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區塊鏈上無民主

買賣虛擬貨幣


剛進入幣圈那一刻,鏈圈的人都會推薦幾本書籍給剛開始接觸區塊鏈的小白閱讀:哈耶克的《貨幣的非國家化》這本書可以說是比特幣的理論基礎,《失控》這本書講述的是自然界最偉大是分散式群體行為,我們學習自然最好迴歸自然,最後一本《烏合之眾》講述的是大眾非理性化的經濟學邏輯。這三本書可以說是區塊鏈最核心的理論基礎,老友三本全部看完了,其中《失控》及《烏合之眾》裡面的觀點對分散式集體行為表達了不同的觀點。老友認為,集體智慧沒有個體智慧高明,然而個體思維總是被集體思維牽著走。如果體現在區塊鏈社羣裡面的話,那就是大多數人的意見可能並沒有那麼高明。讀完這三本書,突然想到兩個月前讀的一篇文章《區塊鏈不應該是民主的》,這篇文章很好的詮釋了集體智慧的不足以及社羣集體思維的缺陷,老友覺得寫得非常好,很有意義。在這裡分享給大家。

文章連結:http://36kr.com/p/5132145.html

文章作者:HaseebQureshi編譯:鏟王爺

今年2月份,一條新聞報道莫斯科正在利用區塊鏈讓市民投票,引領了民主趨勢,居民可以對一系列公共設施進行廣泛的投票,包括了從他們新的地鐵列車的名字,到新的體育場館的座位顏色。但區塊鏈的民主式治理真的前景樂觀嗎?

1.如何監管

   這個問題聽上去有點奇怪。理論上講,區塊鏈根本不應該被監管,它們應該是“自由的去中心化賬本”。但區塊鏈不僅僅是一個賬本。它也是一個生態系統,是包含商家、企業和交易所的經濟體系,裡面還包含著開發者、礦工和使用者社羣。

      但是,區塊鏈不是一塊淨土,它必須依存於人類混亂和紛爭的世界中。而且在區塊鏈的演變過程中需要作出很多重要的決定。因此區塊鏈必須受到監管,而且監管者不可避免地依然還是人類。唯一的問題是:由哪些人來承擔這個責任?這些人的決定是如何執行的?

2.區塊鏈治理方法

一般認為,有兩種方法來管理區塊鏈:第一種方法是“脫鏈治理”。這基本上是大多數私人機構的管理方式——由社羣信任的人聚集在一起形成一個小組,負責區塊鏈的治理和利益劃分。該小組負責修復隱患和安全漏洞,增加功能並提高可擴充套件性,在公開討論中作為代表,並在使用者、企業和礦工之間保持權力平衡——聽上去是不是有點像Bitcoin Core(由中本聰指定的人選組建的比特幣管理團隊)乾的事情?

顯而易見,這看起來非常中心化,不過也會存在變數。如果有足夠的使用者不同意治理協議,他們可以啟動硬分叉並建立並行區塊鏈,這正是BCH(位元現金)和ETC(以太經典)所發生的情況。分叉威脅是對核心團隊治理不善的巨大檢驗。大部分主要的區塊鏈都是由這樣的治理方式來管理的。例如比特幣、以太坊、萊特幣、R/" target="_blank"">門羅幣和ZCash都遵循這個模型。

但是還有第二種治理模式正在逐漸獲得認可,稱為“鏈上治理”。鏈上治理拒絕了鏈外模式固有的集中化。在鏈上治理模式中,區塊鏈內的使用者直接對決策進行投票。根據投票結果的不同,區塊鏈會自動執行該投票的結果。這一切都發生在合約內。鏈上治理是許多“區塊鏈3.0”專案的核心,例如Tezos、DFINITY和Cosmos。鏈上治理是一個非常激進的想法。它試圖擺脫傳統組織混亂的人治,改為高度機械化、自治化的民主。

正如比特幣允許使用者對自己的資金擁有主權一樣,鏈上治理將允許使用者管理他們的整個金融系統。它有著法國啟蒙運動和法國大革命一般誘人的理想主義情懷。但是,鏈上治理很可能是危險的,甚至會導致災難性後果。

3.也許區塊鏈民主就是一個偽命題

在區塊鏈上,沒有人知道你是誰民主意味著大家在“一人一票”的原則下運作。但區塊鏈是高度匿名化的。這意味著任何人都可以透過生成一組新金鑰來建立新的身份。這就產生了一個問題:要在區塊鏈上實現民主,就需要解決女巫攻擊問題(女巫攻擊:在對等網路中,單一節點具有多個身份標識,透過控制系統的大部分節點來削弱冗餘備份的作用。還不懂?就想想火影忍者裡鳴人的影分身術吧),這意味著你需要了解每個人在真實世界的身份。這將需要一個全球信任的身份識別系統。而到目前為止,還沒有這樣的系統存在。

鑑於我們沒有全球身份識別系統,鏈上治理實際上並不是採用一人一票制。相反,他們透過POS(Proof of Stake,股權證明,類似於財產儲存在銀行,這種模式會根據你持有數字貨幣的量和時間,分配給你相應的利息)實施“一幣一票”的規則。

因為數字貨幣的稀缺性,這變成了線上民主的鬆散代理機制。但是,POS意味著擁有更多幣的人在他們的投票中擁有更大的權重。這顯然不是所謂的民主,而是財閥(EOS的21個超級節點算不算呢)。

當然這也沒關係。你可能會爭辯說,這種機制會使選民在遊戲中擁有更多的馬甲,也許數字貨幣富豪們應該在合約治理中擁有更多的發言權,因為他們付出也更多。按照這個邏輯,大公司應該對政府立法有更大的影響力才是,因為他們在財政上比一般公民有更多的利害關係,難道企業不應該有更多的立法控制權嗎?

很明顯,這個論點忽略了一些重要的東西。財閥們因為被授予了財政的強大權力,使得他們可以對資源較少的人進行剝削。但是很不公平的是,一群開發團隊中的一些人做出了所有重要的決定,而這些人對監管機制可能都沒什麼經驗。

         4.不要將區塊鏈與國家混為一談

讓我們迴避上面的財閥問題,假裝“一幣一票”是民主的有效代理機制。雖然民主是國家治理的理想狀態。但區塊鏈不是國家,絕大多數區塊鏈治理也不是民主的。企業不是民主的、非營利組織不是民主的、開源軟體專案也不是民主的,這些理由還不夠嗎?區塊鏈現階段仍然是實驗性技術。雖然他們正在迅速發展,但還有許多未決的技術挑戰。例如,以太坊的路線圖裡涉及將其共識協議轉換為POS、完全重寫虛擬機器、實施分片方案,過程中還有一堆工作要做。

這些技術性的東西非常艱澀。與管理一個國家相比,它更類似於管理CERN(歐洲核子研究組織)。管理複雜的技術專案時,我們曾經有過很好的模式,譬如Linux基金會或IETF(國際網際網路工程任務組)。他們看起來根本不像民眾領導的民主機構。一個良好的技術治理過程應該圍繞技術專家的專業知識來建立,這些技術專家可以在技術穩健性與實際問題之間取得平衡,他們負責制定計劃並交付技術路線圖。

而民主則恰恰相反。參與民主制的各方進行競選、宣傳、互黑,他們將自己分成派別從而逃避風險。在這個系統中,任何沒有達成共識的東西都會被拋棄,而且大家還會耗費巨大的精力來說服普通選民。儘管存在上述各種摩擦,民主依然還是治理國家的正確過程,但對於一個實驗性技術的治理模式來說,可能犯了決定性的錯誤。說實話。區塊鏈還是處在早期階段。雖然大媽們都積極投身了,但我可不指望我們家老太太使用區塊鏈,也絕對不希望她對什麼合約升級進行投票。而區塊鏈和國家的另一個根本差別是:你可以隨時退出區塊鏈。

               5.自由、分叉和退出

退出一個國家很困難。即使你不喜歡你國家的管理方式,你也可能不一定有資源去移民。即使你想這樣做,政府也未必會讓你輕易離開,而且目標國可能也沒那麼好客。一個人不能選擇自己的出生地。因此,你可以說一個國家有義務保護公民的福祉,因為這些公民不能總是用腳投票。區塊鏈則不同。如果您不喜歡區塊鏈的選擇,你有三條路可以選:

1、你可以出售自己手上的Token並轉移到另一個鏈上去。2、你可以支援分叉。3、你如果有足夠的野心,還可以自己搞一個新的分叉

要清楚,分叉不是免費的。但相比從一個國家移民來說,這已經算相當便宜了。在一個人人可以用錢包投票的生態系統中,民主治理模式也沒那麼容易收買你。


                        6.民主的極端情況

在鏈上治理模式中,民主可能很難走正路。以DFINITY為例。DFINITY聲稱允許使用者透過他們的“區塊鏈神經系統”進行鏈改寫。想象一下,有人在DFINITY鏈上被偷了幣。受害方可以向網路建議交易無效。如果有足夠的節點在回顧證據後達成一致,交易將回滾並實現退幣。法定的選民可以有效地重寫分類賬。乍看之下,這聽起來像是個聰明的解決方案,似乎大家終於不再為加密貨幣被黑困擾了。但是如果仔細想想,你會意識到DFINITY這條路結果將會導致更差的——“暴民統治”。

詹姆斯.麥迪遜和托馬斯.傑斐遜深深地理解民主中隱含的危險。在《聯邦論》(述評《美國憲法》的經典著作)中,他們明確表示美國不應該實行直接民主,而是主張採用小心翼翼的制衡的共和模式。歷史表明,直接民主通常會導致災難。

有一句諺語說的好:“民主就是兩隻狼和一隻羊投票晚飯吃什麼。”更普遍的理解是,任何51%的大多數人總是可以剝奪剩下的49%。這個問題被稱為“多數人的暴政”,這是民主的一個眾所周知的失敗模式。何以阻止這種情況發生在區塊鏈上?

利他主義和行為慣性可以使它不太可能發生。但人們可以想象派系鬥爭、女巫狩獵(中世紀對女巫的迫害)、大區塊派與小區塊派的全面戰爭。一但有人開了第一槍,各種各樣的主義可能會從零和政治鬥爭中浮現出來。但是DFINITY並不是唯一提出這個模型的。這些鏈上治理模式中的許多人採用流動式民主,其中投票者可以將他們的投票委託給代表進行投票。這些投票代表之後會給他們進行補償——也有點類似代議制,此處可參考我們之前的文章《公鏈紙牌屋》。

所有區塊鏈民主模式都在為低投票率問題而鬥爭(甚至以太坊的DAO Carbonvote也只有4.5%的投票率)。流動式民主巧妙地解決了這個問題,讓選民把他們的選票委託給更好的代表。這與大多數現代代議制民主國家較為接近,在精神上與POS相似。但是,任何授權投票計劃都有其自身的問題。可能猜到了:這裡面會出現惡意競爭、賄選、虛假宣傳。大家的精力都被花在如何招攬和說服隨機型持幣人上,而不是花在如何改進合約上。

當代表是在激勵制度之下投票時,上述這些行為都是對激勵的自然反應。真實世界的民主國家建立了一整套充滿制衡的複雜系統是有原因的。沒有這些制衡,民主就很容易變成任人唯親。

       7.民主是為失敗者準備的

實事求是的講,民主的目的主要不是更好的決策。民主的價值在於面對有爭議的分歧時如何維持和平。換句話說,透過堅持民主制度,我們可以消弭一場可能會導致內戰的爭端。想象一下,有兩個派別不同意某些立法,比方說甜豆花派和鹹豆花派。在遵循霍布斯主義的國家裡,這兩個派別將發動互噴亂鬥和血腥戰爭,直到一方取得最後的勝利。而勝利者會將其意志強加給尚存的少數人改變吃豆花的口味。

但民主完全避免了這一點。在一個民主國家中,支援雙方的選民進入同一個投票站,並統計爭議雙方的票數。對於票數較少的一方,即使他們企圖發動暴動也肯定會被打敗。因此,他們只得老老實實承認失敗,以節省寶貴的資源(例如他們自己的生命)。這在某種程度上使民主成為一個優雅且高效的結構。投票為獲勝方提供合法性,並確保失敗的少數人不會為失敗付出血的代價。透過這種方式,民主有助於保護國家免受暴力分裂。

但是在區塊鏈上,如果有一個決議的投票結果是55:45,區塊鏈會發生什麼?為什麼45%的人會接受損失並繼續被大多數人統治?如果改變是有意義的,而且有足夠多的人想要朝不同的方向發展,也許就會迎來分叉了。如果鏈上治理因此失敗,那麼在區塊鏈治理上採用民主制度的價值是什麼,我們該怎麼做?

  小心那個柵欄!

即使有上述所有的疑慮,我們還是不能在鏈上治理方面太過苛責。畢竟這是一個有趣的想法。1929年,G.K.切斯特頓提出了一個現在被稱為”切斯特頓柵欄“的法則:在某種情況下存在某種制度或法律,為了簡單起見,我們可以把它當做道路上豎立一道柵欄或大門。更現代化的改革者會歡欣鼓舞地說:“我沒有看到這東西有什麼用處,讓我們把它清除掉吧。”

而更聰明的改革者則會說:”如果你沒有看到它的用處,我當然不會讓你們清除它。離遠點動腦子想想。然後,當你可以回來告訴我你確實看到了它的用途時,我才可能讓你毀掉它。“並非所有事情都應該是民主的,實際上大多數事情都不應該。但就像上文說的,區塊鏈治理的民主制設想就是一道柵欄,隨手清除它是不明智的。

也許有一天,區塊鏈將變得穩定,不再需要大牛技術高人的指導。因為這項技術的發展速度太快,任何在治理問題上陷入困境的區塊鏈都必然會被拋在後面。儘管如此,我並沒有真正反對這些正在嘗試的治理體系。我很可能是錯的。區塊鏈的美妙之處在於,與國家不同,這個實驗既便宜又易於執行。


- END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