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困局:裁員、轉型、突圍

買賣虛擬貨幣


生存還是死亡?是擺在大多數交易所面前的問題。


文 | Dave、昕楠、蘆薈

出品 |  Odaily星球日報(ID:o-daily)


擴張、再擴張,交易所在牛市中狂飆突進的時候,沒有料到多數終將淪為熊市中的炮灰。

牛市中,火幣、幣安等第一梯隊交易所手續費動輒 2000 萬元,一家不知名交易所一個月也能輕鬆入賬上百萬。

鉅額利潤及優越的食物鏈位置引來了投機者們的狂入。去年 6 月以來,因為“交易挖礦”的興起,一度引發了“千所大戰”的局面。

然而,僅僅 3 個月後,區塊鏈二級市場進入熊市。裁員、轉型、突圍成為交易所熊市求生的底色。

“最近半年所有交易所都在虧本運轉,包括三大(火幣、OKEx、幣安)。”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透露。

誰也不知道,熊市何時結束。

Odaily星球日報統計排名前 50 的交易所發現,去年 5 月以來,為了尋找新生路,有 26 家交易所新增加了期貨槓桿、餘幣寶等金融衍生品服務。

“即便行情很差,但是也要活下去。”一位交易所從業者對 Odaily星球日報說。

可以想象,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無論轉型還是韜光養晦,這些交易所頭頂始終籠罩著一層陰霾。畢竟,留給這些交易所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虧本執行

“不掙錢了。”

萬箜是 3 家數字貨幣交易所創始人,從去年 9 月開始,他發現公司的現金流已陷入“有出無回”的境地。

張諾言也面臨同樣的境地,從 9 月開始,公司已經很久沒有入賬了,年初融資已經燒了一多半,近幾個月幾乎放棄了一切市場推廣活動。

交易所行業由上而下陷入一種前所未有的焦慮氛圍,而缺錢是一切肇因。

據悉,交易所的收入來源主要是上幣費和交易手續費,此外,有些交易所還可以發行平臺幣募資。

然而隨著大行情自去年 9 月急轉直下,投資人和資本陸續撤離,專案上線即破發,交易情緒持續低迷,絕大多數交易所收入嚴重縮水。

據 Mytoken1 月 10 日訊息,幣安 24 小時交易額為 12 億元,按照幣安 0.05% 手續費計算,手續費為 60 萬,與國外財經網站 Howmuch 統計今年上半年幣安鼎盛時期的 348 萬美元相比,交易手續費縮水為前者的 1/40。

頭部梯隊幣安況且如此,中小交易所更是難以為繼。

萬箜從未像現在這麼絕望過。他忘不了去年上半年的“好光景”,坐在辦公室裡,專案源源不斷湧上門,搶著求著上他們交易所。

“當時上幣費多少隨我們來定。”萬箜說,公司的三家交易所,一大兩小,小交易所收取 10 萬~ 20 萬——看對方是否有錢,大交易所硬性定價統一收費,50 萬元人民幣。

如今,已經很久沒有新專案上幣了。萬箜的交易所日活使用者也從頂峰時的一千多降至現在的“聊近於無”。

頭部交易所也概莫能外。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向 Odaily星球日報透露,目前,所有交易所都在虧本運轉,“包括三大(火幣、OKEx、幣安)”。

上幣數量急速減少,交易所收入的大頭——上幣費極速縮水。據不完全統計,自 2018 年 7 月始,幣安一共上線 13 個幣種,OKEx 上線 13 個幣種,平均每月兩個幣種。

資訊來源:各交易所官網公告

“上半年是專案方找交易所,下半年是交易所主動找優質資產。原來交易所是非常強硬的甲方,現在變成了乙方。”ChainUP 創始人鍾庚發向 Odaily星球日報表示,一些中小型交易所不得不哄搶能付得起上幣費的專案。而頭部交易所為了上線“優質資產”乾脆不收上幣費。

更有甚者,搶發也成為一種手段。

不久前曾陷幣價破發爭議的牛頓專案方,第三輪公募還未結束之際,其幣種 NEWS 就已悄然上線 MXC 交易所。

兩個月前,DVP 負責人收到了大量交易所拋來的橄欖枝。

“當時一個去中心化交易所給我發來了好幾封郵件,說上幣費需要 45 個以太。再一個月後,他們又發郵件來,說搞活動,只需要 15 個以太就能上幣。”對於交易所們的瘋狂拉客,上述 DVP 負責人覺得有些荒誕。

如果上半年交易所攜裹著源源不止的入場流量和專案方送上手鉅額上幣費矇眼狂奔,那麼到了下半年,交易所領域已然變成了刺刀見紅的血色戰場,這些從前站在食物鏈頂端的貴族不得不親自下場搏鬥。

“我不管他們(商務)使用什麼方法,只要能搞到專案。”萬箜說,交易所躺著掙錢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裁員之後

牛市中,交易所站在了食物鏈頂端。對於幣圈來說,交易所就是整個幣圈的流量入口,握著幣圈的“命根”。

隨著炒幣進行的熱火朝天,交易所們開始了瘋狂擴張,妄想吞下生態上下游的所有行業。但沒有人能輕鬆逃過熊市帶來的衝擊,寒冬來了,沒有誰能養得起這麼龐大的團隊了。

裁員,成了交易所們熊市自保的第一步。

近期,國內三大交易所之一的火幣連連傳出裁員傳聞。有人稱,火幣出了 2000 道題讓員工做,做不出來就走人。還有人稱,火幣要解散深圳分公司,僅剩的 14 名員工將全部被裁掉。火幣後來的迴應也證實了裁員舉動:“火幣開啟末位淘汰制”。

當區塊鏈圈子的裁員恐慌蔓延時,陸芃從未想過有一天會輪到自己身上。

他就職於一家全球排行前十的交易所。牛市時,使用者的交易熱情超乎想象,陸芃回憶,那時公司經常通宵達旦加班。

去年 6 月,行業甚至出現了“千所大戰”的局面,陸芃所在的交易所順勢孵化了新業務,為其他交易所提供技術外包服務。彼時,公司擴招了不少程式設計師。

但半年不到,裁員潮就來了。陸芃透露,公司裁掉了幾個客服和前端程式設計師,並且將所有運營崗位的基本工資降低 30%。

伴隨著“交易挖礦”興起的交易所也面臨同樣窘境。

蔣磊就是其中之一,去年 6 月,他創辦了一家交易所,最好的時候,註冊使用者數十萬。但“交易挖礦”不過是短瞬的煙火,蔣磊回憶,在“交易挖礦”熱潮退卻後,交易的活躍度逐漸降低了。

9 月開始,蔣磊對團隊進行了人員最佳化。據蔣磊介紹,自己的交易所已經裁員近半。

深圳一些中小交易所甚至直接關門,陸芃透露,他們原本為這些交易所提供 API 介面等服務,但近來這些小交易所都聯絡不上了。

轉型進行時

交易所們為過冬削減開支、裁員節流的時候,另一邊也在尋求新的出路。

近期,張諾言跟同行們討論的,都是該如何盤活市場、尋找新的營收方式。

除了最常見的邀請返傭、交易大賽等運營手段,期貨、抵押貸款等金融衍生品是大多數交易所討論的方向。

“只有金融衍生品才能攪動投資者的情緒。”他說。

事實也確實如此,OKEx 金融市場總監黎智凱在去年 11 月接受記者採訪時曾透露:“現貨交易量至少消掉百分之二三十。活躍使用者也是有百分之二三十,可是合約的衍生品相對來說也是比較恐懼地往上走。”

即使數次爆倉之下,維權的新聞不斷,在 2014 年便推出期貨交易的 OKEx 仍然大步前進,今年11 月起,陸續推出“餘幣寶”與“永續合約”。

11 月,蔣磊也開始籌備一種以幣生幣的金融衍生產品,以期啟用市場。

Odaily星球日報統計了排名前 50 的交易所發現,去年 5 月以來,有 26 家交易所新推出了金融衍生品服務。

其中 18 家新推出了餘幣寶、12 家新推出了期貨槓桿,此外還有抵押借貸、幣股合約等。

“餘幣寶”與餘額寶類似,此類產品門檻最低,也是留存老使用者的好方法。

期貨槓桿則是最受交易所們歡迎的一個方向,比如火幣近日推出合約交易。

12 月 10 日,火幣合約 Huobi DM 正式上線,推出 BTCETH 定期合約,並提供 1 倍、5 倍、10 倍、20 倍四種槓桿倍數。

據一位接近火幣人士透露,透過送豪車等一系列促銷激勵活動,火幣合約的交易額在短短十幾天內已經突破 10 億美金。

更多交易所也正前仆後繼湧入這個市場。一位技術外包服務商向 Odaily星球日報透露,目前客戶們都在要求開發合約交易功能,即便加上合約交易的系統要比普通交易貴 60 萬。

如果說,推出金融衍生品是交易所穩住存量使用者的手段,那轉向場外交易則更是交易所們熊市求生的又一枚續命丸。

今年 3 月,夏程程從傳統股市量化市場殺進交易所領域,只為了分得交易所大盤的一杯羹。為了牌照,夏程程的交易所上線時間不如想象中的順利,等到一切完備後,夏程程才發現自己錯過了交易所的紅利期。

“現在只要是能給交易所帶來流量的專案,我們甚至可以連上幣費都不收。”夏程程很被動。但即便給出了最強力的優惠,交易所的運營情況依舊不容樂觀。

看著交易所市場一天天變涼,夏程程在 11 月份轉向了場外交易。

“我自始至終都是一個投機者,對我來說,哪裡有錢我就去哪裡。”但內心深知,場外交易市場的營收可以養活交易所團隊,但也並非長久之計。

擺在這些交易所面前最迫切也最嚴峻的問題還有一個,即無論是金融衍生品或是場外交易,這些領域能容納這麼大的市場嗎?

出路在哪裡?

大多數踏上期貨之路的交易所“勇士們”並不知道的是,這條路並不平坦、波折重重。

“期貨不只是考驗技術能力,還要考慮金融的特性,比如會不會發生連環爆倉。”鍾庚發介紹,期貨市場是一個比現貨市場更加複雜的體系。

火幣就曾經歷過連環爆倉的教訓。

2014 年 3 月 21 日,火幣爆發萊特幣集體爆倉事件,短短一小時內,萊特幣交易價格從 100元跌至 1 元,又從 1 元漲回至 90 元,玩家賬戶資金歸零甚而變成負數。業內人士鍾平說這是火幣期貨策略沒制定好。至此火幣漸漸退出期貨市場。

此外,目前期貨市場容量也是一個大問題。

“這批急匆匆湧入期貨市場的交易所,沒有想到這個市場能容納得了這麼多嗎?”鍾平說。他覺得,如果只是頭腦一熱,最終只能淪為炮灰。

Odaily採訪多位行業人士,大家的共識是,短期內無論期貨和現貨,市場都容納不了這麼多家。

“並且後來者都將籠罩在先入場者的陰影下。”一位交易所行業從業者說。

“畢竟這些老牌交易所要麼歷經熊市的洗禮,比如火幣和 OK,要麼坐上了‘九四’的快巴,比如幣安。”鍾平說,留給新進者的空間已經很少。

生存還是死亡?是擺在大多數交易所面前的問題。但他們最終結局可能只是退場時間的早晚而已。

(注:本文中的萬箜、張諾言、蔣磊、夏程程、鍾平均為化名。)

排名前 50 交易所近半年市場變動一覽表

原創文章,轉載/內容合作/尋求報道請聯絡 [email protected]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違規轉載法律必究。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