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山之下的危局:DeFi金融危機與挑戰

買賣虛擬貨幣

03月12日是一個值得被紀念的日子。

這一天,數字資產市場遭遇斷崖式暴跌,無數人資產被一夜減半,大家開始重新審視減半行情的上漲邏輯;

同樣的,這一天,DeFi 市場遭遇了驚心動魄的信任危機。擠兌式提幣、洪水猛獸般清算,擁堵的以太坊網路使用體驗等等,也讓很多人開始重新思考 DeFi 的價值和意義。

DeFi(Decentralized Finance)去中心化金融,一度被視為數字資產市場下一輪牛市的催化劑和引領下一輪區塊鏈革命浪潮的弄潮兒。

有意思的是,自3.12之後,人們在談 DeFi 時態度發生了轉變:有的人說 DeFi 只是極客們的樂高玩具,很難有大規模普及應用;有的人說 DeFi 的去中心化應該被弱化,應該叫 Open Finance 才對;甚至還有人說 DeFi 深陷中心化操控的漩渦之中,存在詐騙跑路的風險。

任何金融市場的危機本質上其實都是負債危機,傳統金融市場也遵循一樣的邏輯。

使用者抵押“信用”資產從銀行貸出高額資金,若將來產生的現金流無法償還貸款,就會產生壞賬,當銀行壞賬過多就會遭遇破產清算,銀行和銀行之間還會有連鎖反應,如此一來,金融危機就不可避免的發生了。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經濟週期,由於使用者抵押的都是房產等穩定資產,波動性較小,即使出現危機時間跨度也將近10多年。

而處於早期 DeFi 平臺,受政策位影響無法引入信用、房產、法幣等相對穩定的資產做抵押,只能以波動性較大的數字資產做抵押品,因此每一次行情大波動對 DeFi市場而言都是一次金融危機。

據 PeckShield 旗下 DAppTotal 資料顯示,03月12日,ETH 價格一天之間從 195 美元跌至 114 美元,閃崩了41.5%,受此影響,包括 MakerDAO、Compound、dYdX 等在內的 DeFi 平臺:

1)鎖倉價值銳減 4.6 億美元,最低降至 7 億美元,跌幅39.5%;

2)ETH 鎖倉量減少了40%;

3)資金被清算總額達 2,300萬美元,其中 MakerDAO 被清算額度達 1,300萬美元;

4)恐慌使得以太坊鏈上交易量暴增,以太坊網路 GAS 費用一天高達 5,112 個ETH,逼近歷史頂峰;

5)截止目前,包括 MakerDAO、Compound 在內的主流 DeFi 平臺資金抵押率平均值為356%。

DeFi 金融危機爆發的邏輯簡單來說:數字資產市場行情暴跌,使得使用者抵押給平臺的資產價值低於了已借出的資產價值,產生了資不抵債的壞賬。平臺需要啟動保護程式,對使用者的抵押資產進行清算。為了逃避資產被清算,一部分使用者恐慌性增加抵押資產,一部分使用者開始償還資產後提取抵押的資產。但意想不到的是,當大量操作需求湧進來之後,以太坊網路開始擁堵了。不但高危賬戶的資產補救措施無濟於事,一些原本低風險的賬戶也因平臺喂價延遲和系統擁堵,也一同被埋葬了。如此這般,就惡性迴圈成了踩踏式的 DeFi 金融危機。

一個悲觀的事實是,DeFi 金融危機大概率會是 DeFi 市場發展過程中的常態。

一方面,數字資產市場整體市場市值僅 2,000億美元,很小的資金體量就能對市場價格製造較大的波動,容易被操控;另一方面數字資產市場還處於監管盲區,缺乏諸如熔斷之類的管控舉措,加之以太坊效能上的缺陷,短時間內容易形成踩踏事故。

目前,為了應對暴跌的行情,DeFi 平臺選擇了增加資產質押率或擴大抵押幣種類別來降低風險。但提高資金抵押率會降低資產使用效率,擴大抵押幣種類別又改變了不幣價齊跌的聯動反應。

事實上,因行情波動性致使的平臺穩定性問題還只是 DeFi 冰山一角的問題,在冰山之下還有很多潛在的問題和麵臨的挑戰。

下文,PeckShield 將把各類潛在的問題丟擲來,供大家參考討論:

一、恐慌性擠兌下的以太坊效能擁堵問題

由於以太坊網路單個區塊存在 GAS 費上限的機制,這就使得同一時間如果鏈上交易量過多的話,就會不可避免的造成以太坊網路擁堵,這是以太坊網路目前公鏈效能存在的硬傷。

當行情在短時間內發生暴跌時,一些 DeFi 使用者會臨時出現恐慌性新增抵押或還貸的操作,以避免暴跌導致資產遭清算。然而,當大量的操作發起時,以太坊網路會承受一定的排隊壓力,有個別使用者還會提高 GAS 費搶佔打包資源,這就使得單一區塊內的可容納的交易量變小,整個以太坊網路變得異常擁堵。

早在2018年Fomo3D火爆時,駭客就利用提高GAS費可擁堵以太坊網路的缺陷破壞了遊戲公平性拿走了大獎。去年資金盤 FairWin 火爆時也出現了因交易量急劇上升導致以太坊網路擁堵的情況。

對 DeFi 平臺而言,這恐怕也是一個難以平衡的矛盾。只要幣價大幅暴跌,恐慌性擠兌就會發生,以太坊網路就會擁堵,而擁堵會導致原本可免受清算的使用者被無辜牽連,長此以往讓 DeFi 平臺使用體驗大大下滑,從根本上失去吸引力。

不過,可以樂觀的預計,隨著以太坊在可擴充套件層和分片技術上的改善升級,這種因GAS 費上限機制產生的擁堵缺陷可以有效緩解,但在此之前,這會是制約 DeFi 平臺發展的一個硬傷。

二、預言機喂價節點操控導致的不公平問題

在加密世界完全去中心化的世界裡,還存在一個根本性的缺陷:鏈下資料黑洞。

縱使鏈上資料再可信,在資料上鍊前其真假卻無法受到有效監控。目前業界同意的解決方案是 Oracle 預言機,以 DeFi 平臺為例,行情暴跌後的實時均衡價格會有一個預言機共識達成,在確定資料準確無誤後再喂價給各大 DeFi 平臺,供 DeFi 平臺的清算人參考進行下一步清算操作。

目前主流 DeFi 平臺,MakerDAO、Compound、dYdX 等平臺都離不開 Oracle 預言機提供的喂價服務。

這裡邊又有一個矛盾,去中心化的 DeFi 決策平臺背後卻有一箇中心化人為操縱的預言機喂價系統,如何確保清算行為的公平性呢?存在兩個問題:1)由於 Oracle 共識節點存在投票機制,可能使其給出的價格相比實際價格有延遲滯後,像 chainlink 給出的喂價共識方案也是要跑在以太坊鏈上,也會受以太坊網路擁堵的影響進而產生延遲;2)純中心化的清算人角色存在人為操控嫌疑,這個在很多中心化 DeFi 平臺上表現比較明顯。

這個問題其實暴露了,目前區塊鏈預言機喂價機制的缺陷,如何讓鏈下資料也和鏈上資料一樣真實客觀,且能實時同步呢?顯然,這在目前預言機解決方案尚不成熟的當下,還是個無解的難題。

三、樂高積木式組合潛在的系統性風控問題

前不久,DeFi 協議上閃電貸造成的流通性漏洞,讓大家認識到,DeFi 市場的風險可能不僅僅侷限於平臺本身。由於 DeFi 平臺上的資金可以跨平臺流動,市場記憶體在很多樂高積木式的組合型平臺,單個平臺的模式創新很可能在其他平臺內產生漏洞風險。

此次 bZx 漏洞,駭客正是利用了 bZx 上的閃電貸模式創新,獲取了巨量操作本金,然後在利用 Uniswap 等平臺資產流通性缺陷,利用槓桿製造平臺價格差,再透過跨平臺間的差價空間,實現了零成本薅羊毛操作。

這類漏洞本身是業務邏輯上漏洞,跟程式碼技術層關係並不算太大。金融產品程式碼層的漏洞可以在第三方安全公司的排查下得以解決,而業務層的漏洞往往來自於市場流通層面,取決於一個市場是否足夠穩定,是否有健全監管,市場流通性是否豐滿等等方面。很顯然,處於市場早期的 DeFi 眾平臺在市場業務層上要克服的難題還有太多太多。

這其實需要,平臺方不僅要確保在技術層面有過硬的程式碼審計和漏洞排查,還要在模式創新時考慮到更大市場層面的系統性風控問題。

這無疑對 DeFi 市場的安全性提升了新挑戰,因為任意一個平臺存在的小缺陷都可能成為駭客攻擊整個 DeFi 市場的入口。

四、DeFi平臺擠兌壓力下的跑路問題

這絕對是一個細思極恐的問題。

前不久,FCoin 暴雷讓大家認識到中小型交易所,甚至一些大的交易所,只要是中心化的交易所就有可能在未知黑天鵝行情波動的刺激下誘發“跑路”行為。

就像 FCoin 那樣,當如日中天時流量和資金蜂擁而至的時候,專案方卻沒有做好足夠的安全保衛舉措,等到有一天發現資不抵債時已經為時已晚,創始人只好捲款出逃的方式狼狽離場。

毫不誇張的說,在 DeFi 世界裡這樣的可能性同樣存在。因為隨著 DeFi 市場的不斷壯大,一些主打金融創新和各類玩法的新型 DeFi 平臺會相繼問世。

林子大了,DeFi 市場大概率會重現交易所市場的亂象。小的 DeFi 平臺越來越多,各類眼花繚亂的創新模式也會出現,同樣一些不顧風險前赴後繼的羊毛黨也會活躍起來。長此以往難免會出現個別 DeFi 平臺因資金擠兌問題出現跑路行為。

本質上,DeFi 平臺做的都是使用者資金託管、撮合的服務平臺,資金池合約的私鑰也控制在專案方手裡,一旦出現資金週轉問題,產生壞賬,類似跑路的事情出現了也並不意外。

結語

整體而言,DeFi 賽道因其可組合、可擴充套件、可落地的一系列金融特性,正在成為傳統金融接軌區塊鏈技術的一個焦點領域。

但需要注意的是,DeFi 市場在開啟未來波瀾壯闊般應用前景的同時,也在冰山之下悄悄的種下了危機的種子,包括智慧合約潛在安全漏洞造成的駭客攻擊問題,因幣價波動導致的平臺清算問題,因清算問題誘發的以太坊公鏈擁堵問題,因鏈下資訊黑洞存在的預言機喂價延遲問題,甚至因中心化資產託管潛在的跑路問題等等。

無論怎樣,我們深處 DeFi 行業之中,就要經歷其成長過程中可能發生的一切問題。這也是 DeFi 市場從小眾走向主流,從草莽走向成熟要必須經歷的一個過程。

美好又刺激,聒噪又曼妙。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