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對加密貨幣和區塊鏈的興趣

買賣虛擬貨幣
最近的一項研究顯示,超過30%的頂級ICO市值縮水,而絕大多數ICO都在虧損狀態。所有導致交易量下降,因此,剛剛起步的ICO在過去幾個月裡極其難以籌集到更多資金。但令人驚訝的是,機構投資者對區塊鏈、加密貨幣基礎設施的發展以及新資本的推出都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
1994年至2003年納斯達克指數的比特幣表現與2018年10月至8月的表現之間存在著密切的相關性。這引發了一些問題,比如比特幣的價格是否也會像納斯達克那樣上漲。另一個有趣的事實是,許多發行代幣的公司將看到市場上代幣增值的效果,代幣價格可能會隨著比特幣的使用而上漲,這有助於提高市場上加密貨幣資產的總體資本化水平。也許比特幣的價格會因為其協議的不同的硬分叉版本而受到壓力,如比特幣現金,比特幣SV等等。無論如何,我們要牢記一點,那就是人們對比特幣區塊鏈的運作及其消耗的巨大電力的擔憂。機構採用加密貨幣技術降低零售業務的參與率儘管這些加密貨幣資產的資本化率從800億美元大幅降至130億美元,但由於機構對區塊鏈越來越感興趣,幾家正在申請專利的跨國企業和公司——包括亞馬遜(Amazon)、谷歌(Google)、Facebook、萬事達(MasterCard)——都在不間斷地申報此事。倫敦、紐約、直布羅陀、馬耳他、新加坡、瑞士、波士頓的證券交易所進一步加強了機構對區塊鏈的興趣,這些交易所正在努力啟動加密貨幣交易所,從而使代幣性證券的招募和交易成為可能。透過在公認交易所上市,允許養老金管理公司和共同基金輕鬆投資於不同的加密貨幣資產。機構經理人交易加密貨幣資產所需框架的另一個重要部分是託管服務,因此高盛(Goldman Sachs)、富達(Fidelity)和Coinbase已證實,它們將提供此類服務。在全世界範圍內,銀行正在測試區塊鏈技術,以獲得廣泛的各種用例。
· 在歐洲,荷蘭商業銀行(ABN Amro bank)推出了託管管理解決方案用例,而愛爾蘭聯合銀行(Allied Irish bank)和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在國內銀行間支付和貿易融資方面仍處於試點模式。· 在北美,花旗集團(Citigroup)正處於針對私人證券用例的數字支付解決方案的試點模式,高盛(Goldman Sachs)和富國銀行(Wells Fargo)則分別處於股票互換交易和私人標籤MBS證券化用例的測試階段。· 韓國銀行和亞洲的友利銀行分別在客戶識別和跨境交易處理用例方面處於試點模式。機構對區塊鏈技術的興趣並不侷限於銀行服務。· Metlife的Vitana是世界上第一款以區塊鏈技術為動力的妊娠期糖尿病自動保險產品。· Beluga Pay of Pemex允許在Pemex加油站使用加密貨幣支付。
· 馬士基國際商用機器有限公司(Maersk IBM)的TradeLane建立了一家利用區塊鏈技術進行交易的合資企業。· 沃爾瑪食品可追溯行動利用區塊鏈技術,為平臺設計了一種將沃爾瑪多葉綠色產品追溯至原產農場的方法。· 這些只是世界各地湧現的許多用例中的一些。結論機構對區塊鏈和加密貨幣資源的興趣最初集中在融資上,主要是為科技初創企業和新企業融資。但可惜的是,在一系列微不足道的指導方針和規定的背景下籌集了近200億美元,吸引了各種各樣的騙子,因此,目前市場上推出的4500家ICO中的大量數量註定會出現短缺。儘管如此,加密貨幣資源已經預示著人們對這種新資產類別以及更廣泛技術的熱情,而且有越來越多的證據清楚無誤地表明,實際現金正被用於有價值的區塊鏈專案。這方面的兩個例子是供應鏈和忠誠計劃,它們正在被利用區塊鏈技術的公司所顛覆。最後,加密貨幣資源目前正朝著被用於提供部分所有權的方向發展,包括大量資源債券、私人和被引用的基金、房地產,甚至摩根大通正在標記金條等產品。透過這種方式,有大量的證據表明,機構對區塊鏈和加密貨幣資源的興趣正在增長。
區塊鏈創新不是一種世界觀,加密貨幣資源也不是對我們每一個問題的迴應,儘管它們確實提供了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新裝置來限制合作的成本,而且它們在我們這個快速數字化的世界中提供了直接性、安全性和控制性。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