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區塊鏈專利大贏家?上海跌出第一陣營 北大為零

買賣虛擬貨幣

伴隨著喧囂和質疑,區塊鏈從2018年春節三點鐘社群走紅,卻在2019年春節消失在“瓜田”裡。雖然二級市場的泡沫和造富神話讓區塊鏈有些“妖魔化”,而過去一年真的有區塊鏈團隊在做事!

PANews根據國家智慧財產權局資訊統計發現,2018年區塊鏈專利迎來大爆發,公開的區塊鏈專利數量達到2201個,申請數量達到2280個,公開數量相比2017增長近3倍。

北京和廣東成為專利“雙子星”,知名大廠中,騰訊掉隊,京東補位。與此同時,還有不少的區塊鏈科技和高校為區塊鏈專利添柴加火。

專利數量井噴 騰訊掉隊京東補位

高校系崛起 電子科大 廣東工大並列第一

國家智慧財產權局的資料顯示,2018年全年申請區塊鏈專利的數量有2280個,同比增長164%。相較於2017年申請數量同比增長177%略微有所下降,但總體仍保持高速發展態勢。

2018年全年公開的區塊鏈專利共有2201個,同比增長280%。2019年僅開始一個月,已經公開了613個區塊鏈專利,超過2017年全年公開專利的總量。照此態勢發展,今年區塊鏈專利的數量很有可能再創新高。

區塊鏈技術這個“香餑餑”,各行各業的各大公司自然不願錯過,尤其是本來就離“風口”很近的網際網路公司。PANews統計發現,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是擁有專利最多的申請人,累計擁有86個,其中47個於2018年公開。其次是中國聯合網路通訊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聯通),累計擁有61個專利,其中44個於2018年公開。位列第三的是杭州複雜美科技有限公司,累計擁有49個專利,其中25個於2018年公開,複雜美成為專利數最多的國內區塊鏈技術企業。

點融、眾安、百度、中鏈、奇虎、北京瑞卓喜投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瑞鏈科技)、京東也進入前10行列。但是BAT三巨頭中,騰訊卻沒有進入區塊鏈專利數量十強的隊伍,僅以累計16個專利位列37位,已然掉隊。

實際上,騰訊牽頭髮起成立的微眾銀行以累計31個專利位列13位,如果將微眾銀行的專利與騰訊合併達到累計47個,與眾安持平。需要指出的是,並沒有以螞蟻金服為主體提交的專利,其相關專利可能併入了阿里巴巴。

在933個申請人中,除了公司以外,還有79所大學,佔比為8.46%。電子科技大學和廣東工業大學以累計29個專利並列第16位,是國內擁有區塊鏈專利數量最多的兩所大學。如果算上電子科技大學天府協同創新中心、電子科技大學成都研究院各自貢獻的1個專利,電子科技大學共有31個專利,數量和微眾銀行相當。

電子科技大學於2017年7月7日成立了西南地區首個區塊鏈研究所。廣東工業大學更關注應用層面,曾參與過《區塊鏈與網路安全》藍皮書的編寫,加入廣東省計算機學會區塊鏈專業委員會。

除此之外,擁有10個以上區塊鏈專利的大學還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山大學、清華大學、暨南大學、南京郵電大學和復旦大學。其中,清華大學以累計14個區塊鏈專利在所有申請人中位列第42位,復旦大學以累計10個區塊鏈專利位列第60位。而上海交通大學只有累計9個區塊鏈專利,北京大學沒有公開的區塊鏈專利,只有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擁有8個區塊鏈專利。

全國專利總動員 “北深上杭廣”五虎將

上海淪落第二陣營 新疆 寧夏成“孤島”

除港澳臺地區外,區塊鏈專利在中國的省際覆蓋範圍已經非常廣泛了,只有新疆和寧夏這2個省份沒有區塊鏈專利,成為“專利孤島”,各省區塊鏈專利數量的梯隊化結構明顯。

廣東省以585個專利笑傲全國,而其中僅深圳就為廣東貢獻了355個專利。其次是北京,共有520個專利。這兩個省(直轄市)遙遙領先構成了第一陣營,上海、浙江、江蘇分別以195個專利、185個專利和110個專利構成了第二陣營。除了這五省以外,其他省份的區塊鏈專利數量還較少。

從城市來看,“北深上杭廣”五虎將格局已經穩固,值得強調的是,此前有文章分析,上海已在網際網路領域掉隊,而從區塊鏈專利數量上來看,上海已經顯著低於北京和深圳。

北京政府早在2016年就進行了區塊鏈政策佈局,位於北京的中國聯通、百度和中鏈科技分別累計擁有61個、41個和38個區塊鏈專利,中國聯通和百度在2018年公開的專利數量都佔到其總量的70%以上。

深圳已經展現出想要大力發展金融科技,在金融這個短板領域追趕京滬的決心。位於深圳的眾安、微眾銀行和深圳市元徵科技分別擁有47個、31個和27個區塊鏈專利,這三家公司2018年公開的專利數量平均也約佔其總量的70%。

可能是中國區塊鏈行業誕生地的上海在2018年開始奮起直追,不僅成立了區塊鏈產業中心、上海區塊鏈技術研究中心等機構,還發布了《楊浦區促進區塊鏈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規定》等實打實的補貼政策。位於上海的點融、唯鏈和中國銀聯分別累計擁有48個、24個和13個區塊鏈專利,其中唯鏈2018年公開的專利數量高達總量的95.83%。點融和銀聯同屬金融行業,這讓上海表現出與其他城市不同的特徵,金融屬性更加明顯。

杭州在抓住阿里巴巴後也許就抓住了未來。在區塊鏈領域,杭州在礦機、礦池、底層技術、錢包、應用、安全和資料服務等區塊鏈產業的各個環節上都有著排頭兵企業。位於杭州的阿里巴巴、複雜美、雲象網路分別累計擁有86個、49個和27個區塊鏈專利。另外,趣鏈、秘猿科技也分別為杭州貢獻了24個和18個專利。

廣州區塊鏈企業眾多,根據2018年8月量子數聚和零壹資料的最新統計,廣州已經擁有6131家區塊鏈企業,遠遠超過中國其他城市,居全國首位。而為廣州貢獻最多專利的力量來自大學,廣東工業大學、中山大學和暨南大學分別累計擁有29個、15個和14個區塊鏈專利。

除此之外,西南重鎮成都已經擁有了87個專利,實力不可小覷。電子科技大學共有29項專利,為成都提供了強大了技術,人才支援。

另外值得關注的還有海南,雖然2018年只有3個公開的區塊鏈專利,但藉著自貿區東風已經成為區塊鏈產業的重要“試驗田”。吸引了360區塊鏈、迅雷區塊鏈、火幣中國總部、火星財經總部、百度度鏈等一批優質的頭部企業,讓人對海南區塊鏈的發展充滿期待。

金融應用多 底層協議成必爭之地

區塊鏈專利質量參差不齊

PAData對已經公開的2201個專利進行具體分析後發現,專利數量最多的十大技術細分領域集中於“電通訊技術”(H04)和“計算;推算;計數”(G06)這兩個大類。

從2201個專利的技術小類來看,G06Q、H04L和G06F是專利數量最多的三個小類,於2016年便開始有申請,是所有區塊鏈技術發展中最早的,除此之外B60S一類的研發也從2016年開始,但數量遠遠少於這三類。

G60Q指專門適用於行政、商業、金融、管理、監督或預測目的的資料處理系統或方法,H04L指數字資訊的傳輸,比如傳輸控制規程、金鑰分配、身份驗證等,G06F指電數字資料處理,比如資料庫結構。從中可以發現,目前區塊鏈技術仍然主要被視為金融科技,應用於金融和商業領域較多,另外作為資料庫加以應用的方式也值得關注。

除此之外,資料識別、資料表示;核算裝置,比如產生隨機數、投票或彩票裝置、投幣式裝置;無線通訊網路;影象通訊和訊號裝置等小類從2017年開始也有了一定的發展。

在2201個公開專利中,共涉及106個小類,其中有78個小類是2018年新出現的,佔比高達73.58%,這意味著,2018年區塊鏈技術研發在廣度上有了很大的發展。但其中有一些領域的跨度讓人不禁要問,“這真的需要用到區塊鏈嗎?”。

比如專利公開號為CN109068045A,名為《一種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具有光線調節功能的監控裝置》的發明專利用區塊鏈技術進行資料儲存提高安全性。但是區塊鏈並不等於安全,正如區塊鏈資料與安全服務商PeckShield的創始人兼CEO蔣旭憲過去對PANews所言:“區塊鏈本身包含了各種加密、雜湊、不可逆、資料不可篡改等概念,區塊鏈從業者就以為區塊鏈天然就是安全的,但這是一個誤區。”

為了區塊鏈而區塊鏈,或者為了專利而區塊鏈,只能成為技術領域的虛假繁榮。

再看具體的細分領域,擁有專利最多的是以協議特徵的電通訊技術,共有481個專利涉及;其次分別是支付協議及其細節,有467個專利涉及;如資料鏈級控制規程的傳輸規程控制,有457個專利涉及;如股票、商品、金融衍生工具或貨幣兌換在內的交易計算,有425個專利涉及。

另外,用於檢驗系統使用者的身份或憑據的裝置、資訊檢索及其資料庫結構、授權、電子商務、金鑰分配及涉及僅在通用支付方案的參與者中使用的電子貨幣均有超過100個專利有所涉及,是專利數量比較多的細分領域。

如果從更通俗的角度來理解的話,這些主要技術領域都可以歸為底層協議和支付、交易這兩個方面,可見雖然底層協議是兵家必爭之地

但各大公司也在積極尋求差異化佈局。在各小類專利總量前十的公司中,百度在A63F紙牌、棋盤或輪盤賭遊戲,利用小型運動物體的室內遊戲領域擁有唯一一個專利。眾安在G06T一般的影象資料處理或產生領域擁有唯一一個專利。中國聯通在G07F核算裝置,投幣式裝置或類似裝置領域擁有唯一一個專利。阿里巴巴在G10L語音分析或合成、語音識別、語音或聲音處理、語音或音訊編碼或解碼領域擁有唯一一個專利。點融在G07G核算裝置,登記收到的現金、貴重物或輔幣領域擁有唯一一個專利。唯鏈在H02J發電、變電或配電,供電或配電的電路裝置或系統,電能儲存系統領域和H04N影象通訊領域擁有唯一一個專利。這些研發突破很有可能為這些公司在將來形成差異化競爭奠定基礎。

注: PAData將本次統計口徑設定為在國家智慧財產權局所屬的專利檢索及分析網站上(http://www.pss-system.gov.cn),以專利名稱含有關鍵詞“區塊鏈”的狹義檢索方式進行資料蒐集和分析,資料採集時間統一為2019年2月13日。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