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kcoin,挖礦可不僅僅只有一個比特幣

買賣虛擬貨幣

9月3日,大餅再次突破了1W美元的大關(我也數不清第幾次了)。不過大餅暴漲和我沒有一點關係,畢竟1萬美元的幣像我這種小韭菜可買不起。你說挖礦?抱歉,我沒有兩毛錢一度的電也買不起幾萬塊一臺的礦機。

從大餅的誕生到現在已經有10年的歷史,在這10年中,BTC成為了數字貨幣一哥,它也證明了數字貨幣的可行性。儘管大餅的為社會創造了一個高經濟價值的產業鏈,但高強度的耗電量和算力的中心化也是大餅一直存在且無法解決的問題。

隨著幣價的上漲,礦工們對挖礦的裝置進行了迭代更新,從最初的CPU、GPU一直到發展現在的ASIC礦機,礦機迭代更新的好處是礦工有了更強大的算力,但最終ASIC礦機卻造成了巨頭壟斷算力的局面出現(位元大陸、嘉楠耘智等礦機商佔據了大餅的半壁江山)。

一個無法被ASIC化、人人皆可參與的數字貨幣才是礦業需要的,而近期上線的diskcoin則很好的解決了大餅目前的問題。

Diskcoin專案簡介

Diskcoin是基於POC容量證明機制的硬碟新幣種

代幣總量:2100萬枚

區塊生成時間:4分鐘

區塊大小:8MB

區塊鏈獎勵:20枚Diskcoin

減半時間:4年

POC共識機制

不少人對挖礦一直存在一個很大的誤區,就是挖礦十分耗電。這句話只能用在大餅上。大餅挖礦採用的共識機制是POW,即工作量證明,簡單的說就是社會主義的按勞分配,多勞多得。大餅礦機需要7*24不間斷的進行雜湊計算以此來競爭區塊的記賬權,這樣的好處是網路的安全性極高,缺點是耗費大量的電力。

而Diskcoin挖礦採用的共識機制是POC(Proof of capacity容量證明),可以理解為硬碟挖礦,POC與POW最大的不同在於,POW是實時計算雜湊值,而POC則是事先計算好雜湊值,然後將雜湊值存入硬碟空間,挖礦的過程就是掃描硬碟空間裡的雜湊值。

POC生成的雜湊值是一次性的,資料只要生成並存入硬碟,在之後的挖礦中,你都能反覆利用硬碟中的雜湊值去競爭區塊的記賬權。因此POC也被稱之為“POW2.0”,POC人為的製造出空間換時間的優勢,因此POC十分省電又極其安全。

大餅的算力集中導致的中心化一直是不少人詬病的點,而這一切是否會出現在Diskcoin中呢?答案是不會。大餅的中心化主要是因為POW的開放性,在POW中,任何礦工的算力都可以自由的進出。而Diskcoin的挖礦規則中,出現了一個抵押機制。抵押機制用一句簡單的話說就是,挖礦想要獲得足夠的收益,就必須有等同算力的代幣進行抵押,否則礦工就只能拿極低的收益。

抵押機制在早期對於專案的發展是極其友好的,有太多的專案,因為礦工拋售早期以極低成本獲取的大量代幣而導致的崩盤。而Diskcoin的抵押機制,就能極大程度的減少這種情況的出現。

POC讓Diskcoin更具優勢

有人想要定製專業的硬碟礦機去挖Diskcoin?抱歉,這是無法實現的,雖然POC類似於POW,似乎存在實時計算的可能,但由於區塊的生成時間只有4分鐘,即便是計算能力最強的ASIC晶片,也沒辦法在短時間內完成計算。

並且POC對於資料的吞吐沒有任何要求,即便使用固態硬碟挖礦,也不會增加任何的收益,增加的只是礦工的挖礦成本。

有人想成為超級礦?抱歉,在Diskcoin網路中,想一家獨大得到大部分挖礦收益,那麼就要購買大批次的抵押代幣,而在挖礦的早期,這一舉措幾乎無法實現,即便能夠購買代幣,無疑拉盤行為,幣價必定上漲,所有人都能從中獲益。

對於想要參與挖礦的礦工而言,POW挖礦的成本極高,無論是電費、礦機都是普通人無法承擔的,而Diskcoin攜手POC打造的綠色節能的硬碟挖礦模式,才是人人皆可參與的挖礦。我們有理由相信Diskcoin能夠憑藉POC容量證明實現中本聰一人一票的白皮書構想,讓挖礦走進千家萬戶。

#硬碟挖礦#   #硬碟狗社羣#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