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性挖礦與工作量證明對比

買賣虛擬貨幣
儘管流動性挖礦(liquidity mining)的概念已經存在一段時間,但一直不溫不火。然而,自Compound協議推出一個新的機制來向其使用者分發其新的治理代幣(governance token)COMP後,這一概念便人氣暴漲。顧名思義,這些使用者因向系統(市場的借貸雙方)提供流動性而得到(正常收益之外的)獎勵。社羣給流動性挖礦取了一些花哨的新名字,如“yield farming”和“crop rotation(輪作)”。但在這層神秘的面紗下,流動性挖礦的工作原理與既定的工作量證明挖礦(PoW mining)機制相似。比特幣或以太坊等網路中的工作量證明挖礦主要有兩大功能:· 最初將代幣分發到市場上進行流通;

· 向礦工支付報酬,肯定其對區塊進行認證的寶貴服務。正是因為這種認證,分散式共識(distributed consensus)才得以實現,使用者從礦工處購買的比特幣才變得有價值。

從高層次來看,流動性挖礦的工作原理與之相同:每個以太坊區塊向市場分發固定量的0.44 COMP,這種獎勵對市場參與者有價值。他們為了獲得這種獎勵而向Compound提供有價值的服務,即:提供流動性。

工作量證明挖礦和流動性挖礦的區別在於:(1)兩個目標的優先順序不同;(2)兩種挖礦機制的實施方式不同。

不同的優先順序

在工作量證明挖礦中,可以說支付礦工報酬來激勵他們對區塊進行認證比公平地分發代幣更為重要。倘若沒有區塊認證,就不會有分散式共識,亦不會有正常運作的區塊鏈。代幣的分發是一種副作用:你可以憑經驗大規模地預挖礦(如以太坊所做的一樣),同時仍然產生一個正常運作的區塊鏈。

Compound協議中的優先順序正好與之相反。從技術上講,該協議根本無須向流動性提供者支付報酬,便可正常運作。這應該可以緩解一部分人認為流動性挖礦是“龐氏融資”的擔憂。COMP代幣具有正價值,因為它們未來可從協議中賺取費用。將COMP代幣分發給使用者這一行為可與以前在DeFi空間的現狀相比:早期投資者可以100%地參與預挖礦,之後在市場上出售獲得的這些代幣。

基於以下三點原因,Compound決定將COMP代幣分發給廣大的持有者:

· 分發代幣這一行為本身就能吸引新使用者(與加密貨幣領域中CPU/GPU挖礦能吸引新使用者一樣²);

· COMP代幣可以對Compound協議中的各種變更進行表決,而且由於代幣持有者數量龐大,因此與拜占庭容錯(byzantine)或短期導向的變更相比,社羣更可能透過非常集中的變更;

· 由於代幣為使用者透過相互工作賺取,而非用於償付早期投資者,因此更容易說服監管機構相信代幣不是證券。

不同的實施方式

順便提一句,比特幣和Compound對其各自想要獎勵的行為都有一定程度的控制。它們可以利用這種控制權來為礦工創造特定的激勵措施。在比特幣中,激勵措施的目的是讓礦工將盡可能多的交易打包進區塊,並始終在區塊鏈頂端挖礦。

比特幣需要礦工遵守這一特定的策略(也叫“中本聰共識”)來確保安全,因此,正確地制定激勵措施至關重要。中本聰共識(Nakamoto Consensus)有一個明確的定義,它必須始終是比特幣網路中最有利可圖的策略。

為了突出其中利害,Eyal 等學者³於2013年發現,另一種叫做自私挖礦(selfish mining)的策略可能更有利可圖,使中本聰共識位居第二,這一發現引起了軒然大波。如果該策略得以應用,可能會破壞比特幣的穩定性,並促進挖礦集中化。雖然我們尚未看到自私挖礦被應用的證據,但礦工發現不利於比特幣使用者的更好挖礦策略的風險始終存在。

與Compound相比,流動性礦工的最佳激勵策略已經發生了數次重大變化。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流動性礦工有許多激勵策略可以選擇,而不論你採取協議允許的哪種行為,都將支付一定數量的COMP代幣。

這樣的設計是有意為之,因為Compound的重點顯然不是激勵特定行為,而是將代幣分發給大量使用者。舉個反例,Synthetix以更具針對性的方式使用其代幣SNX。為了維持其合成穩定幣的錨定匯率,他們在Curve上支付流動性提供者,來增加Dai/USDC/USDT/sUSD池的流動性。

在一段時間內最優的COMP策略要求流動性提供者為基本注意力代幣(BAT)壟斷市場,從而推高利率。礦工嚴格遵循他們的激勵措施,因為他們的COMP獎勵份額取決於支付的利息。然而,這種均衡對使用者毫無益處。那些提供或借取了“實際”資產的人不僅沒有從COMP區塊獎勵中獲得任何好處——甚至BAT市場中可供提取的流動性不但沒有增加,反而有所減少。

下一步何去何從?

Compound迅速地修補了分發機制,使流動性挖礦不再是最佳策略,但問題依然存在:應該用什麼來取而代之呢?Compound沒有“中本聰共識”,也沒有他們希望礦工遵循的明確策略。他們可能希望至少某些獎勵不會被異常策略所捕獲,而是被存入了USDC和USDT的簡單使用者獲取,因為這些使用者代表了現有銀行體系中最簡單也最具粘性的資金流入。如能將數十億銀行存款納入加密貨幣系統,這無疑將是巨大的成功。

不論是流動性挖礦,還是工作量證明挖礦,都是利弊兼有,都需要權衡取捨。與實施某個非常特定的策略並圍繞該策略分發代幣的協議相比,側重挖礦的代幣分發的協議始終都會想獎勵更多的行為(進而產生大量可能的策略)。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