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興公安:EP環保幣涉嫌傳銷,切勿盲目跟風炒作!

買賣虛擬貨幣

隨著經濟發展,老百姓的儲蓄不斷增多,錢袋子也越來越鼓,很多人不甘心把錢閒置,開始了各式各樣的投資。不過,投資是否妥當,還需群眾擦亮雙眼。”

  3月13日下午,長興一紡織企業負責人到我局反映,其公司一股東向數十名員工推廣了一款名為“EP環境保護”APP,一些員工瞭解後認為是一個賺錢的好渠道,於是加入其中,以致於無心工作,甚至辭職去炒“EP幣”。

  據該企業負責人介紹,實名註冊該APP後,每天完成一定的垃圾分類任務或購買轉換器“生產”,即可產生一定的EP幣。如要獲得更多的EP幣,則需要推薦他人註冊交易,隨著投資人的不斷增加,EP幣水漲船高,“前景”可觀,其EP幣的單價也從2019年10月份的10餘元每枚漲至目前的100餘元每枚。

  經民警多方瞭解,“EP環境保護”自稱是基於區塊鏈技術打造的一個垃圾分類的APP,總部位於馬來西亞吉隆坡,並稱“EP環保幣”總髮行量為1億枚,且永不增發。

  但早在2017年9月,證監會等七部委就聯合釋出了《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該公告要求,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各類代幣發行融資活動應當立即停止。任何所謂的代幣融資交易平臺不得從事法定貨幣與代幣、虛擬貨幣相互之間的兌換業務,不得為代幣或虛擬貨幣提供定價、資訊中介等服務。

  而“EP環境保護”平臺透過發行“EP環保幣”進行定價交易、融資,本質上也是一種未經批准非法公開融資的行為,很有可能演變成違法犯罪。

  “EP環保幣”平臺的業務模式與傳銷活動極其相似,同樣存在“拉人頭”、“入門費”、“多層次”、“團隊計酬”的特徵,要求參與者不斷髮展人員加入,形成層級網路,並從發展的下線繳納的費用中提取報酬。

  “EP環境保護”平臺共有五個級別,分別是環保新秀、環保衛士、環保達人、環保大使、環保英雄。投資人透過註冊成為“環保新秀”。註冊成功後“環保新秀”除了能獲得一臺“微型資源轉換器”每天產出垃圾進行分類,獲得獎勵的“EP環保幣”外,還可以花錢購買更高階別的資源轉換器以獲得更高的獎勵。除此之外,還可以透過發展其他人加入晉升級別,從發展的下線繳納的費用中提取報酬,並享受更高比例的交易手續費分紅。

  越來越多的人加入、追捧使得EP幣的價格不斷增高,從而吸引了其他人的投資。採用該種投資模式的平臺本身並不產生利潤,前期投資者的收益來源於後期投資者的錢,待達到高潮時專案方很有可能會拋售出預挖的幣,整個平臺隨之崩潰,使投資人血本無歸。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EP環境保護”要求會員必須上傳個人身份證掃描件,存在個人資訊洩漏、被不法分子用於違法犯罪活動等重大風險。

  截止2019年2月,公安機關已立案偵查150餘起“虛擬貨幣”類傳銷及其他犯罪案件,涉及60餘個“幣種”,群眾應予以高度警惕。

長興警方鄭重提醒

  廣大投資者應樹立正確的貨幣觀念和投資理念,增強風險防範意識,認清相關模式的本質,切勿盲目跟風炒作。天上不會掉餡餅,努力奮鬥才能夢想成真。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