社會積極參與的情況下,出現爆款應用的概率增大。長期來看,自帶場景的技術團隊優勢更明顯,獨立技術供應商可能開啟末位淘汰:大型公司旗下的區塊鏈團隊由於有集團公司的資金、人才、業務場景等資源支援,做出爆款區塊鏈應用的概率更大。隨著越來越多的大型公司自建團隊進行區塊鏈的研發,以及部分需求被證偽,獨立區塊鏈技術供應商的產能將呈現過剩狀態,部分尾部公司將逐漸退出市場。

2.3 周邊服務方

區塊鏈行業的發展必然會帶來行業周邊服務的繁榮,行業的繁榮也需要周邊服務的支援。我們將從安全服務、培訓服務、聯盟與協會、標準組織這三類周邊服務方回顧過去一年中這三類組織在行業中的發展。從過去一年的周邊服務方的發展來看,我們認為過往技術行業的發展形態將會在聯盟鏈行業重現。這些周邊服務方可以行業帶來新興的人才,最佳化行業資源配置,也預示著行業在加速發展成熟。

2.3.1 安全服務

安全服務商的意義主要在於降低區塊鏈平臺上線前、以及執行過程中的安全風險。

成都鏈安

成都鏈安科技有限公司是全球最早專門從事區塊鏈安全的公司,也是最早將形式化驗證技術應用到區塊鏈安全領域的團隊,研發了全球領先的智慧合約自動形式化驗證平臺VaaS,並基於此,建立了Beosin“一站式”區塊鏈安全平臺,為區塊鏈企業提供安全審計、資產追溯與AML反洗錢、隱私保護、威脅情報、安全防護、安全諮詢等全方位的安全服務與支援。申請軟體發明專利和著作權15項。

廈門慢霧

廈門慢霧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8年1月,致力於成為全球領先且專注於區塊鏈生態的安全公司,慢霧科技已經為全球多家錢包、智慧合約等專案做了安全審計及防禦部署。慢霧科技的安全解決方案包括:安全審計、安全顧問、防禦部署、威脅情報(BTI)、漏洞賞金等服務並配套相關安全產品。在行業內曾獨立發現並公佈多起通用高風險的安全漏洞,得到業界的廣泛關注與認可。

AnChain.ai

AnChain.ai是總部位於美國矽谷的AI區塊鏈安全公司,其將AI與區塊鏈深度結合,推出了“CAP”和“SAP”兩款區塊鏈安全方面的產品。CAP (Contract Audit Platform)是容器化的智慧合約審計平臺,主要提供智慧合約和分散式應用的程式碼自動審計和專家審計。與智慧合約的形式化驗證不同,CAP是一個將智慧合約平民化的顛覆性產品,它希望成為一個知識庫,把所有已經發現的漏洞,做成掃描模組,進行快速深度的掃描,從而實現以快速的低廉的價格找出程式碼的漏洞。SAP (Situational Awareness Platform)是基於威脅情報、AI和知識圖譜的區塊鏈態勢感知平臺,為區塊鏈智慧合約及鏈上交易安全護航。

2.3.2 培訓服務

在2019年,隨著區塊鏈行業的發展,區塊鏈行業的教育也開始呈現出豐富的層次,以滿足不同的需求。有針對行業經驗的領袖課程,也有針對於垂直細分領域的專題培訓。同時,大學及學會也開始和產業內的頭部公司合作,將各類區塊鏈課程帶入大學,企業及政府。

培訓機構

區塊鏈行業的快速發展催生了一批區塊鏈“學校”,大多是由地方政府以及行業內專業的機構、媒體等發起的民間學校,如廣州黃埔區區塊鏈培訓學院、火幣大學、火星大學、巴位元大學等。

廣州黃埔區區塊鏈培訓學院是由廣州市黃埔區政府、廣州開發區正式批准成立的區塊鏈培訓學院,由政府指導,市場化運作,旨在為區塊鏈行業培養領軍人才,打造區塊鏈行業的“黃埔軍校”。學院集結了近40位國內外區塊鏈實力派專家精英組成培訓教官,開設區塊鏈精品課程。目前課程包括區塊鏈總裁/COO研修班、通證經濟理論+實戰課程、以及不定期的區塊鏈主題公開課為主。每年培訓20名區塊鏈高階總裁、30名區塊鏈營運長、100名區塊鏈技術長和1000名區塊鏈從業者。

火幣大學是區塊鏈行業在過去一年中最活躍也是最有影響力的培訓機構之一。火幣大學開出了連續5期全球區塊鏈領導者課程 (GBLP課程),邀請了多位全球一線的導師。課程主要針對行業外有志於投身區塊鏈行業的精英及行業內希望進一步發展職業技能的高管,內容包括區塊鏈產業應用、區塊鏈前沿技術解析、通證經濟學等等。除了常規課程之外,提供熱點問題專家路演、定製化課程培訓、定製化海外遊學、專項業務諮詢等服務。截至目前培訓學員已累計超過1000人,涵蓋區塊鏈行業頂級創業者、投資人以及傳統企業轉型先鋒。

除了以線下課程為主的大型專業培訓機構外,許多平臺也都依託各類大型流量網站推出了自己的線上付費課程,但多數以垂直品類和系列影片為主,如區塊鏈入門知識、量化課程、程式設計課程等,偏向科普和授課。

高校課程

隨著區塊鏈技術的普及,區塊鏈的相關教育事業也從民間走向了高校。在2019年中,我們可以發現,越來越多的大學已經開始針對本科生及研究生開設區塊鏈相關課程。根據火幣研究院的統計,目前已開課程的高校有14個,分別為: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京大學、武漢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天津大學、西南財經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中國政法大學。除了中國的高校,區塊鏈也早已進入了海外各國高校,如斯坦福大學、康奈爾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等等,都開設了多門區塊鏈相關課程。這類課程將為大學生樹立良好的行業及技術認知,促進行業的良性發展。

另外,行業多方影響力也在聯合填補高校區塊鏈教材的空缺,如火幣研究院聯合機械工業出版社設計並即將推出“普通高等教育區塊鏈系列規劃教材”系列,包括《區塊鏈導論》、《區塊鏈系統設計與應用》和《區塊鏈新商業模式分析》等。

此外,區塊鏈教材的編寫也列入了國家級的規劃。2020年1月7日,據教育部官方訊息,日前,國家教材委員會印發《全國大中小學教材建設規劃(2019-2022年)》。就該檔案的相關問題答記著問中,國家教材委員會辦公室負責人表示,在高等學校教材建設方面,將打造一批反映世界先進水平的自然科學教材。適應新形勢,瞄準國家戰略需求,圍繞人工智慧、大資料、區塊鏈、網路空間安全、環境科學、海洋科學、能源科學等領域,集中力量編寫一批新教材。

2.3.3 聯盟與協會

隨著區塊鏈相關的專利及落地應用的不斷增加,區塊鏈行業也開始誕生了越來越多的行業聯盟。其中一部分割槽塊鏈聯盟來自於原有的各類機構和協會,比如工信部、商務部、中國計算機學會、中國通訊工業協會、中國電子商會、中國電子商務協會、中國通訊學會、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等政府部門及權威行業協會都紛紛下設區塊鏈專業委員會,專門負責區塊鏈在各領域的技術研發、標準制定、應用落地及推廣等。同時,大量新的區塊鏈產業聯盟也陸續成立,如區塊鏈專利聯盟、BSN聯盟等。國內產業聯盟成立的推動力主要有三個方面,分別為技術資源整合、應用場景整合以及專利資源整合。透過聯盟來推動區塊鏈技術成為行業落地的一大趨勢。

技術資源整合的聯盟通常由行業領先的企業或者政府部門牽頭推動成立。雖然區塊鏈應用的場景較多也複雜,但許多底層技術相通,特別是聯盟鏈技術。這些產業聯盟能夠有效的提升區塊鏈技術資源的利用效率。透過產業聯盟方式入局區塊鏈是傳統網際網路巨頭進入區塊鏈的一種有效方式。

基於應用場景的合作通常以區域為劃分。例如,騰訊於2018年底牽頭成立了深圳區塊鏈產業聯盟,並出任理事長單位。該聯盟由中國質量認證中心深圳分中心、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思力科(深圳)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中集智慧科技有限公司、眾安資訊科技服務有限公司、東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鏈城(深圳)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標準技術研究院、深圳大學區塊鏈技術研究中心等24家企、事業單位、高校及機構聯合發起,重點致力於推動區塊鏈技術研究、成果轉化、應用推廣和產業發展。聯盟成員有來自各個垂直領域的公司,透過產業聯盟的方式整合聯盟企業的開發資源及應用場景。產業聯盟與2019年的一大進展就是推進聯盟內的標準工作。

基於技術合作也是推動聯盟鏈產生的一大因素。如2.1.2小節中提到的BSN聯盟。這個聯盟將協調成員間的技術研發、雲資源、金融產品及媒體資源,開發全球性的基礎網路設施。

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區塊鏈專利國,因此區塊鏈專利產業聯盟也應運而生。由瑞策科技、火幣中國聯合其他單位共同發起的區塊鏈專利聯盟於2019年11月正式成立,透過共享區塊鏈專利方式,在全球範圍內推動區塊鏈技術創新。

這樣的企業聯盟也是國際上通行的合作方式。企業以太坊聯盟(Enterprise Ethereum Alliance,EEA)是現在最大的國際區塊鏈開源組織。該組織的願景為將以太坊開發為企業級的區塊鏈應用。2019年又有大量的金融機構加入了該聯盟,如LG集團,KEB-Hana Bank,渣打銀行,使得該聯盟繼續壯大發展。

2.3.4 標準組織

很多影響世界的技術都需要標準組織的支援,顯著的例子就是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電氣電子工程師協會)802 wifi標準。在傳統行業中,標準活動也是十分重要的商業活動。特別在ICT行業中,標準成為行業合作與競爭不可或缺的部分。行業標準不但對行業裡的公司有巨大的商業價值,成為行業巨頭主導行業的工具,行業標準也能極大的降低行業裡的合作成本。區塊鏈的大規模應用也少不了標準的支援。現階段三大國際標準組織都組成了自有的區塊鏈標準工作組,包括行為類標準及技術標準。區塊鏈行業標準競爭進入到戰國時代。

在2019年中,國際標準組織的區塊標準都有了巨大的進展。我們重點分析現階段全球三大標準組織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電氣電子工程師協會)、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國際標準化組織)和ITU(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Union國際電信聯盟)的標準進展。

IEEE有著標準組織中最豐富的覆蓋,涉及的標準非常細分,如基於區塊鏈的物聯網資料管理標準、基於區塊鏈的電子發票標準、能源行業區塊鏈應用標準等等,更加偏向應用場景。

TC307是ISO標準組織區塊鏈和分散式記賬技術委員會。TC是ISO最高層級的工作組,因為國際上公認區塊鏈是跨學科的技術,所以成立了獨立的技術委員會。該標準更多涉及的是底層技術。

ITU中也有不少垂直領域的區塊鏈標準。包括對抗網路威脅的標準、基於IoT環境的分散式賬本開發標準,甚至電子發票的標準等等。

總的來看,IEEE及ITU都已經成立了非常完善的標準工作小組。產出的標準不但有區塊鏈基礎技術,也開發出了各自垂直應用場景甚至數字貨幣及數字貨幣交易所的行業標準。雖然這些標準大部分都處於開發階段,但以進展速度看,相信2020年會有大量國際標準落地。

值得注意的是,網際網路巨頭在這些標準組織中也十分活躍。例如騰訊的區塊鏈發票在同時在三大標準組織中都申請了相應的標準。這些網際網路巨頭將傳統ICT行業的標準策略也遷移到區塊鏈行業中。同時,這類國際級別的標準組織也開始引入區塊鏈行業的專業機構加入相關標準的制定,如火幣研究院、Ontology Foundation等專注於區塊鏈領域的機構均參與了IEEE的數項區塊鏈標準制定工作。

國內的標準組織同樣也在緊跟國際潮流開展標準工作。2019年1月,由工信部電子第五研究所、中國電子學會、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火幣中國等20多家單位聯合成立的“中國區塊鏈測評聯盟”,釋出了國內首個《區塊鏈與分散式記賬資訊系統評估規範》,該規範能為區塊鏈行業服務提供方以及行業使用者,提供專業、權威的區塊鏈檢測認證,有效遏制區塊鏈行業亂象,為中國區塊鏈產業健康有序發展提供有力保障。國內頂級的學術組織在中央政治局的區塊鏈學習後也開始組建各自的區塊鏈專委會。工信部對於《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第1394號建議的答覆》提出將主導建立和國際接軌的區塊鏈行業標準以促進行業的快速發展,並提高國際話語權。國家標準委員會也在2019年11月宣佈成立新的全國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同時,圍繞區塊鏈技術等社會關注的熱點領域,國家標準委也加快推動標準化技術組織建設工作,啟動區塊鏈和分散式記賬技術等一批技術委員會籌建工作,目前正有序推進中。國內頂級的學會,如中國通訊學會,計算機學會,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等都成立了學會下轄的區塊鏈專委會。這些專委會也將成為標準的潛力軍。

三、區塊鏈產業應用

3.1 金融

金融行業各業務場景的主要需求主要有安全性、穩定性、隱私性、可監管性。而區塊鏈依靠其不可篡改、公開透明、可追溯等特性提供了信任機制,與金融行業的需求高度契合,因此具備改變金融基礎架構的潛力。比如其去中介化、可溯源性,在支付和清結算領域能夠顯著降低成本,使金融交易更加高效。各類金融資產,如股權、債券、基金份額等也都可以被整合到區塊鏈賬本中,成為鏈上的數字資產,在區塊鏈上進行儲存,並高效地轉移、交易。另外,由於區塊鏈具有不可篡改性,使用在保險領域可以提高理賠稽覈效率,降低保險公司稽覈成本,縮短使用者理賠時間。最重要的,區塊鏈的公開透明及不可篡改性也可以解決監管難的問題,提高監管時效性。

3.1.1 支及清結算

支付的流程包括兩個重要的環節,第一個是支付方式。常見的支付方式包括傳統的現金支付、銀行匯款、刷卡支付,以及基於網際網路的移動支付,如支付寶、微信支付、PayPal、Apple Pay等。支付方式主要是由支付方和接收方兩方協商確定。支付方式的最佳化主要依賴於科技手段,隨著網際網路、NFC等技術的成熟,支付方式也在逐漸變得便捷化。而區塊鏈主要在另一個重要環節體現價值,那就是支付的清結算。不管前端選用怎樣的支付方式,都需要經過後端的清結算,才算完成整個交易。而清結算的方式需要整個支付系統內所有的參與者達成共識,也就是說需要多方協作。

現有的支付及清結算模式

常見的支付及清結算系統和模式有以下幾種:

企業間付款(B2B)、企業進行工資發放(B2C)、個人使用者間的手機銀行轉賬(C2C)、置業支付(C2B)等基於銀行間的支付及清結算系統來進行,前提是要求支付方和接收方的銀行都在該系統之內,否則還需要引入系統內的其他銀行作為代理銀行進行支付處理。

線下刷卡支付,線上信用卡支付等卡組織為成員銀行之間的支付提供清結算服務,涉及跨境支付時還將提供外匯兌換服務,而成員銀行必須遵守卡組織的操作規則。

跨境、小額、高時效性匯款擁有獨立於銀行系統的線下網點支付網路,在匯款過程中可由收款端網點先行“墊付”這筆款項,事後再與匯出網點另行結算,而這一步結算仍需要依賴銀行的結算系統。

網際網路或移動支付利用自身的支付系統進行使用者賬戶間的第一層清算,保證使用者端的支付時效性,然後基於其他清結算系統進行自身系統內部的第二層清結算。

1)基於銀行賬戶的支付及清結算模式

這種模式是最基本的支付和清結算模式,但這種模式中存在不少的問題:首先,不管是境內還是跨境支付,銀行都會出於安全性考慮,在支付端設定一些限制,比如中國一些銀行設定的手機銀行和網銀轉賬的最高限額為單筆100萬人民幣,日累計500萬人民幣,因此置業付款等大額轉賬無法進行。而銀行櫃檯轉賬雖然上限較高,單筆可達1000萬人民幣,但需要支付手續費,且需要線下排隊,效率低下。除此之外,各國境內的清結算機構都有固定的清結算時間段,如中國境內大額轉賬清結算由央行清結算系統在每個工作日的17:15-20:30之間進行,在這些清結算時間段內進行的轉賬支付將無法實時到賬

基於銀行系統的支付還有另一個重要使用場景,那就是跨境支付。目前銀行間跨境支付主要依賴SWIFT通訊網路進行資訊互動,以及全球代理銀行網路進行清結算。之所以需要用到代理銀行,是因為目前還不存在一個涵蓋全球所有銀行的通用的清結算系統,並且SWIFT通訊網路也沒有包括全球所有的銀行,所以只要收付雙方不在同一個清結算系統內,或者沒有同時被納入SWIFT通訊系統,都需要引入在同一系統內的第三方做代理。這種依賴中介的模式決定了它高昂的手續費成本,其中包括匯出行手續費、使用SWIFT系統的電訊費、中間各家代理行的手續費、如果涉及非直接換匯還存在一定的匯率損失。除此之外,中間經過多層代理銀行和多個清算系統,也將耗費大量的時間,導致匯款時效性低,一般情況下需要3個工作日左右才能到賬。另外,整個匯款過程收付雙方都無法跟蹤,不知道錢款匯轉至哪一步,甚至在匯出時都無法得知準確的手續費用,因為中間經過幾層代理銀行、各家手續費是什麼標準,這些資訊都只有完成清結算之後才知道。

2)基於卡組織的支付和清結算模式

在境內支付的場景下,卡組織的作用與境內清結算中心類似,主要解決的是“跨行”的問題,而對於跨境場景,它比代理銀行系統便捷得多,無需經過一層一層的訊息處理,可以在自身組織內部完成換匯和清結算。這種模式也有它的限制,比如它僅適用於銀行卡支付的情形,即主要服務於C端持卡使用者,而不適用於企業的支付需求。且由於卡組織的風險控制需要,刷卡支付一般會存在限額,因此這種方式也不適用於大額支付。另外,收款端需要向卡組織支付手續費

3)基於獨立匯款公司的支付和清結算模式

獨立匯款公司的匯款時效性強,可實現15分鐘內到賬,在跨境支付場景下優勢相比傳統銀行匯款更為明顯。但它的問題在於手續費極高,部分國家高達10%。且有幣種和金額限制,比如西聯在中國匯出上限15000美金,僅接受美金匯出,如果需要進行英鎊匯款,則需要經過兩次換匯流程,存在匯率的損失。此外,網點間的清結算仍然依賴於銀行間的清結算系統

4)基於第三方移動支付的支付和清結算模式

第三方移動支付系統本身依賴銀行系統而生,它極大地提升了支付的效率。但第三方移動支付的第二層清結算同樣依賴銀行間的清結算系統,在存在手續費的場景下,如跨境支付,這種成本仍然會轉嫁到使用者身上。另外,第三方支付與前面所有支付方式一樣,都主要服務於銀行的客戶。但在很多國家銀行服務並不普及,比如菲律賓,根據菲律賓中央銀行2017年釋出的調查顯示,菲律賓86%的家庭沒有銀行賬戶,主要原因是民眾沒有足夠的錢存入銀行,以及民眾對銀行的信任缺失。而菲律賓2015年的匯款總額達到GDP的10%。在這類地區,現有的支付服務模式並沒有辦法滿足無銀行賬戶人群的支付需求。

總結下來,現有支付方式中存在的問題有:

手續費高、時效性低;

支付限制較多,如金額上限、時間限制、幣種限制;

匯款過程不透明,無法追溯;

主要服務於銀行客戶,under banking人群支付服務仍然比較匱乏。

基於區塊鏈的支付及清結算模式

基於區塊鏈的支付及清結算有以下幾種模式:

基於區塊鏈的支付模式原理

分散式賬本以聯盟鏈的形式,建立銀行間分散式賬本,共享資料並設定隱私許可權

加密貨幣基於分散式網路的加密貨幣及加密貨幣錢包,進行點對點的支付和清結算,如Libra

法定數字貨幣基於區塊鏈發行國家背書的貨幣,支付過程仍然基於加密貨幣錢包完成

1)基於分散式賬本的清結算模式,

這種模式的主要優勢在於提高了銀行間的清結算效率。它主要利用了區塊鏈的不可篡改性,建立了多主體之間的可信賬本,因而只需透過區塊鏈上的智慧合約進行自動清結算,無需進行層層代理銀行的人工稽覈,以及各種單一系統的清結算。這樣一來,各銀行間可以進行點對點的支付和結算,顯著提高了效率。由於這一模式是對銀行系統(即現有大部分支付方式的底層清結算系統)的改善,因此它可以直接適用於大部分現有的支付工具。

Visa B2B

Connect專案就是基於這一模式。該解決方案由知名卡組織Visa提供,整合在Hyperledger Fabric框架(由Linux基金會託管,由IBM開發)上,建立了一個可用於企業財務部門的可擴充套件的許可鏈。該區塊鏈網路可以將交易從付款銀行直接送達至收款銀行,並實現點對點的清結算,消除企業跨境支付交易中的障礙,縮短交易完成時間。該系統還擁有獨特的數字身份識別功能,能夠將企業的敏感商務資訊(如銀行資訊和賬號)數字化,生成唯一的加密識別符號,並用於在此網路中完成交易。該系統已於2019年6月正式投入商用。

2019年5月,加拿大央行(BoC)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也聯合完成了首次區塊鏈跨境支付的試驗。BoC和MAS分別有各自境內的的銀行間聯盟鏈Jasper和Ubin。這兩個專案分別搭建在兩個不同的區塊鏈底層上:R3的Corda和JP Morgan的Quorum。而這項試驗中,這兩個聯盟鏈網路使用了一種叫做Hash時間鎖定的技術進行了跨鏈資訊互通,並允許直接付款間(PvP)結算,而無需使用中介。這項試驗不僅證明了區塊鏈在提高跨境支付效率方面的巨大潛力,還驗證了跨鏈支付在真實商業環境中的可能性。

2)基於加密貨幣的支付和清結算模式

基於加密貨幣的支付和清結算模式是獨立於銀行系統之外的新型模式,除了利用區塊鏈中分散式賬本的不可篡改性,還需要借用加密貨幣這一新型載體的獨特作用。由於加密貨幣是基於數字錢包而存在的價值載體,它最大的特點就是不要求使用者擁有銀行賬戶,只需擁有聯網裝置並就可進行支付和轉賬,極大降低了支付雙方的壁壘,可服務於無銀行賬戶的群體。另外,加密貨幣的存在形式是一串程式碼,轉賬的過程可以理解為傳送這一串程式碼的過程,收到程式碼的一刻清結算也就自動完成了,真正實現資訊流和資金流的合一。也就是因為這一特點,加密貨幣可實現點對點的支付,中間成本極低。除此之外,基於加密貨幣的支付同樣可以實現鏈上的追溯,而同時,可以透過設定使用者授權,而保護使用者的隱私。

近幾年隨著區塊鏈應用的普及,全球出現了眾多用作支付的加密貨幣。如Facebook等巨頭聯合發起的Libra專案,由UBS,巴克萊,納斯達克等14家銀行和金融機構聯合發起的Utility Settlement Coin專案,由JP Morgan發起的JPM Coin專案等等。這類加密貨幣最大的特點就在於他們在基於區塊鏈發行、實現點對點支付的同時,還有法幣作為抵押物,可保證價值穩定,因而更加適合用作支付。詳細的專案情況我們將在本報告第五章中介紹。

3)基於法定數字貨幣的支付和清結算模式

法定數字貨幣與前面提到的加密貨幣有同樣的優勢,比如基於數字錢包支付,無需使用者擁有銀行賬戶;支付時效性高、中間成本低;支付過程可追溯,同時又不會暴露使用者的隱私等等。除此之外,法定數字貨幣有國家背書,公信力更高,因此適用場景也會更多。比如歐洲的央行數字貨幣就是基於區塊鏈來實現的,該數字貨幣對於使用者小額交易的隱私性非常重視。2019年12月,歐洲央行宣佈基於區塊鏈完成了央行數字貨幣匿名性的概念驗證。該區塊鏈是基於Corda底層開發的,由EuroChain在埃森哲和R3聯盟的支援下完成。它為反洗錢、反恐怖主義融資等合規程式提供了數字化的解決方案,透過該方案,除非使用者自己選擇,否則歐洲央行或中介機構無法看到使用者的身份和交易歷史。另外,使用者也無需擁有銀行賬戶,只需經過授權的中介機構進行身份登記,建立一個用於數字貨幣支付的錢包地址即可。

3.1.2 證券

證券行業可細分為交易前、交易中、交易後三個環節。交易前環節包括證券的發行、投資人的KYC等,交易中環節包括證券的買賣和轉讓,交易後環節包括登記、清算、交收、分紅派息等。區塊鏈技術的價值主要體現在交易前環節和交易後環節。

1)交易前

證券的發行是整個證券行業的入口。傳統的證券在發行時,需要提交招股書,且需要聘請第三方審計公司對歷史財務報表進行審計。對於發行方來說,中介成本非常高;對於投資人來說,證券的發行需要基於對發行方和中介機構的信任,如果發行方財務資訊造假,而審計事務所又有心或無意地忽略了這一事實,不管他們是否會被處罰,投資人都將蒙受無法挽回的損失。

而基於區塊鏈,可以從公司創立階段就進行鏈上的股權登記,且每年的財務資訊、報稅資訊、股權變更等資訊都可以在區塊鏈上儲存。一方面可以增加一級市場股權交易的流動性,另一方面也為未來可能發生的證券公開發行打下信任基礎。在進入二級市場之前,可以進行參與者的許可權設定,實現部分參與者可見。在公開發行證券時,由於一切歷史都記錄在區塊鏈上,則無需依賴中介的背書,可以節省大量中介費;而監管機構也可以在區塊鏈上對該企業的歷史進行追溯,降低了稽覈成本。

美國知名交易所納斯達克(Nasdaq)早在2015年就推出了基於區塊鏈的股權登記平臺Linq。出售私有股權的初創公司可以在系統上檢視股份證書向投資者的發放、證書的有效性,以及其他資訊如資產編號、每股價格等;還可以互動模式搜尋證書、檢視最近的證書,或檢視哪些投資者在企業內持有最多的股份。並且讓股權從登記到執行,資料資訊連續記錄在區塊上並形成唯一的數字憑證,保證資訊真實完整性和可追溯性。隸屬於倫敦證券交易所金融集團(LSEG)的義大利證券交易所也和IBM基於Hyperledger Fabric 1.0構建了一個證券資料區塊鏈解決方案,以助力歐洲中小企業(SME)的證券發行過程實現數字化。

除了證券市場的資產端,在資金端的投資人KYC環節區塊鏈也能起到極大的作用。由於證券行業是監管極其敏感的行業,各國監管機構對投資人資格也有各自不同的限制,如國籍、身份、淨資產、是否合格投資人等等,且這種監管要求不僅限於新的證券發行認購階段,後續證券交易階段還有持續的合規要求。因此投資人的KYC就變得尤為重要。

基於區塊鏈的投資人數字身份以及KYC可以支援全生命週期的高效交易。比如美國知名的區塊鏈資產交易平臺tZero,它基於區塊鏈發行了自己的股權,在發行時依照全球各國的合規要求進行了投資人KYC,並基於區塊鏈為投資人生成了交易賬戶。在整個證券的發行、登記、分發、禁售、分紅、回購等環節中,都依賴投資人的鏈上賬戶和智慧合約進行合規條款的執行。比如證券發行後的禁售期要求主要透過Storage和Compliance兩個獨立的合約實現。其中Storage用於管理投資人資訊和許可權,儲存了投資人類別、以太坊地址、KYC/AML所需的資料及其它資料,以及不同類別賬戶的管理許可權等,從而可以實現複雜的許可權管理。而Compliance合約提供了凍結地址和設定轉賬規則兩個功能,每次接收到轉賬申請前都會執行許可權驗證,如果不透過則禁止轉賬。

2)交易後

一個完整的證券交易流程,可能會涉及到買入/賣出、份額登記、存管、清算、交收等等環節。交易後流程冗長繁瑣,涉及到的不同主體繁多,且會涉及到重複性的資料核對,所消耗的人力和時間成本較高。也正是因為這些環節,證券市場難以實現T+0的交易。

區塊鏈在這裡面能起到的作用就很明顯了。首先,基於區塊鏈發行的證券可以實現點對點的交易,因為整個區塊鏈網路中的節點都持有同步的賬本。在此基礎之上可以引入智慧合約,讓整個網路基於事先設定的規則進行自動清算與交割。另外,區塊鏈網路也可以給不同的參與方設定不同的許可權,比如某些參與者只具有“投資人”許可權,只能傳送和接收現有資產;某些參與者具有“發行”許可權,可在該區塊鏈網路上發行新資產;而另一些參與者具有“記賬和結算”許可權,可以驗證交易、記錄交易歷史、並進行清結算;甚至可以給系統內的監管機構設定“監管”許可權,可檢查特定的記錄,且這些記錄是真實無篡改的資料。

另一方面,基於區塊鏈證券的可程式設計性,結合投資人在KYC之後建立的不同許可權的鏈上身份,可以透過程式對投資人的交易做出限制,如可交易的證券類別、以及各個證券所對應的有交易許可權的投資人群體。這樣一來,可以實現在可信環境中執行部分監管的要求,如禁售、停牌等等。

全球各大證券交易所已經紛紛開始在交易後環節採用區塊鏈技術。2018年11月,港交所宣佈正與分散式賬本公司Digital Asset合作研發一個以區塊鏈驅動的交易後分配及處理平臺,以改善目前的股票交易系統,使國際投資者更容易進行交易。2017年3月,上海證券交易所官方平臺釋出公告稱,將聯合杭州趣鏈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發高效能聯盟區塊鏈技術,並在分散式主機板證券競價中進行驗證。課題名稱為《高效能聯盟區塊鏈技術研究——以去中心化主機板證券競價交易系統為例》。2017年8月,由百度金融旗下西安百金網際網路金融資產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擔任技術服務商和交易安排人,長安新生(深圳)金融投資有限公司作為原始權益人和資產服務機構,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擔任計劃管理人的“百度-長安新生-天風2017年第一期資產支援專項計劃”獲得上海證券交易所出具的無異議函,該專案預計將成為國內首單運用區塊鏈技術的交易所資產證券化產品。

3.1.3 保險

由於保險行業圍繞“信任”問題而生,而區塊鏈恰好能解決信任問題,因此區塊鏈與保險行業天生契合,且已經廣泛應用於保險行業。據普華永道2019年初發布的不完全統計,全球正在進行的區塊鏈應用場景探索中,有20%以上涉及保險。

現有的保險行業模式

區塊鏈技術可以極大地降低保險公司的運營成本。目前,保險公司的運營成本主要發生在核保、處理使用者理賠兩個環節。

在核保環節,保險公司需要對使用者及被保物進行詳盡的盡職調查,以保證使用者投保資訊的真實性。盡職調查的過程往往耗時耗力,且無法保證百分百的準確。如無意間給騙保使用者出單,對於保險公司而已都是鉅額損失。比如醫療領域的重疾險,要求投保人在投保時沒有患有重大疾病,並提供體檢證明。但在一些騙保行為中,使用者可能故意隱瞞已經患有的重大疾病,且串通體檢機構出具虛假體檢報告。

在處理使用者索賠的環節,保險公司同樣需要分配人員與客戶交涉,核實情況。如車險理賠,在使用者發出索賠申請後,保險公司需要判定事故痕跡是否符合賠付要求,理想情況是保險公司派查勘員到事故現場,依照現場情況判定;但交通事故發生後,現場往往難以保留,使用者只能透過拍照的方式記錄現場情況,這樣一來,稽覈過程又多了一個判斷照片真假的環節,進一步增加了成本。此外,涉及財產的保險往往還需要藉助第三方機構進行標的損失評估,認證過程存在人為篡改的可能性。

另外,保險行業也是資料密集型行業,各類保險的定價、風控等都需要基於大資料分析,比如健康險牽及到醫療機構,財產險涉及城建和房屋主管部門、車險涉及交管等部門。而目前相關的資料都割裂地存在於不同機構,保險公司無法獲取。另一方面,保險公司手中也掌握著大量的使用者資料,可能對醫療、交管等方面可以產生一定貢獻。但本著對客戶保密的商業原則,保險公司也無法將資訊資源吐露給相關部門與行政機構。這樣一來資料的流通效率及其低下,也限制了資料資源的開發空間。

基於區塊鏈的保險模式

利用區塊鏈的不可篡改性,核保環節的效率可以大大提升。如果使用者的健康資料上鍊儲存並持續記錄,重疾險的核保將變得非常容易,保險公司只需要在區塊鏈上申請檢視使用者體檢報告,就能獲得最真實的資料,且所有資料更新的過程也都記錄在區塊鏈上。這樣一來,使用者無法再透過篡改體檢報告而騙保。同時,如果引入智慧合約,核保環節也可以在區塊鏈上自動完成,減少人力成本。在理賠環節,同樣可以利用區塊鏈的智慧合約和不可篡改性,提高理賠效率。車險理賠的場景中,使用者可以在事故發生的當下將現場拍照上傳至保險公司所使用的區塊鏈平臺,並加蓋時間戳,保證證據的真實性。同時,區塊鏈也可將紙質合同轉變為可程式設計程式碼,理賠環節也可由智慧合約自動完成。這樣一來,區塊鏈大大降低了保險行業的成本。據普華永道估算,保險行業採用區塊鏈技術可節省出15%~20%營運費用。

另外,區塊鏈也讓保險公司和相關機構之間的資料共享成為可能。使用者的資料可以在區塊鏈中加密儲存,保險公司以及醫療、交通、財產登記等部門需要進行資料共享時,可以在區塊鏈上發出申請,經過使用者授權同意後便可進行共享。

目前,眾多保險巨頭也都開始應用區塊鏈技術。

法國保險巨頭AXA推出了一項用於管理航班的區塊鏈保險系統。該保險系統被稱為“Fizzy",它是一個基於以太坊平臺的智慧合約網路,該平臺透過掃描資料來源獲取航班延誤資訊。如果這些航班符合保險合同中所規定的償付條件,就會基於智慧合約自動觸發賠付。目前,Fizzy系統的試點暫時只覆蓋了戴高樂機場和美國之間的直航班,但其讓我們看到了未來區塊鏈在航空保險領域應用的可能。

藍石科技與科技保險平臺合作,利用大資料+區塊鏈的底層技術,建立了針對非標人群的風險精算和風險管理平臺。同時,與各地衛計委、三甲醫院、專業醫療機構合作,接入了多地、多家醫療機構,建立了國內最大規模的、服務於保險場景的聯盟鏈,獲取了大量精準的醫療及費用資料,並基於對這些資料的精準分析,在國內首家推出癌症患者帶癌投保的抗癌險,為65歲老人、慢病治療人群等提供了多款差異化保險產品。藍石科技利用區塊鏈技術,將保險產品資訊及投保過程、流透過程、營銷過程、理賠過程的資訊進行整合並寫入區塊鏈,實現了全流程追溯、資料在交易各方之間公開透明。截至2017年12月,付費使用者已超 80 萬,單月保費規模超過1000萬。已與多個區域的多個機構建立了業務合作,僅遼寧一地,就與40餘家醫院,200多家教育機構,近千家養老機構確定了合作關係。

3.1.4 供應鏈金融

前瞻產業研究院資料顯示,2017年中國供應鏈金融市場規模為13萬億元,這個數字預計在2020年增長至15萬億元,市場巨大。供應鏈金融將依託供應鏈管理而生,它以核心企業為出發點,重點關注圍繞在核心企業上下游的中小企業融資訴求,透過供應鏈系統資訊、資源等有效傳遞,提高供應鏈的運營效率和整體競爭力,啟用供應鏈條運轉,實現供應鏈上各個企業的共同發展,持續經營

供應鏈金融的融資模式主要包括應收賬款融資、保兌倉融資和融通倉融資等。應收賬款融資是指在供應鏈核心企業承諾支付的前提下,供應鏈上下游的中小型企業可用未到期的應收賬款向金融機構進行貸款的一種融資模式。保兌倉融資是指銀行等金融機構為產業鏈中的下游企業提供的融資服務。融通倉融資是指銀行等金融機構接受中小企業提供的動產作為質押物,結合核心企業的擔保以及物流公司的監管,為中小企業提供的融資服務。其中,供應鏈金融參與方主要包括:供應鏈上的核心企業、大型供應商、中小型供應商,資金端的銀行、保理公司、借貸公司等,以及提供第三方支援服務的物流公司等。

供應鏈金融的核心意義在於針對中小供應商授信額度不高、融資規模較小的特點,利用信用替代機制,以供應鏈核心企業信用替代中小供應商信用,實現供應鏈上下游企業資金融通的需求。對於放款銀行來說,銀行需要實時瞭解企業的執行情況,包括其採購、生產、銷售、客戶、專案、庫存、人資、財務、辦公等各類運營資料,將能夠掌握企業情況,控制貸款風險。然而這一做法因為資料造假的風險較大,以及銀行盡調的成本太高而無法被廣泛應用,所以也形成了目前中小企業貸款難的問題。

對於供應鏈金融來說,提高“貨物流、資訊流、資金流”三流的真實性、及時性、準確性,至關重要。三流整合得越好,整個供應鏈運作的效率越高。由於供應鏈包含了買賣、物流、倉儲、金融機構等不同參與實體和大量中間環節,在“三流”的監管中,真實可信是最關鍵的問題。而區塊鏈技術可利用其不可篡改性、可追溯性等特性,在這個過程中降低信任成本,降低供應鏈上中小型供應商的融資成本,使得供應鏈金融的核心意義更容易實現。

基於區塊鏈,可以實現跨實體、跨部門的資訊打通,打破各區域、各部門、各系統之間的資料壁壘,實時同步相關資料,透過底層區塊鏈系統保證資料的不可篡改性。在此基礎上,針對信用融資的場景,如應收賬款融資,中小企業可以基於區塊鏈借用核心企業的信用,信用資源流動性增強達到核心企業信用傳遞的目的。同時,針對貨物抵押的場景,如融通倉融資,也可以結合物聯網等前端資料採集技術,確保物流源頭資料的真實性,使銀行能夠掌握企業情況,基於資料實現風控。不論是何種融資方式,藉助區塊鏈解決了信任問題,就能給與中小企業更多的融資機會。

區塊鏈+供應鏈金融的探索和應用落地已初具規模。目前比較有代表性的專案包括騰訊的微企鏈、複雜美的區塊鏈供應鏈金融平臺、布比的壹諾金融等。

微企鏈是由騰訊旗下的騰訊金融科技與聯易融共同打造的“供應鏈金融+區塊鏈+ABS平臺”。透過區塊鏈不可篡改、資訊可溯的特性,實現核心企業的信用穿透覆蓋至長尾供應商,提高小微企業融資可獲得性、降低融資成本。同時,金融機構也可透過平臺批次服務小微企業、獲取低風險高收益資產;核心企業也可透過平臺最佳化供應鏈管理、低成本實現科技創新。

萬向區塊鏈實驗室基於區塊鏈技術推出了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將核心企業與其上游供應商交易中的關鍵業務資料進行上鍊管理,同時在平臺中引入金融機構。首先,區塊鏈的不可篡改性以及多方記賬的特點,確保了平臺上記錄交易的真實性和系統運作規則的透明性,能夠防止違規交易。其次,票據、合同實現電子化儲存和流轉,辦理業務更高效、業務成本更低。且鏈上電子憑證可無限拆分轉讓、可貼現、可融資,有利於中小企業緩解資金壓力。此外,鏈上記錄可追蹤可溯源,能夠有效緩解資訊不對稱程度,實現供應鏈業務視覺化。同時,透過核心企業的資訊接入,能夠持續有效地披露底層真實貿易資訊,形成數字資產,金融機構能夠輕易地掌握中小微企業的經營情況,中小微企業也能以更低成本更快地從金融機構獲得融資。另一方面,非對稱加密技術可以實現在交易及融資過程中針對性展示資料,保護商業機密。

該平臺已為江西銀行、正邦科技及其供應商等企業提供了落地服務。在與江西銀行和正邦科技的合作中,江西銀行以反向保理(接受應收賬款轉讓)模式為正邦科技及其子公司上游供應商提供融資服務。正邦科技及其子公司作為中心企業接受江西銀行授信額度,為其上游供應商確權獲得銀行資金,應收賬款到期日歸還銀行資金。供應商則可將企業賬面的應收賬款,作為支付結算、融資工具,可以隨時對外支付或融資。此舉能夠有效解決中小供應商與江西銀行之間資訊不對稱問題,既能助力江西銀行更好地服務民營和中小微企業,也能讓中小微企業獲得發展所需的良性資金。供應商透過平臺,線上使用經正邦科技確認的合同和發票申請融資,大大縮短應收賬款週期。該供應鏈金融平臺已幫助多家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獲得多筆業務發展所需的融資。截至2019年12月,平臺上發生的總融資金額已突破2.5億元。

複雜美區塊鏈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於2017年9月成為首批透過中國信通院-可信區塊鏈預測試產品。2018年9月,33複雜美與中國輕工企業投資發展協會聯合釋出“中國輕工產業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未來33複雜美將為中國輕工企業投資發展協會旗下80多個行業上萬家會員單位打造區塊鏈供應鏈金融平臺,利用區塊鏈技術提高中小企業的信用,提高資金流轉效率。

壹諾金融是布比於2017年5月自主開發並運營區塊鏈供應鏈金融網路平臺。該平臺依託產業鏈條中真實的貿易背景及核心企業付款信用,利用區塊鏈不可篡改、多方共享的分散式賬本特性,把傳統企業貿易過程中的賒銷行為,用區塊鏈技術轉換為一種可拆分、可流轉、可持有到期、可融資的區塊鏈記賬憑證。釋放/傳遞核心企業信用的同時打破資訊不對稱、降低信任成本及資金流轉風險大等問題,最佳化資金配置;為其他環節供應商帶來融資的可行性、便利性;為金融機構提供更多投資場景,實現其在供應鏈金融業務領域上的降本增效,透過打造“供應鏈+區塊鏈=產業鏈”的生態網路,有效提高當前碎片化經濟下全產業鏈的資金流轉效益,助力實體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

目前,壹諾金融已經在預付賬款融資、保兌倉、存貨質押、保理、多級拆轉融、ABS/ABN、信託等領域落地應用,開發出了完善的產品體系。並與貴陽銀行、中金支付、中外運、攀鋼集團、富士康、國投集團等千餘家企業建立合作關係,為其提供產品設計、技術支援、運營維護、專業諮詢等服務,共同探索區塊鏈在不同行業場景的應用。

3.2 供應鏈

3.2.1 防偽溯源

防偽溯源是指對農產品、工業品等商品的生產、加工、運輸、流通、零售等環節的追蹤記錄,透過產業鏈上下游的各方廣泛參與來實現。傳統的防偽溯源透過二維碼、條碼、RFID無線射頻技術等手段,記錄和傳輸商品生產與流轉資訊,以便為查詢、追責、管理等溯源行為提供憑證的多環節協同行為。儘管如此,根據京東數科的資料,全球範圍內受假冒偽劣商品影響的市場規模高達3000億美元,其中每年假冒偽劣商品的成交額已佔世界貿易總額的10%。各種食品、藥品安全事件頻發。傳統的防偽溯源主要面臨資料儲存中心化、易篡改、政府監管難、流通環節資料分散等問題。

區塊鏈技術利用時間戳、共識機制等手段,可以實現資料的不可篡改,可追溯等特性,解決中心化資料儲存問題,也為跨機構溯源體系的建立提供了技術支援,打破資訊孤島,助力政府部門有效監管。

目前區塊鏈運用到防偽溯源的典型專案有京東的智臻鏈、螞蟻金服等。

智臻鏈是由京東自主研發的區塊鏈服務平臺,協助部署商品防偽追溯主節點,形成基於“智臻鏈”的商品防偽追溯主鏈。目前京東已在食品,跨境商品,二手商品,鐘錶、奢侈品、珠寶等高值產品,醫藥用品等領域建立了相應的防偽追溯平臺;截至2019年12月底,京東區塊鏈防偽追溯平臺已有超13億條上鍊資料,700餘家合作品牌商,5萬以上SKU入駐,逾280萬次售後使用者訪問查詢。

螞蟻區塊鏈溯源服務利用區塊鏈和物聯網技術追蹤記錄有形商品或無形資訊的流轉鏈條,把商品的品質資訊、物流資訊、質檢資訊等關於商品特徵的資料,經過“一物一碼”的標識全程登記在區塊鏈上,解決資料可纂改,資訊孤島,資訊流轉不暢,資訊缺乏透明度等行業問題。目前,螞蟻區塊鏈商品溯源已經廣泛應用於進口的奶粉、美妝及保健品,國內五常大米、茅臺等高階酒、比利時鑽石和平武蜂蜜。

3.2.2 物流及供應鏈管理

供應鏈是指圍繞核心企業,從配套零件、製成中間產品到最終產品,最後由銷售網路把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將供應商、製造商、分銷商和終端使用者連成一個整體的功能網鏈結構。供應鏈由眾多參與主體構成,不同的主體之間存在大量的交流和合作,處於一種複雜的博弈關係之中。由於時空、技術等因素造成的資訊不對稱,一方面使交易的其中一方可建立交易壁壘從而獲利,另一方面也使系統的整體信任成本升高。供應鏈可覆蓋數百個階段,跨越數十個地理區域,涉及的主體橫跨各個行業。當供應鏈主體之間產生糾紛時,由於交易的複雜程度高,存在著舉證極為困難、責任分配難以明確的問題。

區塊鏈的存在正好解決了這些問題。區塊鏈上的每一次交易資訊(交易雙方、交易時間、交易內容等)都會被記錄在區塊內,並在鏈上各節點的分散式賬本上進行儲存,這就保證了資訊的完整性、可靠性、高透明度。區塊鏈的這些特點,可以幫助上下游企業建立一個安全的分散式賬本,有助於解決產品溯源防偽的難題;也可以幫助上下游企業在安全可信的環境下進行資訊共享,提高系統效率;並且能有效防止交易不公、交易欺詐等問題,或者在發生糾紛時及時取證;另外,透過“智慧合約”技術,我們可以把企業間的協議內容以程式碼的形式記錄在賬本上,一旦協議條件生效,程式碼自動執行,減少人為操作的可能性。

前瞻產業研究院資料顯示,2017年中國物流及供應鏈市場規模為265萬億元,預計2020年將增長至321萬億元。未來,區塊鏈賦能物流與供應鏈管理髮展空間巨大。目前比較有代表性的專案包括馬士基全球貿易數字化平臺,沃爾瑪食品供應鏈平臺。

運輸物流行業巨頭馬士基與IBM合作建立基於區塊鏈的全球貿易數字化平臺(GTD),該平臺主要應用於海運和物流行業,將端到端的供應鏈流程數字化,可幫助企業管理和跟蹤全球數千萬個船運集裝箱的書面記錄。該解決方案利用區塊鏈技術在各方之間實現資訊透明性,可以大大降低貿易成本和複雜性,旨在幫助企業減少欺詐和錯誤,縮短產品在運輸和海運過程中所花的時間,改善庫存管理,最終減少浪費並降低成本。目前,杜邦、陶氏化學、休斯頓港、鹿特丹港社羣系統、荷蘭海關、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護局等機構都利用GTD進行試點。

萬向區塊鏈實驗室和中都物流聯合推出了整車物流運輸的解決方案“運鏈盟”。運鏈盟集合了整車物流各業務相關方,包括汽車主機廠、物流總包商、承運商、4S店等,並引入了金融機構。透過運鏈盟,汽車整車物流的關鍵業務資料上鍊管理,汽車主機廠商和物流總包商可線上釋出訂單和運單;各級承運商可將作業交接憑證、結算憑證、發票等業務資料記錄線上,並實現上下游企業線上對賬;金融機構則可以根據鏈上記錄的業務資料,為承運商提供金融服務。這樣一來,實現了物流運輸過程中的訂單、運單電子化,以及上下游企業線上對賬模式,能夠有效降低傳統紙質單據的成本。把企業的運營資料透過平臺進行釋出和加密傳輸,讓所有參與方看到的是同一本賬本,不會有時差和誤差,實現上下游企業資料的實時共享,節省多方溝通的時間成本、核查成本。而點對點實時支付清算,使得企業邊際成本大幅下降。此外,區塊鏈可保障紀錄資料真實可靠,為所有業務方提供全流程可追溯、穿透式資產確權和驗證渠道,減少造假可能性。金融機構也可根據長安福特和長安民生物流的信任傳遞,以及承運商的線上訂單、發票、應收賬款等記錄,為承運商提供金融服務,中小承運商也能以更低成本獲得更多融資機會。

運鏈盟已在實際生產環境中投入使用超過一年,長安福特汽車有限公司、重慶長安民生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承運商已正式上線了該解決方案,在此之前,該平臺已幫助多家企業融資,累計融資金額已超過數千萬元。

沃爾瑪基於IBM區塊鏈平臺構建食品安全解決方案,透過食品追蹤的可追溯性,從而提升中國食品供應鏈的透明度,保障食品安全。該專案旨在追蹤中國門店銷售的豬肉,可及時將豬肉的農場來源細節、批號、工廠和加工資料、到期日、儲存溫度以及運輸細節等產品資訊,以及每一個流程的資訊都記載在安全的區塊鏈資料庫上。透過該專案的實施,沃爾瑪可隨時檢視其經銷的豬肉的原產地以及每一筆中間交易的過程,確保商品都是經過驗證的。

3.3 公共服務

3.3.1 數字身份

數字身份是一個十分有潛力的落地場景。根據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第42次《中國網際網路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止2018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突破8億人。隨著網路應用服務內容不斷豐富,網民參與、使用的應用數量也日益增加,相關調查顯示,我國網民人均安裝手機應用已經超過40個。上億級別的網民數量與四十多個手機應用的不間斷互動,產生的數字身份及數字資訊都呈指數級上升。數字身份也有可能成為區塊鏈大規模落地應用的一個潛在場景。

在日常生活的不同場景下,我們先擁有公民身份,然後才是其他身份。例如學生身份,法人身份,駕駛員身份等。身份資訊具有標準的資訊孤島現象,例如生活中不同的應用場景中就需要有不同的身份認證。身份資訊也在獨立的機構處單點保管,導致巨大的資訊洩露風險。因此在數字身份這個垂直行業,有著天然的用區塊鏈技術解決安全與隱私及數字身份關聯的需求。

國內的數字身份識別已經產生的具體的落地應用。由於身份認證涉及到社會公共管理,因此少不了公安部門的參與。因此,對於這個子行業我們的關注點始終必須和公安部門的關注點同步。我們在2019年中注意到的值得關注的一個專案是公安部第三研究所提出的eID。

eID以數字身份為索引,形成了eID數字身份網路,資料網路,服務網路,應用網路,面向政務,企業,社會,行業提供證明資訊。透過由公安部門簽發,從源頭上消除資訊造假的可能,而區塊鏈eID保證了流透過程中的權威,中立,安全,可控。eID從2018年起獲得華為手機的支援後2019年獲得了小米,vivo,oppo手機的支援。預計在2020年會獲得億級別的客戶支援。

這個專案並沒用利用完全的區塊鏈去中心的思想,而是利用區塊鏈技術實現了中立,以服務節點銷售收入作為最主要收入來源。數字身份的大規模應用將成為資料流轉,積分互換,電子合同,電子查證等多個應用場景的基礎技術。

這樣的數字身份專案在其他發達國家也類似的嘗試。

國際上相對成熟的數字身份專案是愛沙尼亞的數字國家計劃。愛沙尼亞從2002年就開始數字身份計劃。透過該計劃,可以獲得愛沙尼亞的數字身份,進而享受和身份相關的公司設立、網路銀行、稅收及公民投票系統,包括任何需要公民數字簽名的公共服務。該計劃有三個支撐性專案:安全線上資料傳輸平臺X-Road、數字身份證專案以及區塊鏈系統專案。愛沙尼亞數字簽名技術使用區塊鏈技術甚至早於比特幣。X-Road早在2001年就投入使用,但早期採用的不是區塊鏈技術,而是普通網際網路的資料傳輸,而其在 2007年遭遇重大安全漏洞,因此愛沙尼亞政府於2008年轉向了區塊鏈技術。之後,X-Road變為一個大型的分散式系統,將各個公有部門及私有部門的資料整合到一個公共的平臺上,極大的降低的公共部門的資訊交換成本。基於數字身份及X-Road這樣的基礎設施,愛沙尼亞政府順利的實現了公共服務的數字化。這樣的資訊交換技術也得到了其他歐盟國家的認可與支援,芬蘭與2018年也加入了X-Road,實現了主權國家與主權國家之間的聯盟鏈。這些資料的完整性就是透過區塊鏈技術實現,透過區塊鏈技術,這些公共資料連政府部門都無法篡改。這樣的數字計劃不但實現了國家的數字化,也極高的提升了國家在國際上的競爭力。

3.3.2 徵信

徵信是個相對複雜的應用場景,原因在於信用資訊在人們日常各種社會活動中產生。而這些資訊的整合極為複雜,並且難以統一管理。

由於鏈條冗長,環節複雜,涉及方眾多,供應鏈造假時有發生且缺乏有效解決方案。對於資金端而言,這樣的不確定性導致資金端在貸後管理上面臨巨大挑戰,也制約著行業健康發展。然而,現有基於區塊鏈的資料管理技術無法兼顧海量資料存取的可信性和高效性,也無法確保資料來源的真實性,導致只能服務於信用拆分等純線上業務,無法充分應用於更廣闊的市場。

對於徵信的應用需要從場景和技術兩個角度看。例如華為開發的基於華為區塊鏈服務構建的欺詐黑名單共享聯盟鏈。黑名單共享就是個有效的徵信+區塊鏈應用場景。在應用區塊鏈技術之前,該場景的痛點在於:1)單個商家的欺詐黑名單不足。羊毛黨的通常同時在多家平臺進行欺詐,而缺失資料的平臺成為最大的受害者。2)但是共享聯盟天然難以建立,因為每個商家掌握的資料價值不同,大小商家在缺乏合作機制的前提下無法資料共享。3)每家資料的質量格式不同,要實現整合對每個聯盟成員的成本較高。華為推出的黑名單共享平臺,基於區塊鏈的點對點、可溯源、不可篡改等特徵,構築互金機構間的聯合欺詐黑名單共享解決方案,來提升金融機構的放貸質量,降低金融機構因為資訊不對稱帶來的成本。

從技術上講,區塊鏈技術在海量資料存取方面效率低下:區塊內寫入過多資料會影響鏈的可擴充套件性,且打包式地寫入與遍歷式地讀取均會導致資料存取效率低;雖然區塊鏈與資料庫(或分散式檔案系統)相結合的方式可用於大資料量存取,但卻無法杜絕資料本身被刪改;區塊鏈上資料的不可刪改特徵也與企業級應用需求本身存在一定衝突,隨著資料的持續增長、系統將愈發臃腫,提升維護成本。這樣的困難也是制約區塊鏈技術在徵信行業中大規模應用的一個瓶頸。因此,開發支援全流程可信的應用案例也是徵信領域的一個發展發方向。也就是說,區塊鏈+徵信不再是一個獨立存在的應用領域,而是需要融入到每個應用場景之中去。

3.4 政務

3.4.1 電子政務

電子政務是指國家機關在政務活動中,全面應用現代資訊科技、網路技術以及辦公自動化技術等進行辦公、管理和為社會提供公共服務的一種全新的管理模式。

近年來,伴隨網際網路技術和新興技術的發展,電子政務已實現了飛速發展。根據聯合國釋出的《2018聯合國電子政務調查報告》顯示,與2014年相比,電子政務發展指數(EGDI)從0.47上升至0.55,全球193個聯合國會員國都提供了某種形式的線上服務,各國都在穩步推動電子政務的發展。

中國的電子政務發展指數為0.6811,排名65位,屬於高EGDI國家,但較非常高EGDI國家仍有一定差距。上世紀80年代,中國電子政務概念雛形出現,在1999年,電子政務建設開始受到重視,而後中國開始逐步電子政務平臺的建設,推進政府工作的自動化、資訊化。2006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2006—2020年國家資訊化發展戰略》,將發展電子政務納入為國家資訊化戰略規劃;2011年,工信部發布《國家電子政務“十二五”規劃》,提出六個針對電子政務的發展方向和應用重點。而後出臺一系列國家層面政策,推動促進電子政務發展與建設。2018年我國電子政務市場超過3000億元,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預測,預計未來5年內,電子政務將保持13%的年增長率。

現有的電子政務系統仍面臨諸多痛點,而區塊鏈技術能夠與電子政務完美結合,解決現存的痛點。在現有的電子政務系統下,各部門之間的網路基礎設施、業務系統、資料資源均處於割裂、碎片化狀態,並且缺乏標準統一的資料結構和資料介面,“資料孤島”現象仍存在,不同部門間資料的流通、共享、協同仍存在一定難度。區塊鏈技術本身所具有的不可篡改、可信任、可溯源等優勢,能夠打通政務的“資料孤島”,實現原有條塊化機構資料的交換與業務協同。比如,佛山禪城在2017年6月,落地區塊鏈政務應用“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底層採用區塊鏈技術,打通不同部門間的資料孤島,形成跨平臺、跨部門、跨地區的城市資料,實現城市資料的協同互聯。目前,禪城區區塊鏈政務應用專案包括區塊鏈++IMI身份認證、區塊鏈+公證、區塊鏈+食品安全、區塊鏈+社羣矯正等。再比如,2017年,南京市資訊中心就牽頭,啟動了區塊鏈電子證照共享平臺的專案建設,將房產交易、人才落戶、政務服務一張網等多項民生事項納入區塊鏈政務資料共享平臺中,實現政務資料跨部門、跨區域共同維護和利用。南京市現在的政務資料和電子證照絕大多數透過區塊鏈政務資料共享平臺實現共享到各個業務系統,包括工商、稅務、房產、婚姻、戶籍等等;目前為止,南京市區塊鏈電子證照共享平臺己經對接公安、民政、國土、房產、人社等49個政府部門,完成了1600多個辦件事項的聯接與600多項電子證照的歸集,涵蓋全市25萬企業、830萬自然人的資訊。

同時,由於政務服務涉及層面廣,而這些政務資料均分別由不同的政府部門、機構進行管理和維護,若要實現資料授權、共享與業務協同,必將導致資料脫離主管部門的掌控。然而當前的資料共享技術手段無法界定資料流透過程中的歸屬權、使用權和管理權,若發生資料洩露問題,那麼無法追溯資料洩露源,致使事故問責出現困難,如此一來導致不同部門間的政務協同缺乏信任基礎。區塊鏈技術則為政務資料歸屬權的明確和資料共享的權責界定提供了可能,區塊鏈技術能夠對歸屬權、使用權和管理權進行行之有效的權責歸屬,將政務資料授權與共享痕跡留存於鏈上,不可篡改,實現資料權責的可追溯,為建立和維繫政府部門之間的信任和共識提供了技術條件,建立可監管、可追溯的政務資料共享授權機制。比如,泉州行政服務中心在2019年11月上線區塊鏈電子證照,實現了區塊鏈電子證照和實體證照的同時頒發。“泉州政務服務”App採用了“區塊鏈+電子證照”技術,並整合了證照鏈、證件包,實現證照的鏈上授權,並且每次授權使用都會在鏈上留下完整的存證記錄,依託於區塊鏈技術的不可篡改的特性,保證了證照使用資訊的可溯源,消除了人民群眾使用電子證照的資訊洩露的擔憂。

此外,在現有的電子政務改革過程中,城市資料的治理與監督並未得到足夠重視,政府監督與管控時而出現盲區,時而出現監管缺位。以城市治理為例,針對政府的重大投資專案、重點工程和社會公益服務等敏感領域,依靠資訊公開並不能形成有效約束力,在這些專案的進行過程當中,政府實際上在某些情況下存在一定盲區,當出現違法違規操作,政府並不能及時發現,造成監管缺位,一旦這些專案出現問題,將對政府公信力造成一定影響。另外,現有的政府資訊管理框架並不能對城市資料進行有效採集、校核、加工和存證,一旦發生違法違規事件,證據的缺失對調查取證、追責等帶來巨大困難。

政務資料種類多樣,涉及面廣,是政府進行國家治理、制定決策的重要資料來源。政務資料中包含有包括氣象資料、公民隱私資料、國家機密等不同級別的涉密資料,不同涉密資料的公開性不同。理清資料隱私和安全共享的邊界,也是現有電子政務發展上遇到的短板。區塊鏈技術囊括強大的公私鑰保密體系和智慧合約技術,能夠為政務資料建設涉密分類共享體系賦能。透過完善政務服務資訊資源目錄體系和涉密分類共享體系,結合區塊鏈的公私鑰體系,並透過手動或智慧合約控制私鑰許可權,能夠實現不同涉密級別資料的不同許可權的分類共享,提高自主保障能力,切實保障政務資訊系統的安全可靠執行。

3.4.2 電子發票

發票是指一切單位和個人在購銷商品、提供或者接受服務以及從事其他經營活動中,開具、收取的收付款憑證,是記錄經營活動內容的載體,是最基本的會計原始憑證之一,是加強財務管理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稅務機關控制稅源、徵收稅款的重要依據,對保護國家財產安全、維護國家經濟秩序有著重要意義。

我國擁有世界上較為先進的稅務發票系統。但現有的發票形式為紙質發票和電子發票,仍面臨假髮票難管控、難杜絕的問題。在我國,假髮票主要有三種表現方式,即假髮票、虛開發票(真票假開)和套用發票。假髮票即私印、偽造發票,虛開發票即為真票假開,指不如實開具發票的一種舞弊行為,套用發票則指套用發票自填自報的行為。另外,發票的開具、報銷等流程繁瑣,對稅務局來說,報銷涉及到很多的人工整理、人工稽覈工作,效率低下;對報銷企業來說,每次需要整理紙質發票,核算金額,並且還要擔心“一票多報”和“假髮票”等問題,防止出現財務管理風險及稅務違法風險。以上痛點均是由於稅務管理部門無法明確獲知企業資金流水資料所導致,而企業又不願意將自身的財務資料公之於眾,稅務管理部門和企業均存在一定的資訊孤島問題。

針對目前稅務發票面臨的痛點,區塊鏈技術能夠利用自身特性很好的解決相應問題。透過公私鑰體系或是鏈上身份標識,保證了發票的真實性、唯一性,並且開具的發票在鏈上流轉,很好的解決發票流轉過程中的資訊孤島問題,實現發票狀態的全流程可查可追溯,並且能夠實現發票的不可篡改,解決發票的一票多報問題;此外,區塊鏈網路將稅務管理部門和納稅企業納入到區塊鏈稅務生態中,實現“資金流、發票流”的二流合一,打通“支付-開具-報銷-入賬”的全流程,極大縮小開票、報銷的流程,並且,由於發票的流轉在鏈上是可查可追溯的,能夠幫助稅局等監管方實現實時性更好的全流程監管。

2018年8月,由國家稅務總局指導、國家稅務總局深圳市稅務局主導落地,由騰訊區塊鏈提供底層技術支撐的區塊鏈電子發票實現落地,利用區塊鏈的分散式記賬、多方公式和非對稱加密等機制,解決了發票流轉資訊上鍊,打通了資訊孤島,並且透過鏈上身份標識,確保了發票的唯一性和資訊記錄的不可篡改,同時納入稅務局等監管機構,幫助政府實現更好的全流程監管,最後,由於騰訊區塊鏈電子發票將稅務機關、開票企業、納稅人、收票企業整合到區塊鏈上,實現發票開具與線上支付相結合的效果,打通了發票申領、開票、報銷和報稅的整體流程。截至2019年8月5日,騰訊區塊鏈技術開出的深圳區塊鏈電子發票已開出近600萬張,日均開出4.4萬張,累計開票金額達39億元。

同樣是2018年8月,太平洋保險攜手京東集團共同宣佈,全國首個利用區塊鏈技術實現增值稅專用發票電子化專案正式上線執行,並在中國太保“網際網路採購(e採)平臺”試點應用。初步統計,太平洋保險每年在發票查驗、認證等花費的直接人工成本超過1400萬元。區塊鏈技術具備特有的分散式、不可篡改、全流程完整追溯等特點,能夠確保增值稅發票的真實有效、資訊未經篡改、不存在重複報銷的情況,為稅企雙方在發票管理上實現降本增效。

3.4.3 司法存證

司法存證是指以電子資料形式儲存的證據資訊。隨著數字化浪潮的發展,電子證據的作用日漸突出,成為了證據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不斷推動司法改革與現代科技的深度融合,在2012年就將電子證據作為新的證據種類納入立法,使電子證據獲得了獨立的證據地位。據《2018年中國電子證據應用白皮書》資料顯示,全國民事案件超過73%涉及電子證據。

雖然電子證據近年在相關立法的加持下快速發展,但是傳統的電子證據存證在司法實踐當中仍存在諸多痛點。區塊鏈技術作為近年來新興的技術,能夠與電子存證進行完美結合,解決現有電子存證存在的諸多痛點,加速推動司法改革與現代科技的深度融合。

即使現有司法已經對電子證據的取證等做了一系列的規定,但是在真實司法場景中,仍然存在一定的侷限性。由於傳統電子存證由單方進行儲存,不論是公證存證,亦或是第三方存證,都存在資料丟失的風險,並且單方存證存在的最大的痛點是容易被篡改,而容易被篡改就造成了電子存證的司法“三性”無法得到很好的解決。司法解釋中對電子證據原件賦予了法律效力,複製品不可成為定案依據,而現有很多的電子證據均涉及到網際網路軟體,這些電子證據的取證只能由當事人或軟體服務商來完成,這就給電子證據原件的篡改創造了一定的空間,即使由軟體服務商來提供,也無法確保其所提供的電子證據未經過篡改。由於司法解釋中僅對“電子證據原件”賦予法律效力,但如何證明所出示的電子證據屬於“原件”,在傳統的技術框架下難以解決。

區塊鏈技術憑藉自身的技術特點,包括分散式儲存、防篡改、可追溯等特點,能夠為電子證據的大規模落地提供強有力的支援。首先,區塊鏈能夠打通司法、仲裁等政府機關,實現電子證據的多方儲存,實現了電子證據的一致性,並且為電子證據賦予強有力的法律效率支援。其次,由於區塊鏈資料的儲存採用鏈式結構,一段時間內的資料將透過雜湊演算法以區塊的形式儲存,並按照時間順序前後區塊相連形成鏈狀結構,後一個區塊的資訊包含一個雜湊指標指向前一個區塊的資訊,若要篡改某個時間點的資料,就需要將這個時間點後產生的區塊全部修改,當配合了連通司法、仲裁等政府機關的分散式儲存,使得對資料進行篡改變成了一項幾乎不可能完成的行為。最後,由於區塊鏈存證均會為電子證據加蓋可信時間戳,結合區塊鏈可溯源的特性,能夠實現電子證據的“自我鑑真”的效果。

比如,保全網推出的保全鏈,已經打通了網際網路法院、杭州網際網路公證處、浙江千麥司法鑑定中心、仲裁委和版權局等司法機構,構建了完整的區塊鏈司法聯盟體系。使用者可以在保全網上進行快速確權,並且聯通了司法機構,增強了確權的證據效力和公信力。保全網上線至今,已經為超過100萬使用者提供智慧財產權存證服務,提供了近7000萬次存證確權服務。2018年6月,全國首例區塊鏈存證案在杭州網際網路法院一審宣判,基於保全網的取證,網際網路法院認定被告侵權。

由中經天平開發的司法電子證據雲-真證提供面向智慧財產權、網際網路金融、大宗商品、電商交易、物流等行業企業提供電子證據取證、保全、認證、鑑定、驗證等全方位電子證據保障服務。司法電子證據雲是被司法機關認可的電子資料保全平臺,透過應用雲端儲存、可信時間、電子資料加密、區塊鏈及先進電子資料取證保全技術,確保了電子證據的原始性、真實性。並且,中經天平還打通審判調解和司法執行環節,上線“版權線上調解平臺”和失信人曝光平臺“易執行”,為知產維權提供多元化調解機制,破局司法執行難題。

司法電子證據雲透過聯盟鍊形式連線相應各方,權威政務級司法區塊鏈節點由司法鑑定中心、國家資訊中心、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中國司法大資料研究院、法院等九家權威機構組成,並進行電子資料審計監督,為版權保護提供最強有力的公信力和執行力。

使用上,實現使用者版權登記、版權監測、版權取證和司法維權一站式服務,降低存證、舉證、維權成本,高效率解決知產行業問題。

再比如,廣州網際網路法院聯合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廣州市人民檢察院、廣州市司法局、廣州智慧財產權法院、廣州鐵路運輸中級法院、中國廣州仲裁委員會、廣東省廣州市南方公證處、廣州公證處等8家單位共同組建司法區塊鏈——網通法鏈。網通法鏈的建設以區塊鏈技術為核心,連通“法院+檢察院+仲裁+公證”多主體,建立了可信電子證據平臺,並構建了公正高效的網際網路審判證據規則。

除了區塊鏈技術在存證領域的種種優勢,它的價值也是有法律背書的。2018年9月7日,中國最高人民法院公佈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網際網路審理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且即日起施行。其中第十一條規定指出:"當事人提交的電子資料,透過電子簽名、可信時間戳、雜湊值校驗、區塊鏈等證據收集、固定和防篡改的技術手段或者透過電子取證存證平臺認證,能夠證明其真實性的,網際網路法院應當確認。”自此區塊鏈存證得到了我國法律的認可。

3.5 醫療

       醫療行業是一個全球關注的行業,也是各國政府每年投入大量財力物力來最佳化的行業。網際網路的普及極大地改善了醫療行業的運營效率,但行業當前仍存在許多問題或癥結尚未解決。我們將從醫療服務、醫藥製造及醫療健康保險三個方面介紹區塊鏈如何賦能醫療行業。

3.5.1 醫療服務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傳統醫療產業的資訊化、數字化改造已大部分完成,“網際網路+醫療”的各種商業模式也趨於成熟,進入了穩健發展階段。現有的線上問診、線上支付報銷、分級診療等網際網路醫療服務,讓百姓尋醫問診等流程變得更加扁平化、更加高效便捷,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就醫難、就醫貴的問題。然而,現有的醫療服務體系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1)醫療資訊不通暢,導致就醫體驗差

在使用者資料的法律和隱私層面,醫療資料相較其他行業資料有著一定的特殊性,尤其是涉及遺傳基因等領域的資料則顯得更為敏感。2017年我國出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該規定強調運營機構應當將使用者資料資料安全地儲存在自己手中,防止資料洩露。對應在醫療領域則是指,醫療機構應當將患者資料嚴格保密儲存,因此多數醫療機構不輕易、也不能將醫療資訊對外公開,造成醫療資訊流通不順暢,各個醫療機構形成了資料孤島。

雖然當前大部分地區已實現全省鄉村的醫療機構、市級醫院的互聯互通,提供便捷的跨院就醫體驗,但仍有部分地區不同等級標準的醫院到社羣衛生中心對就診檢查結果及資料不共享、醫療資訊不對等的現象仍存在,各醫院之間也不存在成熟的業務協作流程體系,這將導致就醫過程中諸多的不便,比如在患者轉院轉診的過程中,患者將面臨相同專案重複檢查的窘境,造成金錢及時間上的浪費,醫療資源未能有效利用,患者就醫體驗差。

2)缺乏信任關係,造成醫患矛盾

       雖然網際網路平臺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患者尋醫過程中的資訊不對稱,扁平化尋醫就診的流程,但醫療服務本身具有極高的資訊不對稱性,醫療資源的稀缺性也使得這種不對稱性加劇了資訊不透明。在醫療機構中患者的醫療資料也存在錄入錯誤或被攻擊篡改的可能。同時,網際網路上充斥著虛假資訊,醫生及相關人員素質良莠不齊,患者難以辨別資訊真偽,存在欺詐的可能,醫生為了利益亂開、多開藥的現象也時有發生,進而損害病患的利益,更嚴重或將危及患者生命安全。以上種種原因造成了醫療機構及患者之間的信任問題,醫患矛盾導致的醫鬧事件頻發。糾紛背後由於醫療資料的缺失或失真,也導致法律問責時難以取證。

3)患者隱私資料洩露

       醫療機構對於使用者的醫療資料有實質上的掌控能力,小到個人的體檢資料,大到高度機密的基因資料,醫療機構有可能將患者資料用於商業用途,從中獲得經濟利益。另外,多數醫療機構在經營過程中將使用者資料收集至資料庫並上傳至雲端,由於醫療機構並不掌握雲資料庫的ROOT,對於資料安全的掌控程度有限,這類行為實質上是違法的。患者面臨個人資料洩露的問題,隱私面臨挑戰。

由於區塊鏈技術具備去點對點傳輸、不可篡改、可追溯等特點,得以透過區塊鏈在保障患者資料隱私的前提下,打通醫療資料的資訊流通,改善機構之間互為資料孤島的現狀,重建醫患之間的信任,提高行業效率。

1)患者資料上鍊,打通訊息流轉,最佳化就醫體驗

使用區塊鏈技術構建電子病歷資料庫,將患者的健康狀況、家族病史、用藥歷史等資訊記錄在區塊鏈上,並利用加密技術保護患者相關資訊資料,確保患者隱私不被侵犯。透過區塊鏈平臺上的資料共享,醫療機構之間的資訊通道得以打通,醫生及護理人員可以在許可權內調閱患者的資料資料,掌握患者的健康狀況,並對症下藥,病患不再需要就同個專案做重複檢查,就醫體驗大大提升。

2)建立信任,化解醫患矛盾

區塊鏈不只將病患的資料記錄在鏈上,同時也會對醫療機構及醫療人員的相關資訊進行記錄,患者可以透過檢視鏈上資料,考察醫療機構及人員的專業資質,瞭解醫療人員的操作記錄,這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醫患之間的資訊不對稱。同時,在發生醫療糾紛時,鏈上資料為法律問責提供了取證來源。

(3)保護患者隱私

由於患者的相關資訊資料在區塊鏈上是經加密處理的,第三方呼叫資料需要獲得患者的私鑰授權,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患者資料被商業化濫用,保護患者的資料隱私。

3.5.2 醫藥製造

醫藥的研發是一個長期依賴大量資料的領域,醫藥製造的透明性也是與民生息息相關的問題。然而,因為種種原因,醫藥研發過程中資料難以取得,製造過程中也難以保證透明性:

臨床資料缺失,不利於藥物研發:臨床及試驗資料對於藥物的研發階段至關重要,但由於臨床資料涉及病患隱私,加上資料來源呈分散狀態,大約一半的臨床試驗資料未對外公佈,臨床醫生和管理人員在整合分析資料上面臨著重重困難。資料的缺失將不利於藥物的研發過程,也一定程度上抬高了製藥企業的研發成本。

假藥、劣藥氾濫,難以根除:根據美國商務部的資料,全球每年假藥交易規模大約在750億-2,000億美元之間。在亞洲、非洲和南美洲的許多發展中國家,假藥氾濫的情況更加嚴重,佔銷售藥品總量的10%至30%,每年有超過10萬人死於假藥。由於缺乏適當的追蹤機制,藥物供應鏈中存在著大量的薄弱環節,導致了假藥、劣藥的出現。假藥、劣藥的生產及販賣不僅危害用藥患者的生命財產安全,也侵害了正規藥廠的權利。

這些問題政府、醫療機構每年都會花大力氣想解決,但總有鞭長莫及之處。而區塊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做出最佳化。

臨床資料流通,助力藥物研發:藥物研發機構可以透過區塊鏈資料平臺,有條件地獲得以往不輕易公開,且極度分散的臨床資料,有效地降低研究資料獲取的門檻,臨床資料的質與量均得到了提升,利好藥物研發程序。另一方面,患者也可透過授權機構使用自身資料,從中換取相關利益,互利互惠。

藥物供應鏈溯源,打假打劣:由於區塊鏈資料具備可追溯的特點,可透過區塊鏈技術透明化藥物供應鏈,對市面上的藥品進行溯源追蹤。從原材料的獲取到藥品的生產、儲存和分配等環節,進行適當的監控和追蹤,保證藥品的真實性與安全性,從而打擊假藥市場,保障各方權益。

美國基因泰克和輝瑞等製藥公司聯合推出的MediLedger平臺就是一個利用區塊鏈進行藥物追蹤的專案,該專案於2017年9月上線並進行試點應用。

       MediLedger平臺符合《藥品供應鏈安全法案》(DSCSA)的相關要求。自2019年11月27日開始,美國製藥業將需服從藥品供應鏈安全法的新規定。該法規的其中一個重點是,所有退還給分銷商的處方藥在轉售前必須先與製造商確認處方藥產品的唯一性。

       MediLedger專案透過區塊鏈網路以滿足DSCSA的要求。製藥商、批發商和醫院等藥品供應鏈上的節點都能夠在區塊鏈上記錄藥品運送資料,藥店和醫院可以從全自動及時的真實響應中受益,而無需手動處理涉及電話和電子郵件的過程,藥商也能夠安全地請求並響應藥品的驗證請求。在藥品運送過程的每個步驟,區塊鏈網路都能證明藥品的原產地和真實性,使得藥品盜竊和以假換真變得異常困難。同時也只有被授權的公司能夠將產品收錄進產品目錄中。

3.5.3 醫療保險

如3.1.3小節中提到的,醫療保險領域存在理賠流程冗長、報銷效率低下、保險欺詐等等現象。基於區塊鏈的資料共享模式,可以提高醫療健康保險理賠效率,改善投保人體驗,並有效減少保險欺詐,保證醫療保險的公平公正。

       2017年8月17日,阿里健康宣佈與常州市開展“醫聯體+區塊鏈”試點專案的合作,將區塊鏈技術應用於常州市醫聯體底層技術架構體系中,預期解決長期困擾醫療機構的“資訊孤島”和資料隱私安全問題。該方案目前已經在常州武進醫院和鄭陸鎮衛生院實施落地,將逐步推進到常州天寧區醫聯體內所有三級醫院和基層醫院,部署完善的醫療資訊網路。

       阿里健康在該區塊鏈專案中設定了多道資料的安全屏障。首先,區塊鏈內的資料均經加密處理,即便資料洩露或者盜取也無法解密。其次,也約定了常州醫聯體內上下級醫院和政府管理部門的訪問和操作許可權。最後,審計單位利用區塊鏈防篡改、可追溯的技術特性,可以全方位瞭解醫療敏感資料的流轉情況。

       引入阿里健康的區塊鏈的技術後,可以在醫聯體內實現醫療資料互聯互通,提高了醫生和患者的體驗,同時也保證了分級診療、雙向轉診的落實。透過區塊鏈網路,社羣與醫院之間實現了居民健康資料的流轉和授權,醫聯體內各級醫院醫生,可以在被授權的情況下取得患者的醫療資訊,瞭解患者的過往病史及相關資訊,患者無需做重複性的檢查,減少為此付出的金錢及時間。

3.6 教育

教育作為一個全球熱門的行業,備受各類人士的關注,且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也正因為這樣,教育行業存在的一些問題影響範圍也較廣。目前教育行業主要存在以下的問題:

教育資訊分散,缺乏驗證手段:我國當前學生的學歷、學籍資訊的認證及查詢集中在國家的學信網進行,學信網是國家唯一指定的學歷查詢網站,但在學信網上所收錄的資訊並不包含學生的教育生涯所接觸的各類教育資料,收錄資料維度有限,如CPA、司法考試等其他教育/認證單位頒發的證書及考試成績並不會收錄再學信網上,而是分散在各個舉辦考試的行業工會/協會當中。即使存在學信網對個人的學歷資訊進行認證,但社會上學歷造假的案例仍然頻發,真假學歷難辨。

招聘領域資訊嚴重不對稱:對企業來說,企業可以在學信網上輕鬆的對應聘者的學歷進行驗證,但應聘者在簡歷上的資訊不止包括學歷資訊,可能還包括績點成績、所獲榮譽、社團幹部職位、實習經歷、技能證書等多維度的資訊,企業為了驗證簡歷上所有資訊真實無誤所要付出的成本極高,何況部分資訊並未進行數字化的錄入,難以進行查驗,這給應聘者在簡歷造假上創造了可能,招聘上的人才資歷真實性認證存在難點。

教育機構/教師教學質量良莠不齊:近幾年,線上教育行業發展快速,各類教育機構與課程如雨後春筍般湧出,教育市場的競爭異常激烈,然而教育機構為了尋求快速發展,將主要精力放在市場擴張與獲客上,容易忽視教學的質量把控,教學質量良莠不齊,而這個現象不只存在於線上教育機構,整個教育市場均存在這樣的問題。除此之外,教育機構與教師的資質存在造假的情況,網上對於教育機構的服務評價也存在虛假的可能,學生及家長難以判斷教育機構的服務質量,資訊不對稱、資源匹配對接難,導致教育消費者選擇成本過高,且不存在充分激勵學生與教師的共享生態機制,難以形成健康的生態閉環。

行業的利益分配不均衡:在教育的產業鏈條中,除了少數的網紅教師手握強大的議價權,絕大多數情況下教育機構對利益的分配擁有主導權,降低了教師在教學質量上進行突破的積極性,教多教少教好教壞一個樣,教師在進行知識傳播時,不能及時地在收益及心裡成就感上獲得反饋,知識價值傳輸的路徑不順暢,限制了教師個人的發展。

盜版資源及學術不端猖獗:就教師、教育機構來說,課程教材、課程影片等課輔材料容易遭盜取,剽竊者或將其散佈至網際網路上,獲取非法所得。即使相關平臺對盜版資源買賣進行大力打擊,網上仍充斥著各類盜版資源,盜版資源的猖獗損害了課程開發者的合法權益。在學術科研領域,同樣頻繁出現學術造假、研究成果抄襲剽竊的案例,在這類案例發生時,往往也難以認定是否構成了著作權的侵權,學術研究成果的歸屬權難以受到保護,打擊了研究人員的創新積極性。內容剽竊的成本低、權責追溯難度大、監管力度不夠等都是造成以上問題的主要原因。

區塊鏈作為一項改善民生的重要技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上述的問題:

建立全維度教育資訊體系:搭建區塊鏈教育資訊資料整合平臺,透過區塊鏈的分散式、不可篡改及可追溯等特點,採集學生從小學、中學到大學全流程的學習成長軌跡,保證學生的學習生涯檔案完整且真實。除了將學歷學位及學習成績等常規的學生資訊上鍊儲存,同時也能記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其他重要資料,如課堂出勤率、獎項榮譽、社團活動、實習經歷等其他資訊,豐富學生檔案資訊維度。區塊鏈資料平臺除了整合學生在傳統教育過程中的資訊,同時也能透過區塊鏈技術打通其他機構對於學生的考核評定,如雅思/CPA/CFA等考試成績及證書,多元化學生背景資訊,建立個人終身的全維度電子學習檔案,同時也能很大程度上杜絕學歷造假的現象。

企業招聘人才增信:透過建立區塊鏈資訊資料平臺,保證學生資訊真實可信且可追溯,增加應聘者的簡歷可信度。招聘企業得以看到應聘者多維度的真實資訊,考察應聘者的學歷學位、學習成績、專業技能及其他綜合素質,鏈上資料的真實性讓企業無需再花費大量人力及成本對應聘者進行背景調查。另一方面,也加大了應聘者簡歷造假的成本,抹平招聘過程中人才資歷的資訊不對稱。

提升教育服務質量,改變數字化教育資源流轉模式:透過區塊鏈技術,學生或家長可以在接受教育服務後對教育機構或教師的服務進行真實評價,由於區塊鏈可追溯、不可篡改的特性,這些評價會倒逼教育服務提供者提升自身的教學質量,提高教育服務提供商的責任感,杜絕虛假教學資質的教育機構及教師的存在,保障學生的權益。

分散式內容交易,提升資源分配合理性:可以透過區塊鏈技術將知識資產上鍊確權。教師作為知識資產的提供方,向學生輸出知識,而學生作為知識資產的接收者,直接向接受的知識付出相應的費用,達到點對點交易的效果,這樣一來,可以將內容收益權歸還給創作者本人,並可以激勵教師創造更多優質的知識資產,提升自身的教學質量,從而實現知識資產的變現,緩解教育行業利益分配不均衡的現狀。另一方面,區塊鏈建立了點對點的信任網路,將全球的優質教師、教育資源從各自為政的中介平臺中解放,節省中介平臺的運營與維護費用,知識資產的通證化也有利於實現教育資源的全球共享。透過區塊鏈技術實現教育行業中價值的合理分配,構建安全、高效、可信的開放教育資源新生態,形成教育機構、學生與開發者之間互動閉環,完成教育資源與利益的合理分配,推動全球教育行業健康發展。

改善智慧財產權剽竊盜用亂象:區塊鏈是解決智慧財產權問題的利器,將區塊鏈技術嵌入教育行業,利用區塊鏈公開透明、可追溯等特點,保護教育機構的資料如課程影片、教材等不被惡意盜用傳播,保障商業利益。學術研究方面,也可以將研究內容中的研究步驟過程、實驗資料、時間及研究結果等資訊在區塊鏈上進行驗證儲存,保證研究內容與成果的真實性,杜絕學術造假,同時對鏈上內容進行加密,他人引用研究成果需要經過作者的私鑰授權,保障學術科研成果不被剽竊盜取,創造良好健康的學術研究與發表環境。

正保遠端教育已經基於區塊鏈推出了廣西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網路助學平臺“正保自考365”,也是廣西招生考試院唯一指定的網路助學平臺。目前廣西省的廣西大學、廣西民族大學、廣西師範大學、桂林電子科技大學等眾多院校均已加入該平臺,且已有70個國家及地區承認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學歷及學位。正保自考365致力於繼續教育資訊化平臺建設,為院校打造高效的繼續教育資訊化管理平臺。

為確保考核成績及學歷學位真實可信,正保將區塊鏈技術引入自考平臺內,利用區塊鏈技術對自考學生的培訓過程、考核成績、學歷學位等資訊進行認證記錄,促進學生、教育機構及企業之間的資料共享,打破當前資料孤島的現狀,讓資料更加透明化。同時,利用區塊鏈點對點傳輸、可驗證、不可篡改及可追溯等特點,對學生的教育背景提供可靠的資料支撐,並且做到資料的可信、可追溯,便於畢業稽覈及招聘單位尋求人才。近期,正保自考平臺也給自考生頒發了國內首批“區塊鏈結課證書”。

3.7 智慧財產權

智慧財產權,也稱其為“知識所屬權”,指“權利人對其智力勞動所創作的成果和經營活動中的標記、信譽所依法享有的專有權利”。智慧財產權是關於人類在社會實踐中創造的智力勞動成果的專有權利。識產權行業從橫向市場來看分為版權市場、專利市場、商標市場;從縱向環節分為確權、用權和維權,其中確權主要指版權申請、登記、複議和認證等業務,用權主要涉及版權授權、收費和交易等業務,維權主要是侵權調查、預警和訴訟等服務,與法律制定等息息相關。

近年來,智慧財產權服務市場規模保持持續增長。2018年我國專利申請量(包括髮明專利、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為432.3萬件,同比增長16.9%,近五年來專利申請總量增長近一倍;與此同時,在當前網際網路生態下,智慧財產權侵權現象頻發,2018年全國知產訴訟案件量(民事和行政案件)32.8萬件,同比增長40.8%,近五年來知產訴訟案件增長率持續遞增,由2015年的11.5%上升到2018年的峰值40.8%。

智慧財產權的確權、用權和維權在全球均是棘手的問題,區塊鏈技術憑藉自身優勢,能夠很好的推動智慧財產權行業步入新紀元。

首先,確權是智慧財產權的基礎,只有先確權了,才會有後續智慧財產權的用權、維權。從智慧財產權現有的發展情況來看,確權的流程複雜且繁瑣,耗時長,甚至有些智慧財產權的確權需要支付一定的費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權利人確權的積極性;雖然已經有一些線上確權登記的網際網路企業能夠實現對版權的快速確權登記,但這些網際網路企業各自為政,“資訊孤島”也導致司法對這類線上版權的證據能力、證據效力認可度不同,造成這類網際網路確權企業對智慧財產權的確權和用權、維權環節出現斷層。而區塊鏈的去中介化和可信時間戳的不可篡改性,能夠推動智慧財產權行業發展,實現巨大跨越。利用區塊鏈和可信時間戳對智慧財產權進行存證,能夠對每個智慧財產權生成獨一無二且不可篡改的存在性證明;另外,智慧財產權區塊鏈透過連線司法機關,讓司法機關成為智慧財產權區塊鏈節點,能夠為鏈上存證提供強大公信力,修復後續用權、維權與確權的斷層。

比如,由火幣中國與華髮七絃琴國家智慧財產權運營平臺推出的基於區塊鏈、人工智慧和大資料等核心技術為依託的智慧財產權生態保護平臺“IPTM時間標誌”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IPTM時間標誌利用區塊鏈技術,對版權、專利、商標等智慧財產權進行確權保護,並結合時間戳和國家授時中心定時模式,實現智慧財產權的歷史存在證明、唯一性和法律性。IPTM時間標誌的原創認證流程簡單易操作,使用者只需透過IPTM時間標誌申請註冊登入,進一步實名認證即可上傳作品,作品寫入IPTM時間標誌區塊鏈會生成區塊鏈ID,一分鐘以內使用者便可獲取原創登記證書。使用者也可以透過專用區塊鏈瀏覽器,可以檢視14天的交易歷史、分類帳本,還可以進行智慧財產權確權交易操作等。IPTM時間標誌採用定點溯源和全網溯源相結合的方式,以區塊鏈+大資料為支撐,能夠實現萬張圖片最快2小時生成檢測結果,並保證100%的識別準確率。自2019年4月26日上線至今,已經擁有超過6萬份版權登記,涵蓋圖片、文字、音訊和影片等不同形態。

其次,在用權環節,由於智慧財產權屬於無形資產,確定智慧財產權的評估標準是世界性難題,這也導致了智慧財產權的流轉效率不高。2018年我國著作權登記總量達到345.7萬件,同比增長25.83%,顯示出我國在智慧財產權供給方面的能力已有大幅提升,但智慧財產權的質押融資僅佔社會融資額的0.64%,商業化程度低。另外,智慧財產權變現的收益分配不透明、不合理,比如音樂版權領域、書籍版權領域等等,變現的價值更多的被渠道所攥取,真正的創造者卻沒有獲得應有的價值分配。區塊鏈技術能夠對上鍊的智慧財產權資訊進行清晰的產權溯源,快速明確產權主體,快速連結供需雙方,並且結合大資料和人工智慧技術,能夠一定程度提升智慧財產權的流轉效率。此外,智慧合約可以對智慧財產權實現良好的管理,產權人可以透過為智慧財產權設定對應的智慧合約,將產權人的訴求寫入智慧合約,只要需求人滿足產權人寫在智慧合約中的訴求,那麼智慧合約就可以自動為需求人授權,並在授權期限到期時將授權停止,甚至可以實現對同個智慧財產權匹配不同的訴求和開放許可權。透過智慧合約管理智慧財產權,能夠很大程度上解放產權人和需求人,消除傳統知產變現中的代理人環節,自動化管理自動化管理智慧財產權的流轉和變現,極大提升智慧財產權的流轉效率。

最後,在維權環節,現有的智慧財產權行業面臨產權溯源難,維權效率低下的問題,另外隨著數字時代的發展,侵權界定和權力溯源也變得更為困難,比如一首歌曲就涉及到詞曲人的著作權、歌手的版權、音像公司的發行權等等,權力分割和權力交叉情況複雜,對權力溯源和侵權界定形成巨大困難。另外,由於被侵權人在維權之時需要自己收集證據舉證侵權行為,需要花費巨大的時間和精力。而區塊鏈技術能夠憑藉自身優勢,透過智慧財產權的鏈上資訊快速且明確的追溯智慧財產權擁有人,也能夠快速確定智慧財產權的權力界定。另外,產權人可以透過智慧財產權區塊鏈對相關的侵權行為進行取證固證,將侵權行為寫入區塊鏈的同時,明確侵權主體,利用區塊鏈的無法篡改的特性,使侵權行為一旦發生就無法抵賴;並且,由於智慧財產權區塊鏈打通了產權中心、司法機關等政府機構,為鏈上資料提供強有力的公信力,並且鏈上固證能夠滿足司法機關對證據的要求,司法機關能夠依據鏈上證據對侵權案件進行快速審判,極大簡化法院審判流程,提升維權效率。

比如,百度依託百度超級鏈構建的全新內容版權生態平臺——百度圖騰,百度圖連線了百度、內容機構、確權機構和維權機構等節點,為確權提供了強大公信力,同時,也打通了北京網際網路法院等司法機構,為鏈上司法存證提供了技術保證。百度圖騰依託於強大的百度引擎,能夠為原創內容實現最大程度的曝光,依託於人工智慧技術,為原創作品實現智慧推薦,精準匹配供需雙方,提升原創內容的流轉效率;同時,依託於人工智慧技術,對全網侵權行為進行快速定位和存證,為產權人後期的維權提供強大支援。

3.8 能源

能源行業包括與生產和供應能源有關的企業和機構,主要涉及電力、石油、天然氣和新興能源等領域。能源作為一個龐大而複雜的行業,囊括上游的開採、勘探、生產,中游的提煉、分發、輸送,以及下游的分銷、交付和使用等。它是服務工業商業、居民生活的核心行業,維護著我們經濟生活的正常運轉。

20世紀以來,人類活動加劇,世界人口和總體經濟產出大幅增長,同時也伴隨著能源的大幅消耗。麥肯錫全球研究院的一份報告顯示,20世紀以來,全球人口增長了4倍,總體經濟產出擴張了20倍,各種能源的需求也增長了6倍-20倍不等。聯合國曾預測到2050年,世界人口會達到100億,這將進一步加劇人類對能源的需求。波士頓大學學者研究發現,即使目前氣候維持當前變化,直到2050年,全球能源需求還會上漲25%。巨量的能源需求帶來了氣候變暖等問題,發展和使用清潔能源是所有人類應該重視的課題。

除此之外,貧富發展不均衡也是困擾能源行業的問題之一。在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會分別存在能源過度消費和能源不足的現象,如何促使能源的均衡分配,是能源行業需要解決的問題。同樣,平衡各發電站和用電者之間的關係,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也是需要解決的問題。

區塊鏈技術能夠保證系統透明、穩定可信以及防篡改,並且在點對點網路中存在可以自動執行的智慧合約,這給能源行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思路。德勤釋出的報告Breaking blockchain open指出,72%的能源行業受訪從業者認為,區塊鏈將會為能源行業帶來突破。

目前已經存在數百個能源領域的區塊鏈專案,它們在不同細分領域,不同地區發揮作用。下面我們選取三個維度,具體闡述區塊鏈技術將如何運用在能源領域,改善全球能源發展問題:

能源供應鏈:能源市場交易的參與者眾多,其中包括券商、交易所、物流公司、銀行、監管機構和代理機構等。在傳統的模式下,交易輸送過程速度慢耗時長,造成的摩擦成本將小型機構排除在外。如果應用區塊鏈技術,上下游之間可以快速完成配合,交易時間和資訊被記錄在賬本中,同時智慧合約可以保證交易在特定的時間執行,大大提高協作效率,節約紙質辦公成本。

推動清潔能源發展:使用區塊鏈技術構建的激勵模型能夠完成能源的微交易,有效推廣清潔能源的使用。比如在社羣中,使用者可以透過將使用光伏電池產生的電能輸入到網路系統中,獲得積分獎勵。同時在系統中其他需要用電的使用者要花費積分購買電力,交易可以透過智慧合約自動執行,其中無中間商參與。在此種模式下,區塊鏈技術大大推動了分散式可再生能源的發展,且最佳化了能源分配狀況。

歐洲最大的電力供應商之一,瑞典政府擁有的跨國電力公司Vattenfall AB已經採納了區塊鏈解決方案,並計劃在2019年擴大該方案的影響力。Vattenfall AB希望透過區塊鏈來快速完成家用太陽能電池板的“綠色認證”,甚至進一步成為“綠色能源生產商”,為電網提供清潔能源。

微電網系統:使用區塊鏈技術建立的微電網系統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保護生態環境方面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微電網系統能夠推進地區能源的產出和使用,減少能源運輸的消耗,解決能源分佈不均衡等問題,更彈性和高效。

Brooklyn Microgrid布魯克林微電網是由LO3 Energy運營的基於區塊鏈技術的P2P能源網路。在社羣中,能源產出者可以透過以太坊智慧合約將過剩的能源出售給鄰居,能源監控由智慧電錶完成。Brooklyn Microgrid於2016年開始測試執行,截至2019年10月,微電網測試執行良好,其運營公司正在尋求監管支援以擴大的使用範圍。

能源行業有較強的採用區塊鏈技術需求,但是技術整合過程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包括技術開發、多方確認合作以及政策支援等,需要企業政府、能源行業上下游的多方共同努力。

3.9 公益

2019年的諾貝爾經濟學家頒發給了Abhijit Banerjee,Esther Duflo及Michael Kreme三位學者,以表彰其在扶貧領域所提出的相關理論,這體現了學術界和公眾和對於扶貧、公益的極高重視。不誇張得說,它是世界各國都亟需關注和解決的重要課題。

扶貧和公益,都在社會慈善的範疇之內。但是近些年,受到少量負面案例的影響,慈善行業的受信任程度實際上在不斷削弱。輿論監督經常批評慈善行業的要點主要集中資金流向、利用程度和管理者監督三個問題上。

資金流向,是捐助者最重視的問題。不少現行的公益慈善機構,採用的機制不夠先進和透明。它們往往會搭建多個資金池,眾多捐助者向資金池中注入善款,同時管理單位再從資金池向需要扶貧支援和公益支援的個人和團體提供資助。相比點對點的慈善支援,這種資金池模式的效率確實有所提高,但也因可能會有作惡者從中漁利而屢遭詬病。

利用程度,也是社會監督非常關注的問題。相關撥款單位、捐助個人,不但希望能夠得知資金是否流向了對的地方,也同樣希望資金能夠發揮最大的利用效率,精準地幫助貧困地區和欠發達地區。同時,這也是他們委託第三方慈善機構的重要原因,因為這些機構往往是更專業的。但是事實上,2019年,公益慈善行業(例如春蕾計劃)等引起了社會的極大討論,其主要原因是部分捐助人認為自己的善款未能得到充分利用,違背了其初心。

區塊鏈具有公開透明、難以篡改,全程追溯的特點,因此區塊鏈可以在公益扶貧領域發揮它的特點,最佳化慈善流程,建設可信體系,增進輿論監督對第三方慈善機構的信任和信心。

我們認為,區塊鏈可以為扶貧公益行業帶來以下改進:

提高資金流向透明度:慈善機構、捐助者、受捐者、上下游環節、三方監督等相關機構和個人,可以成為區塊鏈系統節點,對相關款項進行鏈上實時核驗和跟蹤。一方上鍊後,其他多方共同監督。例如,當捐助者,三方慈善或者受捐者發現資金數量不對,那麼可以對中間環節進行質詢和複核,這樣將會大大提早問題的發現時間和解決時間。

提高資金利用程度:對於慈善機構和受捐者來說,它們可以透過區塊鏈系統定時公開自身的資金利用情況,同時上傳相關使用記錄作為輔助。這樣可以增加一個財政撥款、社會捐助等來源的驗證通道,進一步加強資金的利用效率。

跨地區捐助:目前某些慈善機構透過數字資產接受捐助,例如2019年10月,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宣佈設立加密數字貨幣基金,接受比特幣等加密數字資產的捐助。這將在某種程度上簡化捐助人的捐款流程,使捐助更方便快捷,同時可以保護隱私。此外,數字資產的支付速度和支付花費,相比傳統的第三方中介來說是很有競爭力的。

身份核驗:透過區塊鏈系統,個人數字身份ID可以被構建,因為區塊鏈的公開透明和不可篡改特性,它可以增加接受扶貧、捐贈者身份的準確性,讓更多真正需要幫助的人群得到應用的幫助。據報道,在2019年,中國貴州省清鎮市已有50萬居民獲得了鏈上身份,這將有助於深化貴州省的精準扶貧程序。

總體來說,2019年區塊鏈技術已經在慈善行業嶄露頭角,未來一段時間內還將持續發揮它的作用,增加慈善行業的可信任度,讓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得到更充分的幫助。

3.10 旅遊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全球化的社會發展,旅遊行業進入快速發展的階段。隨之而來的許多行業問題,我們希望透過區塊鏈去解決。

旅遊資訊真實性存疑:在傳統的網際網路世界中,部分酒店、旅行社、景點等服務提供商為了獲客拉新,會選擇聘用大量“水軍”進行虛假評論,透過虛假評論誤導甚至欺騙消費者,承諾的部分服務內容無法兌現,消費者無法獲得真實有效的資訊,選擇成本極高。而消費者的真實評論在平臺上同樣會遭到刪除或者篡改,評價系統的失效無法給消費者提供公平、公正的消費環境,使得消費者的權益無法受到保障,消費產生的糾紛也因為缺乏證明難以追責。

資訊不對稱提高交易成本:旅遊行業經過了多年的發展,OTA平臺成為了最大的渠道商,近乎壟斷了整個旅遊行業,利用流量優勢向上擠壓旅遊服務供應商,利用資訊不對稱向下欺瞞消費者,從旅遊服務提供商到消費者的整條鏈條中存在著多個交易環節或中間商,提高了交易成本並降低了交易效率。這些成本最終轉化為使用者高昂的出行費用,旅遊服務提供商在利潤遭受擠壓的情況下也無法在服務質量上提供保證,服務質量有所下降。這些共同導致了消費者無法享受到“物美價廉”的服務,消費者的消費體驗不佳。

另外,在傳統的OTA平臺上產品服務價格注水、庫存不透明、捆綁銷售等事情屢見不鮮,平臺對產品價格有著極大的話語權與操控權,利用使用者大資料“殺熟”的負面事件也頻頻被曝出,對旅遊行業產生了惡劣影響。

管理不成熟造成的行業亂象:除了上述問題,旅遊行業內還存在著由於管理制度不成熟、混亂所造成的不良現象,如導遊不具備導遊資質,黑心導遊與景點商家勾結,強迫遊客消費,更有航空公司超賣機位,影響遊客的行程。以上案例無不損害著消費者的權益。

在這些問題上,區塊鏈技術都能夠發揮它的作用,對旅遊行業進行改良。

重建信任機制,提升服務質量:利用區塊鏈不可篡改及可追溯的特點,確保網路平臺上的服務評價真實可信,防止虛假評價的憑空捏造與傳播,創造良好的消費環境,降低消費者的選擇成本。同時,真實的服務評價會倒逼旅遊服務提供商提供誠信的服務,把關服務質量。

減少中間商,降本提效:結合區塊鏈技術,能使旅遊服務的交易鏈條更加透明化,減少冗長、不必要的交易環節,降低由資訊不對稱所堆積的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利用區塊鏈社羣互相監督、共同治理的特點,有效避免旅遊平臺利用資訊不透明擅自加價、捆綁銷售等損害消費者利益的行為。除此之外,將交易鏈條中涉及到的登記、支付、交付、投保、賠付等環節利用智慧合約實現自動化執行,有效降低多方的人力及系統成本。

資料記錄溯源,解決旅遊糾紛:區塊鏈平臺上的參與節點的任何運算元據均會上鍊驗證儲存,並受其他節點監督。凡是存在違規操作或服務糾紛時,區塊鏈上可信且可追溯的資料可以為解決糾紛提供有效的法律依據,更加高效的進行權責追問。

旅客身份ID認證,一路暢行:區塊鏈具有身份認證的功能,使用區塊鏈的分散式驗證對遊客的個人身份進行核實,保證身份資訊的真實性與不可篡改。後續需要呼叫查驗旅客身份的機構僅需在許可權內檢視,即可確認旅客資訊。旅客在登機、入住、進園區等環節無需重複認證身份,同時也節省了認證環節的人員成本。

分散式OTA樂鷗線上文旅(LEOOY)是一個典型的區塊鏈在旅遊行業的應用案例。樂鷗線上文旅透過區塊鏈技術構建不同於傳統網際網路的分散式OTA平臺,以酒店預訂、票務、景區查詢、資源共享、社群等核心功能為切入點,為旅遊行業提供基於區塊鏈的分散式解決方案。它利用區塊鏈智慧合約自動化執行所有操作環節,無需單箇中介機構負責運營,參與者之間實現了點對點的交易,省去交易鏈條的中間環節,大大降低各方成本。該平臺上所有參與者的行為資料均會加密上傳並複製到網路中的所有區塊,實現全網資料同步,保證沒有參與者能操縱平臺,損害他方利益。平臺也會將參與者的所有資訊在加密之後存入IPFS分散式檔案系統,建立可驗證的數字身份——樂鷗通行證。需要核驗旅客的身份資訊時僅需驗證其數字身份即可達到核驗的目的,從源頭上杜絕個人資訊洩露的可能性。

3.11 商業營銷

會員及積分管理是企業最主要的營銷手段之一,透過會員等級、折扣促銷、積分禮品兌換等方式來輸出會員權益,提高會員忠誠度,增強企業整體使用者粘性。

目前,傳統的企業會員積分運營體系存在諸多痛點,影響了會員激勵與管理的效率。一是傳統會員積分體系通常較為封閉,積分“自產自銷”,獲取途徑和使用途徑都較為受限,無法與其他積分便利的兌換。對於使用者來說,可能在多個平臺處均有會員積分,或存在很多長尾積分,無法綜合利用,實現效用最大化。從企業的角度來看,生態內積分的封閉性也使得會員積分的權益價值較低,對會員的激勵效果和營銷效率都相應減弱。

第二,會員積分的一個常用權益兌現方式為兌換禮品、服務等,除了企業本身已有的產品,大部分的禮品可能來自外部的服務商,如航空公司積分、支付寶積分等通常都可以兌換各種商品。在出現外部權益服務商的情況下,積分之間的對賬是一個非常繁瑣的工作,通常由服務商收到使用者支付的積分後再與企業進行清結算。而傳統積分由單一企業進行資料的記錄和維護,整體發行以及在平臺、商戶、使用者之間流轉的過程不透明,資料可任意篡改,可能出現積分濫發、失效、對賬錯誤等等損害使用者和商戶利益的情況。

而基於區塊鏈的會員積分體系則可以利用區塊鏈分散式賬本的技術特性,有效解決當前積分系統封閉及各方資訊不透明的情況,建議更多透明可信的積分體系。透過區塊鏈,可以搭建企業間的積分兌換平臺,取代基於檔案傳輸的積分兌換方案,使得企業之間能實現積分實時清算,使用者能夠隨時隨地兌換其他企業的積分,促使碎片化積分發揮最大的價值,從而幫助企業更好地維護使用者,發揮會員積分的營銷效果,增強營銷有效性。對於存在多個權益服務商的平臺,區塊鏈技術透過讓多方共享賬本,資訊互通,從而更好地監管積分的發行、銷燬和流通,進行積分在平臺、使用者和服務商之間的支付和清算,提高積分清結算的效率。

會員積分結合區塊鏈技術將可以形成一個可信的會員積分營銷體系。未來平臺也可不斷擴大生態服務商,加入營銷商環節,當會員積分可以作為生態內支付權益的手段後,還可透過區塊鏈積分的可程式設計特性實現營銷商、服務商、平臺之間的實時分潤,讓營銷資料和效果透明化,更好的實現精準營銷,增強使用者粘性,同時減少多方合作的信任成本,實現多方共贏。

南航在近日上線了基於區塊鏈技術的積分里程兌換系統。區塊鏈本質上是一種分散式記賬技術,透過其透明性、不可篡改及可追溯等特點,重塑積分里程兌換的流程,從技術上解決資訊驗證與安全性的問題,兌換流程實現自動化、全程可追溯,避免人工操作帶來的時滯及誤操作,也給予該積分更多的公正性和更高的透明度。

火幣中國也先後聯合數家大型企業開發了基於區塊鏈的積分系統,如椰子積分、海馬星球等。

椰子積分是由火幣中國聯合椰雲網路、海南銀行共同開發運營的,國內首個基於區塊鏈的“積分發行及兌換平臺”,使用者可持有椰子積分兌換海量禮品。其中,椰雲網路為第三方積分運營平臺,替各類商家發行並運營積分;海南銀行為資金託管方,負責核對積分流水以及完成積分的資金結算。在實際運營中,由於積分發行和銷燬均由平臺運營方自行進行,可能出現積分超發等資訊不對稱現象,對於其他參與方尤其是資金託管方海南銀行來說有很大的擠兌風險,整個體系的信任成本較高。椰雲平臺建設基於區塊鏈的賬戶管理體系,平臺、商家和使用者統一使用,實現業務流程上鍊,積分發行和兌換流程公開透明。對於商家和使用者而言,可以實時透過區塊鏈賬本查詢平臺到積分發行和轉賬;對於平臺而言,積分兌換實時清結算,大大提高平臺運營效率,降低信任成本;對於銀行而言,平臺積分的發行與兌付配平問題,可以透過自動觸發的合約規則執行,有效防範積分超發。同時,基於區塊鏈底層,對積分發行和兌換全程安全監測,採集運營情況,實時監控和異常報警,保障系統安全運營。

2019年12月,針對旅遊場景的“椰子旅遊消費積分”平臺成功釋出,成為我國旅遊消費行業首個運用區塊鏈技術進行積分發行和兌換監管的落地應用。執行一年多以來,基於該平臺總共發行了超過3100萬個受監管的積分,賬戶數達10萬個以上,積分流水突破3千萬人民幣。已為一百多家商家提供服務,接入了京東商城、網易嚴選、話費充值、加油卡充值等20多萬種兌換商品,積分兌換商品價值超過5000多萬元。

海馬星球平臺是火幣中國和思創股份聯合打造的以區塊鏈技術為基礎,面向消費者和民營加油站的智慧服務平臺。基於區塊鏈技術建設了通用積分系統,包括價值穩定的支付積分和獎勵積分兩種積分系統。支付積分創造了統一的結算體系,基於區塊鏈和智慧合約,可以自動生成財務報表,向接入系統接受積分支付的服務商提供真實透明的積分資料;獎勵積分則面向服務商和使用者,使用支付積分消費即可獲得獎勵積分,對於各類服務提供統一的獎勵積分體系,使得各服務商的會員積分可以相融合,擁有更多、更集中的權益兌換選擇,從而更有動力使用服務平臺。

海馬星球平臺既解決了各個民營加油站財報不透明的問題,又建立起標準化的激勵體系。透過對商家和使用者的雙邊激勵實現使用者增長和商家增收,化解無效競爭,打破目前民營加油站碎片化經營的狀態,實現規模經濟,促進民營加油站實現新發展。統一的會員積分系統將會擁有更大的使用者群體及更高的使用者粘性,將吸引更多的服務商加入,形成良性迴圈。未來,基於區塊鏈提供的服務記錄,可實現以加油站為中心、4S店、周邊商家和汽車保險公司等多主體參與的多樣化汽車產業形態。

四、區塊鏈應用落地的挑戰及應對方式

區塊鏈作為一項新興技術,在應用落地過程中,除了最核心的找出與產業的真正結合點,解決行業真實痛點之外,在實際操作落地之前,也有一些問題或者普遍的擔憂需要解決。目前企業在應用區塊鏈時的擔憂主要有:如何保證上鍊資訊的真實性,保障區塊鏈建立可信環境的前提;如何保障資料隱私性,確保企業自身在應用區塊鏈的過程中不洩露敏感資料;企業偏好使用聯盟鏈,那麼使用聯盟鏈會不會影響資料在聯盟外的互通和互動;產業區塊鏈專案要如何冷啟動以及可持續發展。

4.1 如何保證上鍊資訊的真實及有效性

資訊與區塊鏈的關係可以分為資訊上鍊前以及資訊上鍊後兩個階段。區塊鏈的可追溯和防篡改等優勢主要是在資訊上鍊後的階段創造價值,如保證資訊上鍊後的真實性,讓使用者可以放心地相信它;但要保證使用者相信的資訊真的是正確的,還得從資訊的源頭入手,也就是如何保證資訊上鍊前沒有被篡改過的問題。這是單一的區塊鏈技術無法做到的,可以藉助其他的方式,從兩個層面進行改進。

第一個層面是資訊採集的層面,可以在資訊採集環節先對資訊進行認證,讓資訊有一定的權威背書再進行上鍊處理。

這種方式需要基於現有的資訊認證方式,如公證處公證、CA認證、盡職調查等等。本報告3.1節中提到的tZero投資人KYC採用的就是先進行盡職調查再上鍊的方式,該案例中投資人的相關資訊全部透過傳統的方式進行鏈下的稽覈,如ID、住址、淨資產等,得出結果後在鏈上生成投資人賬戶,並基於稽覈的結果透過智慧合約管理賬戶許可權。這個賬戶和對應的許可權其實就是投資人的鏈上身份資訊,以後所有涉及解除禁售、市場交易的行為,全都基於這一認證過的資訊進行。

在資訊認證的過程中,也可以藉助其他技術,比如語音識別、指紋識別等生物特徵識別技術。生物特徵本質上也是對資訊的背書,同一個使用者產生的不同資訊,可以在透過生物特徵認證之後再上鍊存證。除此之外,也可以藉助物聯網技術,由機器自動採集資料,減少人工的干預,降低篡改資訊的可能性。

第二個層面是縮簡訊息產生或資訊驗證到資訊上鍊之間的時間視窗,以降低人為篡改的可能性。

為了縮簡訊息驗證後到資訊上鍊的視窗,我們可以在聯盟許可鏈中設定驗證節點,讓資訊被驗證後第一時間向其他節點廣播。甚至可以將驗證過程也放在區塊鏈上完成,比如引入多家認證機構,各自分別上傳認證結果,基於智慧合約判定,只有在全部透過認證透過後才算是完成認證,而智慧合約判定之後也將自動為資訊加蓋時間戳,完成資訊上鍊過程。除此之外,基於感測器、物聯網等技術採集的資料也可以直接繞開人工干預環節,實現自動化的實時上鍊。

除了透過以上方式來加強資訊上鍊前的可信度,區塊鏈上鍊後的不可篡改性也將對上鍊前的篡改行為產生約束,尤其是針對臨時性的篡改行為。基於單點管理的系統,可以隨意更改資料,臨時作惡達到目的之後可以不留痕跡地把資訊改回來。但一旦將篡改後的資料上傳至區塊鏈,就再也沒有機會修改,或者說任何修改都會留下不可磨滅的記錄。因此,在資料上鍊前是否要篡改資料,對於作惡之人也成為了需要慎重考慮的問題,這樣一來,篡改資料的成本也升高了。

4.2 如何確保資料隱私

區塊鏈希望實現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資料共享,解決資料孤島的問題。而在資料共享的過程中,企業經常會對資料隱私的問題產生擔憂,這一擔憂也極大地阻礙了區塊鏈的應用落地。所以,如何確保資料在保護隱私的前提下共享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常見的區塊鏈隱私保護方式可以分為設定資料許可權加密計算兩種。

設定資料許可權是指透過一些方法對資料讀取的許可權做出一定限制。多重簽名是使用較多的一種方式。區塊鏈上一個賬戶給另一個賬戶傳輸資料時會用到數字簽名,其基本過程是:接收賬戶首先生成一對金鑰,同時將其中的一把作為公鑰,得到該公鑰的傳送賬戶使用該金鑰對資料進行加密,並與包含有傳送方私鑰的數字簽名一起傳送給接收賬戶,接收賬戶使用另一把對應的私鑰對其進行解密,這樣就實現了區塊鏈上的機密資料傳輸。如果接收方是多重簽名賬戶,就需要將過程中的一個數字簽名變為多個簽名,而接收方也需要使用多把對應的私鑰對資訊進行解密,比如該多籤賬戶對應N個金鑰對,可規定其至少需要有M個(M小於等於N)對應私鑰進行解密,才可以檢視資料。在企業應用中,可以只將解密的私鑰授權給相關的人員,實現由多方控制的更高階別的資料隱私。

基於金鑰對這一特徵,我們還可以結合智慧合約,對解密私鑰的許可權做出額外的限定。比如限定有限時間擁有許可權:透過智慧合約限定持有私鑰的人員只能在特定時間內進行資訊解密,過了限定時間,該許可權自動失效。或者由事件驅動獲取許可權:只有當特定事件發生時,這N個金鑰才可以擁有解密許可權。

除了對資料讀取的許可權進行限制之外,還可以透過一些方式,直接繞過資訊讀取,直接進行加密計算

安全多方計算就是這樣一種方式。該方案主要解決多方參與資料處理,且無可信第三方的情況下,如何安全地計算一個約定函式的問題。參與計算的各方可以在不洩露自己的資料的前提下,共同完成某個計算過程,並且最終的計算結果還能證明是正確的。安全多方計算可以解決大資料時代,有價值的資料或是隱私資料難以分享的痛點,例如金融資料、醫療資料等。在安全多方計算的協助下,多個資料持有方才能更放心的開展合作,在不損害自身利益的情況下,創造更大的價值。可信執行環境(TEE技術也能夠達到對資料進行加密計算的目的,它主要是透過硬體以及和硬體最接近的軟體對資料和計算過程進行加密。TEE是計算裝置CPU內的一個安全區域,它執行在獨立的環境中,且與作業系統並行執行。在TEE中執行的授信應用可以訪問裝置主處理器和記憶體的全部功能,而硬體的隔離保證作業系統中其他的應用無法檢視TEE中的資料和程式碼,從而保證該環境下的機密性。TEE與安全多方計算的主要區別在於:1)TEE技術方案需要有硬體支援,而安全多方計算主要基於軟體;2)TEE環境主要確保單臺裝置中的資料和計算過程的隱私,而安全多方計算主要保證多方協作時的資料計算隱私。

4.3 如何實現聯盟鏈之間的資料互通

目前大部分的區塊鏈應用都只解決了單個聯盟許可鏈之內的資料共享以及協作問題,如果有其他的主體或其他的聯盟鏈想與這個系統產生互動,就需要加入這個聯盟許可鏈成為其中的節點。但這樣做的成本較高,也不可能讓全世界所有的主體都加入到一個共通的聯盟鏈中,且有些時候這種“互動”可能只是部分的資料互通,而這個新主體或新聯盟並不需要參與到這個聯盟許可鏈的共識或者記賬過程之中。這種時候,最理想的方式其實是讓兩個聯盟鏈保持獨立性,但需要的時候保留跨鏈交易的可能。

聯盟鏈的鏈間跨鏈和傳統公鏈的鏈間跨鏈有相似亦有不同。傳統公鏈的跨鏈強調資產的高安全性,而且公有鏈節點數量眾多,無需准入許可,容易受到網路中的拜占庭節點(或惡意節點)攻擊。這對跨鏈的中間步驟要求較高,比如需要大量抵押或者強密碼學手段來增加其安全性。但是,對於聯盟鏈來說,聯盟鏈中節點較少,協調容易,且存在准入門檻,它有助於讓節點之間、聯盟鏈賬本之間的協調、溝通更高效和安全。當然,如果只是簡單的資產跨鏈,那麼雜湊時間鎖可能可以同時適用於公有鏈和聯盟鏈間。

針對聯盟鏈之間需要進行的資料互通和資訊互動問題,業界已經初步摸索了多種解決方案,其中有三類解決方案備受關注,分別是:公證人跨鏈、主動相容跨鏈平臺、被動相容跨鏈平臺。

(1)公證人模式是最為簡潔的設計,即“中間人”不僅進行資料收集,還進行交易確認和驗證。此時的“中間人”將成為可信第三方,可以是一個雙方可信的機構,也可以是一群節點。

對於需要跨鏈互動的多個聯盟鏈來說,由各聯盟鏈派出代表組成新的中間人是不錯的選擇。因為聯盟鏈節點是可信節點,其組成的新的中間人群體相對可信。如上圖所示,當聯盟鏈A和聯盟鏈B需要進行跨鏈資訊互動時,可由中間人進行傳遞。

該機制整體效率高,且可信任程度高。此時的“中間人”將成為可信第三方,可以是一個雙方可信的機構,也可以是一群機構。其驗證交易是否正確的過程又將有多種演化,主要分為三種:單簽名公證人機制、多簽名公證人機制以及分散式簽名公證人機制等。

(2)主動相容跨鏈平臺是自上而下進行的,主要針對的是已有的區塊鏈系統。對於聯盟鏈來說,如若已有不同的上層目的區塊鏈應用系統,再進行底層的跨鏈機制研發,可以主動相容一些規模較大,使用範圍較廣區塊鏈方案,例如HyperLedger Fabric、Quorum等,通常這些系統都是異構鏈,需要開發定製化的介面。

(3)被動相容跨鏈平臺是自下而上進行設計的,主要針對未來尚未開發的區塊鏈體系。對於一些聯盟鏈解決方案來說,可以先行搭建好底層的跨鏈平臺,讓其它區塊鏈系統能簡單、便捷、安全地接入,共享跨鏈平臺的系統便利。

一般來說,跨鏈平臺需要優先鏈間互作業系統和協議標準開發,後續只需在其已有平臺上進行符合標準的開發,即可建立天然具有系統內跨鏈功能的區塊鏈。不過這裡的跨鏈是指符合此協議標準的鏈間能簡單互連,若是要和該體系外的其它鏈之間進行互操作,還需要開發單獨的中介軟體例如“橋接鏈”等來進行連通。

2019年5月,加拿大央行(BOC)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基於區塊鏈技術和央行數字貨幣完成的跨境支付試驗中就實現了聯盟鏈之間的跨鏈。透過使用雜湊時間鎖定合約技術,雙方將各自的區塊鏈專案Jasper(基於Corda)和Ubin(基於Quorum)區塊鏈網路進行連線,完成了“跨鏈”動作。螞蟻金服旗下的螞蟻區塊鏈,也已經於2019年9月釋出了ODATS聯盟鏈跨鏈方案,中文全稱是“開放資料接入可信服務”,它給聯盟鏈使用者提供了基於智慧合約的跨鏈服務能力,透過ODATS,螞蟻金服可以令聯盟鏈開發者和使用者低成本、安全和跨平臺的互動操作。根據其披露的資訊,採用ODATS開發的聯盟鏈系統,可以使用螞蟻區塊鏈、Fabrci以及Quorum等知名聯盟鏈元件。

我們在不遠的未來,非常有希望看到更多的聯盟鏈系統進行“互聯”,並更好地應用於商業和生活當中。

4.4 如何實現產業區塊鏈專案的冷啟動

雖然區塊鏈的長遠目的是解決信任問題,但在落地過時仍然會有一個信任過程。其應用初期需要一定的權威推動力來對它進行背書,並建立示範效應,才能實現冷啟動。這種權威推動力可能來自政府、行業巨頭、以及行業聯盟。

政府背書:對於涉及到居民人身、財產安全等方面的應用,最好有政府機構的參與。比如涉及居民身份資料的場景,如基於區塊鏈身份的鏈上徵信、安防系統等等。由於所涉及的資料較為敏感,且涉及的群體廣,有政府機構的背書會更容易讓使用者信任。政府機構參與的方式,可以是作為認證節點,為區塊鏈中的資料交換、交易往來做認證和記錄;也可以是作為監管節點,對區塊鏈中的某些方面進行監管以及定期檢查。

行業巨頭聯合,共同推動:有些對資料全面性要求較高、需要整個行業集體參與的領域,需要由行業各巨頭聯合,或由行業聯盟來共同推動,比如智慧交通領域。智慧交通的一項重要目標就是改善道路安全、緩解交通擁擠,而這一目標需要基於所有的車輛資料,而汽車資料的上鍊又需要基於汽車的數字身份。這一領域如果應用區塊鏈,就需要各大整車廠聯合推動,讓整車在出廠時就能擁有身份上鍊的可能性,比如內嵌資料感應裝置,內嵌區塊鏈錢包地址,或在出廠時直接將汽車的唯一編碼上鍊登記等等。

核心企業推動背書:在一些上下游存在依賴關係的領域,需要由核心企業推動區塊鏈在其周邊生態內落地,比如供應鏈金融領域。一個供應鏈系統及金融服務的運營需要依賴核心企業的信用,而要徹底解決上游中小型企業的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需要整個鏈條上業務流、資訊流、資金流相關的資料都進行上鍊加密共享。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核心企業在供應鏈最下游的訂單生成時,就將其記錄在區塊鏈上,這也是核心企業信用在區塊鏈上流轉的前提。所以說,該領域最主要的問題,需要有核心企業的參與才能夠得以解決,而如果直接由核心企業牽頭,區塊鏈落地也會更有效率。

4.5 如何實現產業區塊鏈專案的可持續發展

首先,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區塊鏈專案一定要有良性迴圈的商業模式。比如供應鏈金融中的區塊鏈,讓核心企業的信用流轉起來,在鏈上傳遞,為中小型供應商提供了更多的融資機會;而中小供應商有了更多的融資機會,又可以反過來更好更及時地服務供應鏈下游買家,這樣形成了一個良性的迴圈。又比如一個基於大資料的網際網路服務平臺,其業務瓶頸之一就是越來越多的使用者擔心資訊被平臺濫用而不願貢獻資料,而區塊鏈上的資料自治性可以保證使用者資訊只有使用者自己能管理,且收益權也將歸還給使用者,這樣一來使用者的擔憂減少,平臺方也有更多機會去接觸使用者資料,併合法使用它們。

第二,需要在專案參與者之間建立共贏的獎懲體系。一方面是需要給做出貢獻的人合理的回報。比如一個區塊鏈平臺為其參與方帶來了新的收入,那麼需要確認這個收入是來自哪家參與方的傳播,或是來自哪位使用者的二次傳播,並給與相應的獎勵。另一方面,也需要建立懲罰機制。對於聯盟鏈中不積極貢獻,或者嘗試作惡的參與方一定的懲罰。

第三,需要建立合理的治理機制,這種治理機制最好是多點參與的。多點治理與單點治理相比更為客觀獨立,將更有利於聯盟鏈的長遠發展。比如一個行業巨頭髮起的聯盟鏈網路,如果因為它是發起者而成為了唯一的管理者,未來可能將出於私利而拒絕競爭對手及相關公司加入網路,不僅將造成網路的發展瓶頸,還會造成行業的資訊割裂。另一方面,多點治理與完全分散式的治理相比效率更高,更適合企業級的聯盟鏈應用。比如在一個清結算聯盟鏈網路中,會涉及到多家參與的銀行,如果完全用分散式形式管理,容易出現的“群龍無首”的問題。研發或者運營上遇到了問題,參與者之間的推脫,導致解決問題的效率低下,甚至將專案拖死。這裡一方面原因是激勵機制不夠到位,另一方面也存在權責確認不夠明確的問題。如果這時存在一個多點治理委員會,該委員會將需要擔負起研討出解決方案的責任。這樣的治理委員會成員需要由所有參與方共同選舉,同時也需要定期進行換屆,以保證其客觀獨立性。

五、2019年全球重點數字資產剖析

5.1 Libra:區塊鏈金融典型應用

2019年6月18日,全球擁有27億使用者的知名社交網路公司Facebook正式釋出Libra的白皮書和測試網,隨後在全世界內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Libra的使命是建立一套簡單的、無國界的數字貨幣和為數十億人服務的金融基礎設施,致力於使得全球使用者可以以更低的成本和更快的速度進行貨幣的支付和流通,尤其是對於金融基礎設施落後的國家。同時,Libra的價格穩定,更偏向於貨幣的支付功能。

Libra由分散式治理組織Libra 協會進行管理。協會總部位於瑞士日內瓦,成員包括分佈在不同地理區域的各種企業、非營利組織、多邊組織和學術機構,Facebook是協會中的一員。初始協會成員共有28家,但支付巨頭PayPal、支付公司Mastercard、Visa、Stripe、Mercado Pago、電商巨頭eBay、網際網路酒店預訂服務平臺booking以及英國典型巨頭達沃豐共8家公司由於各種壓力或自身業務發展相繼退出。2019年10月15日,21家Libra協會初始成員簽署了Libra協會章程,Libra協會理事會正式成立。15日還舉行了首次理事會議,協會成員共同任命了董事會,並投票選舉了Libra協會的執行團隊成員。未來Libra協會成員將計劃達到100家。

從Libra的功能定位來看,其是區塊鏈金融領域的典型應用,主要應用場景包括:

1)跨境轉賬與清結算:目前全球跨境支付和匯款的市場很大,每年至少有上萬億美元的轉賬額,轉賬速度T+N,平均轉賬手續費率超過7%,成本高,效率低。基於區塊鏈全球化、點對點、可清算等特點,Libra可以在全球搭建新的價值傳輸網路,在跨境支付領域發揮強大的優勢,完成轉賬資金的實時清結算和可追溯,提供相比現有金融體系更高效便利、更低成本的金融服務。

2)移動支付工具:Libra作為支付工具,在跨境支付消費時能夠更加便捷高效和低成本。由於數字工具本身為線上支付,所以線上渠道場景是最容易打通的應用場景,尤其在跨境電商、境外消費等領域。Libra利用其創始人們的全球應用資源,為其提供了廣告支付、電商消費、交通出行等各種線上支付場景,使其有很強的普及性和滲透性。同時,對於一些本身移動網際網路建設不夠發達的國家,Libra可以直接成為國家的移動支付工具,提高居民支付便利性。

3)普惠金融:目前,全球還有約10億的人群有手機卻沒有銀行賬戶。比如菲律賓就是這樣一個典型的國家,大約70~80%的菲律賓人口沒有銀行賬戶,且銀行間市場極不發達不利於資金流動。而菲律賓2015年的匯款總額達到GDP的10%。對於這樣的國家和人群,Libra首先可以基於區塊鏈幫助人們構建數字身份,形成不可偽造,行為不可抵賴的可信資料,其次可以利用區塊鏈的點對點支付功能,快速進行個人資產可信交換;最後,基於區塊鏈上的各類可信資料,區塊鏈可逐步構建出真正的普惠金融體系。

所以Libra具有很強的使用需求,可以成為弱國政府的普惠金融基礎設施,讓以往沒有銀行賬戶,難以負擔金融成本的當地居民可以便利地行使儲蓄、支付、借貸、跨境轉賬等一系列金融權利,提高金融行為的便利性。

5.2 類似Libra的跨境數字貨幣工具

2019年,除了Libra以外, 還有多項類似Libra的數字貨幣工具推出,均有非常典型的代表意義。其中重點專案包括JPMCoin和USC。

JPMCoin是全球知名金融機構摩根大通發行的數字穩定幣,其價值1:1錨定美元,美元儲備放在摩根大通的指定賬戶中。JPMCoin主要被用於摩根大通的各國分子公司之間,以及摩根大通與其業務合作伙伴直接的資金流動,不面向個人使用者。相比傳統的B2B跨境轉賬業務,基於JPMCoin可以實現資金的實時清結算,大大增加了金融機構的業務效率,減少了清結算尤其是跨境時的繁瑣流程。JPMCoin的執行邏輯是,當一個客戶透過區塊鏈向另一個客戶傳送資金時,JPM Coin將被轉移並立即兌換成等值的美元,JPMCoin充當轉賬媒介,從而縮短了結算時間。

第一步,摩根大通的客戶將存款存入一個指定賬戶,並獲得等量的摩根大通幣。

第二步,這些JPM Coin透過區塊鏈網路與摩根大通的其他客戶進行交易(例如,資金流動、證券交易中的支付)。

第三步,JPM Coin的持有者在摩根大通兌換美元。

JPMcoin是執行在其聯盟鏈Quorum上的,只有透過摩根大通KYC的機構客戶才能使用JPMCoin進行交易。JPMorgan早在 2016 年就啟動了開源區塊鏈專案Quorum,區別於公鏈,Quorum針對的是特定的企業或組織,支援節點間的隱私合約,參與方節點和非參與方節點在呼叫同一個合約地址的API時將會得到不同的結果,從而達到隱私合約資料只被參與方共享的目的。Quorum的目標是充當公司和銀行之間的橋樑。摩根大通已將220家銀行納入其銀行間資訊網路。Quorum將有助於這個未來的網路消除外國代理行之間的痛點。

USC(Utility Settlement Coin,公共事業結算幣,也叫U.K.-based project)是由Fnality International公司準備推出的跨國穩定加密貨幣。與JPMCoin是由單一企業發行、於單一貨幣錨定的不同,USC則是由多家企業聯合成立執行,且價值與5種法幣掛鉤,從形式上與Libra更加相近,但是USC也是用於金融機構之間的交易和轉賬。Fnality

International公司由來自美國、歐洲、日本的14家大型銀行和金融機構共投資5000萬英鎊(約合6320萬美元)合資成立,用於管理即將推出的穩定加密貨幣USC。USC將基於一個私有的以太坊網路Autonity來構建,價值將與5種主要法幣掛鉤,分別是美元、加元、英鎊、日元和歐元。這14家國際銀行和金融機構分別為:瑞銀集團、巴克萊集團、納斯達克、瑞士信貸集團、紐約梅隆銀行公司、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道富銀行、德國商業銀行、桑坦德銀行、荷蘭國際銀行、比利時聯合銀行、勞埃德銀行、三菱UFJ銀行和三井住友銀行。USC發行初期將用於銀行之間的貨幣支付清算,後期將像它的名字描述的一樣,用於多項公用事業結算。

目前,USC還未正式發行,但其背後的力量非常強大,計劃之初就具有典型的區域性跨境數字貨幣的特性,另外其面向金融機構,從監管層面和運營層面都比Libra的風險和難度要小。且USC是英國Fnality團隊長期跟包括英國央行、瑞士央行、加拿大央行和新加坡央行等多個央行和銀行討論和研究得到的結果,基於多家央行研究結果的基礎,所以其未來的落地概率較高。

5.3 各國法定數字貨幣盤點

除“類似Libra”的數字貨幣工具以外,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始或已經深入研究其法定數字貨幣。2018年3月,國際清算銀行曾釋出了一份對央行數字貨幣CBDC的研究報告,以圖表的形式提出了一種貨幣分類法,稱為貨幣之花,以明晰法定數字貨幣的概念。其分類主要包括四個維度的屬性,包括髮行者(中央銀行或其他)、 形式(數字或物理)、可獲得性(批發型或一般目標型)和技術(基於通證或賬戶)。這四種維度區分了三種型別數法定數字貨幣(淺灰色部分),包括:基於賬戶體系面向大眾使用者的CBDC、用於金融市場定向支付和結算交易的受限訪問數字結算憑證(類似JPMCoin、USC),基於token體系面向大眾使用的支付工具(類似Libra)。

由於法定數字貨幣專案的重要性和風險性都非常強,需要進行足夠時間的研究和探討。目前部分國家在Libra發行以前就發行落地,以發展中國家為主,但其他大部分國家都處於探索研究和概念驗證階段。但不可否認的是,Libra的推出加速了這些國家對於法定數字貨幣的研究進展。2020年1月21日,據日本央行官網,其與歐洲央行、英國央行等組建了央行數字貨幣小組,共同評估央行數字貨幣(CBDC)的可能性。該小組成員還包括加拿大央行、瑞士央行、瑞典央行和國際清算銀行(BIS)。以下對主要的各國和地區的法定數字貨幣進行盤點:

六、2020年全球區塊鏈行業新趨勢

2020年勢必是產業區塊鏈爆發的一年,在爆發的過程中,又將有怎樣的行業新趨勢呢?我們總結了以下六大趨勢。

6.1行業標準開始落地,加速區塊鏈的應用

6.1.1全球標準進入百花齊放階段

商業標準不但是行業內成員互相協作降低成本的工具,也是商業競爭的重要工具。商業標準是過去幾十年資訊科技行業的發展必不可少的支援組織,也衍生出了各類和標準有關的商業策略。產業區塊鏈天然需要行業各方合作,不同行業的場景也較為分散,因此區塊鏈行業對標準有著天然的需求。

2019年,我們可以看到全球三大標準組織(國際標準化組織ISO,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國際電信聯盟ITU)都相繼成立了大量區塊鏈相關的標準工作組,如2.3.4小節中所提到的,光工作組數量就有26個,制定中的標準數量總和達48項,且標準討論與設立的工作非常活躍。另外,在2019年我們同樣注意到做出區塊鏈佈局的傳統網際網路巨頭也都積極參與了行業標準建設。比如騰訊基於其推出的區塊鏈發票解決方案,已經在三大國際標準組織都提交了電子發票行業標準;同樣,我們在IEEE的P214X區塊鏈系列標準中也看到了華為的提案。相信其他傳統網際網路行業巨頭也會將成熟的場景轉化為行業標準,進而加速相關應用的規模化落地。在2020年,我們預測這些標準工作組協調製定的標準將陸續在各行各業實施。

在全球行業標準加速落地的同時,中國國家標準也在奮起直追。在習近平總書記10月24日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上指出“要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確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著力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後,中國的各大國家標準組織也紛紛提出加速國內自主的區塊鏈行業標準建設。比如國內最大的國家標準組織ISA提出將建立區塊鏈行業標準,信通院也表示將推進14項區塊鏈行業標準的建設。在經歷計算機行業通訊行業的大發展後,政府和企業已經對標準的價值有了深刻的認識我國在區塊鏈行業也採取積極進取的態度,參與國際競爭。

6.1.2 技術屬性標準將與金融屬性標準深度融合

另外,我們還注意到,這些區塊鏈相關的行業標準不但涉及到區塊鏈技術,也涉及到金融科技和加密金融,部分工程技術類的國際標準組織也開始嘗試金融科技類的標準編寫。例如IEEE,其致力於電氣、電子、計算機工程和與科學有關的領域的開發和研究,已經在航空航天、資訊科技、電力及消費性電子產品等領域制定了900多個行業標準,是世界上最大的專業技術標準組織之一,但在它的P214X系列區塊鏈標準中除了技術標準,還涉及到了支付標準及反洗錢標準,甚至數字資產標準。這也體現出可能中短期之內,我們將看到全球範圍內區塊鏈技術與金融應用的深度融合。

6.2區塊鏈教育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6.2.1 高校學科、課程、教材數量與質量並增

如2.3.2小節提到,區塊鏈的相關教育事業正從民間走向了高校。而從根本上解決區塊鏈人才匱乏的問題,也需要從高校的課程中尋找方案。進入2020年,眾多高校、學術機構、研究機構已開始區塊鏈相關教材的編寫,如火幣研究院聯合機械工業出版社積極推出“普通高等教育區塊鏈系列規劃教材”系列,包括《區塊鏈導論》、《區塊鏈系統設計與應用》和《區塊鏈新商業模式分析》等。在過去幾年中,區塊鏈落地應用數量不足,很多區塊鏈的理論更多得是基於設想。但是2019年以來,無論是區塊鏈專案的落地數量,還是標杆專案的影響力都與日俱增,因此,我們認為相比誕生於2016-2018年的教材來說,這些新教材將更加專業,知識點更精準,思路更清晰。

基於準確及時的新教材,高校可以逐步開設區塊鏈相關課程。同時,眾多高校已有的嘗試,也給了其他高校參考案例。我們認為,在不斷的嘗試中,學界能夠逐漸摸索出一套區塊鏈的教學理念,它將適用於二十一世紀二十年代的區塊鏈教育。

隨著區塊鏈課程、教材的數量質量並增,一些高校可能也將會組織搭建“區塊鏈專業”。本科的區塊鏈專業將是一門跨學科專業,將包含計算機學、密碼學、經濟學、金融學、管理學和社會學等綜合內容。研究生的區塊鏈專業則可能會專注某一個領域作為重點突破口,例如技術突破研究,行業應用研究,社會治理研究等。這將是2020年區塊鏈行業最重要的趨勢之一。

6.2.2 獨立機構技術培訓、科普需求增加,出現爆款內容

2019年,基於區塊鏈的科普內容百花齊放,種類繁多,已完成對公眾區塊鏈科普的第一步。在2020年,我們預測會有更多更專業的獨立機構崛起,致力於系統性的區塊鏈科普培訓。同時,這些培訓機構或自媒體,可能孕育出爆款或者頭部的區塊鏈內容,走出類似於5G的廣泛科普路徑,極大地加速公眾對區塊鏈的理解。除了科普內容之外,產業區塊鏈的高速發展將帶動開發需求的快速增長,我們預計未來一年技術開發類培訓的需求將顯著增多,並刺激更多更專業、更系統的區塊鏈技術培訓內容產出。

6.3 支付類加密貨幣落地元年

隨著Libra的宣佈,支付類穩定幣在2019年成為最受關注的加密貨幣類別。由於區塊鏈的點對點、全球性、可追溯、可實時清算等特性,支付類數字貨幣相比於傳統移動支付可謂是跨維度的升級。2019年,Libra已經帶動了一大批類似的支付類穩定幣的推出,包括各國政府提出的法定數字貨幣計劃,我們預測,2020年將開啟這類支付型數字貨幣的落地元年,開始逐漸測試、部署與運營。

6.3.1 Libra長期來看將會上線

作為最具代表性的專案,Libra的上線將正式帶動數字類數字貨幣的繁榮。白皮書中,Libra計劃於2020年上線,目前受到各國政府的質疑,也存在各類多方質疑以及合作伙伴的退出,對此我們預測,Libra上線時間可能會延後,但長期來看大概率仍能夠最終上線。

雖然Libra目前沒有非常顯著的突破性進展,但協會程序的基礎節點均已完成。首先,2019年10月15日,21家創始團隊正式成立Libra理事會,並召開首次理事會議,選舉了協會董事會和執行團隊成員。目前的20家成員,除了支付行業和加密行業的5家公司,大部分的成員對金融監管相對不敏感。另一方面,大部分成員都需要藉助Libra做出一定的突破,有較強的參與動力。包括支付在內的網際網路行業,都有著數字經濟變革的需求,另外,Libra協會此前稱有超過1500個實體表示有興趣加入Libra協會,其中約有180個滿足初始成員標準,達成未來100個節點的目標也可以達成。

第二,在技術上,Libra的開發則是相對最順利的,20家創始團隊都在積極的部署驗證者節點,測試網路上開發者熱度較高。Libra技術官網部落格也在持續更新專案技術進展。2019年10月15日,Libra官方釋出了最近Libra專案的進展報告。進展報告顯示,測試網重啟後的七個星期內已經有34個專案在執行:包括10個錢包、11個區塊鏈瀏覽器、2個IDE、1個API和11個客戶端。預主網方面,截止2019年12月17日,20個協會成員中,已經有8位成員部署了驗證者節點,另外有5位正在部署程序中,還有7位在部署程序中的成員沒有技術團隊。對於那些沒有技術團隊但想來部署節點的組織,Libra協會正在制定一項策略,以在2020年完成Libra Core功能後進行部署。Libra主網上線之前將會部署100個驗證者節點。整體開發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中。

第三,最艱難的監管問題,也並非全然是批評和擔憂,美國、英國等在一定程度上還是表達了對Libra專案的支援,如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示,“基本上,我並不太擔心美國央行會因數字貨幣或加密貨幣而無法再執行貨幣政策。同時,美聯儲不會將監管Facebook的Libra專案納入議程,因為美聯儲不具備此類權力。只有當它涉及消費者保護和洗錢時,才會進入我們的管轄”。各國的監管態度和關注的也要點各不相同,從Libra團隊的應對來看,其也有相應的方法來平衡和穩定監管方的質疑,其主要應對思路包括:1)符合金融穩定的監管要求,積極適應有相應監管框架的國家的政策,滿足各國對KYC/AML等方面的要求。2)避免影響主權貨幣,強調Libra的支付工具,承諾將維護和加強的主導美元地位。不排除將來將Libra改為錨定單一法幣的做法。3)承諾資料隱私,切割Facebook和Libra的必然聯絡。

綜上,Libra協會的持續運營和開發及美國政府偏向於支援的態度都表明了Libra目前還未出現不可調解的困難與矛盾,所以長期來看,我們預測Libra最終將會推出。

6.3.2 出現政府背書的區域性穩定數字貨幣

在Libra的驅動下,將可能出現由政府背書的類似Libra的區域性穩定數字貨幣。由於Libra作為數字貨幣具有超維度的優越性,且其使用者量大,滲透難以抵擋,所以不可避免會對其他國家的主權貨幣造成一定的影響。其中產生影響的主要為兩類主權貨幣,一類是不在Libra一籃子儲備中,或在儲備中比例較低的貨幣。第二類是本身信用不足的弱勢國家貨幣,大多數的發展中國家都屬於這一類。所以,在對主權貨幣的威脅下,各國政府必然不會坐以待斃,而是會積極尋找應對之道。

上面討論的兩種受影響較大的貨幣,均可能計劃政府背書的區域性穩定數字貨幣。如歐元,其本身就為區域性聯盟貨幣,所以做區域性的數字貨幣是非常直接有益的策略。2019年9月,德國財政部長Olaf Scholz在談及Libra時表示,將引入名為“e-euro”的歐洲央行數字貨幣,並認為這樣的支付系統對於歐洲金融中心及其與世界金融體系的整合都是有益的,不應將這一領域留給中國、俄羅斯、美國或任何私人機構。另外一類發展中國家,由於單個國家相對弱勢,所以尋求區域聯盟的方式能夠更好的提高該類數字貨幣的認可度。在巴西舉行的2019年金磚國家第11屆年度峰會上,金磚國家商業委員會(BRICS Business

Council)支援在成員國間建立一個單一的支付結算體系的想法,並藉此實現尚待開發的“金磚五國數字貨幣”。金磚五國(BRICS)是指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南非五個主要的新興市場國家,金磚五國擁有全球40%的人口與23%的GDP。

6.3.3 更多型別的法定數字貨幣落地

除建立區域性的數字貨幣外,發行國內的法定數字貨幣也是積極應對Libra滲透的方法。此外,法定數字貨幣還有其他的優勢,如加強國內紙幣監管與追溯,管控貨幣流通與發行,更好地服務貨幣政策。此外,對於部分發展中國家,其本身金融基礎設施不發達,群眾進行金融行為存在困難和障礙。基於區塊鏈發行本國貨幣的數字貨幣,能夠成為其普惠金融的基礎設施,降低金融行為的門檻,只要有手機和網際網路就能進行金融行為。另一方面,這些發展中國家本身的資訊科技和移動設施都還比較薄弱,數字貨幣和區塊鏈底層則可以幫助相關國家一步到位實現資訊化、數字化、移動化,實現資訊化系統、移動支付等諸多產業的突破,提高整體國民經濟水平。在發行機制上,法定數字貨幣不一定錨定法幣,還可以錨定貴金屬、石油等資源,從而使得貨幣價值更加穩定,提高本國貨幣信用。

目前,大多數國家還處於數字貨幣的研究過程中,真正落地的相對較少。其中有代表性的即為上文提到的委內瑞拉石油幣,於2018年2月由委內瑞拉政府發行,採用錨定自然資源的方式,每個石油幣與1桶石油等價,指導價為60美元。但由於實際執行中,石油幣的錨定物存在變動,且錨定並不嚴格,所以石油幣並沒有獲得非常廣泛的認可。2019年,在Libra及整個加密貨幣市場的推動下,各國對法定數字貨幣的關注和推動力都在加強,討論也更加頻繁,各類模式的POC測試逐漸增多。2020年1月21日,據日本央行官網,其與歐洲央行、英國央行等組建了央行數字貨幣小組,共同評估央行數字貨幣(CBDC)的可能性。該小組成員還包括加拿大央行、瑞士央行、瑞典央行和國際清算銀行(BIS)。我們預測,2020年全球將有更多模式的法定數字貨幣發行並落地,成為推動數字貨幣浪潮的開端。

6.4金融、存證、政務等垂直領域應用大量落地

6.4.1 痛點驅動,資金助力,金融行業將迎來大規模應用落地

金融行業各參與者之間的信任成本極高,需要在資訊核驗、合規稽覈等方面花費大量的時間和人力,且很多場景都是重複勞動。同時,又因為該行業涉及太多的使用者身份、資金等方面的資料,對資料隱私也是高度敏感,因此該行業資料互通壁壘較高,資料孤島現象也非常嚴重。比如使用者在銀行開戶的場景,各家銀行本著風險控制的目的,都會對使用者做盡可能詳細的資訊收集(KYC),這些資訊往往都是真實的,需要高度保密。此類KYC的過程本身就是繁瑣的,且因為銀行系統的割裂,在面對不同銀行時,使用者和各銀行員工還需要重複這一繁瑣的程式。金融行業的這些痛點與區塊鏈在建立可信環境、促進資料共享、提升協同效率、最佳化業務流程等方面的優勢是非常契合的,也將驅使區塊鏈技術快速落地。

另一方面,金融行業也是最早開始探索區塊鏈應用的行業之一,如最早成立產業區塊鏈聯盟的就是銀行業,早在2015年9月就成立了R3聯盟,進行基於區塊鏈的資料互通等探索。同時,由IDC《全球半年度區塊鏈支出指南》資料顯示,自2018年有資料統計以來,銀行業一直是區塊鏈投入最多的行業。相信透過長期的探索及實踐,以及大量的資金投入,金融行業將成為短期內區塊鏈應用大規模落地的行業之一。

6.4.2 法律背書,存證領域進入規模化階段

區塊鏈存證是首個受到中國法律背書的區塊鏈應用領域。2018年6月28日,杭州市網際網路法院對中國歷史上首例以區塊鏈作為存證的案件進行了公開宣判,案件中原告藉助保全網區塊鏈存證平臺對被告的侵權網頁予以取證,透過區塊鏈儲存電子資料的方式證明資料完整性以及未被篡改。宣判結果中,杭州網際網路法院支援原告採用區塊鏈作為存證方式,並認定了侵權事實。在這之後,2018年9月,中國最高人民法院公佈《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網際網路審理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且即日起施行。其中第十一條規定明確指出:"當事人提交的電子資料,透過電子簽名、可信時間戳、雜湊值校驗、區塊鏈等證據收集、固定和防篡改的技術手段或者透過電子取證存證平臺認證,能夠證明其真實性的,網際網路法院應當確認。” 該規定實施之後,區塊鏈存證的法律效力在我國得到進一步確認,區塊鏈存證應用也開始逐漸規模化。

根據由最高人民法院資訊中心指導,中國資訊通訊研究院、上海高階人民法院牽頭,聯合6所省市高階人民法院、3所網際網路法院等25家單位共同發起的《區塊鏈司法存證應用白皮書》資料,截至2019年6月底,全國已有吉林、山東、天津、河南、四川、江蘇省等12個省(直轄市)的高院、中基層法院和網際網路法院上線了區塊鏈電子證據平臺。且以南京、廣州、青島等諸多城市的仲裁委也都相繼上線了基於區塊鏈的網路仲裁平臺。有了法律的背書,我們預計該模式在可見的未來將被更多城市效仿,並將區塊鏈在司法存證領域的應用規模化地推廣開。

6.4.3 政府參與,推動中國政務領域後來居上

政務領域包括了眾多應用場景,且往往與一個地區的所有居民息息相關。但政務領域的創新通常需要政府來由上至下地推動,比如全球知名的區塊鏈城市迪拜。迪拜市政府早在2016年底就推出了區塊鏈戰略,鼓勵政府各部門與區塊鏈企業合作,希望在2020年實現“首個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政府”。該區塊鏈戰略是Smart Dubai戰略的核心部分,而Smart Dubai最主要的目標之一就是推動政府部門內外流程的數字化,實現“無紙化辦公”, 該戰略計劃輻射43個政府實體、200個服務中心、1600項政府服務和124項應用。該戰略推出後,迪拜土地局、迪拜道路與交通管理局、迪拜旅遊局等政府部門先後宣佈了各自的區塊鏈服務平臺,如鏈上地產交易合同、租戶繳費,基於區塊鏈的交通管理系統,基於區塊鏈的虛擬B2B旅遊平臺等等。目前,迪拜已在能源、運輸與物流、旅遊、衛生、教育與就業、經濟發展、安全與司法、社會服務、市政與土地工程、智慧街區等領域試點區塊鏈技術。其中涉及到的政府部門包括迪拜水電局、迪拜道路交通局、迪拜旅遊及商業推廣局、迪拜經濟發展局、迪拜警察局、迪拜衛生局等。

中國目前的狀況與迪拜區塊鏈戰略剛推出時類似。在過去幾年中,只有部分地區的政府機構,如深圳、佛山、廣州、杭州、重慶等城市地方政府部門,進行了區塊鏈應用區域性的探索。而目前區塊鏈已上升至國家戰略的高度,2019年10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探索利用區塊鏈資料共享模式,實現政務資料跨部門、跨區域共同維護和利用,促進業務協同辦理,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為人民群眾帶來更好的政務服務體驗。相信在可見的未來,將有更多政務相關機構加入區塊鏈應用大軍。另外,在過去幾年的探索過程中,地方性政府已經形成了一些相對成熟的落地經驗,比如深圳市稅務局和騰訊共同推出的區塊鏈發票已經得到廣泛的應用,深圳市已有7600多家企業接入該區塊鏈電子發票系統,開票金額超70億元;廣東省佛山市的IMI數字身份平臺在2017年6月就已經推出,目前使用使用者已達130多萬,該平臺是依託於區塊鏈底層技術,構建的智慧多功能身份認證平臺,市民可透過平臺辦理公積金查詢、交通違章查詢、水電燃氣費查詢等業務。這些已經過驗證的應用場景,以及與區塊鏈融合的模式,可以成為其他政府部門借鑑學習的經驗,也是區塊鏈在政務領域規模化應用的基礎。

6.5將出現更多聯盟鏈之間跨鏈的案例

在2019年,業界出現了一批有代表性的企業級聯盟鏈解決方案,它們透過聯盟鏈技術解決了企業的實際問題。目前,這類聯盟鏈涉及的範圍相對較小,僅限參與的小規模企業間或者產業上下游使用。

隨著企業對區塊鏈技術理解的加深,和越來越多的企業聯盟鏈的落地,不同聯盟鏈之間也出現了“跨鏈”需求,這些“跨鏈”需求本質上是業務間的聯動。一個簡易、自動化的跨鏈流程可以大大拓寬聯盟鏈的使用半徑。

例如4.3節中提到的,2019年5月加拿大央行(BOC)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之間的央行數字貨幣跨境支付試驗中,就透過雜湊時間鎖定技術實現了雙方區塊鏈底層Corda和Quorum之間的跨鏈。

我們認為在2020年,聯盟鏈之間的跨鏈需求將會大大提升。基於同一個框架的聯盟鏈系統跨鏈一般會使用內建的跨連結口。而基於不同跨架的聯盟鏈系統,可能會考慮採用“公證人”模式,由雙方聯盟鏈節點作為中間節點;或是採用時間雜湊鎖定模式,由密碼學保證跨鏈資產安全。聯盟鏈的跨鏈方案,將成為2020年聯盟鏈行業的重要技術熱點。

6.6區塊鏈將與其他前沿技術更緊密地融合

在2019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構建區塊鏈產業生態,加快區塊鏈和人工智慧、大資料、物聯網等前沿資訊科技的深度融合,推動整合創新和融合應用。區塊鏈的應用截至目前可以說實現了從0到1的落地,即眾多行業和領域都完成了概念驗證和應用試點,但要實現1到100的應用,結合物聯網、人工智慧、5G等其他前沿技術是必然趨勢,也是必要前提。

一方面,區塊鏈可以為其他前沿資訊科技賦能。比如,相比於單一的人工智慧或大資料應用,結合區塊鏈技術可以提高資料共享能力,在解決資料孤島問題的同時保證資料隱私性;可以透過使用智慧合約和激勵機制實現資料確權和交易,使得資料不再具有壟斷性;可以透過共識機制保證大資料及人工智慧運算結果可驗證。而物聯網技術也可以利用區塊鏈強大的加密能力,大大提高駭客穿透裝置的難度,為其帶來更強的安全性。

另一方面,其他前沿資訊科技也可以讓區塊鏈可信環境發揮更大的效用。比如人工智慧可以幫助使用者在區塊鏈可信資料的基礎上,對資料做出高效、有價值的處理和分析,並讓現實世界的應用程式中變得更加智慧;而物聯網可以讓資料採集更加快捷,漸少人為干預,提高資料上鍊前的真實性和可信度;5G可以利用其高速、高容量、低延遲、以及大量裝置連線的能力,彌補區塊鏈應用因追求分散式而產生的記賬速度降低的問題。

對於這些前沿技術的關係,萬向區塊鏈副總經理、萬向實驗室負責人杜宇曾表示,物聯網可實現低成本收集海量資料,5G可支援低成本傳輸資料,人工智慧可以低成本處理海量資料,而區塊鏈意味著低成本信任海量資料。只有當區塊鏈也與其他技術取長補短,相互賦能,才能實現真正的數字經濟和產業融合。我們相信,在從1到100的轉折點上,將很快迎來這種跨技術的融合。

參考資料

1.中國資訊通訊研究院,《區塊鏈白皮書(2019)》

2.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Rethinking correspondent banking

3.IDC,《全球半年度區塊鏈支出指南》

4.北京區塊鏈技術應用協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中科金財,《區塊鏈藍皮書:中國區塊鏈發展報告(2019)》

5.袁煜明、朱翊邦、肖曉,《全球區塊鏈產業全景與趨勢報告(2018年上半年)》

6.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中國網際網路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

7.袁煜明、孫航天,《區塊鏈助力智慧財產權步入新紀元》

8.聯合國,《2018聯合國電子政務調查報告》

9.最高人民法院資訊中心、中國資訊通訊研究院、上海高階人民法院等,《區塊鏈司法存證應用白皮書》

10.BJ van Ruijven, E De Cian, IS Wing.Nature Communications

11.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 Resource Revolution:Meeting the world’s energy, materials, food,

and water needs

12.Deloitte.Breaking blockchain open-Deloitte’s 2018 global blockchain survey

13.Mengelkamp E, Gärttner J, Rock K, Kessler S, OrsiniL, Weinhardt C.Designing microgrid

energy markets A case study: the Brooklyn Microgrid. Appl Energy

14.袁煜明、李慧、鍾維,《火幣區塊鏈產業專題報告跨鏈篇》

15.袁煜明、王蕊,《Libra的運營、監管與“類Libra”的功能暢想》

作者簡介:

1、關於火幣區塊鏈研究院

火幣區塊鏈應用研究院(簡稱“火幣研究院”)成立於2016年4月,於2018年3月起致力於全面拓展區塊鏈各領域的研究與探索,以泛區塊鏈領域為研究物件,以加速區塊鏈技術研究開發、推動區塊鏈行業應用落地、促進區塊鏈行業生態最佳化為研究目標,主要研究內容包括區塊鏈領域的行業趨勢、技術路徑、應用創新、模式探索等。本著公益、嚴謹、創新的原則,火幣研究院將透過多種形式與政府、企業、高校等機構開展廣泛而深入的合作,搭建涵蓋區塊鏈完整產業鏈的研究平臺,為區塊鏈產業人士提供堅實的理論基礎與趨勢判斷,推動整個區塊鏈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火幣研究院自成立以來,被多家機構、媒體評選為優秀作者,產出的專題報告也多次被業內專業機構如中國人民銀行、政府區塊鏈產業報告等引用。並且,火幣研究院還多次參與到區塊鏈國家標準的制定工作中去,如參與工信部《區塊鏈評測標準聯盟》制定、國家網路應急管理中心《區塊鏈數字資產儲存保護技術指南》國家標準制定等。此外,為填補目前區塊鏈教材的空缺,火幣研究院聯合機械工業出版社設計了“普通高等教育區塊鏈系列規劃教材”系列,並牽頭了其中核心教材的出版工作,如《區塊鏈導論》、《區塊鏈系統設計與應用》和《區塊鏈新商業模式分析》等。

聯絡我們:

諮詢郵箱:[email protected]

官方網站:http://research.huobi.cn

微信公眾號:HuobiCN

簡書:火幣區塊鏈研究院

微博:火幣區塊鏈研究院

Twitter:@Huobi_Research

https://twitter.com/Huobi_Research

Medium:Huobi Research

https://medium.com/@huobiresearch

2、關於清華經管商業模式研究中心

清華大學商業模式創新研究中心,由國內著名公司金融和商業模式學者、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朱武祥教授創立。

中心致力於建立商業模式理論、學科體系和分析、設計工具方法,協助企業商業模式最佳化、升級和重構等,提升競爭力和企業價值。

中心採用開放式合作研究模式,聯合研究主題領域的資深業界人士,成立專題研究工作室。目前,研究工作室包括:商業模式理論與設計方法,智慧商業與資料化轉型,IP與商業模式,獨角獸企業商業模式研究與估值,稅務驅動商業模式創新,區塊鏈與商業模式創新。

建立人朱武祥教授,是魏朱商業模式理論的聯合建立人。目前出版的商業模式專著包括:《透析盈利模式》,《商業模式經濟解釋II》,《商業模式經濟解釋I》,《重構商業模式》,《發現商業模式》。即將出版:《商業模式學原理》、《區塊鏈驅動的商業模式創新》、《歷史上的商業交易智慧》等。

中心為眾多企業提供了商業模式諮詢服務:海爾集團、陽光保險、金風科技、美年大健康、杭州鋼鐵、森馬股份、拉夏貝爾、匯金股份、麥迪科技、神州文化控股、先大藥業、華章教育、巨集圖物流、蒙娜麗莎婚紗攝影、深圳保利物業、美聯盛航保險代理公司、中原築路、亞洲鋁業、創維集團等。

3、關於北京郵電大學區塊鏈聯合實驗室

北京郵電大學區塊鏈及安全技術聯合實驗室由專職老師、博士、碩士和專職區塊鏈技術人員構成。北京郵電大學區塊鏈及安全技術聯合實驗室主要從事區塊鏈底層技術研發和應用。實驗室專注於可信區塊鏈創新技術研發、可信聯盟鏈平臺、可信區塊鏈BaaS平臺及可信區塊鏈應用系統定製開發及應用。實驗室及科研團隊承擔/完成國家部委、企事業單位區塊鏈專案20多項,包括存證鏈、傳媒鏈、電商鏈、版權鏈、溯源鏈、供應鏈、徵信鏈等典型應用。實驗室負責建立了“北京郵電大學區塊鏈及安全技術聯合實驗室”、“北京郵電大學區塊鏈技術應用創新區聯合實驗室”。實驗室師生在IEEE Internet of Things Journal, IEEE Transaction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 Future Generation Computer System等國際期刊上發表高水平區塊鏈技術論文10多篇,申請區塊鏈領域專利著作權15項。

4、關於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是以資訊與電子學科為主,工、理、管、文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全國重點大學,直屬教育部,是國家“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專案和“211工程”專案重點建設高校之一、國家雙創示範基地之一、首批35所示範性軟體學院、首批9所示範性微電子學院、首批9所獲批設立積體電路人才培養基地和首批一流網路安全學院建設示範專案的高校之一。2017年學校資訊與通訊工程、電腦科學與技術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

陝西省區塊鏈與安全計算重點實驗室於2018年12月7日由陝西省科學技術廳批准建設,依託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由通訊工程學院、電腦科學與技術學院、網路與資訊保安學院聯合建設,涵蓋了兩個國家雙一流學科“資訊與通訊工程”、“電腦科學與技術”,以及軍外唯一的國家二級重點學科“密碼學”。實驗室圍繞區塊鏈與安全計算共性技術與應用推廣,形成了新型共識與跨鏈互動、鏈上安全計算、隱私保護與可監管、智慧合約與分散式應用、區塊鏈技術與應用評測、後量子密碼及量子區塊鏈等五個研究方向。

5、關於哈爾濱工業大學區塊鏈研究中心

哈爾濱工業大學區塊鏈研究中心是隸屬於哈爾濱工業大學的非獨立法人學術研究機構,成立於2018年9月。研究中心充分發揮哈爾濱工業大學在學科、人才和技術方面的優勢,結合區塊鏈行業領軍企事業單位及高階人才的課題申報和研究,進行區塊鏈技術及應用研發。研究中心面向區塊鏈技術發展需求,在區塊鏈行業相關領域,進行科技專案研發並實現產業化。研究中心在對區塊鏈行業的科技創新、共同開展區塊鏈行業人才培養、促進區塊鏈科技成果產業化及不定期進行區塊鏈學術和產業發展方向的學術交流方面為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和高校師生了解國際、國內前沿動態等方面搭建學術和科技交流平臺。

研究中心現有教授5人,副教授7人,博士6名,研究員多名。承擔國家課題3項,省部級課題6項。

免責宣告:

1.本報告作者及其所在機構與本報告中所涉及的其他第三方不存在任何影響報告客觀性、獨立性、公正性的關聯關係。

2.本報告所引用的資料及資料均來自合規渠道,資料及資料的出處皆被作者認為可靠,且已對其真實性、準確性及完整性進行了必要的核查,但作者不對其真實性、準確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證。

3.報告的內容僅供參考,報告中的事實和觀點不構成商業、投資等相關建議。作者不對因使用本報告內容而導致的損失承擔任何責任,除非法律法規有明確規定。讀者不應僅依據本報告做出商業、投資方面的決策,也不應依據本報告喪失獨立判斷的能力。

4.本報告所載資料、意見及推斷僅反映研究人員於定稿本報告當日的判斷,未來基於行業變化和資料資訊的更新,存在觀點與判斷更新的可能性。

5.本報告版權僅為火幣區塊鏈研究院所有,如需引用本報告內容,請註明出處。如需大幅引用,請事先告知(聯絡方式見“關於火幣區塊鏈研究院”),並在允許的範圍內使用。在任何情況下不得對本報告進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

溫馨提示:開啟下方連結,輸入提取碼即可獲取本文詳情

連結: https://pan.baidu.com/s/1Rro44GSgADCnLcu4o9Nh-g 

提取碼: xkax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