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專案一定要發幣嗎?發幣的目的什麼?

買賣虛擬貨幣

區塊鏈技術迎來了一波新的爆發,區塊鏈技術迅速超越大資料、人工智慧、自動駕駛等新新興技術,成為當下最熱門的技術之一。

目前,區塊鏈的發展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層面,但是依託區塊鏈技術的虛擬貨幣,卻成為眾矢之的。有人說,虛擬貨幣阻礙了區塊鏈行業的發展,但也有人說,虛擬貨幣是區塊鏈發展的動力,到底孰是孰非呢?

大家知道,國家一直提倡說“無幣”區塊鏈。就是要鏈不要幣,支援技術開發,不支援發幣。

當然,這裡的幣,就是我們常說的TOKEN,原指在計算機身份認證中是令牌(臨時)的意思,隨著區塊鏈和數字貨幣的普及,人們對於TOKEN的翻譯多種多樣,包括代幣、積分、證書、標識、指標等等。

市場上對於TOKEN的理解主要分兩類。

第一類,99%的人覺得TOKEN是代幣的意思,因為99.9%專案也是這麼做的。成立一個基金會,建個網站,寫一份白皮書,然後就ICO了,因為專案大部分還處於概念階段,TOKEN本身除了交易並無其他意義,所以人們叫它代幣,某種程度上執行了貨幣的功能。

第二類,專業人士和機構更願意將TOKEN翻譯為權益證明,或者說是通證。比如一個人的身份證明、學歷證明、股權、債券、積分、票據等,都因權益證明而具有真實性,不可篡改性。每一個權益證明透過密碼學的保護而變得更加安全,可靠。

所以,區塊鏈不僅僅是一項技術,它還是一種全新的生產和組織方式,甚至是一種全新的思維。

區塊鏈專案一定要發幣嗎?

回答:可以不發幣。不是所有的區塊鏈專案都要發幣,而發幣的也不一定是區塊鏈專案。

比如聯盟鏈,就不需要發幣。比如騰訊的q幣,某種意義上來講,也是一種幣,但不是區塊鏈專案。

所以,二者沒有相關聯性,但如果是公鏈就需要發幣。為什麼呢?

我們以比特幣為例子。比特幣系統作為公有鏈必須依賴幣的存在。公有鏈透過世界各地分佈的節點來獲得其系統的穩定性和不可篡改性,而這些性質是公有鏈賴以生存的根本。

試想一下,如果比特幣系統不穩定或者可以輕易篡改,那麼比特幣將一文不值。這些節點,必須是有好多參與者動態構建的,而不是某一個或幾個公司設立的,否則等同於私有鏈或聯盟鏈。這些節點的存在,必然需要某種激勵的存在,否則這些節點的構建者為什麼要參與你這個系統呢。與這種激勵必須與區塊鏈系統是一體的,必須是幣。

為什麼幣圈,總有人發幣,卻沒看到幾個專案落地?

答案——天下攘攘皆為利來。

按照正常的邏輯來說,發幣的目的是為了募資資金,然後用籌得的錢來運營或推動某種商業模式的落地。

透過通證,合理地激勵產出,才能改變生產關係,發揮區塊鏈的價值。因此,專案一定要有TOKEN,TOKEN可以更快的推進專案的發展,TOKEN解決了激勵、共識的問題,激勵解決了自治問題,正向自治的經濟生態體系加上區塊鏈底層技術是一個完美的結合。

如果這種商業模式後期非常有前途,那麼這個代幣的幣價就會上漲。而如果商業模式沒有了價值,幣價就會下跌甚至歸零。

而那些沒有專案支撐的代幣就被稱為空氣幣。可悲的是,在我們這個市場裡面90%以上的都是空氣專案。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