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S報告:揭秘加密貨幣價格行為與政府監管的關聯

買賣虛擬貨幣

關注 “幣圈邦德” 獲取專業區塊鏈資訊及服務!

在加密貨幣行業中存在著這樣一種觀點:加密貨幣是遊離於國家監管範圍之外的。然而,根據國際清算銀行(BIS)的最新研究報告,監管行動仍然對加密市場有著巨大的影響力。(目前國際清算銀行的成員,包括60箇中央銀行或金融管理當局,成員國GDP佔全球總量的95%。)


BIS報告指出,對於中央銀行建立自有數字貨幣或釋出關於加密貨幣的非特定警告,市場通常不會有明顯的價格反應;但是,價格行為會受到一些監管政策的重大影響,如加密貨幣法律地位監管公告、1CO法律地位、AML(反洗錢)、KYCCFT(反恐融資)法規的擴充套件和執行等。

(圖)比特幣價格的波動與監管政策存在著一定的聯絡




加密貨幣市場與監管行動和公告的關聯主要有以下3個方面:


1


市場對和加密貨幣、1CO限制和禁令等相關事件的反應最為顯著。如果訊息直接涉及監管決策或有關加密資產法律地位,市場的反應通常會非常強烈。


這其中還包括有關證券監管機構的問題,例如關於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對比特幣ETF一直保持著模糊的待定態度。再比如,對於加密貨幣和1CO新法律框架建立這種利好訊息,市場也會做出相應的積極反應。


2


有關反洗錢或反恐融資措施的監管、限制加密貨幣與傳統金融系統融合的監管訊息也對市場有著明顯的影響。


通常情況下,加密貨幣交易所被拒絕接入正規金融系統內的銀行服務——此類訊息對當地市場有明顯的負面影響。相反,關於加密貨幣創業公司與受監管的金融機構合作的訊息,比如某交易所或加密貨幣公司成功申請到紐約BitLicense牌照,這類新聞則會對市場產生積極的影響。


3


關於加密貨幣投資和交易危險的非特定警告對市場的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金融監管機構和央行發行央行數字貨幣計劃對市場的影響也很小。


市場普遍會忽略此類訊息(無論好壞),比如,早些時候,歐盟對愛沙尼亞發行國家加密貨幣的計劃進行了鎮壓——這一訊息對加密市場並沒有明顯的負面影響。類似的例子還有委內瑞拉推出由原油儲備支援的、得到該國認可的加密貨幣,當時的市場也並未對此做出積極的反應。

部分圖示☟

(圖)新聞訊息對比特幣價格行為的影響


左圖:201731021:04(訊息: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拒絕比特幣ETF申請)

右圖:201862207:17(訊息:日本金融廳稱要求6家加密貨幣交易所整頓業務、加強反洗錢措施)

(圖)從左到右依次為:韓國BTC溢價情況(“泡菜溢價”)/ 中國BTC溢價情況/ 比特幣與各國法幣的交易量變化


圖注:“溢價”指相對於美國BTC價格,右邊兩張圖片中的垂直線分別代表2017119日訊息(中國央行發現BTCC-EID比特幣交易所潛藏風險)和201729日訊息(中國央行對違規的比特幣交易所發出關閉警告)。



研究結論

BIS分析報告表明,儘管加密貨幣擁有無實體和無國界的特質,監管行動及相關監管新聞仍會對加密貨幣市場產生強烈影響,至少會體現在價格和交易量上面。目前,全球各地政府仍舊具備對加密貨幣市場進行有效監管的能力。


展望未來,各國政府在加密貨幣領域將面臨三個關鍵的挑戰。


1


若要有效解決監管問題,實現技術中立型的監管,政府需要從法律上去澄清與加密貨幣相關的活動,依據其經濟目的,而不是其使用的技術。相應的,需要重新確定國家監管機構的界限,以澄清責任。


2


目前全球各地或多或少都存在著細分市場,當某個地區出現監管事件,可能會觸發跨境溢價狀況。隨著市場的繼續發展,更多銀行和基金參與某個司法管轄區內的跨境套利、監管和執行規則,那麼將會導致這種現象擴散到其它政策寬鬆的地區。


例如,各國政府通常會根據其司法管轄區的職能和風險狀況(例如2015年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尋求對待類似產品和服務的方式,各地區之間的協調可以提高反洗錢標準的效率。為了最大限度發揮影響力、避免漏洞,加密貨幣領域也應該建立國際上一致方法。


3


雖然加密貨幣的非法使用超越了國界,但似乎很難利用加密貨幣來大規模規避資本管制。也就是說,新型加密產品(如加密貨幣基金和加密貨幣衍生產品)正在與金融系統建立起額外的聯絡。


加密貨幣和其他加密資產可以搭載在傳統金融系統之上。若公眾失去對加密貨幣市場的信任,可能會導致對更廣泛金融體系及其監管機構的不信任。雖然目前加密資產並未對全球金融穩定構成風險,各國政府應保持警惕、密切監控加密貨幣市場的發展。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