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與公有鏈們的正面僵持戰

買賣虛擬貨幣

隨著人才的頻繁流失,以及區塊鏈熱度的不斷高漲,2017年底,阿里終於開始在區塊鏈領域加碼佈局,將其作為螞蟻金服的BASIC五大戰略(Blockchain (區塊鏈)、Ari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慧)、Security(安全)、IoT(物聯網)和Cloud computing(雲端計算))之一,重點投入。

而最直接的表現,則是其在接下來的一年時間裡,迅速將區塊鏈從原有的公益場景擴散開來,延伸至包括天貓、支付寶、醫療、音樂在內的多項核心業務之上(見下表),試圖在“區塊鏈+”的各條垂直應用領域奪回被公有鏈佔據的行業話語權,從而奪回自己網際網路大廠的統治地位。

然而,就在這時,戲劇性的場景出現了。在過去一年時間裡風光無限的公有鏈行業,在好不容易掌握了一次領跑時代的位置,並獲得了充足的資金之後,並未珍惜現有的大好局面,去招募人員、潛心研發技術、關注相關應用,而是將較多資源投入到了主營業務之外的領域,諸如登陸交易所、市值管理以及投資其他專案等,白白浪費了幾十年一遇的“草根崛起”的機會。

隨著時間的推移,公有鏈創業者們從資訊不對稱中獲得的有利局面,逐漸消退。而阿里雖然一度因過於保守而飽受詬病,但其日拱一卒的緩慢進度,反而給飽受醜聞汙染的區塊鏈行業一種穩重的印象。於是,在公有鏈集團軍的鋒芒開始萎縮時,阿里從後面逐漸追趕上來。

至此,公有鏈的年輕創業者們,與包括阿里在內的聯盟鏈大廠再度形成了一個並駕齊驅的局面。接下來的比拼,實際上就變成了“真刀真槍”的技術廝殺。

就目前的局面來看,現在的“區塊鏈2.0”,也就是“區塊鏈+智慧合約”的組合,已經走到了一個瓶頸,它很難在實體經濟中大規模落地,也很難讓資本市場為之掏錢買單。正如2014年的在2014年打破了比特幣的熊市,用圖靈完備的智慧合約昇華了區塊鏈的話。那麼,在當下這種僵持的格局之下,誰又能成為下一個以太坊,從而承接區塊鏈3.0的勢能,最終名利雙收呢?是年輕的公有鏈行業,還是阿里等網際網路大廠?

要回答這個問題,或許首先應該搞明白解決區塊鏈當下技術困局的兩個關鍵點:

一是技術團隊的廣度。

就目前情況而言,僅憑“區塊鏈+智慧合約”這個組合,並不能很好解決大部分實際問題,必須要引入一些以往可行性不高、但依靠“區塊鏈+智慧合約”卻有望實現的數字技術,比如霧計算和數字社羣等。在這一點上,從賬面上看,像阿里這類有著雄厚積累的IT大廠有著很強的優勢。

二是技術團隊在區塊鏈領域的深度。

這其實就涉及到了一個有趣的問題:在人才一度頻繁流失的情況下,阿里的區塊鏈技術水平究竟怎樣?談及這一點,那就繞不開阿里區塊鏈的另一個明顯特徵:技術專利特別多。資料顯示,其在2017年的區塊鏈專利達到43件,而2018年更達到90件,兩項資料均為全球第一。


看到這裡,很多讀者或許會不禁嘖嘖稱讚:大廠就是大廠,一出手就不同凡響,低調奢華有內涵云云。但問題在於:在評判一家企業的技術實力時,“專利數量”只能說是一個參考指標,而未必能和”技術水平“簡單地畫等號。更何況區塊鏈專利數量的比拼,本質上並不是一場公平競爭。具體來說,主要是由於以下幾個因素:

第一,在專利申請環節,各個公司之間申請專利的標準不同。需要指出,有些公司沒有選擇申報專利,主要是其認為此舉不符合新數字時代創新、合作、開放的精神。因此即便是有成果,多是將其程式碼開源公佈。尤其是目前一些公有鏈專案,如果不將程式碼公開任人審計,將會面臨各路區塊鏈媒體鋪天蓋地的質疑。

而包括網際網路大廠在內的一些聯盟鏈企業,在獲得一些技術成果後,由於實力過於強大,外加沒有發放通證,因此即便用專利對程式碼加以保護,區塊鏈媒體們也沒話可說。這就導致在申請環節,各大公司區塊鏈專利數量就有所差異。

目前,一個共識機制也可獲得專利保護。第二,在專利批覆環節,各國之間的審批週期和批覆標準不同。從現在來看,中國對於區塊鏈專利審批相較於其他行業,總體來說是很寬鬆的。

一般來說,專利型別可以分為三種: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其中,由於“發明”的含金量最足,所以門檻較高,往往需要在18個月後公開審批結果。而“實用新型”則需6個月,“外觀設計”只需3個月。

然而,就調查結果來看,阿里所有的區塊鏈專利,都是隸屬於含金量頗高的“發明”一類,但從申請到公開的時間,卻只有6個月或3個月左右。從這點來看,阿里所面臨的區塊鏈專利審批週期,確實是比其他行業短很多。這種審查週期的不同,使得各企業在審批環節所獲批的區塊鏈專利數量有所差異。

從上面兩方面的分析不難發現,阿里的區塊鏈專利雖然位處全球第一,但並不能說明其技術水平第一。就當下的情況來看,更合適的方法,是將這視作一個黑箱,讓時間來檢驗。

然而,即便如此,我們仍然有充足的理由認為:在未來的區塊鏈技術爭鋒中,阿里方面相當有優勢。要知道,你的現狀其實是過去積累的表現,而未來則是現在積累的表現。

雖然,現在阿里這樣的網際網路大廠和公有鏈創業者們,差不多並駕齊驅。但現在的公有鏈領域,總體來說氣氛比較浮躁,在行業寒冬中,發展的可持續性令人堪憂,甚至出現專案之間彼此拆臺的情況。

而像阿里這樣的網際網路巨頭,都無需面對這些問題。無論是渾濁的行業環境,亦或是財務方面的捉襟見肘,跟它都沒有太大關係,人家還是能安安穩穩地做開發。這其實正是網際網路大廠最可怕的地方:你用幾張牌把人家的A和2套出了手,自以為勝券在握。殊不知人家手裡還有大小王,而你手裡最能拿得出手的,卻已經只剩下JQK了。

阿里的區塊鏈往事,到這裡就暫時告一段落了。公有鏈的創業者們一定要意識到的一點:阿里或許會因為一個小錯誤,被騰訊或百度這樣同等體量的對手在區塊鏈領域超越。但阿里在面對小它好幾個量級的創業者時,就算走了幾圈彎路,身上被插了幾刀,同樣有實力“暴力超車”。

這不僅僅是因為這樣的網際網路巨頭財力雄厚,更是因為區塊鏈的初創團隊太容易因為一些不必要的事情而決策失誤。

從這點來看,2017年那場行業狂歡其實帶來的並不都是正面效應。它在讓一些創業者得到未曾想象過的名望和財富之外,也重創了他們的格局感。讓其一度產生了自己真的可以和網際網路巨頭輕鬆對抗的幻覺,殊不知歷史上極少有對稱戰爭是完全依賴資訊不對稱的突襲而成功的。

短暫的爆發並不能確保行業地位的長青,正如閃電戰無法保證最終的全面勝利一樣。初期的先發優勢或許可以帶來短暫的領先地位,但左右勝負的最終往往都是雙方的真正實力。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