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頭髮幣,央行慌了,比特幣或成最大贏家!

買賣虛擬貨幣

Facebook發幣一事起先在幣圈激起水花,隨著討論的蔓延,全球各國的央行都不淡定了,Libra這個新生兒的態度都是一邊倒,不是高舉監管大旗就是大談違規叫停。

在Libra出現之前,各國似乎沒有真的把比特幣等加密貨幣放在眼裡,雖然每年G20峰會都會討論加密貨幣問題,但每次都沒有產生建設性的發展建議或者監管措施,因為大家都覺得“加密資產目前不會對全球金融體系的穩定構成威脅”。

比特幣確實還沒到“威脅”的地步,畢竟整個加密貨幣市值才3000多億,只有亞馬遜、Apple市值的三分之一,黃金市值的二十六分之一,全球股市市值的二百分之一都不到.......與全球資本市場相比,加密貨幣還只是滄海一粟,近幾年都無法撼動現存的金融體系,各國央行當然可以不痛不癢地討論監管問題。

如今,自帶27億全球使用者的Facebook成為撬動傳統金融情緒的支點,可見Libra這個“野蠻人”已經侵犯到正規軍的利益。

一、各國央行都慌了

7月9號,前央行行長周小川在研討會上大談Libra,他表示:“Libra不僅是對傳統業務和支付系統的衝擊,它企圖盯住一籃子貨幣的想法,代表了未來可能出現一種全球化貨幣的趨勢。”

相比於小眾、高波動性的比特幣,覆蓋面廣、穩定的Libra讓各大央行看清未來貨幣形態的可能性,而以Libra為代表的新體系會重新分配市場利益,分割走原本屬於各個政府的貨幣發行權和稅收的兩大蛋糕。

意識到利益即將被侵奪,各國央行都坐不住了,他們一邊用監管炮彈按住Libra這個不速之客,一邊飛速聚焦央行數字貨幣(CBDC)的研發,為未來的數字貨幣之戰做好戰略準備。

前不久,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釋出了一份報告表示,不同國家的幾家央行正在考慮實施某種形式的央行數字貨幣(CBDC)。其中,烏拉圭已經啟動了CBDC試點專案,而巴哈馬群島、東加勒比貨幣聯盟、瑞典和烏克蘭也“即將”測試各自的系統。

隨著Libra的橫空出世,各國發行央行數字貨幣已成定局。

二、Facebook倒逼傳統金融變革

在周小川掌舵央行期間,他也一直在推動央行數字貨幣研發,這次他更是直接建議:“我們需要未雨綢繆,做好準備,使人民幣在未來國際化、全球化競爭中處於有利的地位。”

在全球趨勢來臨之前,誰都不想成為掉隊的那位,中國也不例外。

7月8號,央行研究局局長王信透露:“國務院已正式批准央行數字貨幣的研發,目前央行正在組織市場機構從事相應工作。”此話一出,全球各大媒體都開始瘋傳「中國要發行自己的數字貨幣了」。

可以說這是我們第一次聽到官方如此明確的聲音,而此前也只是傳聞,到底有沒有推動研發我們也無法得知。如今從模糊到明確,很大程度上是受到Libra的倒逼。

Libra有大量的應用場景、有廣泛的支援人群,如果市場反映良好,Libra可能就直接從一種支付工具逐漸演變成一種足以與法幣抗衡的貨幣,而這種情況是各國央行最不願意看到的局面。

Facebook在美國的領土上,必定會受到美國監管控制,雖然Libra不一定能走出監管這一關,但它已是各國搶佔數字貨幣高點的導火索。

畢竟「貨幣背後是利益、權力、國際政治、外交」,誰也不希望美元削弱各國貨幣的情況再次發生。

如今趨勢已來,誰能搶佔先發優勢,誰就擁有更多的貨幣話語權,相信以後將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希望彎道超車,加入到發行國家數字貨幣的行列中來。

三、比特幣成最大贏家

作為比特幣的忠實粉絲,我很樂於見到「各國發幣」這樣的狀況發生。

首先我們要清楚,無論是哪個央行的數字貨幣,無論是Facebook發幣還是JP摩根發幣,它們都不具有去中心化特性。

這些數字貨幣的主要作用是交易系統中的支付功能,而你的持幣情況、交易情況必定都是在各國的監管控制之下。除了更便利、更高效,法幣有的缺點,法定數字貨幣一樣也會有。

區塊鏈在這其中只能是一項輔助技術,沒有哪個國家會讓區塊鏈搶走了貨幣的主導地位。而比特幣不一樣,它依舊是那個去中心化、總量恆定、被驗證有效的數字貨幣,它的地位無法被任何一種“可操縱的穩定幣”所取代。

隨著Facebook發幣、各國央行打造數字貨幣持續升溫,註定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時代的轉變,開始瞭解、接受數字貨幣的概念,而作為數字貨幣鼻祖人物的比特幣自然也將收穫更多關注度,我們期待這樣的場面儘早到來。

比特幣於傳統金融危機中誕生,在十年後的今天終於引發各國貨幣體系的自我審視和自我革新。比特幣更是一面照妖鏡,往後數字貨幣的舞臺上熟優熟劣,觀眾一眼便能看清。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