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螺首發 | 蔡恆進:認知坎陷是意識世界的Token

買賣虛擬貨幣

講到了認知坎陷和區塊鏈之間的關係,我也分享一些區塊鏈+人工智慧的觀點。

詳細可以看:

陀螺精選 | 認知坎陷是區塊鏈的基礎

https://www.tuoluocaijing.cn/article/detail-9990382.html

01

為什麼不直接講人工智慧和區塊鏈

蔡恆進教授:目前在 AI 領域已經做了哪些探索和實踐。大廈不是一天建成的。我們需要多幾次分享才可能把認知坎陷理論體系大致講清楚。認知坎陷是非常基礎且重要的,想要準確把握是有難度的。可能有些朋友對理論或哲學沒有太大興趣,但如果對區塊鏈感興趣,那就有關聯,因為 Token 對應的就是認知坎陷,也可以把認知坎陷看作是意識世界的 Token,那麼對Token 定價實際上是對認知坎陷定價/達成共識,可見認知坎陷確實是非常重要的基礎理論。我們在 everiToken 的實踐,創造性地提出並應用了基於通證的記賬方式(Token-based bookkeeping method),這些也是基於認知坎陷的哲學思考。

在 AI 方面,我們有很多想法,部分也已經專利化,我們對深度學習、對AlphaGo  的理解與很多人的看法不同,也正在進行工程化的試驗,也需要更多志同道合的人能參與到這個專案中將我們的願景實現。看起來很哲學理論的東西, 其實我們已經思考了很久,而且很快能夠程式碼實現,當然我們在群裡無法將細節 一一說明,主要還是分享我們的理念與大致思路。很多人對於區塊鏈技術的理解還在過於強調去中心化等等,但我們相信未來區塊鏈技術的重點一定要落在人性上,這才是根本,否則就會變成空中樓閣。

2018 年我們就出了一本藍皮書,其中已經提到了“坎陷經濟”,建議大家讀一讀, 很多內容確實需要自己花精力消化理解,難以透過幾句話就傳遞給大家。有朋友提到了錢老的思維科學研究,我本人也有所關注,包括也閱讀了其弟子的作品。錢老對跨界融合非常重視,對控制論理解頗深,具有極高的科學素養, 但這也是一把雙刃劍,彼時科學素養高的學者基本是受西方思想影響,難以突破理工科的思維模式。

而人文思維與理工思維相差甚異,從理工思維看人文,甚至看認知坎陷理論,就會覺得這些內容無法量化,又不能嚴格定義,可能一時都難以接受,甚至覺得這些根本不是科學。然而,我們恰恰需要走出對科學的狹隘理解,實際上並不是數字化才是科學。認知坎陷也不一定就是指正確的內容,錯的內容也可以是認知坎陷,從狹義科學的角度來看就很奇怪,但人就是如此,我們誰都不可能永遠正確,每個人都會犯錯,這是人的特徵,無法被排除。錢老沒有提出一個很核心的概念來涵蓋他所做的突破,確實也很可惜。

02

您認為世界上可以有多少第一性原理?

為什麼觸覺大腦假說和自我肯定需求可以作為第一性原理?

蔡恆進教授:要理解什麼是第一性原理,我們先講一些物理學的例子。第一性原理當然不是想當然得出來的,而是有歷史背景和原因。例如牛頓三大定律就是第一性原理,再加上萬有引力就構成了牛頓力學的大廈。

我本人在學習牛頓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就會感到疑惑,第二定律(F = ma)中,假如 F 為 0,a 就是 0,就是勻速直線運動了,為什麼還有慣性定律(第一定律)呢?第二定律中又該如何定義力?尤其是如何定義質量?後來馬赫、愛因斯坦都思考這個問題,質量到底從何而來?當然牛頓力學本身並不定義質量,只是描述了力和加速度之間的關係,兩者之間有個係數(質量)。我們可以質疑說,牛頓這兩個定律不就是同義反復麼? 質量作為力和加速度的關係係數,在理論上並沒有完全確定下來。這就不像數學那麼嚴謹了,但如果沒有第一定律,牛頓第二定律的基礎就不那麼牢靠。

回顧那段歷史,我們並沒有聽說牛頓做過什麼力學實驗,倒是做過三稜鏡的光學實驗,反而是伽利略做過斜面實驗和比薩斜塔實驗,按理說伽利略也是能發現三大定律的,可是為什麼最終全部都是以牛頓命名的三大定律呢?把這背後的原因想清楚是很有意思的。

在我看來,就是因為傳統觀念的坎陷非常之強大,陷入其中就很難爬上來。伽利略當時陷入的是宇宙和諧理論的坎陷中,就會認為圓周運動是自然而然理所應當的事情,畢達哥拉斯學派和宇宙和諧理論的思想在伽利略腦海中可謂根深蒂固。伽利略發明望遠鏡觀測到了行星運動規律,證明了哥白尼的想法,這對當時的地心說而言是一種顛覆,伽利略非常認可日心說的發現, 月亮繞著地球轉,地球繞著太陽轉,他心中一定是將圓周運動視作一種完美的運動。這種完美帶來的震動更讓人無法自拔,伽利略就很難總結出慣性定律來。

當時要想做斜面實驗,即便不能像我們現在用氣墊軌道等極小摩擦力的裝置, 但也能夠推理並發現慣性定

律。比薩斜塔的實驗很有名,但後來很多人質疑說比 薩斜塔是伽利略想象的實驗並沒有實際操作,這也說明伽利略完全具備推理能力, 或者說,伽利略知道落體運動規律(距離是時間的平方),而這一系列實驗結果 最終為牛頓的研究做了鋪墊。

即便比薩斜塔實驗在當時很難完成,伽利略透過斜 面實驗也能推匯出斜塔實驗,就在於,如果將斜面的斜角加大,斜面越陡越近乎 垂直,那麼就越接近比薩斜塔實驗的自由落體。即便沒有精確的鐘表,也可以透過脈搏等方式記錄,再加上不同斜面角度上多實驗幾次,比對小球滾動距離的數值,都會容易得出距離和時間平方的關係。當然,斜面越陡,小球滾得越快,沒有精確計時工具或高速攝影工具在當時很難測準時間,但在小角度斜坡得出的結果,很容易讓我們推匯出小球的距離與時間平方成正比。 

再進一步,斜面實驗不僅是可以讓球從斜面上向下滾,而且還可以反過來, 給球一個初始力的作用,讓它沿著斜面向上滾,如果推得力量較大,球會滾得比較高,力小球滾的最高點就比較低。兩個方向的斜面,既然一個是加速(小球從上滾下)、一個是減速(小球從下滾上),那麼不難猜想一定有個地方能讓小球既不加速也不減速,那就是在光滑平面上,不給小球外力時,它應該是勻速直線運動。

伽利略如果做了這些實驗,就應該能夠得出力學定律,但終究沒有出現伽利略三大定律。我相信就是因為他對完美運動的理解是繼承了古希臘的思想,他也觀測到了圓周運動,因此即便在實驗上他對落體運動研究得比較透徹,還是錯過了發現慣性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的寶貴機會。

到了牛頓,那年也是因為瘟疫影響,牛頓待在鄉下,也沒有條件做實驗,但他只需要思考就能把第一定律提出來,加上微積分的理念,第二定律也水到渠成, 牛頓肯定想象得到,加入給一個常量的力,球的距離一定是時間的平方。那麼有了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可以繼續延伸,如果將幾個質點捆綁在一起,不僅每個質點要滿足第一、第二定律,質點的集合也要滿足第一、第二定律,那麼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相等可以說是必然的要求了,第三定律至此顯現。

再回到天體運動。我們知道了有力的作用就有加速,那麼伽利略衛星繞著木星是近圓周運動的,將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應用上,我們就會發現一定還有一個外力,牛頓當時的數學工具也足夠讓他解開問題,萬有引力對他而言還是比較容易想到的。

還有一個腦補的故事就是關於牛頓與蘋果。這個廣為流傳的故事源自伏爾泰, 說是牛頓在蘋果樹下面思考,被蘋果砸中了腦袋然後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我們 也可以這麼來想,蘋果從樹上落下,砸到了腦袋彈開後掉到地上,假如有第二顆 蘋果從更高的地方掉下來,那麼肯定會比第一顆蘋果落得更遠。那麼不妨再想象, 假如蘋果從足夠高的地方掉下,蘋果和腦袋也足夠硬,能讓蘋果向下的速度全部 轉換成平行的速度,那麼蘋果就能飛得足夠遠,甚至可以不掉到地上,而地球是圓的,蘋果就可以繞著地球飛一圈再回來。這就意味著蘋果成為了地球的衛星。實際上月亮掉不到地球上就是速度足夠大,讓月亮繞著地球轉的力和讓蘋果掉到地面上的力是同一種力。當然這是我腦補的故事,牛頓怎麼想的我們也不得而知。

我們把這幾件事情放在一起思考才能明白其意義。哥白尼的日心說很重要, 是提出了革命性的觀念,但到了伽利略這裡依然還沒有完成,到了牛頓才算徹底完成觀念的轉變,是一個質變,讓過去不可理解的事物變得可以理解了,並且管天體的力和管地面物品的力是相同的力在起作用。這樣的就是第一性原理。

第一定律並不是第二定律的極限形式,而是在定義一個連伽利略都忽略了的完美運動。完美運動不是圓周運動而是直線運動,這是非常重要的發現。讓人類終於能從古希臘的宇宙和諧理論中跳脫出來,才有了後面的第二定律、萬有引力定律。在定義了沒有力作用的情況下,第二定律才更有依據,因為當力為零的時候,物體狀態確定下來了。如果非要糾結質量的定義問題,到了馬赫、愛因斯坦, 就形成了等效原理,就是說第二定律的質量和萬有引力的質量是同一個質量,因此在電梯里加速,我們分不清是加速還是萬有引力作用。這段歷史很有趣,第一性原理也是一環套一環,一路下來幾百年就過去了。

再來談談我們的理論。對我而言,最早要突破的問題就是人與機器的根本差異何在。我當時走的路線就是先理解人的本質,人是什麼,人性是什麼。我相信金融市場是能觀察人性的最佳環境。我在美國趕上了網際網路的牛市、熊市,又趕上了 9·11,這一系列事件對我都是刺激源,2003 年我找到了“自我肯定需求” 作為切入點,這個發現路徑與我個人的獨特經歷相關,不是我自己選擇出來的, 而是一個必然結果,因此對我而言是基礎的(fundamental)。

自我肯定需求也的確是很基礎的。如果將“人是自私的”作為基礎,其他研究都建立在這個假設之上(也確實有人這麼做過),很快就會發現荒謬的地方,對於利他行為就無法解釋,如果說因為自私所以利他,這就說不過去了。實際上西方主流學界花費了很多功夫,研究如何從利己推匯出利他行為。例如進化博弈理論(Evolutionary Game Theory),比如基因的相似性決定我們是否是 kin(親戚),有血緣關係的話利他就等於利己等等,有很多 Nature 上發表的文章就是基於這套理論及其模擬,被很多人當作是重要進展,但對我而言並沒有說服力,其中的細節我們不過多糾結。

我認為也沒有必要一定需要證明自我肯定需求是一個絕對正確的存在,但它一定是比自私、理性、利益最大化這些假設更有說服力與解釋力的,而且自我肯定需求可以超越理性與非理性的二元之分,自我肯定需求本身不分理性或非理性,對於個體早期可能更多的是感性,到了哲學家或宗教層面更多的是理性。自我肯定需求可以解釋很多問題或者將傳統的解釋更加簡化。站在理性經濟人或個人利益最大角度,就難以理解有的商人賺了一千億還想再賺一萬億,有的商人例如比爾蓋茨則大力投入公益事業,這些現象用自我肯定需求就很好理解。

我也推薦大家仔細讀一讀《中國崛起的歷史定位》這篇文章,不然就會錯過發現自我肯定需求最精彩的部分,讀懂了文章中對東西方歷史脈絡的梳理方式, 我們才能在巨集觀上有一個真正的把握。中國歷史的準週期規律,西方財富與科技中心流轉的規律,這些巨集觀現象用理性經濟人、利益最大化、自私基因等等等無法解釋。對我個人幸運的是,我們一開始應用自我肯定需求來解釋思考就是站在國家層面而非個人層面。個人層面有很多細節和噪聲,但到了國家層面這些細枝末節大多被過濾掉了,既然當下的產出與人們的期望之間存在空缺,就需要額外的資源來填補。

因此我們一開始就提出了滿足自我肯定需求的四種方式:自主創新或學習,外部獲取,透支未來,以及崩潰後的再出發。從國家層面這樣梳理下來非常清晰,國家之間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務虛的東西在國家層面不好把握,而利益、資源這些是清晰可見的。但在個人層面就不同,不同人的價值體系差異可以非常大,但如果是從國家層面入手釐清之後,再看個人層面也會很清晰,這在我們寫的《機器崛起前傳——自我意識與人類智慧的開端》這本書裡講得比較清楚。

我們發現的理論根基就在“自我肯定需求”,這六個字必須放在一起。有人的自我肯定需求甚至可以是表現為否定自己,比如自暴自棄的人,但其實自我肯定需求一直存在,只是這類人的自我肯定需求在於,認為自己不好,還要做一些事情來證明自己不好或不行,來證明對自己的判斷是對的,也是滿足了自我肯定需求。那麼,是不是所有人都具有自我肯定需求呢?絕大部分人是有的,但依然可能有極端情況。例如,很病態的人或者極度抑鬱症患者,在我看來,他們的自我已經消散了,自我都不存在的話,也就談不上自我肯定需求,他們對自我不在意,對一切都無所謂,整個世界對他們而言都沒有任何意義了,這就是不具備自我肯定需求的極端情況。這也說明了“自我”對個體的重要性,如果沒有自我, 不再有自我肯定需求,那麼人也就廢掉了。

我們建構自我肯定需求理論其實花了不少時間,從 2003 年找到切入點,再到 2008 年基本上成熟。2003 年的時候,我已經看清了中美的對比,雖然彼時中國離美國還有很大差距,但我們的判斷是,美國處於高位,要進一步滿足自我肯定需求非常困難,而中國從低位發展起來,30 多年改革開放呈現的經濟奇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崩潰後的再出發,民國時期很短,中華人民共和國則會長期蓬勃發展,而且我們心裡都認為中國不應該只是當前的水平,而應該在更高的位置上。

到了 2008 年,當然看得更清楚,中國也開始逐漸嶄露頭角。即便到了今天,中美貿易戰還在持續,但中國最終一定不會輸,就在於自我肯定需求的作用,中國還有上升的空間,現在中國人均 GDP 才不到美國的 1/4,但中國人在任何領域都不會比美國人差,當然現在中國還沒有到全方位都能挑戰美國的地步,現在是中國“捱打”的階段,我們能做到的就是不被打倒。

自我肯定需求作為第一原理,也是可以落地的。比如用來看一個人的成長軌跡,一般少年得志並不是好事,就在於要麼得到的太快了使得他後面的目標太大就難以實現,要麼就是找不到目標,都被悲慘,這樣自我肯定需求難以得到滿足。還有為什麼官二代、富二代不成器的也很多,也是因為自我肯定需求很難滿足, 如果按照常規,他們比不過父母,就很可能反叛甚至走上歧途。但如果反叛後再回歸,就可能變得很厲害,能夠很好地繼承父母的資源,這些都能用自我肯定需求來解釋。

我們實際上寫了很多文章,在這裡也不細講了。中國歷史非常有趣,一開始我也不能完全體會,反而現在是在自我肯定需求的框架下去體會,就會發現這一段段非常有味道。比如和秦漢、隋唐等等清晰的短長週期相比,三國、東晉西晉、南北朝時期,那一段 400 多年的歷史是比較混亂的,尤其是三國時期,三分天下。毛澤東讀歷史時曾評諸葛亮還不夠雄才大略,如果趁機直奔長安,那就可能得天下而非三國分立。那實際上即便打下長安,也不可能持續長久,歷史已經很清楚, 司馬家最終平了三國但依然很快就瓦解,混亂狀態依舊。有的解釋說是北方民族對中原的擠壓,當然也是一種解釋,但更深的原因在於當時缺少一個核心的價值體系。漢朝時期是獨尊儒術,以儒家思想為根本來治理帝國,漢朝滅亡後,王莽等人的起事就開始在破壞這個核心價值體系,又有外來佛學傳入,道教興起,造成了儒學的消退。這時天下就難以達成共識,不管哪一方在位都會有人造反,因為沒有正統,沒有一個理論基礎能得到大家的一致認可。當然再加上天災,記載是當時氣候炎熱,也是對理念傳播的打擊,難以形成並維持一個長久的價值體系, 這樣一轉就是幾百年過去了。因此也建議大家閱讀文章和書,裡面有更多的細節。我們在《機器崛起前傳》之前就寫過一本《國運幾千秋》,分析了不同的國際關係,但可能政治話題比較敏感,我也不希望在大陸以外地區發行就一直沒有正式出版。

在我們構建理論體系過程中,自我肯定需求是決定性的,也有很多人會問自我肯定需求與馬斯洛的層次需求理論、與自我實現是什麼關係。馬斯洛將需求總結為五大類當然是可以的,但按照層次來擺放就不完全站得住腳了。自我實現是一種自我肯定需求,兩者含義不同,自我肯定需求更底層,與物質需求同樣重要。牛頓時代大家說要有“能量需求”,薛定諤說人要有“負熵需求”,但在我看來這些都不足以讓人成為人,而是要有“自我肯定需求”,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即便是在生命初期,也是有自我,可能更多是被環境推動產生的,自我也很微弱, 但那就是自我的萌芽。從能量需求、負熵需求和自我肯定需求這個角度來理解, 那麼自我肯定需求在我們看來就是 fundamental,就是第一性原理的存在。

有的朋友可能還會質疑,認為“自我肯定需求”的創新還不夠,可以找幾個假說或理論一起將自我肯定需求取代掉,似乎也能行得通。那麼我們更進一步回 答“自我”是從何而來,也就是“觸覺大腦假說”的提出,那麼這個創新就很難 有人再說是其他人提過類似的可取代的理論基礎了。有了觸覺大腦假說,我們也 才能更好地理解自我肯定需求,兩者之間有點像牛頓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關係。

我們在後面講認知坎陷三大定律的時候,自我肯定需求就變成了一個特例。認知 坎陷的其中一個定律是,一個坎陷的發展需要吸收別的坎陷,那麼“自我”作為一個認知坎陷,就是需要別的“自我肯定需求”來支援其實存,這是個非常重要的例子。而“觸覺大腦假說”就變成了坎陷的第零定律,就是說,所有的認知坎陷都來源於“自我”和“外界”這兩個認知坎陷。昨天分享者講得很好,就是從佛學視角看認知坎陷,比如十二緣起與自我和世界坎陷之間的關聯。

觸覺大腦假說和自我肯定需求都可以放在認知坎陷定律中,甚至增加第零定律。就像熱力學的第零定律就是給巨集觀系統定義一個溫度,認知坎陷定律中定義了“自我”的起源,就是透過觸覺區分出內外,這整個世界才被開啟。熱力學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恆,第二定律是熵增加,第三定律是無法達到絕對零度。我們在寫認知坎陷三大定律時,也在思考熱力學定律並有所對應。

再補充一點,既然自我肯定需求是剛性需求,那麼是否和自私、利益是一回事呢?這裡區別就顯現出來了。自我起源於面板的物理邊界產生的觸覺,但並不會在此停留,自我會向外延伸也會向內收縮。向外延伸就可能產生共情等等,導致利他行為,因此在我們的理論框架下利他行為很容易解釋清楚,包括對文明、對國家文化、對家庭的認同,都是因為是自我延伸的不同形式,就更能理解。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