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貨幣交易所的機會在哪裡?(上)

買賣虛擬貨幣

做第一個,不如做最後一個。

就像微軟是最後一個作業系統,而谷歌是最後一款搜尋引擎。

今天的數字貨幣交易所大戰也正如此。

目前被CoinMarketCap和非小號等統計平臺收錄的交易所有數百家,未被收錄的據相關資料顯示甚至有數千上萬家。即便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入局者依然樂此不疲,新交易所依然層出不窮。

從OK、火幣、幣安,再到 Fcoin等平臺的快速崛起,讓我們覺得,莫非交易所還有機會? 

交易所最後的混戰?

六月,Fcoin 帶著交易即挖礦來勢洶洶,僅用 15 天交易量就超過第二至第七名總和,暴漲至全球第一。雖然 Fcoin 並非是第一推出交易即挖礦,卻是第一個帶火這個概念的交易所。

危機感最強的是頭部三家交易所,Fcoin 的出現讓其已有的存量市場岌岌可危,使用者甚至直接在幣安微信群裡要求幣安也開啟交易即挖礦,趙長鵬甚至公開在微博炮轟“交易即挖礦”是資金盤。

為了應對交易即挖礦,OK 和幣安不得不迅速招架、反擊。

OKEx 宣佈啟動數字資產交易所開放共贏計劃,正式宣佈介入交易即挖礦模式。幣安也於 6 月 21 日晚發公告宣佈Binance數字資產交易所聯盟計劃,打造 1000 家“交易即挖礦”交易所。這些無不顯示了頭部交易所對這波“攻勢”的重視,也反映出行業的變幻莫測。

然而,到目前為止,也只是把口號喊出來而已,卻未見實行。

6月中旬,蓋亞Gain推出主打“經紀人”模式的交易所,將交易所的手續費、交易費等發放給各經紀,讓經紀來負責管理,在這種模式下,任何人都可以開個交易所,這也意味著,這個交易所已經率先走出第一步。

數字貨幣交易所的競爭優勢是什麼?

首先,是技術嗎?可能你的第一直覺是:當然是,但現實是:不再是。

確實,能夠承載日均交易量千萬級、億級、十億級或以上的後臺交易系統,完全不是同一回事。但是不同交易量所用到的撮合技術也可能完全不同。現在很多數字交易所在上線了“交易即挖礦”後系統卡頓或崩潰。

確實交易所從 0 到 1 是很難的,交易所分為交易層、應用層和撮合資料層,每一個服務需要有一個獨立的伺服器運營,IT技術投入特別大。這也是為什麼早期交易所能形成壁壘,但技術服務商的出現徹底降低交易所的技術門檻。

況且,現在大部分的中小交易所,根本沒有遇到因併發太多而崩掉的機會,目前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營銷和獲客還是目前最大的難題。

悲觀地講,流動性不足是行業普遍面臨的問題。

樂觀地講,為了解決個交易所流動性不足的角色已經出現,包括:跨市場套利的量化團隊和做市商。比如之前報道過的量化團隊 Tokenmania、TT;幫助使用者直接跨所交易的聚合交易所 BIUP;全民經紀的去中心化交易所蓋亞Gaia,以及通用清結算公鏈CoinXP。

下一章將為大傢俱體闡述交易所行業最大的問題在哪?以及下一戰場是什麼?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