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防騙!躺著賺錢、月入百萬?瘋狂的“取款鏈”背後是傳銷陷阱!

買賣虛擬貨幣

  最近這段時間,有一個詞特別火:區塊鏈,但是很多人都說不清楚弄不明白。簡單地說:這項技術是基於密碼學等資料管理的新方式。區塊鏈技術因為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以追溯等優點,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


  不過,伴隨著區塊鏈技術火熱的背後,另一場“盛宴”卻在暗流湧動。不少企業甚至打著區塊鏈的幌子玩起了各種傳銷詐騙,炒作數字貨幣“割韭菜”、發行毫無價值的“空氣幣”,借區塊鏈之名的招搖撞騙大有抬頭之勢,一些幣圈自媒體及非法發幣公司再度活躍,利用社交軟體推銷代幣,企圖渾水摸魚。一些非法集資和傳銷詐騙行為以區塊鏈為噱頭死灰復燃,侵害投資者利益。

  區塊鏈技術是從2008年開始出現,憑藉獨有的信任建立機制,在貿易金融、公共服務、農產品溯源等領域應用價值巨大。根據中國資訊通訊研究院提供的資料,到2019年8月,全球區塊鏈產業累計投融資金額達到103.69億美元。我國區塊鏈產業在全球居於前列,企業總量僅次於美國,居全球第二。

  國家網際網路應急中心網際網路金融安全技術重點實驗室負責人吳震表示:“目前經營範圍內帶有區塊鏈的企業大概有32000多家,但是實際監測發現真正擁有區塊鏈技術也只有這個數量的百分之十左右。”多數企業是在借勢或者造勢,有的甚至玩起了各種騙術。

  今年8月13日,上海浦東警方通報了一起詐騙案。這是一款自稱區塊鏈養寵的遊戲,將區塊鏈和網路養虛擬豬相結合,共享經濟,收益可觀。養虛擬豬15天后平臺收購,就有28%的收益。警方提供的內部微信截圖顯示,實際上所有交易都是由平臺人員操控,甚至赤裸裸地把參與者稱為韭菜,公司隨時準備變更手續跑路。



  今年9月11日,長沙市官方釋出訊息,趣步公司涉嫌網路傳銷、非法集資及金融詐騙,已被立案調查。根據趣步的宣傳,趣步是區塊鏈加運動大資料,使用者只要每天走夠三四千步,每月就能至少賺200元,上不封頂,推廣趣步,還能賺到更多錢。 


  上面這些平臺只是借用區塊鏈旗號,和區塊鏈本身毫無關係。如果走路本身能夠賺錢的話,那人人都天天不用上班都去走路,如果走路這件事本身並沒有帶來價值回報,用區塊鏈不管怎麼分配,也是不可能分配出新的價值,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這種應用很大程度上可以視為偽應用。  

數字貨幣成區塊鏈炒作詐騙“重災區”

  除了上面這些偽應用,隨著區塊鏈熱潮,危害最嚴重的亂象出現在數字貨幣上,這些專案將區塊鏈概念和金融知識、貨幣知識混淆在一起,混水摸魚,普通百姓根本難以分辨,欺騙性極強。國家網際網路應急中心相關部門提供的資料顯示,眼下能夠監測到的歸零幣或者叫做空氣幣,達到755種,傳銷幣102種。


  在曝光的假借區塊鏈傳銷、集資詐騙的案例中,“拉人頭”的特徵十分明顯。他們往往利用大眾不熟悉區塊鏈但聽說過比特幣“造富神話”的心理,為非法行為披上“時髦”外衣,承諾低投入、高收益,發展下線回報更高,不明真相者就很容易上當受騙。


  “空氣幣”儘管可能真的用了區塊鏈技術,但發行目的卻描繪得過於巨集大,如“人類健康”“重構商業模式”,幾乎不可能實現。一旦投資者入套,資金積累到可觀數量,專案發行方就有很大概率跑路,投資者血本無歸。

  當前,不少上市公司有意搭上區塊鏈這班快車。據統計,3000多家A股上市公司中,超過500家自稱同區塊鏈有關聯,但真正披露具體區塊鏈業務內容且屬實的只有不到40家。“蹭熱點”現象十分突出。

  發現真相需穿透迷霧


  “區塊鏈與比特幣之間不能畫等號,顯然也不等同於‘暴富’。”區塊鏈是一種底層技術,依託於這種技術誕生了比特幣等一眾數字貨幣,但不能因此就混淆在一起。發現真相需要穿透重重迷霧。除了加大區塊鏈知識的普及,讓大眾瞭解並能識別披著“區塊鏈”外衣的傳銷詐騙之外,更關鍵的是監管也要與時俱進。

  儘管這幾年針對數字貨幣炒作、濫發幣、傳銷詐騙的監管從未放鬆,但由於區塊鏈概念的複雜性以及在法律上仍處於空白狀態,傳統監管方式目前看存在不小困難。但是如果真要加強監管的話辦法也很多,比如多數以區塊鏈為名的傳銷專案,都會在網路上頻繁傳播、留痕,藉助現有金融科技監管手段,就有可能及時發現、查處。

  當然,一些政務部門“談區塊鏈色變”同樣不可取。火幣集團研究院高階研究員馬天元認為,區塊鏈正在廣泛地與實體經濟結合,並在物聯網、智慧製造、使用者徵信等各領域發揮積極作用。只有善加利用,才能真正將潛能發揮出來。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