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向區塊鏈董事長肖風:世紀疫情後,人類將加速完成數字化遷徙

買賣虛擬貨幣

世紀疫情可能是人類社會接近完成數字化遷移、步入數字“平行宇宙”的標誌性事件。

作者|肖風

來源|鏈得得

2020年7月2日,由區塊鏈資訊服務領頭羊鏈得得團隊編著、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發行的新書《區塊鏈100問:深入淺出全面瞭解區塊鏈》,在噹噹、京東、天貓、鈦空艙等電商平臺同步上市。

本書由萬向區塊鏈董事長肖風精心作序,並獲得了中國工程院院士、電子商務與電子支付國家工程實驗室理事長柴洪峰;盛大創始人,知名投資人陳天橋;螞蟻集團CEO胡曉明;美國哥倫比亞大學SIPA學院前執行院長羅賓·劉易斯的重磅推薦語。

本文作者簡介:

肖風,中國萬向控股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兼執行董事,上海萬向區塊鏈股份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萬向區塊鏈實驗室創始人。南開大學經濟學博士,有超過18年的證券從業經歷和資產管理經驗。歷任深圳康佳電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兼股證委員會主任,中國人民銀行深圳經濟特區分行證券管理處科長、副處長,深圳市證券管理辦公室副處長、處長,證管辦副主任,博時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裁。

以下是肖風為鏈得得新書《區塊鏈100問:深入淺出全面瞭解區塊鏈》所著推薦序內容,由鏈得得獨家首發。

歷史上任何一場全球性事件,都會對人類生活、企業經營、國家治理乃至國際關係帶來巨大的改變。

不管它是一場天災,還是一次人禍。

2020年初的這場世紀疫情,讓大多數人都強烈的感受到了席捲而來的數字化浪潮。

這場世紀疫情可以看作是人類社會數字化遷移的第三級火箭,在一二級火箭助推之下,經過數十年的數字化遷徙,最後一級的它將把我們加速推進到預定的數字宇宙軌道,人類社會將在這個與物理世界平行的“數字世界”裡,開啟數字化生存。

在這場世紀疫情中,不論個人生活、企業經營甚至國家治理,反應和行動更及時、更迅速、更有效的,都是數字化做得比較好的。

沒有之前本地生活服務的數字化,就不會有像中國武漢那樣與病毒決絕的封城。快遞小哥和外賣小哥的背後是數字化運營系統在支撐著。

歐美不能那麼決絕的封城,有他們的本地生活服務社會系統不夠數字化的原因在。

百麗鞋業在過去兩年做了大量數字化的改進,鞋子的週轉天數從行業平均的一百多天降到二十多天,疫情期間網上銷售增加了140%多,而且賣的都是新款。

說到數字化遷徙,1994年時任MIT媒體實驗室主任的尼葛洛龐蒂的《數字化生存》一書,是一個重要標誌物。它可以看作是人類社會數字化遷徙的啟程號角。

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之前,人類為數字化遷移做了很多準備,但1990年代應該是數字化遷徙元年。

看看1990年與2019年十大市值上市公司的變遷,就可以看出數字化帶給我們這個世界翻天覆地的變化。

1990年,十大上市公司六家是銀行,沒有一家網際網路及軟體公司;2019年,十大上市公司七家是網際網路及軟體公司,90年代的那十家公司無一再上榜。

而且這七家網際網路及軟體公司,個個市值超五千億美元,萬億美元市值也不鮮見。

數字化遷徙遵循的是摩爾定律、網路效應、零邊際成本、指數級增長。它組織商業資源、創造經濟價值、增加社會福利的效率極高、成本極低。這才是網際網路公司萬億美元市值的底層邏輯。

zoom是這個邏輯的最新例證。在2019年底,Zoom還只有1000萬使用者,疫情助推之下,1000萬使用者到兩億使用者,只花了三個月時間,增長20倍。而過去三個星期,它的使用者數又從兩個億增長到三個億。

所以說,世紀疫情可能是人類社會接近完成數字化遷移、步入數字“平行宇宙”的標誌性事件。

—1—

經濟轉折點:“新基建”,“新能源”

就我個人觀察,在疫情期間,有這麼幾件事情是非常帶有預示性和啟示性的。第一件,中國政府就疫後重建,提出了一個口號:“新基建”。

這場新基建的歷史意義堪比1933年羅斯福總統在美國大簫條時期倡導的美國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也可以媲美上世紀90年代克林頓總統所倡導的“資訊高速公路”建設。

中國的新基建基本上可以看作是數字經濟基礎設施建設,這比“資訊高速公路”再上一層。5G、AI、物聯網、工業網際網路、區塊鏈共同構成數字化建設的基礎工具。

第二件,埃隆·馬斯克宣佈他的星鏈網際網路計劃(Starlink)未來三個月將內測,六個月內會公測,之後將開始在部分地區執行。

Starlink在地球這個物理空間之上,包裹了一層數字空間,寰宇一網成就寰宇一家。

一萬兩千個衛星連成的網際網路,將改變時間和空間、經濟與政治、社會及國家。

但最最重要的事件還是疫情期間石油價格的暴跌。跌到負幾十美元,當然是偶發的踩踏事件。但這樣一個極端事件一定有它的警示性和預示性。就如任何一件全球性的極端事件一樣。

它預示著經濟動能、經濟能源轉換點的到來。

大家都同意,石油為代表的化石能源,是工業文明的核心能源;資訊文明時代,資料將取代石油成為新的核心能源。

這次石油價格的極端性事件,事雖偶發,事屬必然。

它標誌著能源轉換點到來了!

我的朋友“矽谷王川”,他從2014年開始,在樂觀預測電動汽車的未來的同時,悲觀預測石油價格將一路走低,並且將一瀉千里。

底特律造車是物理思維,矽谷造車是軟體思維。一輛傳統汽車有三萬多個零部件,而一輛電動車只有三千多個。傳統車廠上百年積累的汽車發動機技術,一夜之間失去了價值歸零。

特斯拉最大的價值是一套能夠很好的管理7000多塊電池的軟體系統。它用軟體重新定義了汽車。

而今年, 完全依靠資料的收集、傳輸、互動、計算、決策來驅動的無人駕駛計程車,已經在長沙、廣州等好幾個城市上路了。

軟體定義汽車,資料驅動汽車。私人汽車、商用車加上航空器械一起消耗了全球60%多的石油供應,“汽車”一旦變成無人駕駛的“電動車”,它“喝”的將是資料。無怪乎“石油”的重要性會越來越低。

“矽谷王川”戲謔道:“石器時代的結束並不是石頭沒有了,石油時代的結束也不會是石油消耗完了”。它們只是被時代拋棄了而已。

—2—

經濟新驅動:網際網路、區塊鏈、雲端計算、人工智慧

過去十年,很多數字化遷徙工具的發展成熟,是資料能夠取代石油,成為驅動經濟發展的“新能源”的重要因素,也形成了經濟新的驅動力。

這其中有四個最重要力量。

一是網際網路(物聯網)。網際網路和物聯網解決了大規模、高效率、低成本收集海量資料的問題。

二是區塊鏈。區塊鏈的分散式資料庫、分散式總賬,解決了大規模、高效率、低成本信任海量資料的問題。

三是雲端計算。雲端計算解決了大規模、高效率、低成本儲存和計算海量資料的問題。

四是人工智慧。人工智慧解決了大規模、高效率、低成本使用海量資料的問題。

量變引起質變,這幾項數字化核心工具的逐漸成熟,讓我們能夠輕易的得到和使用海量資料。

就像冶金技術的成熟幫助人類進入到鐵器時代、印刷術造紙術的成熟幫助人類進入紙幣時代一樣。

在上述四大重要力量裡,可以被我們獲取並應用的資料比比都是。

從資料要素市場的角度看,能夠商業化互換、共享和交易的資料,可以分為三大來源:一類是個人資料。個人在網際網路上遺留的各種行為資料以及作為一個生命體所具有的資料:基因、醫療等等;第二類是機構資料。政府、社羣、商業組織等;第三類是機器資料。

2014年IBM的物聯網白皮書預測,到2050年全球會有超過一千億臺機器聯網,分分秒秒都在產生資料。

而全球人口到2050年大概不會超過一百億,機器的資料將比人的資料多好幾個數量級。

絕大多數的資料,今天我們還沒有開始用到。物聯網、工業網際網路還剛剛起步,機器資料的寶藏還沒有被挖掘;機構資料礙於法律限制、產權保護和商業秘密等,目前為止還沒有很好的解決之道;而個人資料,除了網際網路上的行為資料得到了很好的運用,生命資料、基因資料、醫療資料因為隱私保護沒有解決,也無法很好地利用。

一方面我們看到僅僅個人行為資料的有效利用,就已經創造出來像阿里、騰訊那樣的,魔力無邊的“商業智慧”;另一方面,我們更加期待上述三大來源的資料如果都能進入資料要素市場,透過資料的互換、共享和交易,人類將能創造出來更加偉大的社會智慧、人類智慧!

未來10年、20年,基於資料驅動的數字經濟或者資訊文明,應該是一個波瀾壯闊的歷史程序。

“資料能源”與“化石能源”在特性上完全不同。石油這種化石能源具有物理結構,一箱汽油驅動了你的車,別人的車就不再能消耗它;一瓶水你喝了,別人就不再能喝到它。工業文明,就是基於物理結構或者原子結構的文明。

而“資料能源”就不一樣了。

第一,資料的確權非常難。資料的高速可擴散性、輕易可複製性,導致確權和產權保護成本高到商業上不可行;

第二,資料的所有權不可拆分、不可轉移。你的基因資料許可給某位科學家使用,但這個基因資料仍然屬於你,並且你永遠都能保留一份。就像你傳送一封電子郵件,它可以零邊際成本的傳送給很多人,但你本地總會保留著一份。所有權的轉移是說你不能再擁有它了,但資料你卻必然可以保留一份在本地地址。

第三,資料具有越分享價值越大的特點。越多的人使用這個資料,這個資料的價值才能夠最大化。原子結構的東西,價值都是獨佔性的;而位元結構的東西,價值都是分享性的。理解這個特點,你才能理解“開源軟體”、“共享經濟”、“零工經濟”、“非接觸經濟”這些新物種為什麼具有經濟價值。

第四,資料使用的邊際成本趨近於零。資料一旦被創造,它再次被使用的邊際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因為它是位元屬性的。

—3—

經濟新要素:資料要素市場重新定義

因為資料作為生產要素的上述特質,我們擬想中的資料要素市場體系結構,也就與我們熟悉的各種現有的交易市場完全不同。

股票市場是所有權交易市場,買入股票你就擁有了這家公司的部分所用權,那個賣出股票給你的人會將這部分所有權完整的轉移給你;債券市場是收益權交易市場,你買入債券就獲得了發行者的還本付息的承諾;因為資料所有權的不可轉移性,資料要素市場是使用權交易市場,許可你某種方式、某段時間、某種目的使用某種資料。

資料要素市場的交易組織形式,大概率不會是像股票交易所這樣中心化的交易撮合形式,它可能更像外匯市場。外匯市場全球24小時交易,交易撮合是分散化的,甚至是點對點的,只有清算環節是中心化的。

資料要素市場也應該是去中心化的、點對點的、全球24小時撮合交易的形式。所謂的“大資料交易所”,也許違背了資料要素市場的內在規律。

這個資料市場,它有以下幾個特點:

(1)它是長尾市場,分散化的市場。你需要在茫茫人海中找齊一萬個病例才能有效的進行醫學研究;你要找一萬輛汽車的資料樣本才能開發一款保險產品,而這些汽車的所有權基本上是分散的。

(2)它是多方許可、多次許可的市場。我的基因資料許可給100個科學家使用,對於人類社會的整體福利一定是最大化的,對於我個人的價值也是最大化的。多方許可、多次許可是資料交易市場的特點。

(3)它是去中心化點對點的市場。一旦資料的確權變得容易、可信和低成本,因為資料所有者的擴大化、分散化,要收集和使用資料,最有效的模式應該是自由市場模式,點對點的交易,去中心化的交易。不應該是自上而下的中心化模式。

(4)它是非標準化的交易市場。資本市場是一個把非標準化的東西標準化的市場,資料要素市場會反其道而行之。資料擁有者非常分散、資料使用者目的不一,同一資料也可以供不同目的的使用者使用。這比股票或者債券的投資目的要複雜的多,資產也更非標準化。

那麼什麼才是資料市場的基礎設施呢?是區塊鏈與隱私計算。

首先,區塊鏈可以解決資料的可信問題。作為分散式賬本,它只能增加、不可刪除、不可篡改、不可回滾的特點,可以確保鏈上原生資料的可信度。

第二,區塊鏈的鏈式結構可存證、可溯源、可審計、可定序等特性,可以很好的給資料產權確權。

第三,雜湊函式、非對稱加密、零知識證明等密碼學演算法可以很好的保護你的資料不被偷窺、盜取和濫用,做到很好的隱私保護;

第四,資料交易。資料隱私保護並不是最終目的,資料需要共享和交換才能呈現價值。這時候可驗證計算、同態加密、安全多方計算等密碼學演算法,可以解決在資料加密之後的協同計算問題。這方面的技術統稱為“隱私計算”。

第五,價值交換。資料願否交換和共享,核心在於價值交換。區塊鏈上的智慧合約,對一個分散式、點對點的資料要素市場,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第六,價值分配。在一個分散式、點對點的資料要素市場中,如何讓相關各方在沒有中心化擔保方的情況下,信任各利益相關方的承諾,並且不增加構建這種信任關係的成本?這時可程式設計的數字貨幣就能夠發揮作用了,可程式設計數字貨幣加上智慧合約可以使得交易具有不可人為操控的特性,一旦觸發事前約定的條件,任何人都無法反悔。

這場世紀疫情,在帶給我們痛苦經歷的同時,也將帶我們加速前往數字“平行宇宙”!

鏈得得創始人趙何娟邀我為她的區塊鏈新書《區塊鏈100問》寫推薦序。謹以在這場改變世界的新冠疫情期間,我對於區塊鏈的一點新思考,獻為序言!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