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區塊鏈PoS共識》第八章 鏈上治理

買賣虛擬貨幣

鏈上治理從比特幣分叉以來,就一直是區塊鏈世界裡面的熱議。比特幣分叉是導火索,但是區塊鏈治理問題從智慧合約平臺的出現後,越發變得重要。多功能支援的平臺,比單一電子貨幣的平臺治理有複雜的多,也使得人們越來越開始關注去中心化系統的治理。

不像現在的企業,出色的領導團隊能帶領企業生存,盈利,存活10年,20年。但是區塊鏈沒有中心,只有社羣,而社羣裡面有很多不同的聲音,對於發展的意見會有很多矛盾點,怎麼把這群人的方向統一,才是區塊鏈能繼續存活的重要因素,要不然區塊鏈就像一個大家關心,但不會去養的社會棄兒,剛開始可愛至極,但最終只有死路一條。比特幣分叉的熱議把很多人帶到了討論中,但是比特幣的治理一直沒能解決,就是後來的以太坊專案,也因為社羣分歧,ETH和ETC分道揚鑣了。一旦分叉,社羣一分為二,甚至一分為多,凝聚力不夠了,對專案發展肯定是巨大是傷害,所以人們開始把現實中的治理方案帶到去中心化系統中,從最初最簡單的投票系統,到複雜程度稍微高點的委託治理系統,再到一種有專家或者預測市場的投票系統,迭代,最佳化,可以說,現在人們對區塊鏈系統中的治理想法已經趨向於成熟,剩下的就是將想法實踐出來並接受現實檢測了。透過鏈上治理,我們看到了一個去中心化社羣透過治理,使自己成長為像谷歌,微軟一樣偉大的企業的可能性,存活10年,甚至是100年的可能性也大大提高。投票成為了調和眾多人胃口的靈丹妙藥,大家透過對決議的表決,然後決定資助,發展,調整等方向。這和目前現實中的投票是一個道理,從這個角度來看,區塊鏈治理很像一個國家,大家投票選出代表,代表投票選出提議結果,然後由不同權職的部分負責執行,整個過程都極其的相似,要說不同,可能是執行力結果這塊是難以監督和保證。在PoS時代裡面,治理權利從礦工迴歸到了持幣人,持幣人按照持幣量擁有等量比例的系統權利,來參與整個社羣的治理。但是當權力下沉,大量的群眾對於參與治理的熱情並不是很高,因為缺乏激勵,大部分的持幣人並不會主動參與到投票中來,除了激勵,還有相當多的大眾投票所暴露出來的問題· 投票動力不足
· 投票的結果趨於中庸動力不足是因為激勵動力不足,投票結果趨於中庸是因為大部分人無法對於專業領域的提議做出判斷,要不跟隨大流,要不就是隨便投,這樣的結果導致結果趨向中庸。在專家看來,並不是最佳選擇,加上很多議題的決定方向並不是非1即2,大部分使用者連判斷的參考來源都沒有,更別說做出明確的選擇了。所以目前的鏈上治理雖然將現實中的投票系統帶進了區塊鏈,但並沒有方式解決動力不足和投票結果中庸的結果。當然,這些問題在現實中同樣存在,如果單一方向來要求區塊鏈,也是挺為難區塊鏈的,但這並不妨礙很多專家在這一領域的探索。Futarchy2018年的時候,我在研究Futarchy治理的時候寫過兩篇文章,再更深入的瞭解Fuarchy之後,我對下面的兩篇文章進行了修改整理,兩個文章分別舉了兩個例子來說明Futarchy。

第一篇


Futarchy是一種新型的民主治理方案,目的是激發人們投票的動力,且保證投票的結果不趨向中庸,最早由Robin Hanson教授在2000年提出,到目前位置修訂了4個版本,最新版本是2013年的版本。2000年的時候還有區塊鏈,所以這套治理方案是針對現實中的國家民主提出的改良方案,但是該改良方案在現實政治中步履維艱,因為舊政治思想的演變速度根本跟不上創新的速度,更何況Futarchy本質上動了精英階層的利益蛋糕,所以很難推行。直到區塊鏈時代的到來,當新的技術碰上新的思想,它們自然而然的融合到了一起,加上天然希望去中心化的特點,根本不存在既存利益的事情,所以Futarchy在區塊鏈時代開始迎來新機。簡單來說:Futarchy是一種治理方案,這種治理方案可以用於任何一個社羣、區塊鏈,甚至是國家。同時,區別於現有的治理機制,投票人表決提議喜好最終需要承擔”後果”,後果的獎懲機制明顯,缺少判斷能力或者無足夠資訊指導的投票者可能會遭遇”慘痛的代價”,為此,Futarchy引入了一個關鍵模型:預測市場。用預測市場來聚合資訊,提供提議的建議和結果的執行等資訊,供投票者來判斷。對於現行投票表決的治理模式,我們的投票意識略微顯得薄弱,這與我們以為擁有權利卻長期被剝奪有關。所以,在瞭解Futarchy上,既尷尬,也難。我們對投票這套體系,與生俱來的陌生,有點概念的估計也就是美國總統大選,電視臺上都會播,候選人挨個洲的演講拉票,最終看投票率的高低來角逐總統位置。邏輯簡單,無非是比較數字高低嘛,但很少人能想得到或者說能理解到,目前這套投票體制存在的種種問題:· 並不是所有有權利的人都會使用權利,特別當這個權利的使用與否對自身的影響,或是對投票結果的影響微乎其微的時候,很多投票人很懶得去投票。比如在一場總統大選當中,你覺得你自己的這一張票對投票結果有多大影響呢?理性投資人透過投票所獲得的利益遠遠要比投票上付出的時間成本要低很多。· 真正花時間去投票的人,是需要花足夠多的時間來做判斷的,以做出正確的判斷。但實際上,很多投票的人並沒有這麼做,輿論的力量會使得很多人跟風。很多人甚至會根據第一眼印象就投票,這對於投票的結果來說,是存在很大問題的。
· 市面上的資訊魚龍混雜,充斥著眾多為自己利益而編造出來的言論,這些言論對於那些沒有判斷能力的投票者來說,是種”毒藥”。沒有人知道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更沒人人能預知未來,這些被錯誤資訊帶偏的投票對結果來說就是一種悲劇。· 候選人/議題的表現可能和投票人的預期大相徑庭,因為很多東西臺上是一套,臺下又是是一套,表面功夫不可預測。像一些專業領域的一些議題,投票人根本沒有足夠的判斷力來做出判斷,既浪費了投票時間,也為投票結果帶來了更多不確定性。· 當然,我們承認投票對所有人都是公平的,但是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大部分人的水平是在平均水平之下的。很難想象,這些人的決策會給結果帶來怎樣”糟糕”的結果。這些問題我們看看Futarchy怎麼來解決。Futarchy是在DAO(去中心化匿名組織)上開始的第一次應用,著名的Merkle(Merkle tree)在描述DAO民主和治理的白皮書裡面重點講了Futarchy在區塊鏈治理中的應用,其中有提到Futarchy的兩個重點:· 用現成的預測市場方案,聚合價值資訊
· 利用聚合資訊的方法直接選擇治理執行的方案大概什麼意思呢?我們來舉一個簡化的例子來說明:國家正在表決一項減稅法案,減少高科技企業的企業稅率,以提高市場創新活力,壞處是,國家會因為少了一部分財政收入,無法兌現對部分群體的福利政策。為了讓全國人民表決,而且不期望表決結果趨向中庸,國家央行發行了一對有條件的有價債券,讓人民以購買債券的方式來表決提議。債券的條件1是,如果大眾減稅的提案透過,購買人可以獲得=1美元xD的收益;條件2是,如果減稅的提案被拒,購買人可以獲得=1美元x(1-D)的收益。你可以根據你的判斷,對這兩種條件的有價債券進行投資。其中,D代表大眾對於減稅法案的預期,隨著時間的推移,D的預期會越來越清晰,Futarchy對於D的取值處於0~1之間,0代表被拒的概率是100%,1代表透過。當然,購買的時候是購買一對的,即購買者花1美元購買該債券的同時,相當於擁有了兩個條件的債券,它們對應著不同的收益情況。這樣的設定是銀行本身設定的無風險策略,最終每個人的購買收益都是1美元。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投資是保本的,為啥我要投資來投票呢?這時候,債券交易市場的出現,會給這個投資帶來商機。任何人可以調整自己對於D的預期,從而透過買賣自己手裡的投資債券來獲利。在投票結果出來之前,所有人都不會對投票結果有個準確的預期,但是每個人之間都會有預期差異,比如他自己對於透過的預期D=80%,他完全可以將他手裡1美元xD的條件1債券以0.75美元的價格賣給有更高預期(D=90%)的人手中,從而獲利0.25美元,同時,他還可以將手裡1美元x(1-D)的條件2債券,以0.85的價格買個有更低預期(D=10%)的人手中,從而獲利0.35,那麼他的淨利潤是0.25+0.35=0.6美元。市場中的交易情況會隨著時間、資訊而變化,同時人們會不斷的修正D的預期,來保證自己獲利或不至於蒙受損失。由於有了獲利的基礎,人們投票變得有利可圖,同時,人們會因為怕自己受到損失,而選擇更符合市場預期的結果,不會讓結果趨於中庸。資訊的重要性對於大眾修正D的預期也極其重要,現實中就是一些專家的語言,但是這樣會或多或少帶來一些主觀因素,覆蓋面也不夠廣,更為合理的預言機器應該依賴大資料的判斷,因素多方面的判斷因素,綜合給出D預期的預測,供大眾參考。這就是Futarchy引進預測市場來治理的重要意義了:Vote on Value,but Bet on Beliefs(投資價值,對賭信念)。到此,我們看到Futarchy透過預測市場和交易行為,用利益捆綁的方式解決了投票者被動、資訊缺失、缺乏判斷等等的問題,同樣,這讓一些真正好的提案可以得以執行,避免了一些由單一領導做出錯誤判斷的情況。Merkle在白皮書裡面還提到:如果有預測市場做判斷,像歷史上的一些種族滅絕、焚書坑奴、大躍進等事情就不會發生了。但同樣,凡事都有兩面性,Futarchy一樣有自己的問題,預期市場會被不會被大鱷操縱?買賣行為是否真的能反應市場?以及投票機制裡面本來就一直存在的問題,如誰擁有投票權,投票權是否可以代理?轉讓?等等,這些問題都是採用Futarchy機制所需要面對的一些問題。
這些問題涉及面太廣,研究者還不好深究,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Futarchy確實開始得到越來越多區塊鏈公有鏈的關注:Ethureum以太坊在2014年向大家介紹了Futarchy,Gnosis在2016年拿了以太坊一筆資助開始研究預測市場對治理邏輯的運用,同年,DAO2.0引入Futarchy的治理邏輯,Arthur B在2018年宣佈要在Tezos佈置Futarchy的治理方案。區塊鏈發展了這個節點,治理問題已經開始暴露得越來越多,最早BTS、EOS上的代理模式投票就產生了很大的爭議,其中EOS主網上線一個月,仍然只有30%左右的投票率,很多交易所濫用使用者投票權的事情時有發生,這些都是區塊鏈治理中必須要跨越的砍了。我一直覺得治理的門檻是考量一個公有鏈是否能持續長久的重要指標,所以,我們對Futarchy保持期待吧。第二篇現有的區塊鏈治理模型(無論是鏈上還是鏈下),都是從現實模型從演變而來的。如果是中本聰真是日本人的話,區塊鏈這種從比特幣中衍生出來的技術底層,可以說是資本主義的產物,自然,現有大部分公有鏈的治理模型都遵循的是投票選舉這一套。任何提案、任何候選人都是透過投票產生,支援多者勝出。
這套邏輯的弊端在上於:會出現投票者被動、低質、被虛假資訊迷惑等導致投票結果及其糟糕的問題,歷史上眾多著名事件都直接說明了這套決策方式的糟糕表現,特別發生在集權國家。Futarchy嘗試引入預測市場來解決這些問題,其核心是:Vote on Value,but Bet on Beliefs(投資價值,對賭信念)。一般的投票人做選擇題很困難,因為無法明確結果,但對給出來明確自己利益相關的選擇卻及其清晰,預測市場做的就是這件事,將提議聚攏,然後聚集更多的資訊提供判斷結果,然後讓投票人來做選擇。具體的例子是這樣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在2020年任期結束後是否會連任?假如現在是2019年,美國總統舉行大選,選民手裡都握有投票權,他們將決定誰來下一任美國總統當或者說決定特朗普是否能連任。傳統的投票模型不得不面對的大部分投票人基本都沒有自主判斷能力的問題,選民們要不跟風,要不跟隨內心follow heart。可選的不多,但最終選擇後對自己的影響是什麼?自己也沒有判斷。Futarchy的預測市場怎麼解決這些問題呢?預測市場會聚攏資訊,然後給出預測判斷:
1、特朗普會連任 概率P:80%2、特朗普不會連任 概率N:20%同時根據預測結果,區塊鏈治理模型會發布兩個投票的token(這裡選取的區塊鏈是Tezos,其token的代號是XTZ),token_P是投票連任的選民所獲得的,token_N是投票不會連任的選民所獲得的。如果連任成功,token_P的持有者將獲得1XTZ的投票獎勵,反之token_N的持有者將獲得1XTZ,為了避免模型本身被套利,1個token_P+1個token_N=1XTZ,比如投連任獲得token_P的選民需要支付0.8XTZ,自然,token_P的選民則需要支付0.2XTZ,這樣投連任和投非連任的選民非別有80%的概率獲得0.2XTZ的獎勵,20%的概率獲得0.8XTZ的獎勵。在是否連任的結果出來前,token_P的持有者和token_N的持有者可以互相交易。比如有一個人A投了連任,但後來發現特朗普連任對自己的福利沒有帶來任何改變,甚至是損害的,他決定把token_P賣出,正好市場有一個B投了token_N的人與A想的相反,同時決定賣出token_N而以更高的價格買入token_P。隨著時間的推移,特朗普是否連任的結果會越來越清晰,每個人對於自己風險承擔也將有了明確的指向。這個過程中,Tezos裡的預測市場會動態調整兩者結果的勝出概率。但動態調整對我們分析結果就複雜太多了,為了簡化模型,這裡就不做過多的解釋了。
到這裡。我們發現投票變相變成投資,然後自己來為投資結果負責,結果預期決定了你的投資回報率。當然,你也可能投錯,導致投資失敗。這裡解決了傳統投票模型一些問題,如投票不再是被動的,是有潛在的回報的,同時預測市場聚合了眾多資訊預測結果,給選民足夠的判斷,降低了選民決策的成本。現實中,投票模型要比”是否是”這種關係複雜得多。我們將問題更新成:特朗普連任是否能給你的醫療福利帶來提升?這裡包含了兩層意思,一層是特朗普連任,另外一層是連任的特朗普是否能提升個人醫療福利?我們把這個問題當成一個條件型的投票,醫療福利我們量化成一個值X,連任我們當成是S,問題簡化為S對X的影響。同樣,預測市場會給出決策:1、特朗普連任是帶來醫療福利提升  概率40%
2、特朗普連任不能帶來醫療福利提升 概率60%區塊鏈(Tezos)會給投票的選民釋出兩個token,token_P_x和token_P_!x, 如果特朗普連任,token_P_x的持有者將獲得X的XTZ,token_P_!x的持有者則沒有獎勵。我們來計算token_P_x/token_P的比例,這個比例的大概意思是一個token_P的價格能買多少個token_P_x,理論上這個值小於1,同時不能高於x,要不然會被迴圈套利。這裡的邏輯和非條件模型下的邏輯相同,投票者都有一定的獲利/失利空間。簡單理解模型後,我們會發先futarchy其實仍然面臨著很多問題,這些問題在Merkle提出的Dao2.0的治理模型中有列舉,如投票權如何行使?都誰有投票權?投票權是否可以更新/延續?現有區塊鏈的futarchy如何來部署?每天有議不完的議題,難道都要一個個投票?都投票不是相當於把所有非風險承擔人都丟進一個大”賭場”?有技術問題,也有社會問題。這樣的問題還有很多很多,道理上講是通的,但要落地還有有一段時間要走,好在有現行的投票機制可以作為過渡。流動性民主
流動性民主是Cardano提出的概念,該方法論還在測試網Voltaire中測試,流動性民主是相對於直接性民主來說的。直接性民主指的是我們現行國家體制下的投票,先從最基層開始投票,選擇代表,再由代表投票選出大代表,再由大代表選出人大代表......直到代表權利的集中足以維繫整個國家的發展,然後國家層面的發展戰略,方針由人大代表代表人民意志,進行表決。而流動性民主和直接性民主的區別從三個方面來解釋· 投票權永遠掌握在自己手中· 投票權可以及時流動· 投票透過後有激勵,反之無因為持幣人是投票人,幣是唯一的,所以投票權是實錘的,同時,流動性民主中支援將投票權委託給專家,讓專家代替自己來進行表決,所以投票權是有流動性的。最後,系統會對支援最後透過提案的參與者給予激勵,來鼓勵做出正確傾向的投票人。這3個特點解決了直接性民主什麼問題呢?
· 投票動力不足· 投票所有權· 投票專業性這些問題一直是傳統投票模型中存在的問題,激勵可以讓投票變得有動力,私鑰的持有讓投票所有權的控制真正迴歸個體,而支援流動性和專家的引入使得代替決策變得可能,中庸方案不在普遍。但是這套方案同樣也有一些問題,如何確定專家,如何處理跟風投出結果以獲得獎勵的行為,如何確定投票人會行使代投票權等等。目前Cardano的最終方案還沒有出來,等上線後再做具體的剖析。其他型別的投票
除了持幣人投票這種方式之外,其實還有很多種方式,比如· 基於KYC,一人一票· 基於KYC,法定人數投票模型· 算力投票· 基於賬號交易手續費或者Gas的投票· 基於智慧合約層面Gas的投票
· 選舉技術專家組成的議會· 關於長期持有者,長期抵押人,長期驗證人等人的投票· 以上的各種組合目前,可以說鏈上治理還處於非常早期的階段,模型模仿的就是傳統模型中的投票模型,利用區塊鏈的特點,創造性的提出了很多激發動力,防止中庸的功能,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去中心化治理的現狀。但是,這套治理沒有一套成熟的方案可以參考,甚至寫出了很多科學論文的Cardano專案中,流動性民主的計劃也還在測試當中。針對未來的鏈上治理會不會成功的事情,我仍然覺得很難,但是目前的探索不失為一種最好的策略了。期待2019年將會被廣泛應用上鍊上治理的PoS公有鏈。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