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0億美金的市場?Fecebook 等科技巨頭爭相佈局元宇宙

買賣虛擬貨幣

2021年10月29日,科技巨頭Facebook宣佈公司更名“Meta”,新名稱來自於科幻詞語元宇宙“Metaverse”,並計劃在五年內成為一家元宇宙公司。這一舉動震動了整個網際網路科技圈,也引起了加密市場的關注,畢竟元宇宙在今年夏天也曾是區塊鏈的風口之一。

此外,除Facebook之外,微軟、百度、騰訊等一眾科技公司也開始佈局元宇宙的業務、搶注商標,就連巴黎世家、藍思科技也進軍這一領域,許多投資人也紛紛投資與元宇宙相關的產業和概念股,近日元宇宙概念股也再次集體升溫,11月4日佳創視訊漲超12%,恆信東方、易尚展示等漲幅居前。元宇宙為什麼這麼火?它真的是未來嗎?還是一時的概念炒作和投機商機?

元宇宙爆火的起源

元宇宙其實並不是一個新誕生的概念,相反,它有一定的歷史淵源。元宇宙(Metaverse)一詞最早源於1992年美國著名科幻作家Neal Stephenson(尼爾·斯蒂芬森)的小說《雪崩》(Snow Crash),這本書描述了一個平行於現實世界的虛擬世界(Metaverse),並將其命名為“元界”,所有現實世界的人在元界中都有一個網路分身(Avatar),這裡的“元界”就是現在所說的“元宇宙”。維基百科對元宇宙的定義是:透過虛擬增強的物理現實,呈現收斂性和物理永續性特徵的,基於未來網際網路,具有連結感知和共享特徵的3D虛擬空間。電影《頭號玩家》中的場景,也是對這一詞的呈現:在未來人們可以隨時隨地切換身份,自由穿梭於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在元宇宙學習、工作和生活。

在今年開始“元宇宙”一詞徹底成為了資本熱潮的代名詞,大廠紛紛加碼,備受投資者追捧,元宇宙為什麼突然這麼火爆,可以從科技領域和加密領域來分別探究原因。

在科技領域,元宇宙爆火的起源可能在於2021年3月,美國遊戲公司Roblox以接近300億美元市值上市,被冠以“元宇宙第一股”的稱號,市值迅速翻了10倍。直接撬動資本市場,刺激各大資本、廠商和創業團隊湧入。今年以來,包括微軟、騰訊、位元組、阿里、Facebook、英偉達等在內的科技巨頭都在紛紛佈局元宇宙賽道,涉足元宇宙業務。就連羅永浩也在近日發博揚言下一個創業專案將是元宇宙專案,引發了大量網友的關注。

而在加密領域,元宇宙概念的爆火則主要源於今年7月一系列元宇宙專案的爆火,包括The Sandbox、Decentraland、Axie Infinity和Cryptovoxels等等,包括相關代幣也獲得了相當可觀的漲幅。元宇宙概念之所以在區塊鏈領域能夠大火也是藉由今年NFT的熱潮,NFT技術可以更好地幫助專案做到資產確權、驗真、儲存,另外就是元宇宙非常符合加密原住民的去中心化理念,在元宇宙中自由地建設他們的世界。

10月29日,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表示將會為元宇宙投入數百億美元,元宇宙將成為移動網際網路的繼任者。他在一封信中指出:“希望在未來十年內,元宇宙將覆蓋10億人口,舉辦數千億美元的數字商務,併為數百萬創作者和開發者提供就業支援。”簡單來說,扎克伯格所描述的元宇宙是一個多維的網際網路空間,指用數字化來構建一個平行於現實世界的網路世界。

其實,早在7月份,扎克伯格就曾向員工介紹,Facebook將努力建立一個科幻小說中的那種最大化的、相互關聯的體驗集合——一個被稱為元宇宙(Metaverse)的世界。

對於Facebook的這一重大決定和關於元宇宙的願景,不少人表示質疑。回顧以往,Facebook也曾在進軍區塊鏈和影象領域喊過不少口號,提出過一些巨集大的願景,這次能成功嗎?

不可否認,作為全球領先科技公司,Facebook對未來技術和趨勢的把握確實是有先驅性和代表性的。除了元宇宙之外,Facebook也仍在區塊鏈和加密領域進行不懈的探索。我們先來回顧一下Facebook在加密領域的一系列佈局。

Facebook在加密領域的堅持

早在2018年-2019年,Facebook便曾聲勢浩大地佈局區塊鏈業務,雄心勃勃地進行了數字貨幣專案的嘗試。

2018年,Facebook先是成立區塊鏈部門,並在8月-10月多次招聘區塊鏈相關人才,探討如何讓Facebook最大限度地利用區塊鏈。12月,Facebook瞄準印度市場計劃推出以WhatsApp為中心的區塊鏈產品。2019年6月,Facebook正式釋出了其推出的數字貨幣專案Libra的白皮書,並宣佈建立新部門“Calibra”,推出一款新的電子錢包,可在Facebook Messenger和WhatsApp使用。根據白皮書的描述,Libra專案的願景是建立一套簡單的、無國界的貨幣和為數十億人服務的金融基礎設施。

這一巨集大的願景引起了全球金融部門的高度關注和監管機構的擔憂,也導致Libra專案後來遭遇了集體“圍剿”。美國國會、全球多國央行、立法人員以及全球多家隱私保護機構都對Libra提出了質疑,並列出了Libra可能涉及的各種問題,包括洗錢、恐怖主義融資和影響金融穩定等。最終,由於監管阻擾,在2019年10月,Libra專案的多家重要合作伙伴陸續退出該計劃。以至於Facebook不得不重新考慮和調整其計劃。

2020年4月中旬,Libra專案釋出了白皮書2.0版本,指出了幾點變化,包括不再提“無國界的貨幣”,而是用了“全球支付系統”提法,定位為結算幣,而不是一攬子貨幣,避免挑戰貨幣主權等,同時明確參照貨幣基金管理,應對可能的擠兌風險。

2020年12月1日,據Facebook官網更新資訊顯示,原本擬推出的超主權數字貨幣Libra更名為Diem,Calibra錢包則更名為Novi。目標是最初推出錨定單一美元的數字貨幣,以求能獲得金融監管部門的批准。Diem計劃也在2021年逐步展開了試驗,10月20日,Diem的聯合創始人、數字錢包Novi負責人David Marcus宣佈,正式在美國和瓜地馬拉這兩個國家之間開啟了Novi 數字錢包應用的小型試點,用於小型企業消費者之間的貨幣交易。人們可以即時、安全且免費地在兩國之間傳送和接收資金。但不出乎意料的是,Facebook的一舉一動都被美國議員緊密監控著,數字錢包Novi上線沒多久,美國國會參議院多位議員就“喊話”要求該公司立刻停止這個加密貨幣試驗專案,並承諾不會將Diem推向市場,議員們表示外界不足以信任Facebook公司能夠來保護使用者資料和管理支付網路。

可以看到,Facebook的數字貨幣之路充滿了荊棘和艱辛,雖屢屢碰壁,但似乎Facebook仍然不願放棄其推出數字貨幣和錢包的計劃。Facebook表示,推出Novi是Diem計劃中的關鍵第一步,他們打算在獲得監管部門批准後將Novi遷移到Diem支付網路。

相反,目前來看,Facebook在元宇宙方面的推進計劃似乎要順利的多。除了將公司更名,Facebook也擬定了一些具體的計劃。該公司不僅計劃在5年內成為一家元宇宙公司,還在10月18日宣佈要在歐洲招聘“萬人”大軍來發展元宇宙業務,並且扎克伯克表示將會為元宇宙投入數百億美元。

毫無疑問,這看起來又是一場聲勢浩大、野心勃勃的進軍之路。但是,Facebook這一次押注的元宇宙真的會是未來嗎?

首先從市場反應上來看,大家對Facebook的這一雄心壯志好像並不太認可。自從“資料洩露事件”發生後,Facebook便深陷爭議和質疑以及一系列負面影響的漩渦。不管是區塊鏈的佈局還是元宇宙的押注,在大家解讀看來,都只是Facebook想要擺脫負面影響,為了轉移外界對其平臺治理和隱私保護問題的關注度而已。

不少科技公司高管和專業人士都發表了一些看法。譬如前谷歌CEO埃裡克·施密特對Facebook的元宇宙業務就提出了質疑。他認為,Facebook的元宇宙對人類社會而言未必是最好的選擇,但他也確實相信這項技術將無所不在。所有談論元宇宙的人都在談論一個比當今世界更美好的未來,你會更富有、更英俊、更美麗、更強大、更快。再過一些年,人們會戴著頭戴裝置,在元宇宙中花更多時間。但誰來制定規則?世界將變得更加數字化而非實體化,這對人類社會而言未必是最好的選擇。

國內著名的科幻大師、《三體》作者劉慈欣也表態稱,扎克伯格的元宇宙不但不是未來,也不該是未來。“這個時代的人們正在漸漸轉向無形世界,現在生活在無形世界中的人數已超過有形世界。一旦經歷過無形世界的生活,誰也無法再回到有形世界裡來。”

回到元宇宙的概念本身,元宇宙包括物質世界和虛擬世界,元宇宙生態系統包含了以使用者為中心的要素,例如頭像身份(化身)、內容創作、虛擬經濟、社會可接受性、安全和隱私以及信任和責任。因此,它將是一個全面運作且複雜的系統,需要完全實現或許並不那麼簡單,依賴於各種數字基礎設施的鋪設完善和終端應用裝置的匹配。此外,在推廣普及層面還涉及到如果讓這些裝置的成本符合大眾心理預期和接受度。

當然,由於這一概念仍處於早期,我們可以看到目前各個領域對元宇宙概念的解讀各有差異,Facebook在元宇宙這個詞的眾多解釋和演繹當中,逐步將其定義精準化,縮小為“VR(虛擬現實) / AR(增強現實) + 數字替身 + NFT(非同質化代幣)等數字資產”,其中發行NFT與發行數字貨幣Diem而言也相對不容易引起監管的注意,因此推進過程中的阻礙或許要小很多。

那麼,Facebook真的能在預期時間裡為世界搭建和呈現一個元宇宙世界嗎?沒人能給出定論,但或許,大家也並不指望憑Facebook的一己之力就可以推動“元宇宙”的實現。但這一事件的意義,除了揭露Facebook本身對於元宇宙的野心之外,更多的是為我們帶來了對這一概念的美好期望,以及背後真正能帶來“元”世界的一系列價值,包括使用者的化身和數字資產的可轉移性。就像曾經區塊鏈技術和加密世界開啟我們的認知一樣。

總結而言,元宇宙本身代表了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其市場價值和發展增速會相當可觀。據Bloomberg Intelligence分析,預計到2024年,全球元宇宙市場規模可達8000億美元。但目前更多的是炒概念的階段,很多公司所謂的“佈局”不排除包含炒作或蹭熱度的因素。元宇宙行業仍處於形成期,投資風險也需要警惕。待熱潮散去,真正潛心佈局的公司會浮出水面。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