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20 | 加密貨幣這10年都經歷了什麼?

買賣虛擬貨幣

編譯:Wendy

寫在前面:本文作者為Coinbase執行長Brian Armstrong。在比特幣第一個十年結束之際,他寫下了這篇文章,從監管、穩定幣、應用等多個方面回顧了這個行業的發展歷程。

以下為原文內容:

我第一次讀比特幣白皮書是在2010年12月,當時我正在家裡過聖誕節。

在我們結束這十年之際,以下是我對行業進展的簡單看法。

1. 比特幣沒有失敗(正如許多人預測的那樣)

人們很容易忘記,但在過去10年的大部分時間裡,人們經常討論比特幣是否會繼續存在。也許會在協議中發現一個缺陷,也許會被宣佈為非法,也許會因為它沒有內在價值而全部歸零(當然,加密貨幣愛好者很快指出美元也沒有任何價值支撐)。有超過379篇文章過早地宣告了比特幣的終結。比特幣不僅存活了下來,而且蓬勃發展,成為十年來表現最好的資產。反對者被證明是錯誤的,我們從人性中得到了重要的教訓:大多數重大的突破都是逆勢而為的想法,人們一開始就會忽視和嘲笑這些想法。

2. Coinbase沒有失敗(正如許多人預測的那樣)

當我在考慮做Coinbase時,一些人告訴我,我嘗試建立加密貨幣錢包和交易所是瘋狂的。世界上最優秀的駭客都在嘗試入侵加密貨幣交易所繫統,而MtGox和其他許多公司都遭到了攻擊。透過運氣和技能的結合,Coinbase成功抵禦了一連串的攻擊,並創造了許多新的金鑰儲存方法,這些方法每年都在改進。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讓加密貨幣用起來更簡單,並向數千萬人介紹了這項新技術。這使我們能夠建立一個擁有800名員工且現金流充足的公司,經受住了密碼市場的起起落落,並繼續投資於新產品以幫助生態系統成長。對於那些想要儲存自己金鑰的人,我們甚至推出了一種非託管錢包,繼續專注於信任和易用性。

3. 派系和內部鬥爭

對於一個新行業來說,隨著協議更改的討論和新幣種的推出(透過分叉或推出全新的專案),出現了許多內鬥。許多群體變得激進,把自己關在了迴音室(即只能聽到自己的聲音)。我認為,這比我所見過的其他技術辯論(例如iOS vs Android)更刻薄,因為一旦人們持有某種幣,就會產生一種內在的利益衝突,被情緒控制。我們不再試圖尋找真理,而是開始談論我們自己的東西。有利的一面是,與單一文化或單幣種的壟斷相比,擁有許多相互競爭的群體推動了大量創新。至於哪些區塊鏈會影響到1億或10億使用者,這場競賽仍在激烈進行,我預計加密貨幣最終會出現一些合併,與其他行業的合併方式類似。

4. 泡沫(以及崩盤)

整個行業經歷了5次泡沫時期,每次泡沫過後都是崩盤(但落在比上一次低點更高的點上)。換句話說,這個行業一直在向上發展,但這是一個非常坎坷的過程。這意味著大量的討論和媒體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價格上,當日交易吸引了短線思維,有時近乎賭博。與此同時,採取長期投資策略的投資者(例如,透過多年的美元成本平均入倉)獲得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回報。比特幣是十年來表現最好的資產,甚至擊敗了一些獨角獸公司,市值超過了1000億美元。此時此刻,比特幣成為精明的投資者的選擇,他們會在投資組合中配置1%-10%的比特幣。

5. 應用來得比想象中要晚

當我第一次瞭解到比特幣的時候,我就認為,距離其在現實世界應用(在最初的投資/投機階段之後)不會超過5年。除了像CryptoKitties(加密貓)這樣的小小例外,Dapp最初幾乎沒有人用,直到去年Defi才真正開始發展。這主要是由於可擴充套件性問題、波動性、區塊鏈的指令碼語言限制以及消費產品的可用性問題。Defi似乎是一個成功的用例,即使在當今區塊鏈的有限規模上也是如此,因為與遊戲或社交網路相比,借貸對交易吞吐量的要求不高。在商家接受度方面,Coinbase和BitPay在這方面做了大量投資,與Overstock.com、戴爾(Dell)、Expedia、微軟(Microsoft)、Reddit和維基百科(Wikipedia)等商家簽約。但實際的交易量一開始比許多商家想象的要小得多(儘管每年都在穩步增長)。這意味著在過去十年中,交易和投機是加密貨幣的主要用途,而實用階段到來的時間比許多人預期的要更晚。

6. ICO

當ICO的熱潮開始時,我們看到了初創公司從未經認證的投資者那裡籌集資金的潛在需求。之前所有的眾籌記錄都被抹去了,現在10個最大的眾籌專案中有8個都與加密貨幣相關。ICO的趨勢引起了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憤怒和注意,他們緩慢但堅定地開始在這一領域採取執法行動。關於哪些密碼token是有價證券,哪些不是,人們展開了激烈的爭論。密碼理事會(CRC)等組織在業界的參與下,開始提供更清晰的資訊。最後,就像往常一樣,創業公司籌集了太多的錢,實際上會損害這家公司。許多ICO專案坐擁鉅額現金卻未能推出現實世界的產品(慢慢地,其中一些專案開始變得像投資公司,而不是真正的產品公司)。

7. 交易所獲得了大部分的價值

或許除了協議本身之外,過去10年加密貨幣領域最好的商業模式往往是交易所和經紀商,他們在淘金熱期間出售“鐵鍬”,以交易這種新資產類別。一些礦工也有不錯的收益,但加密貨幣價格的波動使他們很難在市場的反覆無常中生存下來。在過去的幾年裡,大量高質量的團隊和初創公司進入了這個領域,還有大量的風投資金仍在流向密碼初創公司(例如,我們自己的小型基金Coinbase Ventures在過去幾年裡已經投資了60家密碼初創公司)。

8. 穩定幣

除了可擴充套件性和可用性之外,限制加密貨幣普及的其中一個挑戰是不穩定性。雖然波動性對投資者和投機者來說是好事,但對那些想利用它作為交換媒介的人來說卻不是好事。隨著時間的推移,比特幣的波動性已經下降,這是一個長期趨勢,但人們似乎希望加密貨幣更快穩定下來。在過去的幾年裡,穩定幣得到了大量的採用。在某種程度上,這讓銀行和政府中更為常見的區塊鏈而非比特幣心態找到了出口,從摩根大通(JPMorgan)到中國,所有人都宣佈將努力推出穩定幣。這還導致Tether這樣具有爭議性的穩定幣在沒有法幣入口的情況下提供交易對,還讓像Dai這樣由加密貨幣支撐的穩定幣得到更多的應用。Facebook的Libra計劃激起了華盛頓特區幾乎所有人的憤怒,但隨著中國加大人民幣數字化力度並投資區塊鏈技術,美國措手不及,正忙著實現美元數字化。由CENTRE聯盟創造的穩定幣USD Coin與銀行賬戶中的美元一比一掛勾,已經成長為第二大穩定幣(除Tether之外),我相信其可能在美國實現進一步普及。

9. 機構

10年前,密碼技術還只是愛好者和早期採用者之間純粹的個體活動,但到十年之後,出現了一個明顯的趨勢,即機構開始介入。不一定是大型的傳統機構——雖然他們似乎都有團隊正在探索這項技術。同時出現了幾百個加密基金(有意思的是:三大加密基金——Paradigm、Polychain和A16Z Crypto都是由Coinbase的前僱員或董事會成員建立的)。我們還看到數百家機構客戶選擇了Coinbase託管服務,在過去18個月裡,Coinbase託管規模從0美元增至70億美元,成為全球最大的機構密碼託管機構。

10. 監管

加密貨幣的這十年始於完全不受監管。(據我所知)Coinbase是第一家真正認真對待監管的加密貨幣公司,因為我們認為這將促進長期的採用。

從2013年左右開始,我們開始在美國申請貨幣轉移執照(money transmitter)。從那以後,我們在歐洲獲得了eMoney許可證,在紐約拿到了Bitlicense,透過FinCEN(金融犯罪執法網路)註冊為MSB,並開始向其他機構申請額外的許可證。我們每週都會與世界各地的多家監管機構進行交流,希望能幫助他們更瞭解這個行業。

在這10年結束的時候,我可以自信地說,加密貨幣是一個受管轄的行業(至少在第一世界國家是這樣),其將繼續迅速發展。在過去的10年中,密碼是否會作為貨幣、商品、證券、財產或其他完全不同的東西來管理,這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大問題。

美國國稅局(IRS)、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紐約金融服務署(NYDFS)、FinCEN等機構都曾釋出過指導意見(這還只是在美國)。新加坡、瑞士和開曼群島的監管機構在加密貨幣方面都變得相當老練,並開始吸引優秀的初創公司在那裡註冊。

事實證明,對於如何監管加密貨幣,沒有統一的解決方案,因為加密貨幣的種類太多了!在某種程度上,每個人都意識到我們正在重建現有金融體系的幾乎每一部分,而這將需要許多不同型別的監管機構。與此同時,加密貨幣的去中心化一面繼續快速發展,非託管錢包、DEX(去中心化交易所)、Defi和dapps的使用有所增加。雖然提供法幣入口和託管錢包的交易所可能會受到與傳統金融系統類似的監管,但加密貨幣的去中心化特點可能導致其需要一個全新的監管框架(理想情況下,監管幹涉越少,創新活力就越大)。

綜上,在過去的十年裡,在密碼行業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經歷了許多起起落落,這是一個非常不穩定的行業。我很自豪Coinbase在此期間財務狀況良好,員工人數已超過800人,並幫助建立了基礎設施,使該行業得以持續增長。我們將繼續專注於所有產品的可靠性和易用性,相信這將為加密貨幣帶來未來1億乃至10億使用者。如果沒有我們出色的員工、董事會和投資者的幫助,我們不可能實現這一目標。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