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用加密資產有長期投資價值嗎?

買賣虛擬貨幣

前言:效用加密資產是否具有長期投資價值?這一直是有爭議的問題。作者則認效用代幣基本上沒有長期投資價值,主要是因為它的高流動速度,導致它網路價值無法提高。雖然觀點不一定對,但也提到了utility token的核心問題,大家怎麼看這個問題?本文作者John Pfeffer,由藍狐筆記公眾號社群“Leo”翻譯。

我對效用代幣的長期價值越來越持懷疑態度。之前我還一度認為效用加密資產總價值有機會達到數千億美元。這是一筆大錢,但為彌補風險還沒有足夠的潛在回報來覆蓋目前估值。


現在,我可能傾向於認為很少甚至沒有效用加密資產是有長期價值的。

拋開協議外生現金流和數字收藏品上代幣化的主張,這些代幣資產有自己的邏輯,是另外一個話題。就當前投機的階段,會因為估值不能維持高增長而結束(譯註:這在事實上已經發生並結束了)。如果加密資產沒有占主導地位的非主權數字貨幣儲存價值,它就是某些人的運營資本。

經濟主體尋求最小化運營資本(因為資本的機會成本),他們持有的水平是摩擦、延遲和不確定性補充的功能。協議的世界是沒有摩擦、可互操作、可分叉的以及開源的,因此使用者無需在效用協議中佔用資金,它會把流動性推至很高的水平,並且採用PoS的模式並不能解決這個問題,因為非抵押代幣的高速流動仍然會導致非常高的平均總體速度。

高流通速度意味著該加密資產的網路價值(以某種外部價值來衡量)在跟它的加密資產(以相同的外部價值來衡量)計價的經濟活動相比會顯得比較低(譯註:比如一個票務區塊鏈網路的價值是5000萬美元,而其票務經濟活動的價值以其token計價在一定期間內可能達5億美元)。這也意味著,如果不依賴於用非原生貨幣支付的交易和/或其他型別的使用費(可能是法幣或占主導地位的非法幣儲存價值數字貨幣),它將無法確保區塊鏈的安全。

而一旦發生這種情況,擁有該協議的原生代幣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原生代幣崩潰,協議切換到非原生代幣的交易/使用費支付模式。在這樣的世界中,你最終會得到大量的礦工提供計算服務以維持多種協議,以換取法幣或主導的非法幣價值儲存代幣所支付的交易費或使用費。

請注意,這同時適用於PoW和PoS共識機制。

哪種協議最終會成為主導的具有儲存價值的數字貨幣?沒有摩擦、可互操作可以讓它在未來成為大規模多協議,並且協議是超級專業化的,可最大化它們所服務的利基最重要的任何維度。

協議必須最大化的東西才能成為最好的智慧合約雲端計算平臺(速度、成本、吞吐量、去中心化的不同組合,甚至可能在特定情況下可審查),它跟協議必須最大化成為主導的非法幣儲存數字貨幣不是一碼事。(抗審查,路徑依賴)。

數字貨幣的儲存價值用例可能是勝者——如果不是贏家通吃也是吃得最多的。另一方面,我們可能最終會得到很多智慧合約雲端計算平臺,每個平臺針對不同的用例具有不同的優勢和劣勢,並且還可降低其上面執行的DApp的風險(透過冗餘)。我們不太可能最終得到一個全行業通吃的協議。


------

風險警示:藍狐筆記所有文章都不構成投資推薦投資有風險,投資應該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建議對專案進行深入考察,慎重做好自己的投資決策。

通往區塊鏈的新世界:關注“藍狐筆記”區塊鏈公眾號:lanhubiji 

或加入藍狐筆記的知識星球:https://t.zsxq.com/iaQNnIq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