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隊陸續進場,數字貨幣新時代悄然開啟

買賣虛擬貨幣

最近,有媒體訊息稱盧安達中央銀行正在研究如何提供官方數字貨幣,今年陸續有國家加入法定數字貨幣研發的隊伍。目前看來,各國政府在對數字貨幣監管的同時,都已經開始關注區塊鏈技術本身,而發行央行數字貨幣似乎成為了各國央行共同探索的方向。

就在本月初,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副司長穆長春演講時表示,央行法定數字貨幣處於“賽馬”階段,並指出它將採用雙層運營體系,引發了業內的廣泛關注。彭博社還報道稱“中國將成為全球首個推出央行數字貨幣的主要經濟體”,也有觀點認為這是中國主動應對Libra挑戰的舉動。

中國央行數字貨幣研發之路

其實,央行研究發行數字貨幣並非一時之舉。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從2014年至今,央行在數字貨幣方面的研究已經經歷了5年的歷程。

2014年年初,在當時央行行長周小川的倡導下,央行成立了法定數字貨幣專門研究小組,來論證央行發行法定數字貨幣的可行性;

2016年1月,央行首次提出了對外公開發行數字貨幣的目標,表示要爭取早日推出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

2017年1月,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在深圳正式成立。截至2019年8月4日,該所已經申請了74項涉及數字貨幣技術的專利;

2018年3月,周小川透露央行正在研發的數字貨幣叫DCEP,DC即數字貨幣,EP指電子支付,正在和業界組織分散式研發;

今年以來,央行相關發言人也多次在公開場合提及數字貨幣並表態。今年2月,央行副行長範一飛稱要穩步推進央行數字貨幣研發,加強虛擬貨幣監測處置。

今年7月,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王信公開表示,國務院已正式批准央行數字貨幣的研發。

今年8月10日,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副司長穆長春公佈央行數字貨幣的最新進展,表示原型產品已經研製成功。

8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釋出關於支援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提到“支援在深圳開展數字貨幣研究等創新應用”。(值得注意的是,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旗下唯一一家全資控股的區塊鏈公司,就是座標深圳的“深圳金融科技公司”,今年8月初該公司還掛出招聘區塊鏈研發工程師和研究員的資訊。)

很明顯,今年央行加快了在數字貨幣研發方面的程序,尤其是下半年以來,頻頻發聲談數字貨幣。

或許是Facebook要推出加密數字貨幣Libra的訊息,讓我國央行有了緊迫感,加快了金融創新的腳步,同樣,全球範圍內的各個國家都有危機感,害怕被甩在金融變革的身後。

各國央行發力佈局數字貨幣

當加密數字貨幣在全球範圍內共識越來越強,也給傳統貨幣體系帶來了一定威脅。數字經濟的變革創新迫在眉睫,佈局央行數字貨幣成為了“國家隊”的共同選擇。

國際清算銀行(BIS)在今年1月份釋出了《謹慎行事——央行數字貨幣調查》報告,報告中參與調查的63家央行中有70%對發行數字貨幣(CBDC)表現出了較為濃厚的興趣,且正在參與(或將要參與)發行CBDC的工作或研究中。

那麼目前有哪些國家呢?

據不完全統計,到目前為止,全球已經有超過15個國家的央行已發行或正在考慮發行央行數字貨幣,包括中國、美國、印度、新加坡、加拿大、瑞典、巴哈馬、委內瑞拉、烏拉圭和哈薩克等。

據公開資料查詢,英格蘭央行早在2016年發行了中心化數字貨幣RSCoin,被稱為‘混血’數字貨幣;委內瑞拉在2017年12月發行了石油幣,石油幣是以石油為背書的數字貨幣,旨在緩解委內瑞拉國內嚴重的通貨膨脹問題和減少對美元的依賴。

2018年9月15日,泰國中央銀行(BOT)也對外宣佈了名為CTH的央行數字貨幣專案;此外,近年來一直致力於數字貨幣研究的老牌央行瑞典央行目前也正在考慮推出名為電子克朗(e-Krona)的央行數字貨幣......

下圖是借鑑清華大學金融科技研究院區塊鏈研究中心所制的圖表,他們收集的各國央行對發行數字貨幣的態度以及理由。

很多人可能會想,很多國家一方面對數字貨幣市場持有比較嚴厲的監管力度,另一方面卻在大力研發央行數字貨幣,為什麼呢?這隻能說明加密數字貨幣這種去中心化的貨幣的出現雖然給傳統金融體系帶來了挑戰,但區塊鏈新技術的誕生也啟發了各國對貨幣體系的創新,“國家隊”代表們不想錯過這個金融創新的機會。

那麼,具體來說,央行數字貨幣成為發展主流是因為什麼,或者說,各國央行為什麼近幾年來加快佈局數字貨幣發展戰略?

為什麼央行數字貨幣成主流?

十年前,比特幣的誕生,給我們帶來了區塊鏈技術。在比特幣之後,衍生出了上千種以區塊鏈為底層技術的數字貨幣,在傳統貨幣之外形成了另一套流通體系。十年之後的今天,區塊鏈技術已經迅速走進了大眾視野,其價值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肯定,包括各國政府和行業巨頭機構。大家帶著好奇又謹慎的態度開始學習如何看待數字貨幣以及區塊鏈技術。

1.順應技術變革

從貨幣屬性看,以比特幣為代表的虛擬數字貨幣是去中心化的,沒有發行方,不受第三方監,不需要依賴國家信用支撐,天生自帶公平與自由的光環。但價格的巨大波動給市場帶來了巨大的投機空間,不受監管約束而導致的一些亂象在一定程度上會衝擊一個國家的正常金融秩序。

而區塊鏈作為一種分散式賬本技術,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去中心化、可追溯、不可篡改、匿名性等。在貨幣流通方面確實存在巨大的便利性,能夠提高業務效率,降低人為操作風險。近幾年來已經在全球範圍內廣泛應用,也給我們帶來了一場技術革命。

所以各國央行如果擁有一套架構在區塊鏈技術之上且自己可以控制的法定數字貨幣體系,那就把握了技術發展的趨勢,又順應了金融科技時代的變革。

2.應對現實問題

各國央行推出法定數字貨幣,通常還是出於當代社會現存問題的考量。比如,委內瑞拉,我們都知道,去年國家已經陷入了嚴重的通貨膨脹,原有的法定貨幣體系崩潰,所以發行了石油幣。而據報道,瑞典計劃推出電子數字貨幣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國內現金使用率的暴跌,瑞典政府希望可以藉此來捍衛央行控制貨幣發行、調節貨幣週轉和調控經濟的能力。

所以,除了比較特殊的問題,大部分國家央行的考慮大致可以總結歸納為幾點:第一,降低紙幣的流通和發行成本,提升政府對貨幣供給和流通的控制力;第二,解決支付效率問題,使交易速度更快、成本更低;第三,促進金融改革,減少腐敗壟斷等問題,打擊洗錢、恐怖主義融資等金融犯罪,維護金融穩定。

除此之外,CBDC一旦成功推出,將會賦予加密資產除投資和投機之外的功能,擁有像法定貨幣那樣履行價值尺度、流通工具以及儲藏手段的職能,同時為降低實體經濟成本與提高效率等多方面賦能。

3.Libra威脅

對各國央行來說,Facebook要發行的Libra就像一個隱性炸彈,隨時威脅到國家傳統貨幣體系的權威。

就像央行研究局局長王信所說,如果Libra成功地廣泛應用於支付特別是跨境支付,能夠像貨幣一樣發揮作用,就會對貨幣政策、金融穩定和國際金融體系產生重大影響,進而衝擊各國的法定貨幣並降低貨幣政策的有效性。

Libra出現後,各國的金融市場的改革也該有緊迫感。而中國作為一個主要經濟體,尤其需要重視這個問題,所以支付領域的改革勢必加快,才能對抗Libra的威脅,甚至與之競爭。

剛好因為支付寶和微信的的存在,大眾對無現金支付已經非常熟悉,所以中國在推行數字貨幣和支付方面具備豐富的經驗,也是天然的優勢,這也加快了整個數字貨幣研發的工作和程序。

結語

講到這裡,猛然想起了之前在外交部舉行的中外媒體吹風會上,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表示“G20關注新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包括數字貨幣、加密資產等等。

想想近十年來,比特幣也好,區塊鏈技術也罷,都經歷了從不被接受,到被接受,甚至推崇。在這期間,經過時間的洗禮和各國政府監管力量的介入,行業從最初的無序發展逐漸轉為正向繁榮,數字貨幣和區塊鏈的正向價值也開始被各國政府和眾多巨頭企業認知和重視。

伴隨數字貨幣國家隊的入場,以及主流機構的入局,數字貨幣的發展已悄然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