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狄剛:區塊鏈正形成新的資料孤島 跨鏈是方向

買賣虛擬貨幣

“當前區塊鏈專案都是獨立封閉體系,彼此無法連通,舊的孤島消失了,又產生了新的孤島。” 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副所長狄剛表示。

12月11日,第四屆“2019中國(深圳)金融科技全球峰會”召開,狄剛發表了《區塊鏈在金融領域的創新與實踐》主題演講。

演講內容梳理如下:

狄剛首先介紹了區塊鏈技術,區塊鏈是密碼學和共識機制的組合應用,用以解決高階的技術需求問題;區塊鏈的定位是技術,與比特幣並無必然的關聯;且不同的人對於區塊鏈技術有不同的認知。因而要從多維的視角、客觀中立的角度來分析區塊鏈。

隨後狄剛指出,目前區塊鏈尚處在發展的早期,具有系統性、長期性、複雜性的特點。而區塊鏈目前也面臨著4個挑戰:首先是鏈上鍊下的協同問題,對於此,引入中心化的可信任機構,是保障鏈上鍊下協同的方法之一。其次是業務持續運營的挑戰。此外還有工程實現和安全方面的問題,若區塊鏈應用僅依靠密碼技術來保障安全,就會出現由單一性導致的脆弱性。最後是效能問題,在這方面,狄剛指出,許多專案在比較TPS,但脫離實際應用場景討論TPS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而在面臨挑戰的同時,區塊鏈也逐漸在實踐過程中探索出了發展方向。狄剛談及了當前區塊鏈的發展現狀,並指出架構多樣相容,跨鏈是發展方向。

目前,區塊鏈專案都是獨立封閉體系,彼此無法連通,舊的“孤島”消失了,又產生了新的“孤島”;當前同構鏈跨鏈為主,行業還需在異構鏈跨鏈互操方面突破創新;區塊鏈領域缺乏公認的技術標準及跨鏈的解決方案,應用移植適配成本巨大。而對於標準問題的現狀,數研所已牽頭,即將完成全行業首個區塊鏈安全標準規範。

 此外,狄剛提到,目前區塊鏈技術的應用推進了業務流程的最佳化,可使業務多方重新坐下來談。這主要是由於,在應用區塊鏈的場景下,沒有業務主權,不用糾結以誰為中心;介面、標準資料同步、對接變得簡單;業務流程可以最佳化重構;前置系統開發、中介軟體等成本客更為節省;可透過高階協議遮蔽底層介面標準與技術約束。

其後,狄剛介紹了“數研所”當前的創新和實踐活動。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目前在全力推進DC/EP專案建設;同時作為區塊鏈領域的“國家隊”,區塊鏈專利已在全球央行排名第一;並在大力推進央行貿易金融區塊鏈平臺、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專項資訊披露平臺、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數字票據交易平臺的建設;在開展法定數字貨幣標準研究制定;完善數字貨幣專利體系;進行法定數字貨幣領域的國際標準跟蹤研究工作;推進人工智慧、區塊鏈、分散式資料庫、密碼技術、雲技術、大資料等金融科技深度研究與應用創新。

進而,狄剛介紹了數字貨幣研究所近期與貿易金融相關的工作。狄剛指出,貿易金融是多行業、多主體、多環節的複雜場景,主要有貿易結算、貿易融資、增值服務等應用場景。但在貿易金融平臺經歷系統化、平臺化的兩個發展階段中,貿易金融始終面臨著互聯互通、信任方面的問題。

“因此,我們提出了運用區塊鏈技術構建貿易金融生態3.0,實現2套體系,2類技術,1個平臺,共建1個生態。”狄剛講到。

 據悉,該專案的試點已達到800億的規模,未來將致力於打造類似於APP store的完整生態系統。

最後狄剛總結到,發展區塊鏈領域需要運用動態思維、多維思維。並要結合實際場景,脫離場景談技術,是沒有任何意義的,脫離場景的技術也無任何價值。且需要重視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因為世界上沒有最好的技術,只有得到重視的技術才會形成生態,才最有生命力。

同時指出,跨界交叉融合是未來的方向;發展區塊鏈要理解其核心,借鑑其精華,迴避其短板,區塊鏈發展永遠在路上。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