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雷、暴風、快播集體瘋狂 “硬體+幣”模式攪局區塊鏈

買賣虛擬貨幣

最近一個月中,曾經的影片網站巨頭們好不熱鬧,在迅雷"玩客幣"一舉創下“股價”和“幣價”雙雙暴漲的熱門話題之後,先是號稱快播團隊開發的“流量寶盒”宣佈啟動預售,緊接著“暴風播控雲”又神秘上場,打著“區塊鏈”和“礦機”的標籤,三天內突破30萬預約,並且隱身3天之後,終於在剛剛公佈了產品細節。

在全球代幣行情一路高歌猛進的大牛市中,“玩客幣”開創了一種“硬體+幣”的新模式,硬體一邊用來共享寬頻等資源一邊用來挖礦,挖出來的“幣”又可以用來購買共享資源等服務。在這套模式下誕生的“代幣”,看上去既有現成的應用場景,還有強大的集團靠山,似乎蘊藏著巨大的投資潛力,但實際上,翻開這些熱鬧的表象,我們會看到滿滿的大寫的尷尬。


迅雷CEO自己都不相信“玩客幣”

迅雷集團旗下的迅雷大資料公司曾在公告中公開“揭露”迅雷“玩客幣”並不依據區塊鏈技術,是一場融資騙局。雖然現在雙方已經宣佈和解,重新確立股權關係。但迅雷方面對於“玩客幣不是基於區塊鏈技術”的質疑卻連一句迴應都沒有。

我們知道,絕大多數代幣專案都會公開其開原始碼,可目前我們在迅雷玩客幣的官方網站和GitHub上未找到玩客幣的開原始碼連結,還沒法進行準確判斷。

從迅雷當前已經披露的資訊來看,玩客幣的代幣發行機制為“總量有限且每365天產出量減半”,而且也有“區塊高度”的概念,似乎很貼近區塊鏈代幣的一般概念描述,但非常關鍵的“共識機制”是什麼呢?賬簿結構是什麼?加密演算法是什麼?全節點有多少?誰在維護?之前那些被大家罵不靠譜的 ICO 專案至少還有個白皮書解釋下基礎的技術原理和設計理念,現在掛上迅雷牌子的玩客幣竟然什麼都不用跟大家交代了?玩客幣的透明可信度確實存在重大疑問。

有意思的是,迅雷在被問到“玩客幣”是不是類似ICO的虛擬代幣時回答說,“玩客幣”只是讓使用者們使用迅雷產品的一種"兌換憑證"、是傳統意義上的"積分"。

是的,如果只是平臺內積分,迅雷確實沒必要跟大眾解釋人家的積分系統怎麼做,可問題是,你要做平臺內積分的話,讓積分安分的趴在使用者的迅雷賬戶裡就好了,做什麼區塊鏈代幣錢包?

迅雷CEO陳磊在烏鎮網際網路大會受訪時又解釋說,用區塊鏈是來“提升結算的效率”,還要“系統允許我們做一些管理”。使用區塊鏈技術作公司結算系統是可以的,作為結算系統,迅雷想怎麼做中心化管理都可以,但是,這壓根不需要發行什麼代幣啊,這完全是兩個概念。

顯然,迅雷既想用區塊鏈虛擬代幣這種“有升值空間的投資資產”來吸引使用者,但是,又得不停解釋這種代幣不是投資品,極力避免任何可能存在的政策風險,還一再在“公告“中強調,不允許“玩客幣”在任何交易平臺上交易。

迅雷自己都不“相信”的玩客幣,卻讓大眾投資使用者們去買單,可以說是很“尷尬”了。而且,作為代幣發行主體,不能光明正大的推進交易平臺上幣,導致“玩客幣”流通性不足,進而會削弱玩客幣基於“市場投機性”的那部分價格上漲。


暴風播控雲

12月3日開始,“暴風播控雲”的網站突然在幣圈裡面火了起來,幣圈媒體們紛紛報道,說暴風集團也效仿迅雷“玩客雲”推出了自己的硬體和幣。“暴風播控雲”4999元一臺,單價高出“玩客雲”十倍多。

在“暴風播控雲”最初3天的產品展示頁面,只有一堆問號和一張虛擬圖,預約數量卻已經達到近40萬。也就是說,將近40萬人預約了一個完全不知道是什麼的東西。

今天下午,我們終於等來了原本應該在12月5號就釋出的產品細節。

看著這張姍姍來遲的產品介紹圖,大家是不是跟站長一樣滿腦子黑線……煽動了整個幣圈搞宣傳的“暴風播控雲”是一個“家庭私人影院智慧終端?

這款“家庭私人影院智慧終端”能做什麼呢?

按照官網的介紹,它能夠“整合暴風強大的影片播放功能、智慧同步海量正版高畫質片源”,它能夠提供線上影片無法提供的“1080P/2K/ 4K解析度且帶有次世代音軌的超高畫質檔案”,它能夠“帶給使用者最快、最全、最震撼的觀影體驗”。

簡單來說,這是一臺能夠及時更新並且儲存大量的、超級高畫質的影視檔案的裝置。並且,它還不能直接連線電視或者投影來看電影,暴風表示“我們將在2018年4月左右推出與BFC播控雲智慧終端搭配的暴風私影超高畫質播放器”。

站長就不去評價這個“私人影院”的市場需求了,我關心的是——說好的“區塊鏈”呢?說好的“礦機”呢?

“暴風播控雲”的“共享獎勵計劃”與迅雷“玩客雲”基本一致,透過硬體裝置來共享寬頻、儲存等資源,可以獲得“BFC積分”獎勵。在這裡,暴風直接摒棄了區塊鏈“代幣”的概念,反覆強調它們基於區塊鏈開發的只是“積分”,而這種“積分”可以在暴風商城裡兌換很多東西。也就是說,一個完全中心化的業務模式下,特意用了一套去中心化的技術來實現?站長真的很難理解。而且,也無法預測,會不會過幾天就能在交易平臺上,看到一種叫做“BFC積分”的交易品種。

此外,“暴風播控雲”還特別指出“播控雲”裝置將成為第三方區塊鏈網路的全節點。然而事實上,成為一個可以執行區塊鏈客戶端的通用裝置,跟區塊鏈技術的應用沒什麼大的關係。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以上非要蹭“區塊鏈”概念的尷尬,暴風播客雲的運營主體資訊披露也存在問題。

目前“暴風播客雲”官網顯示其運營主體為“暴風新影”,同時在“投資人關係”說明中列示了“暴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但是,根據工商資訊查詢,暴風新影雖然由暴風集團的個人股東崔天龍主導,但暴風集團對暴風新影僅存在極小比重的間接投資關係,並不構成實際控制權。其“投資人關係”公示似乎有欠妥當。

用“區塊鏈”和“礦機”的概念賺足了幣圈眼球,遲遲不肯公佈產品細節保持“神秘”,“暴風播控雲”這種“神秘”背後更多的應該是“草率”和“不負責任”吧。


“快播”的“流量盒子”連流量都蹭不好

打著“快播”名義的“流量寶盒”事實上是LLToken團隊所開發的產品,據其官網資訊披露,其團隊的不具名專案早在2013年曾是快播科技的創新孵化專案。

至於個別媒體報道的LLToken創始人黃勝曾任快播科技產品總監,站長未從任何有關快播的歷史資訊中得到證實。

即使黃勝等人確實曾是快播的核心成員,但快播已成為歷史,LLToken 除了在“大家都欠快播一個會員”這樣的營銷口號中佔些便宜,在資源和資金支援方面,是很難與迅雷玩客幣和暴風播控雲競爭的。

LLToken 在當前全球1326個虛擬代幣中,市值排名1054位,技術實力和市場運作能力都沒表現出什麼明顯的優勢,“流量盒子”產品的釋出明顯有蹭“玩客幣”流量的嫌疑。

關鍵是,連蹭流量這件事,LLToken 的市場團隊都做的相當一般,估計如果不是站長分享給大家,很多人還不知道你們呼喚的“快播”幣,已經在那裡了。

無論是迅雷“遮遮掩掩”的發行“玩客幣”,還是“快播”、暴風“不清不楚”的盲目追風,這場所謂的“硬體+幣”模式創新有太多的尷尬。

使用者投資的風險不僅在於“迅雷”是不是真用了區塊鏈技術來做“玩客幣”,還有所謂的“暴風幣”、“快播幣”是否真的是靠譜的團隊在做。

雖然,共享雲端計算、分散式內容分發等業務模式確實為區塊鏈技術應用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想象空間,但是這些“集團靠山幣”不僅要面臨嚴格的監管環境限制幣種流通的問題,更致命的是,在原生區塊鏈系統中發行的代幣往往是這個平臺中唯一的使用媒介,這種使用權的價值會隨著使用這個區塊鏈應用的使用者人數的擴大而不斷上漲(前提是,幣的總供應量恆定),但是迅雷集團本身擁有龐大的現實業務,如何能保證,“玩客幣”所能兌換的這些網路加速服務、雲端儲存服務和共享內容等,將來不可以以現金和其他方式購買?如果不能建設為一個獨立的業務體系,總供應量極其大的“玩客幣”的價值將會從根本上失去上漲的基礎。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