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成香餑餑,加密貨幣卻成落湯雞

買賣虛擬貨幣

要說到目前為止,今年什麼最火,不得不說區塊鏈了。區塊鏈在今年上半年幾乎刷遍了各大平臺乃至朋友圈,或者說,“區塊鏈”已經是每個網際網路從業者必須要瞭解的熱詞。

在網際網路圈與區塊鏈同樣擁有熱議的還有加密貨幣,在網際網路圈內,知名大腕們從炒幣到炒鏈,從發幣割韭菜到建立“三點鐘區塊鏈”群,只要和區塊鏈、加密貨幣有關係的話題,都會有相關專業人士的觀點。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中,區塊鏈和加密貨幣這對同生者在網際網路圈內的關係正在發生微妙的變化。

鏈因幣而火,卻把幣澆成落湯雞

眾所周知,區塊鏈技術的起源可追溯到加密貨幣,由中本聰在2008年首次提出,區塊鏈被市場所重視卻是因為其搭載的加密貨幣。2017年,在加密貨幣大火之後,其背後的區塊鏈技術才為眾人所知。

命運軌跡卻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區塊鏈技術成為了國內網際網路行業進階升級的技術依據,同時區塊鏈的市場價值也在不斷深挖後得以逐漸實現,經過打磨和不斷沉澱,區塊鏈技術的前景越發樂觀。 

而加密貨幣則成為了炒幣者進行瘋狂派對的砝碼,他們利用資金組建挖礦團隊,在礦池中獲得大量加密貨幣之後,透過炒幣來拉高加密貨幣的市值,一枚比特幣的最高市值達到了2萬美元。然後他們再透過做空手段來獲取鉅額利潤,加密貨幣領域監管問題不斷出現,遍地都是雞毛和被割完的韭菜根。 

面對這樣的市場亂象,國際貨幣自由組織和原子鏈的創始人廖望則一針見血的說出了當前市場存在問題的原因。

其一,加密貨幣在挖礦機制上浪費了大量的電力和硬體資源。加密貨幣的獲取需要特殊的技術手段,也就是挖礦機制,但挖礦機制的執行,則需要超高配置的硬體裝置和源源不斷的電力資源,為多臺執行裝置提供24小時的電力,高投入、高耗能的挖礦機制卻不一定能為挖礦者獲取相應的回報。 

其二,在礦池算力分佈上,寡頭礦池總算力已經超過50%,加密貨幣礦池掌握在大多數平臺上,不但違背了區塊鏈技術的去中心化理念,同時中心化礦池很容易造成資訊洩露風險。 

此外,加密貨幣的市值不斷升高,極易造成通貨緊縮現象,持幣者過度依賴所持加密幣的增值取代應有的工作和勞動,這種坐吃山空的行為會造成社會生產力下降,甚至會導致市場金融危機再次到來。 

多種因素讓加密貨幣風光不在,加密貨幣不僅在國內市場受挫,其在國際市場上的市值也在不斷下跌且趨勢明顯加快。2018年5月25日下午,比特幣在短短一個多小時內市值蒸發55億美元,同一時間內,以太坊市值下跌20億美元,萊特幣市值下跌2.5億美元……“我高盛工作的朋友說,華爾街在大肆做空加密貨幣”廖望如是說。 

加密貨幣正逐漸迷失本心

加密貨幣的進場,要追溯到2010年的5月18號,比特幣持有者Laszlo Hanyecz在比特幣論壇BitcoinTalk上發帖表示自己可以用一萬枚比特幣購買兩個大披薩,並在5月22號完成交易。這也是比特幣在貨幣市場上首次實現它的交易價值,同時這次交易也讓比特幣這類加密貨幣的市場價值被公眾所認可。 

但是隨著入場者的不斷增加,加密貨幣所帶來的監管亂象讓其在市場中遇冷,而區塊鏈技術卻在各領域風生水起,成為了網際網路圈內的香餑餑。對此,市場上的持幣者有這樣的觀點,你沒有買幣,怎麼能說你懂幣,不懂幣就不能去評價加密貨幣不好。 

加密貨幣市場上近乎瘋狂的價值觀,更是讓不少持幣者對當年Laszlo Hanyecz用一萬枚比特幣買兩塊大披薩的行為歎為觀止,直呼用上億美金買兩塊披薩太過於奢侈。 

而對於廖望而言,他目前已經擁有上億美元市值的比特幣、萊特幣、以太坊等多種當前市場上較為火熱的幣種,可以說是迪拜區塊鏈圈的首富,對加密貨幣也可以說擁有極高的話語權。但他卻認為,當前的加密貨幣並不完美,加密幣們正在迷失本心,並逐漸違背區塊鏈技術本應擁有的市場價值。 

首先是去中心化價值。區塊鏈技術的應用解決了當前市場上行業由寡頭壟斷的競爭格局。在非區塊鏈市場中,各個行業的網際網路巨頭為了擴張市場,會大量整合市場資源進行侵略性擴張。資源配備充足的行業巨頭在市場競爭中所顯示出的優勢讓其成為寡頭,馬太效應阻礙市場的良性發展。 

而在區塊鏈市場,各企業、各使用者之間平等,企業可以根據市場需求為使用者提供相應的市場資料,而使用者則可以根據自身需求在區塊鏈內獲取相應資訊。 

其次是市場監管價值。巨頭在擴張過程中,隨著產業鏈不斷增加,所帶來的市場監管問題也會愈發明顯。以外賣配送行業為例,當前外賣行業中的兩大寡頭餓了麼和美團,對壘競爭已經是必然趨勢,但雙方進行市場擴張時都同樣出現了監管力度不足,鞭長莫及無力制約配送員的問題。 

最後是資訊保安價值。中心化平臺所擁有的市場使用者資料越多,所產生的市場價值越高,越容易出現使用者資訊被盜取、倒賣等資訊洩露問題,而利用區塊鏈的加密特效能夠提高使用者在區塊鏈上的資訊保安性。 

區塊鏈技術開發者穩紮穩打、不斷完善,其技術價值也正被各網際網路行業所認可;而作為搭載者的加密貨幣卻急於求成,持幣者價值觀扭曲,導致加密貨幣的價值正偏離區塊鏈的正軌。

技術本無罪,迴歸本質方是正途

從本源上看,比特幣的起源是區塊鏈技術,比特幣等加密貨幣和區塊鏈技術的出現,為消費者提供了便捷且安全的交易空間,促進消費市場健康快速發展,但當下加密貨幣的發展趨勢卻違背了技術開發者的初衷。 

廖望在世界加密貨幣論壇中曾說到“比特幣在上漲到100萬美金一枚以後可能掉成1美金一枚。”在他看來,比特幣擁有黃金、美金所有的優點,又比黃金好分割和轉賬交易,因為比黃金好用而且極其稀有,總量限制2100玩枚,而世界人口73億,會受到恐慌的追捧而突破2萬美金,10萬美金,甚至100萬美金。但是比特幣畢竟是10年前的技術,以後肯定會有技術會超越他從而造出更好的加密貨幣,而且比特幣算力高度集中,個別礦池佔有50%以上算力,有全網攻擊的能力。這些因素導致比特幣會在在數字貨幣不斷技術更迭的時代中因無法承受市場衝擊而被市場所淘汰。 

而在對區塊鏈和比特幣的看法上,馬雲也曾表示,區塊鏈不是泡沫,但比特幣可能是,而在未來10年內,區塊鏈將成為人類所面臨的技術挑戰之一。比特幣等加密貨幣持有者在目前市場上只為了賺錢,透過炒幣行為來獲取更多利益,這樣的只會白白斷送了背後的區塊鏈技術。 

但對於市場而言,技術本無罪,作為技術產物的加密貨幣也本應無罪。未來的加密貨幣要想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需要對貨幣持有者進行有效引導和監管之外,仍需要回歸貨幣本質,即實現貨幣在商品交換過程中的價值。

同時,加密貨幣作為區塊鏈技術的依傍者,在滿足貨幣的流通價值之後,還需要回歸到區塊鏈技術的本質,也就是要在加密貨幣流通的市場中做到絕對的公平性、透明性和資訊不可篡改性,保障所有區塊鏈“鏈民”的根本利益。

此外,加密貨幣的發展要根據市場對貨幣的需求進行升級。以傳統貨幣為例,貨幣的發展從貝類到稀有金屬再到現如今的紙幣,貨幣外形會隨著市場需求而不斷變化,而網際網路技術的快速發展最終會促進無現金時代到來。彼時,數字貨幣將會成為我們各種消費場景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在無現金時代到來之前,加密貨幣要根據市場需求來不斷最佳化其在流透過程中的匯率轉換問題。 

總而言之,加密貨幣作為區塊鏈的載體者,需要對市場需求有更深的瞭解,並透過區塊鏈不斷最佳化自身的流通性,為加密貨幣受眾提供安全、方便快捷的支付方式,只有這樣,加密貨幣在無現金時代到來之前才有可能真正成為可流通的數字貨幣。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