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想重返巔峰,需要滿足什麼條件?

買賣虛擬貨幣

關注 “幣圈邦德” 獲取專業區塊鏈資訊及服務!

近11個月以來,比特幣價格從近2萬美元跌破4000美元,跌幅超80%。

在過去四次重大價格修正中,各主流加密貨幣平均跌幅為85%,因此,許多投資者預計比特幣從歷史高點的跌幅已經接近尾聲。

但是,根據比特幣技術研究員鮑里斯·赫里斯托夫的說法,本輪熊市的價格修正可能會比之前持續更長時間。

(圖)比特幣3000美元支撐仍將面臨考驗

熊市還沒結束,就已經有很多投資者開始憧憬下一輪牛市將會如何的波瀾壯闊。那麼,我們不妨來思考一個問題:如果比特幣要重回歷史高點,需要滿足哪些條件?加密貨幣市場的絕大多數投資者都把希望寄託在機構投資者身上,因為他們可能會為比特幣等主要數字資產帶來更多價值。

資金從何而來?

首先,在現有投資者當中,的確是有低買高賣的高手,他們或許會拿更多錢進來投資。但對於絕大部分在熊市中折戟沉沙的散戶投資者來說,他們可能沒有能力或者不願意再將資金投到這個極端波動的市場之中了——高位接盤不僅僅只是經濟上的失利,從心理上來說,更是一次巨大的衝擊,特別是對於新人來說。

因此,引領比特幣下一個中期反彈的投資者群體可能是機構投資者

實際上,並非所有基金都可以出於各種原因投資加密貨幣。透過簡單估算,比特幣想要重回歷史高位,至少需要500億美元現金流入市場。假設投資者將1%的資產分配到比特幣上面,則一共需要5萬億美元資產管理規模的全球基金進入該市場。

這看起來似乎沒問題,因為全球基金的資產管理規模為80萬億美元。

但是,我們需要排除那些不能或不會購買加密資金的基金、私募股權、風險投資、純固定收益、純股權等等。這就去掉了很大的比例。

那麼還剩下的就只有另類投資者(又稱非主流投資者)——讓我們來看看非加密貨幣對沖基金,目前資產管理規模約3萬億美元。其中,大部分與比特幣沒有任何關係,也沒有理由或動機購買加密貨幣。

因此,潛在的候選機構資金是巨集觀基金、商品交易顧問、替代策略和多策略基金,這些資產管理規模總計達6000億美元。2017年所有對沖基金持有的商品資產為3000億美元。比特幣潛在的機構投資很可能侷限於這一類基金。

為了使這些投資者能夠順利進入該市場,還需要託管機構、交易所和場外交易平臺(已經達成),以及比特幣ETF(仍然有希望)的助力。

在正常情況下,機構投資者對高風險資產類別的投資都會透過受到嚴格監管的託管人或場外交易市場來完成。其中,Coinbase託管,BitGo 託管和富達數字資產是加強比特幣基礎設施的少數幾家機構。

當然,我們也可以意淫一下家庭企業和高淨值人士的進入,但他們也需要合適的基礎設施作為保障。按照當前的發展形勢,在下一個牛市中,散戶可能將是最後一個進入市場的群體。

儘管富達和高盛等主要金融機構的參與導致了比特幣在機構投資領域出現了一些改善,然而,要將比特幣從當前低價拉高至2萬美元,至少也需要注入500億美元資金。

再考慮到比特幣的歷史價格走勢,每次發生重大修正時都需要以較慢的速度來恢復元氣,本輪熊市的恢復時間可能要比許多投資者預期的更長

從歷史上看,比特幣價格已經經歷過多次-80%以上的修正並完成強勢迴歸,這令人印象深刻。歷史很有可能會重演。但每一次新的價格修都在變得越來越難。機構投資者可以推動比特幣價格大幅上漲,但光靠機構資金還不夠。

加強基礎設施

正如散戶投資者在2017年所做的那樣,機構可能在未來幾年內突然掀起FOMO(害怕錯過)的浪潮。隨著時間的推移,比特幣這一資產類別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慢慢走向成熟,因此,比特幣出現像以往那樣巨大漲幅的概率可能會逐漸下降。

幸運的是,比特幣還有其他用例。上面我們分析的是比特幣的“投資”用例。實際上,比特幣還具備“價值儲存”用例,從而將其他型別的買家帶入市場,例如中央銀行和廣大儲戶。這就需要比特幣和黃金搶佔市場份額。

如果“替代離岸資金”的用例開始逐漸得到普及,這將釋放數千億的企業現金流。此外,比特幣還有透過閃電網路和類似渠道的“支付”用例。

對於這些額外的使用案例,除了託管和交易所之外,我們還需要錢包、商家工具和貸款基礎設施,這都是目前正在開發的領域。

總而言之,想要達到新高點,比特幣至少需要完成幾個有效的用例。

最後,以上分析僅適用於比特幣——它仍然是唯一一個從多次重大價格修正中成功恢復的加密資產。熊市囤幣是需要仔細甄別的,因為不少加密貨幣專案共識虛弱,應用無法落地,面對如此嚴峻的考驗,終將慢慢消亡。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