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藉助 DCEP 實現國際化?

買賣虛擬貨幣

本文來自幣安研究院題為《DCEP:人民幣國際化「彎道超車」的重要機遇》的研究報告。作者江金澤,供職於幣安區塊鏈研究院、臨港區塊鏈技術產業研究院。

幣新經作者授權節選轉載,您可透過“閱讀原文”獲取報告全文。

人民幣國際化 2015 年後遇到較大阻力

如果以 2009 年跨境貿易人民幣計價結算試點為起點,人民幣國際化剛剛走過第一個十年。中國央行很早便提出,人民幣國際化需要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實現跨境貿易結算,第二步是人民幣成為 投資貨幣,第三步則是成為儲備貨幣,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每一步都是後者必要條件。

得益於中國金融市場開放步伐不斷加快,其中人民幣在成為「投資貨幣」方面措施較為領先:

~截至 2019 年 3 月末,境外主體持有境內人民幣股票和債券規模合計 3.5 萬億元,同比增長 34%。

~股票市場、債券市場已納入明晟 (MSCI)、富時羅素 (FTSE Russell)、彭博巴克萊 ( Bloomberg Barclays Global Aggregate,BBGA) 等多個國際主流指數,外資在 A 股流通市值裡佔比達到 7%。

~境外投資者有了 RQFII、滬港通、深港通、滬倫通、直接入市投資、債券通、基金互認、 黃金國際版、特定品種期貨等多種渠道投資我國金融市場。

但美中不足的是,在跨境貿易結算和國際儲備這兩方面,有著和中國作為全球第一大貿易國4和第 二大經濟體不相稱的水平 :

~根據 Swift2020 年 3 月資料,人民幣作為國際支付貨幣的份額在全球跨境支付中佔比僅為 1.85%。

~在 IMF 官方外匯儲備幣種構成資料,截至 2019 年第一季度,全球人民幣儲備規模為 2129 億 美元,佔比僅 1.95%。

人民幣在國際支付總量中佔比自 2015 年停滯

2019 年 4 季度全球央行外匯儲備按幣種分佈

趨勢上看,自 2015 年「811」匯改後,人民幣的國際化程序遭遇了較大阻力。在此我們採用渣打銀 行人民幣全球化指數 (RGI) 和人民幣國際支付總量兩個資料來觀察人民幣在海外的市場狀況。RGI 指數主要基於香港、倫敦、新加坡、紐約等離岸人民幣市場的四個成分調查計算而來,包括 存款量、貿易結算和其它國際支付、「點心債」和存款證發行 (CD),以及外匯交易量。

人民幣國際化程序在 2015 年後遭遇阻力

以上三張圖表顯示了儘管過去幾年裡中國經濟和國際貿易量繼續以較高的速度增長,且人民幣市場有著眾 多開放舉措,但在海外事實上人民幣國際化程序在 2015 年後遭遇了較大的阻力。這可能由於 2015 年中國當局對國內資本市場的干預,以及人民幣兌美元的大幅貶值,無論是有心或無意,都向全 球市場發出了一個訊號,而這個訊號被普遍做了負面解讀,加之近年來中美貿易摩擦升溫,美國 在金融和貿易政策上對中國頻頻發難,顯示人民幣國際化在堅持原有路線的基礎上或亟需開闢新的途徑。

DCEP 作為世界貨幣的條件

根據已知資訊推測央行數字貨幣有兩個重要特徵 :

與現有貨幣投放體系和二元賬戶結構一致,央行數字貨幣將採用雙重投放體系,央行做上 層,金融機構做第二層,要求 100% 存款準備金。其中央行層的投放將是中心化的管理方式,而金融機構對終端使用者的投放沒有預設技術路線,依靠市場競爭自然選擇。

央行數字貨幣採用賬戶松耦合設計,可以脫離傳統銀行賬戶實現價值轉移。即可以像現金 一樣易於流通,有利於人民幣的流通和國際化, 同時又可以實現可控匿名。

法定數字貨幣二元模式執行框架

其中雙重投放體系的設計目標是保證央行數字貨幣不會超發,同時保證央行對貨幣政策的掌控力 ,在某些觀點中這可能並不符合「去中心化」的密碼朋克的精神,但在當下階段這是能夠保證央行 數字貨幣幣值和金融系統的穩定性的必要手段。

而賬戶松耦合設計則是為人民幣國際化精心設計的一大亮點。使得電子化的人民幣能夠在傳統銀 行以外的網路中流轉,形成跨國執行的網路平臺,突破線下司法行政邊界,以及欠發達地區銀行 服務匱乏的障礙。

除了使用者之間轉賬不必須繫結銀行賬戶,最近網路上流傳的中國央行數字貨幣還有兩個有利於這 一滲透路徑實現的特徵 :

擁有基礎額度的錢包註冊只要一個手機號或郵箱便可獲得。

可以離線收付款。

擁有了這三個特徵的中國央行數字貨幣,在流通的便利性上強於 Libra,即便沒有中國的手機號, 數字化人民幣對很多外國居民來說亦有多種渠道可以獲得,包括在電商平臺上向中國出售商品 / 服務、中國旅遊、工作期間合法辦理,或透過代理軟體、中介處購買。事實上,目前由於非中國居 民很難使用中國的支付工具的法幣提現充值功能,方便外國居民購買中國商品、服務,代為向個人支付寶、微信支付等三方支付工具賬戶裡充值人民幣的服務已經是一個成熟的產業 ,顯示海外民間部門對人民幣的需求是切實存在的。

此外,中國央行的數字貨幣為實現更廣泛更合規的全球「脫媒流轉」,三方貨幣交易、兌換平臺的 參與或將是必要的存在,這一點與 Libra 的規劃類似。前中國銀行副行長、現海王集團任首席經濟學家王永利,在去年 6 月對央行數字貨幣提出的建議中亦提到了這一點:

由於各國規定的身份資訊不同、貨幣不同,如果每筆交易都要核實當事人的法定身份信 息,都要進行不同貨幣的兌換的話,成本、效率和風險將難以承受,所以,可以考慮在 建立符合監管要求的參與者身份資訊的基礎上,網路平臺重新賦予每一個參與者平臺上 唯一的身份程式碼,並與法定身份資訊對應。同時,可以執行平臺上唯一的專用貨幣,並 允許參與者透過外接獨立的貨幣交易平臺實現平臺貨幣與法定貨幣的兌換 ......

隨著人民銀行的數字貨幣 DCEP 今年 4 月已經進入落地試點階段,我們在上一份報告中分析了其 特性,在保有 Libra 低准入門檻優點同時,相比 Libra V2.0 還有如下幾個優勢更適合作為「世界貨幣」 :

成色好。DCEP 是人民銀行的負債,是「成色」最好的人民幣,Libra 幣是私人部門+商業銀行 對使用者的負債,風險高於央行負債;

門檻低。DCEP 的最低等級錢包只需要一個郵箱或手機號即可註冊,Libra 錢包目前階段必 須由受監管的虛擬資產服務提供商 (VASP) 託管並管理,註冊門檻料將高於 DCEP;

隱私性好。DCEP 能夠在保護賬戶隱私的同時實名交易。DCEP 只有人行能獲取完整交易 資料,Libra 的資料仍然會被三方中介機構所截留,並且負責全球數以十億計的全球使用者 敏感資料的 FIU 部門也將由私人部門組成。私人部門天生逐利,而央行的字典裡卻從來沒有逐利二字。此外如果 Libra 是開放式可查詢區塊鏈網路,個人數字錢包甚至可以被任何人查詢餘額,DCEP 則不存在這個問題。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