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多數區塊鏈專案都會註冊一個基金會作為運營主體

買賣虛擬貨幣

大家平時可以看到基本上所有的區塊鏈專案背後運營的主體都是基金會。那是不是每個區塊鏈專案都需要註冊一個非盈利性的基金會呢,以基金會為運營主體有什麼好處?

最近幫朋友辦理新加坡基金會,看到有很多人對這些問題還不清楚,所以將這些問題整理出來。

首先,經營一個區塊鏈專案並不強制規定要註冊一個非盈利性的基金會。但是,基於區塊鏈專案的特殊性——許多區塊鏈專案會進行ICO,ICO不像傳統的IPO一樣需要經過嚴格的調查、審計,證監會和聯交所的多重審批最後才能成功發行,因此造成市面上出現眾多的傳銷幣、空氣幣,而使用非盈利性的基金會,會有律師和會計參與執行,律師與會計會監督基金會的運作,披露相關資訊,確保基金會運營過程中遵守法律法規,所以基金會具備一定的公信力,為ICO的發行增信,所以眾多區塊鏈專案方會註冊成立一個非盈利性基金會作為運營主體。

其次註冊非盈利基金會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的規避法律政策風險。去年94之後,國內不允許任何組織或個人參與ICO。而基金會是利用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捐贈的財產,以從事公益事業為目的,按照規定成立的非盈利性資產集合體,從這個本質上來說,基金會不屬於被禁止的範圍,所以是一種打擦邊球的方式。

並且基金會無董事法人,一旦專案出了問題,不會有無限責任連帶承擔風險,此外,非盈利性的基金會還可以免去稅收,起到避稅作用。

目前區塊鏈運作方一般會選擇在瑞士、新加坡、開曼群島、巴拿馬、塞席爾、模里西斯這些對ICO政策友好的國家或地區註冊基金會。國內的專案一般會選擇新加坡作為基金會註冊地,原因是新加坡比較靠近中國,辦理事務較為方便。新加坡也是世界上政治和經濟最穩定的國家之一,上月新加坡金融監管局(MAS)推出一系列計劃來支援區塊鏈金融行業,並且新加坡政府規定區塊鏈專案可在新加坡會計與企業發展局(ACRA)登記管理獲得合法專案。這一系列因素導致新加坡成了國內區塊鏈專案成立基金會的最佳註冊地。目前國內的知名專案量子鏈、波場、BTM/" target="_blank"">比原鏈唯鏈等都在新加坡註冊了基金會。

對於區塊鏈專案來說,除了ICO之後,另外一件重要的事就是上交易所。目前主流的交易所對於上幣的專案都會要求出具相關的法律檔案證明專案運營的合法性,因為一旦被監管局查到,除了專案方,交易所也會受到連帶責任。

以新加坡基金會為例,一般涉及到的法律合規檔案有以下幾個:

Token非證券性質證明法律意見書,數字貨幣交易所,是不允許有期貨、證券性質的活動的,所以需要發幣方證明所發代幣,不具有期貨、證券類性質。

白皮書法律合規律師意見書,需要出具中英文版本的白皮書,根據白皮書所描述的內容進行審批,證明專案合法合規,不觸及或違反任何現行新加坡監管條例。

私募條款,根據新加坡條例要求,出具專案發行Token的方式籌集資金的私募條款。

公募條款、網站公示以及免責申明,根據新加坡條例要求,出具專案發行Token的方式籌集資金的公募條款,向外披露網站資訊及相關的免責宣告。

最主要的就是這四個法律檔案,這四個檔案也並不是都需要的。其中第一個檔案最重要,基本上有合法牌照的交易所都需要出具,其他法律檔案可以根據目標交易所的具體要求進行辦理。辦理時最好選擇行業排名前十的律所,否則有些交易所可能不承認小律所開局的檔案,最好還是諮詢目標上幣的交易所是否認可某一律所開局的法律檔案。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