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區塊鏈行業的十字路口:先造車還是先修路?

買賣虛擬貨幣

行業發展初期,由於沒有既定的標準和章法,沒有成功的案例參照,行業交流是必不可少的,這也就難免會出現如此一幕:新興行業在發展之始,總會有參加不玩的行業活動。

區塊鏈雖然說已經誕生十一年,但這也是在2016年隨著比特幣大火之後,少部分人方開始關注區塊鏈,更多人最初還是完全衝著比特幣去的。

這也使得到了2019年,區塊鏈的底層技術依然還是不夠成熟,行業會議自然不少。業內朋友告訴駱駝,光是9月份這一個月,深圳就不下400場活動。

伴隨著監管趨嚴,一些掛羊頭賣狗肉的活動逐漸隱遁,取而代之的,則是真正以探討技術、探討行業發展方向為主的盛會。

就在12月4日和12月5日,駱駝均參與了世鏈財經舉辦的3000人峰會以及陀螺財經舉辦的FBEC2019未來商業生態連結大會暨第四屆金陀螺獎頒獎典禮(以下簡稱“FBEC2019”)。這兩者同樣是3000+人參與的規模盛會卻有眾多不同之處,前者的嘉賓中多為專案方和交易所,探討的是行業的生態,激進的言論無不彰顯了監管趨嚴下創新的姿態;後者多為正規軍,華為、嘉楠耘智、騰訊、百度以及京東數科等等巨頭,探討的是無幣區塊鏈,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聯盟鏈。

駱駝發現,不管是什麼規格的區塊鏈行業活動,都離不開一個問題:公鏈和聯盟鏈,到底哪個是行業發展的大勢所趨?

誠然,公鏈和聯盟鏈之爭,由來已久。

公鏈專案方認為:我們做的是底層技術,鋪設的是行業的公路,未來要架設行業高速通道,實現技術互聯,進而賦能全行業。你們聯盟鏈沒什麼難度,這也是技術流不屑於做聯盟鏈的原因之一。

聯盟鏈的人則認為:公鏈從2017年到現在,死的死,傷的傷,活著的也沒了底氣,賦能商業的落地應用遲遲沒有兌現,倒是發行的token圈了不少錢,整個行業都被帶的烏煙瘴氣,行業之名就是因為你們這麼亂來,使得監管不得不發力。我們則不同,直接抓住落地應用,為實體商業賦能。只有對實體商業有幫助的技術,才是好技術。

實際上,公鏈和聯盟鏈之爭引出的問題,正如前幾天的一篇文章所說的那樣:到底是先造車還是先修路?

文章認為公鏈是路,聯盟鏈是車。一部分人認為:先修路的話自然會有車在上面奔跑,路引車;一部分人認為:先造車再修路,畢竟車本身可以開路,有車在,無論平原還是山川,都可跨越;另一部分人認為兩者同時進行,這樣行業的生態體系才能健全完善。

駱駝認為,貼切地說,公鏈和聯盟鏈,正如跨海高速和越野車一樣。前者難度甚高,且並非一朝一夕得以完成,需要攻克的技術難關不少;而後者只需要在原來普通的車(基礎)之上進行完善,就可以造成另外效能更高的車,而且車子出來後可以批次生產……

駱駝認為,只要行業按照當前的氛圍發展下去,公鏈和聯盟鏈無論比作路和車也好 ,比作其他也罷,兩者的競爭會成為常態化。

哪怕國內的區塊鏈行業已經進入擁抱聯盟鏈的大潮,公鏈的底層技術依然還是不能落下。因為,底層技術是基礎,基礎不紮實,很容易被外人捷足先登。尤其是本輪經濟大潮的背景下,國人已經意識到核心技術不能由少數的其他幾個國家說了算,必須“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科技興國,實現偉大的中國夢。

所以說,造車修路,同步進行是最穩的。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