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淺入深瞭解交易所(2):交易所營收、成本、利潤的核算分析​

買賣虛擬貨幣

由淺入深瞭解交易所(2):交易所營收、成本、利潤的核算分析​

2017年到2019年,全世界尤其是中國湧現出許多加密貨幣交易所。

加密貨幣交易所大多數缺乏監管,而盈利模式較為清晰。只要有人在交易所平臺交易,就會有手續費產生,而這就成為交易所最穩定的營收來源。所有的加密資產最終要到二級市場進行交易,交易所是區塊鏈行業兵家必爭之地。

本系列文章來自於“加密二鍋頭”線上分享內容,旨在帶領不瞭解區塊鏈行業交易所的同學一同瞭解交易所的基本邏輯,以及業態發展。問答的形式是最容易讓人理解的,問答的內容是由淺入深的。一問一答,全面展開交易所的畫卷。

今天是本系列文章的第二篇,主要講述交易所的成本、營收以及利潤等方面的知識。

1,現在世界上有很多個交易所?有人說有 2 萬-8萬個,現在的實際情況是什麼樣的?盈利怎麼樣?

交易所是很多,但是還沒有那麼誇張。 

2020年2月14日,查詢feixiaohao收錄的交易所有 493 個, Coinmarketcap 收錄的交易所有 308 個。還有很多交易所沒有被收錄,收錄的交易所應該只算是冰山一角。這些被收錄的交易所都是相對知名一點的交易所,有人認為收錄的佔比50%,有人認為佔比10%不到,全球存在的交易所應該有幾千家甚至上萬家交易所。不過這些交易所數量的統計未必有很大的意義,事實上比特幣的地址可以在本地生成,如果不進行任何交易,則這些地址不會被發現,也就是被認為不存在。交易所也一樣,如果不夠活躍的交易所,可以忽略不計,以此來推斷,有一定活躍度的交易所全球也只有一千家左右。

關於盈利,國外交易所的資料很少,我們可以看下國內交易所的盈利情況。雖然交易所不會公佈盈利情況,但是我們可以根據交易所的平臺幣回購機制反推出收入。交易所每個季度都會拿出收入的一部分用來回購銷燬平臺幣,並對外發布公告。因此,我們只要計算出回購銷燬平臺幣的數量和價格,再除以對應的比例,就可以大概知道交易所的收入情況。

互鏈脈搏 10 月份做了一個各交易所回購銷燬平臺幣的統計,我們可以看一下:

再結合公開資料,我們可以大致測算出各交易所每季度的收入及利潤情況。注:根據埃森哲釋出的報告,數字貨幣交易所稅前利潤率約為64%。這個只是一個簡單的前提假設

三大頭部交易所,火幣和幣安不相上下,OKEx 相對來說略弱一些。二線交易所與頭部交易所相比,盈利能力有明顯的差距。其他交易所資料較少,暫時無法計算,不過除了以上交易所,我估計其他交易所盈利都不太樂觀。2019年有很多交易所倒閉了。

以上資料來自於公開資料,加上自己的一些推算,不管準還是不準,大家看看就好了。

2、交易所的營收來源都有哪些呢?

交易所的營收來源主要有以下幾類:

1.上幣費。專案上交易所,一般都要繳上幣費,上幣費 0.5 個 BTC到幾十個 BTC 不等,摺合人民幣就是幾萬-上千萬。2017年2018年 ICO 火熱的時候,有的交易所甚至傳出 2000 萬的上幣費。

2.幣幣交易手續費。手續費一般是 0.2%,taker 和 maker 都收,實際一筆交易就是 0.4%。假設每日的真實交易量是 1000 萬人民幣,則每日收入就是 4 萬人民幣。手續費是交易所最核心的收入。

3.合約交易手續費。合約交易手續費看起來很低,只有 0.05%左右,但是合約倍數往往很高,實際算下來手續費並不低。假如是 20 倍槓桿,則實際手續費就約等於 1%(0.05%*20) 了。這麼一算,是不是很恐怖。這也是為什麼交易所都在做合約的利益驅動。

4.平臺幣。平臺幣是交易所的核心資產,發行時可以進行一輪募資。發行後,交易所還可以透過“做市”獲得收益,你懂的。相當於交易所和莊家是一個人,可以隨時看到使用者的底牌,你說可怕不可怕。

5.OTC 交易手續費。OTC 交易的手續費一般是 0.1%,只針對商家收。當行業湧入新鮮血液時,這個收入也是很可觀的。目前 OTC 做的最大的是火幣,大概10億量級吧,從產品、技術到服務,都相對完善,其他交易所的 OTC 市場跟火幣差很大

以上是交易所主要的營收來源,除此外還有專案服務費(幫專案方做市)、提幣手續費、礦池收入、雲服務等。

3、交易所的成本都有哪些呢?

交易所的規模決定了成本,我們以一個 20-30 人的小交易所、日活過千、交易對上百的規模來計算一下成本:

成本主要有三方面:

1.伺服器成本。伺服器配置不一樣,成本也不一樣。伺服器一般架在 Amazon 上,Amazon 比國內的阿里雲貴一些。按照一個比較基礎的配置,每月開支需要數十萬人民幣。

2.人力成本。按照人均 2-3萬的成本來算,每月就需要約 50 萬-100 萬人民幣。

3.辦公場地及其他費用。一個月也需要小一二十萬人民幣。

粗略計算一下,一個 20-30 人的團隊,一年就需要 1000 萬-2000 萬人民幣的成本。其中人力成本能佔到 50%以上,其次是伺服器成本,約佔 20%。當然,不同的規模各成本佔比也會發生變化,但人力成本應該一直都是佔大頭。

備註:很多小交易所確實員工加股東所有人合起來也不超過10人或20人,以上核算針對的是相對正規的有一定規模的交易所。

所以,交易所雖然賺錢,但是也是一個很燒錢的業務。這還不包括對外的宣傳、市場費用等。

以上是自研系統的成本。

上一篇文章我們講到,中心化交易所還分為自研型交易所和雲交易所。

如果採用雲交易所的方式,則成本會降很多。雲交易所的成本主要來自於四方面:

1.初始安裝費用。一次性成本。

2.每月運維費用。

3.人力成本。一般三、五個人就可以了。

4.辦公場地及其他費用。可以採用共享空間的方式,成本很低。甚至可以在家分散式辦公,就不需要租辦公室了。

粗略估算,採用雲交易所一年的最低成本只需要自研系統的10%-15%左右,雲交易所主要降低了人力成本和伺服器成本,極大的降低了開交易所的門檻。

​備註:本文主要展現數字貨幣交易所的營收、成本和利潤的基本構成,資料現在看已經滯後,各位讀者可以到文中提到的網站,自行核算更加精準的​資料推出結論。

思維的方法比​一時的結論更加重要。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