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的這5大問題,價值數千億美元

買賣虛擬貨幣

白話區塊鏈

從入門到精通,看我就夠了!

區塊鏈的世界自由開放,有人認為好,就一定有人不滿意。如果不滿意的人群中存在有一定影響力的人,他的不滿意就會傳播開來,如果獲得一部分人的認可,甚至會引出一個全新的加密貨幣分支。

比特幣讓人不滿意的地方,誕生了數千億美元的價值。現在,能在市值排行榜名列前茅的幣種,就屬於“成功的分叉者”。它們學習了比特幣的優點,最佳化自己認為不滿意的地方,從而形成了一個全新的幣種,甚至形成了一個新的分支,如“公有鏈”、“匿名幣”、“分叉幣”等等。

如果比特幣沒有這些讓人不滿意的地方,也就沒有後來的ETH、EOS什麼事了。那麼,在這些不滿意的人眼裡,比特幣有哪些“缺陷”呢?

 01
PoW浪費資源

主流財經媒體和比特幣的Hater(厭惡者)一直喜歡拿“比特幣浪費資源”這個點來攻擊比特幣,畢竟比特幣如今每年消耗的電力甚至已經超過了一些小國的全年用電量。

比特幣的核心共識機制是PoW(Proof of Work),即工作量證明機制。從比特幣誕生至今,關於“PoW共識機制是否浪費資源”的爭論,從來沒有停止過。

共識機制的大討論,產生了PoS(Proof of Stake,即權益證明,以太坊目前是PoW機制,將會轉到純PoS機制),DPoS(授權股權證明機制,代表是EOS等),以及PBFT(實用拜占庭容錯共識機制,代表是NEO等)等相關機制。

那些不滿意的人認為,透過其他方式,也可以實現區塊鏈上的去中心化。目前,PoS和DPoS在市值前五的幣種中,已經有了一席之地,說明市場已認可,並且他們也的確不浪費資源。

但PoW支持者始終認為,只有實打實的算力投入,才能保證公平、安全、去中心化,儘管礦池越來越趨於中心化,已經讓很多人詬病這件事很久了。

(圖:比特幣礦池算力佔比)

 02
比特幣太過公開透明

眾所周知,比特幣在區塊上是可以查詢到轉賬地址、轉賬金額、轉賬時間的。

當然,地址的確是非實名的,但在地址已知的情況下,很容易透過各種手段定位到這個地址所匹配的所有者。目前,比特幣有很多地址已經成了“標記地址”,在類似FBI這樣的部門裡有了存檔。

這對於普通人來說,當然不是什麼大問題,但在“隱私大於天”、“不自由毋寧死”的群體中,這成了他們不認可比特幣的一個重要原因。他們立志要做一種加密幣,能真正做到匿名、無法追蹤的幣。

於是,匿名幣誕生了。

匿名幣就是在交易過程中隱藏交易金額、傳送方和接收方的區塊鏈代幣。

“顯幣”(比特幣等)能透過區塊鏈瀏覽器查詢到每筆交易的金額、交易時間、傳送方和接收方等資訊,而匿名幣則無法查到。(話雖這麼說,但在2016年,美國聯邦調查局直接截獲了12000枚MoneroR/" target="_blank"">門羅幣;2017年執法人員從暗網市場藥物供應商AlphaBay的領袖Alexandre Cases手上查獲3700個Zcash大零幣。)

下面是門羅幣在區塊交易中顯示的內容:

請注意上方紅框中,只提供了來自於哪個區塊(From Block),而金額(Output total)則顯示“加密”(confidential),更不用說交易雙方的地址了。

在門羅幣區塊鏈上,唯一能看到交易金額的是來自於Coinbase的交易,即挖礦所得的門羅幣。千萬別以為是門羅幣的區塊鏈瀏覽器有意不顯示交易金額和交易雙方,而是根據門羅幣區塊鏈的原理和結構,非交易方根本就無法準確獲得這些資訊。

匿名幣除了門羅幣,還有大零幣(Zcash,之所以叫大零幣而不是零幣,是因為還有個幣叫小零幣),還有之前的暗黑幣,達世幣(DASH)。

匿名幣目前也成了一個很大的分類,深受開發者、駭客社羣的喜愛。

 03
比特幣對智慧合約、DApp開發不友好

比特幣帶來了區塊鏈,但真正讓”區塊鏈應用“這個詞“火”起來的,還是V神的以太坊。

因為BTC的種種限制,不夠開放等因素,使得在比特幣上大規模開發應用不太現實。

以太坊創始人V神曾計劃在比特幣鏈上做以太坊。最早的以太坊版本是PrimeCoin鏈上類似於Counterparty一樣的巨集幣。V神希望BTC更開放,更多地支援智慧合約的開發,卻遭到了比特幣核心開發組的拒絕。

因為這個原因,使得V神下定決心另闢蹊徑,獨創一門。

以太坊開了個頭之後,湧現出了眾多致力於創造更好的開發環境、開發者環境的公鏈,包括EOS、AE等等。

 04
轉賬太慢

“一秒最多隻有7筆交易,轉賬平均要10分鐘左右才能到賬”,這比支付寶、微信、銀行轉賬都差遠了,聽起來比特幣就不可以被作為支付工具。

轉賬速度慢的問題,是很多人最喜歡“懟”比特幣的一個點。

於是,人們想透過各種方式做得更好,比如:建立了區塊時間更短的LTC區塊更大的BCH“轉賬秒到”的EOS等等。

輕描淡寫的一句話,充滿了江湖紛爭。

比特幣轉賬慢的問題一直存在,直接複製比特幣程式碼,然後最佳化相關功能,就能製造出名稱完全不同的幣種。但是,比特幣就是比特幣,很多人只對比特幣有“信仰”,他們只希望直接在比特幣上進行改造。

那麼,他們從哪些地方想出了辦法呢?

1、擴容

比特幣區塊,中本聰最初設定的上限是32M,後來有人提議區塊大小上線設定得太大,沒那麼多交易,於是他給比特幣區塊上線設定為1M。

這時候,有人建議擴大區塊(礦工派),但另外一派覺得區塊沒有必要擴大(碼農派)。後來的事,大家也都知道了,兩邊水火不容,吵架吵到實在無法容忍了之後,比特幣被分叉出了大區塊的BCH。

2、隔離見證

隔離見證,目的是讓每個區塊能容納更多的交易。後來,發展出了現在比特幣主要的解決方案:閃電網路。

3、加快區塊產生速度

本來平均十分鐘出一個塊,改成五分鐘、一分鐘、甚至十秒鐘。當然,這個方法一提出就被否決了。

有人打趣說,真正能解決比特幣區塊擁堵的,不是技術,而是熊市。你看現在熊市來了,比特幣還堵嗎?

 05
比特幣最大缺點:太貴了

“因為比特幣太貴了,所以比特幣的升值空間即使有,也不多了。”

太貴了,這幾乎是所有山寨幣、空氣幣在宣傳的時候,最喜歡說的話之一。這招對於新進場的小白投資者尤其好用。

比特幣真的和其它加密貨幣一樣,只是眾多加密貨幣中的一種嗎?比特幣孕育了整個區塊鏈行業,馬上就要度過它的第一個十年了。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比特幣誕生之前,和誕生之後,世界是不一樣的。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