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技術助力破解綠證制度困局

買賣虛擬貨幣

“綠證是綠色電力證書的簡稱,是國家對發電企業每兆瓦時非水可再生能源上網電量頒發的具有唯一程式碼標識的電子憑證。2017年1月,《關於試行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核發及自願認購交易制度的通知(發改能源[2017]132號)》釋出,標誌著我國綠色電力證書制度試行。綠證的購買方,實際上是獲得了宣告權,即宣稱使用了綠色能源。”

綠證制度在中國陷入困局

我國綠證目前採取的是自願認購的制度。任何企業和社會公眾都可以自願認購綠證,作為消費綠色電力、支援綠色電力發展的證明。自從2017年7月1日起開展綠證自願認購以來,曾風靡一時,許多人在朋友圈內展示自己購買綠證的榮譽證書;許多能源企業,如明陽風電、中節能等公司也高調購買了大量綠證。

然而好景不長,我國綠證制度快走陷入了困境。根平臺統計顯示,目前我國核發風電和光伏綠證累計超過2180萬張,27185張的實際成交量僅佔核發量的約0.12%。綠證制度陷入困局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點:

· 當前綠證的使用場景太侷限,自願購買意願不足
在目前綠證購買機制設計中,購買綠證只能證明購買者消費了綠色電力,除了會得到一張自動生成的榮譽證書外,並沒有實質性的獎勵。企業認購綠證多是用於自我宣傳,個人購買者其實只體現個人榮譽,購買動力不足。

· 單個綠證的價格偏高
我國的綠證價格以市場定價為基礎,但對標國家補貼標準。落基山研究所的報告顯示,美國1MWh對應的綠證價格僅為1美元,還有抵稅等經濟優惠政策;而中國風電綠證的平均價格為184元,光伏綠證的平均價格為667元。

· 現有的綠證開發體系無法自證清白
從綠證的前十位機構購買者名單中可以看出,前十名中沒有一家外企。眾所周知,國際知名公司如蘋果、Intel、谷歌等都十分重視消費綠色電力,都設定了100%使用綠色電力的目標。可是這些企業卻沒有參與中國綠證購買,原因是對中國的綠證制度尚未建立信任。這些外企對綠證的“額外性”有非常嚴格的要求,只有當每購買一張綠證能保證額外的可再生能源電力上網時,才滿足他們的採購目標。但過去碳減排領域清潔發展機制下(CDM)中國專案“灌水”的黑歷史使外企普遍對中國的綠色減排認證缺乏信心,因此他們更傾向於在發達國家履行他們的減排和社會責任。

借力區塊鏈鏈技術,破解綠證困局

2019年3月15日,國家能源局委託組建的"網際網路+"智慧能源專案驗收專家組,對南方電網廣東珠海《支援能源消費革命的城市-園區雙級"網際網路+"智慧能源示範專案》開展驗收工作。經過審閱資料、實地考察、會議審查,專家組討論形成驗收意見,認為該專案完成了建設任務,達到了預期目標,同意透過驗收。並表示其在技術標準規範和創新研發方面起到了開創性的作用。據悉,珠海專案在國家能源局首批55個"網際網路+"智慧能源示範專案中,是首個透過國家能源局驗收。據悉,在資訊層面,該專案運用區塊鏈技術建成支援綠證交易的平臺,這意味著區塊鏈在綠色能源資產領域的落地程序中又邁出了一步。

此次綠證交易的平臺是由北京巨集鏈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區塊鏈底層技術。區塊鏈技術的引入,不僅為綠證的開發環節“增信”,還能增強綠證流動性,更重要的是能為綠證找到更多元化的應用場景從而推動市場自發購買,為破解當前的綠證制度困局提供一個全新的可行解決方案。

首先,區塊鏈可以解決綠證“增信”和“增效”的問題。

區塊鏈技術具有多方協同、資料可溯源、不可篡改等特徵,透過共識演算法和點對點通訊,可以在多方參與的流程中不依賴於第三方就能夠達成信任的確認。與傳統的中心化伺服器不同,區塊鏈資料一旦上鍊,就無法被隨意篡改,保證了資料和流程的真實性。即便發生任何變動,也可以全程溯源,找到責任歸屬。基於區塊鏈技術的綠證交易平臺,可以解決綠證當前面臨的國外企業信任度不強和核發流程繁瑣的問題,加強綠證對國內國外開發者和購買者的吸引力。

其次,區塊鏈可以解決綠證價格過高、流動性不足的問題。

區塊鏈被比喻為資訊網際網路後下一代的“價值網際網路”,其核心在於可在點對點的公開網路中進行數字化資產的價值流轉。區塊鏈技術可以將綠證通證化,通證化的資產比傳統的金融資產具有可拆分、流動性強等優勢,現價高達600塊以上的光伏綠證可以被通證化為鏈上登記的資產,可以進行拆分交易,極大增加綠證資產的流動性。

第三,區塊鏈可以解決綠證缺乏價值化場景的問題。

目前綠證的消費場景只有自願認購和配額制下強制交易兩種模式,綠證的價值只體現在企業履行綠色社會責任、完成政府的配額兩方面,而區塊鏈可以開啟更大的場景。綠證背後代表的是可再生能源產生的環境正外部性的價值,具有現實價值依託,積極的環境效益的受益者都有原生動力為綠證買單。

這部分綠色能源通證化後,可以與其他的綠色能源應用場景如綠色消費、綠色金融、種樹等打通。一方面使綠證的持有者收穫實際商業價值變現的能力,並獲得切實的綠色金融科技服務;另一方面綠色商品和服務的提供商也能夠獲客,並得到商業回饋,同時樹立綠色的品牌形象。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