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對點的電子現金支付系統還有市場嗎?

買賣虛擬貨幣
比特幣白皮書標題是《比特幣:一個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成為現金是是比特幣誕生之初的目標。這個理念演化到現在,越來越受到質疑,BTC的定位更大的共識已經是做價值儲存,或者稱之為儲值貨幣。BCH現在還是在堅持這個飽受質疑的現金定位。也因為BCH的價格疲軟,現金定位又進一步被質疑。現金和貨幣這兩個概念嚴格意義上是不一樣的,但本文討論的現金並不會去糾結這兩者定義的細節差別。就加密數字貨幣社羣關心的成為現金(或貨幣)的核心問題是,現金支付有法幣,何必要區塊鏈?而BTC的儲值定位是因為有了對抗法幣的膨脹作為理由,但不是作為對抗法幣的支付功能。目前整個加密數字貨幣生態裡,希望各條鏈都稱自己為貨幣,但只有BCH定位在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其他的鏈都傾向於不討論支付功能。現在加密數字貨幣的支付功能是被廣泛質疑的,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價格波動性太大。和法幣的穩定購買力相比,BCH等立志於做支付的數字貨幣毫無疑問是在購買力的預期上是沒有任何優勢的。價格波動大能決定性地否定數字貨幣的現金定位嗎?如果把法幣當成是假想敵,那BCH絕對是沒有機會在支付上勝出的。至少在中國是沒有任何機會的。沒有哪個正常人會拿BTC,BCH等去做日常消費支付。更別說現在各種幣的使用者體驗還差的要死。
雖然可以透過使用對沖的策略來消除價格波動,但這必須帶來成本。就像Bitpay這樣的支付服務商就要收取1%的手續費。更關鍵的是,一旦需要Bitpay這樣的支付服務商才能完成支付,那BCH就不是一種點對點的現金,而是變成了一種和現在法幣讓使用者藉助銀行和支付寶這樣的中介商來完成支付一點的模式。如果BCH想成為點對點的現金,前提一定是這個世界存在某個市場讓消費者和商家可以忽略波動性這個巨大的劣勢。這個市場是存在的,但絕對不是主流市場,縱觀我們吃穿住行,都不會是BCH的機會。簡單就能想到是跨國支付,黃賭毒這些邊緣需求。這已經是足夠大的市場了,但其實還有更多的場景。在比特幣誕生之前,網際網路上的支付依賴於銀行系統,這需要KYC。KYC帶來的隱私問題非常大。關注取消KYC這一點,市場前景就大的難於想象。哪怕是價格波動大的前提下,為點對點的現金的市場需求是足夠大的。問題是BCH能不能佔領這個市場。
上面是從使用者角度講,波動性會嚴重傷害支付體驗。但商家角度講,還有另外一層考慮。任何一個商家,你要部署一個接受法幣支付的系統,都要很多的手續。接受信用卡,你還得去辦一個pos機,申請一個銀行卡收款賬號。接受支付寶和微信,你還要部署一個呼叫第三方支付介面。哪怕是線下接受微信支付,你還得找微信申請,否則你的資金往來太頻繁,微信封你的號。接受法幣支付,對商家來說結算週期是很長的,基本上是T+n的。信用卡經常需要三天到賬,那些當天到賬的都是第三方支付使用了使用者的資金池。淘寶如果買家不確認,商家收到的錢需要鎖定15天。接受法幣支付,商家的成本並不低,在中國信用卡和微信支付等普遍在0.6%,在絕大多數外國,這個比例得到1%以上。接受法幣支付,一個大麻煩就在於接受複雜的監管,你的賬號收到黑錢了,慘了,可能一個月都白乾了。白乾還是好的,被抓起來了也是有可能發生的。法幣支付對商家來說,只能限於某個國家。需要為其他國家服務,法幣就會很麻煩。還別說跨國,現在就是跨平臺支付都是一個麻煩,現在任何一個商店,都擺了一堆收款碼。
但接受數字貨幣支付,所有上述問題都會簡化。實時到賬。礦工費使用者付。絕對不會有任何的監管,不需要向任何人申請。全球通用。部署的邊際成本低。社羣另外一個和幣的現金支付功能相對抗的說法是穩定幣。USDT的成功,讓加密數字貨幣社羣認為諸如使用BTC和BCH這樣的波動性巨大的幣來完成支付,還不如使用USDT這樣的穩定幣來充值支付功能。其實穩定幣並不是一條主鏈的敵人,而是主鏈的“馬仔”,只要穩定幣寄生在這條鏈上。BTC上的omni-USDT是給BTC增值的。我覺得點對點的支付系統還是區塊鏈最應該去追求的一個應用,雖然現在發展不是很好。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