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矩陣 突破區塊鏈技術瓶頸,提高人工智慧行業生產效率

買賣虛擬貨幣

內容預讀

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縮寫為AI。人工智慧是電腦科學的一個分支。它企圖瞭解智慧的實質,並生產出一種新的能以人類智慧相似的方式做出反應的智慧機器,該領域的研究包括機器人、語言識別、影象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和專家系統等。

據VentureScanner統計,2014年人工智慧領域全球投資額為10億美元,同比增長近50%。2015全球人工智慧公司共獲得近12億美元的投資,這個數字放在過去20年全年投資總額來看,已經超過了其中17年全年投資總額。2014年風投領域共完成40筆交易,總金額高達3.09億美元,同比增加302%,預計2020年全球人工智慧市場規模預計超千億。在未來10年甚至更久的時間裡,人工智慧將是眾多智慧產業技術和應用發展的突破點。

高慶忠從小算是個“學霸”,曾作為福建省數學奧賽隊的一員,從初中至高中獲得了數學奧賽全市冠軍、全省前幾名和全國一等獎。綜合成績也曾多次全年級第一,也正因為如此,他從初中保送到高中、高中保送到大學,到著名的南開大學數學試點班(陳省身班)就讀。

本科畢業後,他到上海交大攻讀計算機碩士,專攻方向為人工智慧自然語言處理,當時人工智慧行業處於低落期。1999年碩士畢業他加入華為,一干就是18年多。早期從做通訊及IT技術開始,負責過華為的創新孵化中心工作,長期做戰略規劃與戰略合作,在人工智慧、區塊鏈領域有較深的思考,幫助過多個區塊鏈專案走向成功。

隨著對區塊鏈的深入瞭解,高慶忠發現區塊鏈領域缺乏人工智慧的能力,他的專業本能告訴他這兩者的結合一定能碰撞出不同的火花。有了這個想法,他開始和很多相關領域專家交流,探索兩者結合的可能性,加上他自己本身負責過創新孵化中心,對開源社羣非常有激情,對技術創新過程也比較瞭解,因此他決定做一個人工智慧區塊鏈的開源社羣。今年5月,在經過近半年的團隊、技術籌備以後,智慧矩陣開源社羣專案正式釋出。

現在智慧矩陣團隊有10多人左右,大部分都是人工智慧和區塊鏈領域的資深技術專家。在AI領域,有曾任職大資料與人工智慧領域首席架構師劉軍;還有在微軟、百度等AI實驗室擁有多個專案經驗、擅長於自然語言處理、合約文字的語義理解等的德國博士李林琳等。在區塊鏈領域,有擅長石墨烯技術和EVM智慧合約技術開發的錢曉棟;位元股幾位核心開發者之一的王曉寅等。此外他們還邀請了多位名校MBA、海外博士加入,以及陸金所資深技術專家等,並且得到多位院士和教授專家作為顧問指導,技術背景紮實。

“智慧矩陣”名字來源於其英文名ATMatrix,AT是AI Technology之意,表明他們想要成為繼IT(資訊時代)、DT(資料時代)之後影響世界的下一代技術AT(人工智慧時代),Matrix則是電影《駭客帝國》裡的“母體”,也可以翻譯為“矩陣”,是一個自運作、自組織的世界,也是他們所暢想的未來人工智慧世界。


人工智慧幫助區塊鏈實現第三代升級

區塊鏈與人工智慧的結合,想象力如何呢?

高慶忠發現,不僅人工智慧可以解決區塊鏈領域的問題,反過來區塊鏈也可以解決人工智慧行業的問題。

首先是區塊鏈自身的問題,這個技術誕生至今,都沒有人工智慧的能力。第一代區塊鏈是比特幣,雖然創新性的創造了一個分散式的金融體系,但是指令碼語言簡單,只能做簡單的轉賬、支付;第二代區塊鏈是以太坊等經過最佳化的平臺,試圖透過擴充套件指令碼、虛擬機器等方式來解決拓展區塊鏈的功能,如編寫智慧合約、開發DApp去中心化應用等。但是以太坊因為在鏈上執行,運算能力、儲存能力和網路能力都還比較弱,無法執行人工智慧的語義理解、機器學習和多層神經網路等能力。

因此,如何讓區塊鏈領域用上人工智慧就成為了現在區塊鏈技術待突破的一個瓶頸。智慧矩陣所做的事情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

“到目前為止這個事情沒人去做,首先是因為這的確是個技術硬骨頭,很難啃下來;其次行業還有一些浮躁和泡沫,很多人選擇容易做、容易圈錢的事情,不願意去碰這塊技術硬骨頭。而我們都是沉得住氣的人,我們不去趕潮流,我們的願景很簡單,就是讓區塊鏈用上人工智慧。”

俗話說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那麼他們的第一步,首先就是讓以太坊用上人工智慧。他們希望透過解決智慧合約中呼叫AI服務的問題來實現這個計劃。目前類似以太坊網路中的智慧合約中的“智慧”並不真正智慧,而智慧矩陣透過引入AI,可以讓智慧合約及區塊鏈系統成為真正的“智慧”。

他們首先將在以太坊上開發一個DApp,這個DApp由一系列智慧合約組成,包括主呼叫合約、代理合約、治理合約、Token合約、使用者資訊管理合約等。當智慧合約可以使用AI服務後,AI將會給智慧合約賦能,並幫助智慧合約實現Dapp的人工智慧治理。

具體的實現方式透過DBot,DBot是智慧矩陣引入的一個新的概念術語,用來表達銜接以太坊智慧合約和AI服務之間所有事物和通訊的使用者定義程式,他們將提供Dbot程式的開發規範,使用者將可以依據這些規範開發DBot程式,併發布到DBot平臺上面。DBot平臺由一系列DBot伺服器組成並共同執行,Relay伺服器將由很多註冊在ATMaxtrix DApp上的DBot賬戶來託管,這些賬戶會由治理合約透過合約定義的治理機制選擇出來,只有經過這些賬戶的授權,DBot伺服器可以和ATMatrix進行通訊。


ATMatrix還可以解決目前互相割裂的諸多AI服務之間相互呼叫的問題,因為ATMatrix透過Dapp提供了一個去中心化的、無需授權、人人皆可訪問的AI經濟網路,解決AI參與方之間合作問題,ATMatrix成為AI生態的一個支付網路和具備智慧合約能力的經濟基礎設施。

“我們的鏈和其他任何一個鏈都可以對接,只要寫好人工智慧。每個鏈設定好一定的Dbot、共識機制,就可以相容,鏈成一個大網,一起鏈起來改造傳統世界。”

透過這些技術的創新就在解決區塊鏈的問題上踏出了一大步:讓區塊鏈用上人工智慧。目前這個DApp的POC原型驗證已經開發完成。


區塊鏈的去中心化模式幫助人工智慧行業提高生產效率

再將眼光轉移到人工智慧行業上,高慶忠也發現,AI技術雖然先進,但是其發展模式比較落後。“類似於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模式”——自己需要的東西自己生產,自己需要的功能自己研發,“自己需要的菜自己種,不買別人的菜,也買不了。”

各大企業一旦決定開始佈局人工智慧,就要開始不斷的重新發明“輪子”,一切都要走別人走過的路,沒有人願意共享,加上AI的人才本來就少且貴,行業效率非常低下。他們認為這些現象可以分解為3個問題:

1. 憑什麼共享?AI領域要共享本質上是演算法、資料模型的共享,假如共享以後你全部拿走了怎麼辦?因此在共享的時候要保證資料和演算法的安全。就像是可口可樂研發了配方,賣給客戶賺1瓶的錢,但是不能賣出這瓶連配方也送給你了。

2. 如何共享?共享方需要收益,需要一定的定價體系,因為有高昂成本投入,所以是不可能是無償共享。

3. 共享之後如何用?各大公司都是獨立、封閉研發,有各自的標準,做出來的東西別的公司無法直接用。這就存在著介面的標準化和相容性問題。

用區塊鏈正好可以解決這些問題:

1. 有償共享問題:本質上是計價問題,可以把功能模組計價,再透過代幣體系這個內建的“市場”來計價和交易;

2. 標準化問題:利用AIaas(AI as a service),將AI作為服務API來呼叫,企業自己來定標準,什麼介面用的順手就用什麼樣的介面;

3. 共享安全問題:用API方式來做,資料、程式碼就不會洩露,並且區塊鏈本身可以用資料做登記、加密。


這樣一來,區塊鏈就可以把人工智慧世界管理起來,“我們的專案使得原來互不協作的、封閉的、孤軍奮戰的、非共享化、非市場化的行業,未來可以變得市場、共享、協作了”。


尋求最適合的底層架構和組織架構

智慧矩陣的底層架構,也都是為了適應他們的發展方向來設計的。

他們現在的做法是基於現有人才,確定出每一步能夠解決什麼問題,第一步先解決以太坊用上人工智慧的問題,有了以太坊的成功案例,就可以順便把類似的其他鏈給一起做掉;下一步則是建立一個獨立的公鏈平臺(DBot區塊鏈平臺),初步想法是在石墨烯2.0基礎上搭建EVM。

現在他們的共識機制分為鏈內和鏈外,鏈內普通節點可以完全自由接入,但共識節點會採用DPOS機制,克服了POS機制股東過於分散情況下的效能不高的問題。透過董事會機制選取一定數量的股東代理人來決定網路的走向,代幣越多投票權越大。

在鏈外則採用Proofof AI Contribution(或稱為Proofof Work of AI)的共識機制,指的是按照AI貢獻度(或AI工作量)證明來共識,貢獻度(或工作量)證明越高說明AI貢獻出來的價值越大,就像是一篇論文被引用次數越多說明文章價值越大。如果AI貢獻度(工作量)高,那麼收益也越高,並且這個收益可以用來買別人的AI貢獻(工作)。


“這意味著大家只需要種自己擅長的菜,其他的菜去買就可以了,這樣整個AI世界可以個可以各取所長,專攻各行各業,在多個方向上全面開花。”

並且,這也是一個納新動力非常足的體系。只要一開始找到幾家加入,後面自然會有許多家公司主動找上門,否則對於後入的公司來說他們就會掉隊,不加入的公司將依然處於閉門造車、孤軍奮戰的模式,會被相互協作的公司群體拉開越來越大的差距。

“我們的戰略思路是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不管其他人是在聯盟鏈、公鏈還是什麼別的鏈,反正我是開源的,都可以和我連線,完全是一個開放的心態。”

當Dbot公鏈開發出來以後,高慶忠希望未來有機會可以實現共識演算法模組、合約模組可插拔,相容EOS,並支援同態加密等功能,以滿足對接不同鏈的需求。“希望我們能扛起第三代區塊鏈的擔子。”


對於社羣發展與商業模式,高慶忠也有自己的規劃。

整體上他們會支援各行業的AI創新,首先他們會邀請大公司的AI研發部門加入,把專業的需求與供給拉進來;第二步走向小AI需求方,他們也許沒錢招AI專家,但可以加入平臺把大公司研發好的AI技術透過API來為某個行業特性、公司做定製,這樣針對各行各業就會產生出大量公司,再往上做各種創新以及Dbot的ICO,建立繁榮的大生態。

商業模式上他們是非營利機構,作為開源社羣,不收“過路費”,而社羣參與方收取一定的“燃料費”(交易費),結算機制使用代幣ATT,使用的人越多,代幣價值越高。

今年,高慶忠希望社羣快速成長,一年內準備為以太坊帶來人工智慧;之後一年半將建立公鏈,拉動整個AI行業共享協作起來。

智慧矩陣將於8月份進行一輪ICO,為什麼選擇進行ICO而不是走普通VC,也是經過慎重思考以後的結果。高慶忠認為,如果按照VC投商業公司的路子來操作,就存在利益競爭問題,然而他們想做的是讓整個AI行業共享協作起來。小的中心化公司無法協調拉動整個大行業,因此只能建立開放社羣、開發開源軟體,ICO是必然的唯一選擇。

對於ICO,高慶忠認為智慧矩陣社羣有著自己的節奏。“有人勸我們趁5~6月份 ICO熱潮趕快做,我說我們是實實在在做事情的人,不是趁泡沫圈錢。就算靠ICO圈了一筆錢,但是這筆錢也不是你的,而是用來開發的,團隊收益其實是來自於網路發展起來以後的溢價,更應該關注的是網路未來發展的價值增加。我們要一直保持我們的節奏,8月份再上,我們不怕ICO遇冷,是金子自然會發光。區塊鏈領域是良幣驅逐劣幣,我們不著急。”


來源:渡鴉區塊鏈  微訊號:jingqubc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