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等虛擬貨幣大跌:區塊鏈從圈錢工具變成產業浪潮還要多久?

買賣虛擬貨幣

最近幣圈“熊市”寒意陣陣,受BCH(比特幣現金)於11月15日進行第二次硬分叉等因素影響,比特幣從上週開始一路下跌連破多個關口,這兩天再創新一年多的低位,Bitstamp報價顯示,比特幣價格最大跌破4300美元關口,日內跌逾9%。


比特幣今年以來累跌超65%,目前與去年同期相比,比特幣跌超30%。據CoinMarketCap.com統計,從上週起,伴隨著比特幣打破相對平靜開始下跌,其他主流數字貨幣普跌。過去24小時,瑞波幣跌5%,以太幣最深跌15%,前十大數字貨幣大多呈雙位數跌幅。整體數字貨幣市值在過去一週抹去至少400億美元,從今年1月高位以來,數字貨幣整體市值抹去至少6600億美元。不少人和媒體再次唱衰虛擬貨幣,有的甚至說虛擬貨幣為代表的區塊鏈只是騙子圈錢的工具和渠道。


但另一方面,區塊鏈熱度並沒有受很大的影響,一直是科技界和創業圈的一大熱詞。螞蟻金服將區塊鏈列為 BASIC (Blockchain (區塊鏈)、Ari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慧)、Security(安全)、IoT(物聯網)和 Cloud computing(雲端計算))五大戰略之一重點投入。而第46屆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年會將區塊鏈與人工智慧、自動駕駛等一併列入“第四次工業革命”,顯示出區塊鏈技術的重大意義和極為廣闊的發展空間。IBM公司CEO羅睿蘭女士有一句著名的論斷:“區塊鏈對於可信交易的意義正如網際網路對於通訊的意義”

那麼區塊鏈有何魔力被稱為“信任的機器”?在目前的幣圈熊市下,區塊鏈還要多久才能擺脫“圈錢工具”的汙名,真正成為引領下一代網際網路產業浪潮的引擎呢?

我們以“1”、“2”來總結區塊鏈的特點:

“1”句話概括區塊鏈:可信的分散式資料庫;

“2”大核心性質:分散式、不可篡改;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區塊鏈是如何創造信任的?其實正是“分散式”與“不可篡改”的性質保證了區塊鏈的“誠實”與“透明”,這是區塊鏈能夠創造信任的基礎。狹義來講,區塊鏈是一種按照時間順序將資料區塊以順序相連的方式組合成的一種鏈式資料結構,並以密碼學方式保證的不可篡改和不可偽造的分散式賬本。廣義來講,區塊鏈技術是利用塊鏈式資料結構來驗證與儲存資料、利用分散式節點共識演算法來生成和更新資料、利用密碼學的方式保證資料傳輸和訪問的安全、利用由自動化指令碼程式碼組成的智慧合約來程式設計和運算元據的一種全新的分散式基礎架構與計算正規化。


區塊鏈兩大核心性質:分散式、不可偽造或篡改

分散式記賬與儲存

在傳統複式記賬中,每個機構僅儲存與自己相關的賬目,但往往花費大量的中後臺成本進行對賬與清算,這種低效的方式將被區塊鏈徹底變革。在記賬方面區塊鏈不需要依賴一箇中心機構來負責記賬,節點之間透過算力或者權益公平地爭奪記賬權,這種競爭機制實際上是區塊鏈與傳統資料庫最大的主要區別之一。透過“全網見證”,所有交易資訊會被“如實地記錄”,而且這個賬本將是唯一的。在儲存方面,由於網路中的每一個節點都有一份區塊鏈的完整副本,即使部分節點被攻擊或者出錯,也不會影響整個網路的正常運轉。這使得區塊鏈相比傳統資料庫具有更高的容錯性和更低的伺服器崩潰風險,同時由於每個節點都有一份副本也意味著所有的賬目和資訊都是公開透明、可以追溯的。所有參與者都可以檢視歷史賬本、追溯每一筆交易,也有權公平競爭下一個區塊的記賬權,這是傳統資料庫無法做到的。

不可偽造或篡改

在區塊鏈中偽造、篡改賬目基本是不可能的,不可篡改也意味著資料的高度一致性和安全性,這是區塊鏈與傳統資料庫的另一主要區別。

為什麼區塊鏈中的交易無法被偽造?首先,合法的交易需要私鑰簽名,否則無法被其他節點驗證;其次,每一筆交易都是可回溯的,也就杜絕了無中生有的可能。


為什麼區塊鏈是不可篡改的?假如我們要篡改區塊鏈中第k個區塊的資料,那麼當前區塊的頭雜湊就會發生改變,由於雜湊函式具有碰撞阻力,改變後的頭雜湊將無法與k+1區塊的父雜湊相匹配,篡改者需要繼續修改k+1區塊的父雜湊,並一直修改之後每個區塊。這要求篡改者在同一時間同時入侵全球所有參與記錄的節點並篡改資料,只有重新計算被更改區塊後續的所有區塊,並且追上網路中合法區塊鏈的進度後,並把這個長的區塊鏈分叉提交給網路中的其他節點,才有可能被認可。在很多情況下,產生一個新區塊的難度不小,要連續產生多個區塊組成新分叉的計算難度更是驚人。在全網巨大算力的背景下,一個惡意節點要做到這點需要擁有至少全網51%的算力基礎,由於區塊鏈是一個分散式系統,大部分節點都是相互獨立的,“51%攻擊”在現實中很難發生。

區塊鏈如何為實體經濟和金融系統“賦能”?可以總結為四點:範圍廣、跨主體、提效率和降成本。

範圍廣:區塊鏈技術能夠廣泛服務於金融和實體經濟領域。幾乎所有行業都涉及交易,都需要誠信可靠的交易環境作為行業健康發展的前提支撐。區塊鏈透過數學原理而非第三方中介來創造信任,可以降低系統的維護成本。

跨主體:與流行的觀點認為區塊鏈將衝擊現有的商業邏輯和環境不同,其實區塊鏈技術目前更適合落地於價值鏈長、溝通環節複雜、節點間存在博弈行為的場景,是對傳統資訊科技的升級、對現有商業環境的最佳化而非顛覆**。**傳統資訊科技(如OA、ERP)提升了企業內部的協作效率,區塊鏈技術則將協作範圍進一步擴大到跨主體,透過保持各主體間賬本的安全、透明與一致,從而切實降低各參與方的資訊不對稱。

提效率、降成本:我們以最具有代表性的金融業應用場景為例進行分析,發現區塊鏈能夠融合實物流、資料流、資訊流、資金流,簡化驗證、對賬、審批、清算等交易流程,從而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在部分場景中,區塊鏈也能幫助實現資料確權、促進資訊共享。

區塊鏈技術能夠廣泛服務於支付清算、票據、保險等金融領域以及供應鏈管理、工業網際網路、產品溯源、能源、版權等實體經濟領域。幾乎所有行業都涉及交易,都需要誠信可靠的交易環境作為行業健康發展的前提支撐。區塊鏈對實體經濟與金融市場全面“賦能”,區塊鏈+時代即將到來,


區塊鏈對金融業的革命

眾所周知,金融行業企業的機會在於創新,消除延遲、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過程錯誤解決、資料損壞修復及安全漏洞。這些創新的結果包括簡單直接的信任,這將是金融機構及其客戶的雙贏。在過去的十年裡,金融業經歷了從傳統的銀行方法到金融技術驅動的應用的巨大轉變。

帶著Z世代(指1990年代中葉至2000年後出生的人)的千禧一代可能在中期內成為金融界的中流砥柱。他們對銀行的方式有不同的想法。在一個金融機構與創新競爭的世界裡,你只需按一下按鈕就可以訂購一輛車或外賣,他們需要考慮如何以同樣快的速度提供金融解決方案。對於實體銀行來說,有人穿著西裝出售金融服務和建議仍然是司空見慣的事情。而新一代的使用者覺得人們應該同樣容易登入到他們的移動裝置並下載一個金融應用程式,以消除對這種面對面服務的需求。

同樣,一些保險公司仍在使用昂貴的、佣金驅動的銷售人員,而人工智慧(AI)和智慧合約可能會決定消費者的需求,並制定出更快、更便宜、更好的合同、付款和福利交付。有了這一點,作為創新者,你可以問自己:我如何才能加快和改善資金、資訊和服務的流動,以消除等待?我們來看看。

例如在區塊鏈+跨境支付方面。區塊鏈的分散式架構和信任機制可以簡化金融機構電匯的流程,縮短3-5天的結算週期,同時降低SWIFT協議的高昂手續費。SWIFT主要為金融機構的結算提供金融交易的電文交換業務,提供規則統一的金融行業安全報文服務和介面服務。由於跨境金融機構間系統不相通,直接結算成本高昂,同時業務佔比低以及對手方存在不確定性,很難構建直接合作關係。代理行的存在、協議的溝通以及交易資訊的反覆確認使得結算週期平均需要3-5天,其中透過SWIFT進行交易確認往往需要1-2天。


另外透過SWIFT支付成本高昂。支付成本包含銀行手續費、SWIFT通道費、交易延遲損失和準備金等。由於流程涉及眾多,中間參與方的手續費等居高不下,從收款方到付款方的單次交易需要25-35美金的交易費用,其中因交易時間過長造成的流動性損失佔比達34%,資金運作成本佔比達24%

而應用區塊鏈+跨境支付可以加速交易,降低成本:應用區塊鏈技術於跨境支付領域相當於建立了一個跨國金融機構間的點對點網路,匯出行和匯入行的交易需求可以直接得到匹配,大大降低了SWIFT體系中的流動性損失、資金運作和換匯成本。

區塊鏈在保險業

如上文所述,創新者可以開始考慮使用區塊鏈等技術的領域之一是保險業,以建立可靠的登記處、擴大支付基礎設施、提供小額保險、使合同和付款自動化以及評估索賠。這樣做的好處是提高了客戶的信任、速度和在運營水平上驅動和壓縮成本的能力。到頭來,這也可以減少欺詐行為。

我相信保險中的區塊鏈在思想上比現實中要遠得多。這就是創新者進入的地方:利用這一技術的力量,縮小理想和現實之間的差距。

區塊鏈在銀行業

想象一下,在像自動結算所(AutomatedClearingHouse,ACH)這樣的系統中,區塊鏈實現是一種共享的分散式分類賬技術,所有銀行都可以訪問。如果發生這種情況,它基本上就會變成一個交換--一個連線區塊鏈和分類賬的協議,它可以引入不變的資料並消除各種延遲。

儘管2000億美元的加密貨幣市場在技術上將我們投入了光年,但仍有許多工作要做。例如,大型銀行、經紀商、證券公司、清算公司、貨幣傳送機等似乎處於開發區塊鏈技術、分散式分類賬技術(DLT)、智慧合同、人工智慧、機器學習等技術的早期階段,這個階段正在致力於改變貨幣的未來和安全性。其實,人們對於分散式的全球化賬本(或者說分散式賬本技術)區塊鏈的看法一直在變化,從被當做傳銷式的圈錢工具而完全的懷疑(或者“令人難以置信的優秀技術”),到我們所熟知的震撼世界的前景。或許現在的實際情況是介於這兩者之間,目前的問題在於,現實用例和應用還未能追趕上現在所有的期望和宣傳的步調。

我們都知道:許多組織還處於試水階段,想看看區塊鏈到底是什麼,它是否對其企業模式有益處。“雖然區塊鏈還不沒到達其黃金時代,但它正日益接近。”最近以此針對1000名高管的調查表明其“發展勢頭正從‘區塊鏈旅遊’和探索轉向實際商業應用程式的建立”。約有三分之一(34%)的受訪高管表示,他們的公司已經在生產中使用一些區塊鏈系統,另有41%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期望自己的公司在未來12個月內部署區塊鏈應用。

列舉一個實際案例:接近40%的受訪者表示其公司來年將在區塊鏈技術投資500萬美元甚至更多。將有大量資金投資到這項新的共享、驗證和儲存資料的技術上。不過這其中存在一些摩擦。應用領域還未趕上區塊鏈(技術的發展速度)。根據Deloitte報告的作者Linda Pawczuk、Rob Massey和David Schatsky:“存在不確定狀態的區塊鏈採用的現況是,儘管有超過41%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期待其公司明年在生產中使用區塊鏈,21%的全球受訪者以及31%的美國受訪者表示仍缺乏令人信服的應用程式來證明其實現。”

如報道所言,這個問題“是針對所有的區塊鏈前景,目前人們能夠採用的有效用例甚少,無法使更多人信服。因此,一些人開始產生‘區塊鏈疲勞’,認為其潛力被過度傳播,而其實際益處仍難以捉摸。”但一些事實也毋庸置疑,目前出現了一些有意思的用例——包括IBM和Maersk的基於區塊鏈的貨運供應鏈初創專案,以及沃爾瑪Walmart基於區塊鏈的食品鏈。

區塊鏈在企業中普及的確還需要時間。存在的問題包括可擴充套件性、安全性以及支援針對特定行業網路所需的聯盟。我們知道任何新生科學技術的發展都需要一個過程,從區塊鏈發展階段分析,大致可分為探索、準備、接受、落地、成熟這五大階段。探索、準備和接受期都處於週期的早期階段,需要大量的資本和人才支援。經過探索、準備前期鋪墊,目前主要為擴大受眾群體和場景,協力制定基礎框架和標準。隨著關注度持續增加,多次實驗試錯修正後,適合的應用場景加快落地。


行業方面,預計未來3-5年將以金融行業為主,逐漸向其他實體行業輻射,更多切合實際的場景加速落地,行業從“1到N”發展出包括娛樂、商品溯源、徵信**等。**


Pawczuk、Massey和Schatsky認為,一個好的開端可能是不再將區塊鏈視為一項技術。“企業應不再將區塊鏈視為一項‘新’技術,因為它確實不是。正如Uber將三項現有技術和協議(汽車、線上預訂以及網路支付)結合形成一種新的、改變公共交通的顛覆性模式,建立了獨一無二的企業案例而獲得成功,區塊鏈在許多行業的企業也有同樣的前景。”這種顛覆已經產生於許多提供基於區塊鏈的服務的企業中,包括分散式雲儲存、檔案儲存以及控制服務

技術方面,目前聯盟鏈的共識演算法、技術效能相較於大型公鏈可以更好地滿足企業對實際商業場景的落地需求,預計未來三年將大規模發展。

政策方面,區塊鏈可以增加執法透明度,探測行業信用情況,加快實體經濟革新,預計未來各國將根據自身情況不同力度地輔以政策支援。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區塊鏈工作組組長李禮輝曾說:“包括我們比如說法定的數字貨幣的這個有關制度的建設,以及這個虛擬金融的監管制度的建設肯定是有必要的,這些方面我們都需要跟上。可能也要一兩年,兩三年的時間至少的。”

比特幣是去中心化虛擬貨幣的典型代表,是區塊鏈技術的重要應用場景之一,具備去中心化、總量有限、交易安全、資訊公開的超前時代的特點。比特幣替代信用貨幣的最大障礙正是去中心化的特性,它挑戰了當前以國家信用為基礎的全球貨幣發行機制和理念,我國政府對比特幣交易活動的監管逐步趨嚴。投機需求是主導比特幣價格瘋漲到年初的內在原因,包括變相換匯、ICO融資等交易活動;也正是這個原因導致比特幣最近大跌,24小時跌逾14%,盤中連破六道關口一度跌破4300美元。

當然,我們在認識到虛擬貨幣本身風險的同時,不能否定區塊鏈技術的創新性和發展潛力。在高速發展的同時,區塊鏈(尤其是大型公鏈)還需要面對交易效能偏低、安全性隱患、標準尚未統一、監管政策不完備等諸多技術、商業與監管方面的挑戰。這正說明技術本身仍然處在“從0到1”的初始階段。

未來,區塊鏈除了自身運用側鏈、閃電網路、跨鏈等技術外,更需要與5G、人工智慧、大資料、物聯網等新興資訊科技深度融合,從而提升技術效能和鏈下資料質量並減少資源浪費。

總體來說,隨著資本和人才的快速湧入,適合區塊鏈應用的場景將加快落地,行業將在3-5年內更快更規範地發展。在古典網際網路中,人們利用網路搜尋資訊和資料,卻仍須依託物理世界中的公司等組織形式來建立信任、簽訂合約、組織生產和分工協作。而在價值網際網路中,素未謀面的人們透過區塊鏈來完成以上任務首度成為可能。如果智慧合約在區塊鏈上實現廣泛運用,經濟分工將在網際網路時代進一步細化,全球範圍內的各網路節點將直接對接需求和生產,更廣泛的社會協同將得以實現。如果上述願景實現,區塊鏈技術與行業的結合有望迎來“從1到N”的爆發時刻,它的爆發或將不是線性的而是非線性的,區塊鏈也才可能從“圈錢工具”升級成為引領產業浪潮的重要“引擎”。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