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每四年減半,這種分發機制合理嗎?

買賣虛擬貨幣

比特幣每四年減半,這種分發機制合理嗎?還有 67 個小時,比特幣就要迎來史上的第三次區塊獎勵減半了,比特幣的“四年減半”被很多人期待已久,他們認為在需求不變的情況下,減半後供給側斷崖式的下跌會大幅推動比特幣價格的上漲。

而過去的兩次減半,之後比特幣都迎來了波瀾壯闊的超級大牛市行情,第一次比特幣上漲了 580 多倍,第二次上漲了 128 倍之多,似乎都與這個判斷不謀而合。

那麼,當初中本聰設計比特幣系統時,“四年減半”是他刻意為之,還是無心之作呢?這個模型將會帶來哪些積極的影響呢?會不會有缺點?如何看待減半後的加密行業?

帶著這些疑問,知礦大學採訪了 Nervos 基金會聯合創始人呂國寧。下面,我們一起來聽聽他的看法。

01

知礦大學:中本聰設計比特幣區塊獎勵的時候,沒有采用線性遞減,而是選擇了“每四年減半”,背後的原因可能有哪些?這種模型有哪些優點?

呂國寧:中本聰在 Bitcoin 的實現中選擇每四年減半,而不是線性遞減,從結果上看,我認為對礦工的體驗非常友好,並且給系統帶來了很強的確定性,這對整個 Bitcoin 生態有非常大的好處。

但是中本聰為什麼選擇了以四年作為週期,他其實從未正面解釋過,我們只能從故紙堆中去挖掘中本聰的隻字片語,然後做猜測和揣摩。

為什麼減半週期是 4 年?目前,可以查到的是中本聰在給比特幣愛好者的私信中簡單解釋了他選擇初始發行的出塊獎勵定在 50 枚比特幣,設定減半週期在四年,最終總流通量 2100 萬枚。但是,中本聰並未解釋為何選擇 4 年作為減半,不過從中本聰的角度,他在設定初始引數,包括四年作為減半週期,是一種“educated guess”,即有根據的猜測,然後作出的折衷選擇,並在假設中考慮了很多因素,尤其是初始設定和持續增發,增發總量,以及是否有利於被廣泛採納等等。

我們目前只能以結果來論證,這套比特幣經濟模型的初始設定在被推廣和採納方面,取得了非常了不起的成績,並且四年減半也符合中本聰將比特幣設計為持續通縮屬性這個目標。

設想如果比特幣的出塊獎勵被設計成線性遞減,那麼會產生什麼影響,跟現在有什麼不同?線性遞減和斷崖式下降,其本身並不會影響比特幣的髮型總量,所以對比兩種增發方式,核心是看對生態的影響,是不是有積極的作用。

線性增發模式受影響最大的是礦工。礦工透過參與算力競爭挖礦,獲得出塊獎勵,在單位時間內,收益跟你的算力佔比成正比。如果收益隨著時間而逐步遞減,加上算力規模的動態變化,市場價格動態變化,這會導致對礦工的體驗有非常大的傷害。相對於穩定收益而言,這對礦工的參與積極性其實是一種打壓,因為礦工的收益持續遞減,這種體驗其實並不好。

另外一個方面是未來收益的預期估算。在收益動態變化,算力規模動態變化,市場價格動態變化的情況下,礦工很難更準確的估算未來的收益,這對礦工決策如何做長期規劃和應對各種不確定性風險帶來了更大的挑戰。

所以,從收益模型角度,穩定可預期的收益體驗更好,更容易吸引礦工參與和推廣生態。

從整個加密數字資產社羣全域性的角度,維持一個穩定可預期、四年減半的經濟模型設計,這相當於讓比特幣的貨幣政策穩定透明化可預期。在一個去中心化、去信任的生態中,去推行一套動態可調節的貨幣政策其實是非常艱難,共識成本達成會非常的高,也只有穩定可預期的貨幣政策才能行得通。

穩定的貨幣政策換來的是可以協助整個生態的參與者,從礦工到使用者、開發者、投資者,都能基於同樣的政策作出長期預判和制定長週期策略,這對整個生態的長遠發展非常有利。從這個角度看,四年是一個比較很理想的時間跨度,長短適宜,非常好地平衡了階段性穩定和長期貨幣通縮的設計目標。

02

知礦大學呂國寧:比特幣減半模型對比特幣生態長遠發展的影響,目前存在很多爭議。

因為比特幣本質上是一種強 SoV 屬性的資產,即數字黃金,更多是用來儲值,而不是用來交易。當比特幣未來再進行幾次減半,也不用很久,10 年之後,礦工的主要收益就會從「出塊獎勵」變成「交易手續費獎勵」。

當礦工主要依靠交易手續費獲得收益的時候,礦工希望一個塊內的交易儘可能的多,但由於比特幣區塊的大小限制,裡面容納的交易終究是有限的,而且目前比特幣區塊其實基本是打滿的狀態。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未來比特幣多次減半之後,礦工要保證自己投入的收益,交易手續費必須得提高,交易者需要付出更多的交易手續費才能把自己的交易傳送出去。

交易手續費的提升對交易規模和交易頻率會產生非常大的影響。從交易規模角度,當手續費上升,會抑制小額交易,由於持續高企的手續費,鏈上的交易將全部以大額為主,而大額交易在交易總量佔比中遠遠小於小額交易佔比,這將導致由於交易總量下降,手續費提升反而抑制了礦工的整體手續費收入。

手續費的上升和礦工手續費的總收入可能會在某個點形成納什均衡,那時整個系統會面臨新的挑戰:

1、來自 Layer 2 的挑戰。很多小額交易會跑到 Lightning Network 上去,更進一步壓縮了比特幣上的交易數量。

2、面臨來自安全的挑戰。當礦工沒有額外收益的時候,勢必會影響礦工對網路安全性的投入。當礦工的手續費收入在一個穩態,並且繼續伴隨著出塊獎勵減半,那麼勢必會導致礦工降低安全的投入,由於投入的降低導致算力安全性的下降,這個下降趨勢會對幣價產生影響,這種影響如果產生了負向迴圈刺激礦工持續降低投入,那麼結果對整個生態未必是一件好事。

所以,隨著多次減半,未來比特幣是否可以安全可持續發展,還是一個非常大不確定性的事情。

下圖是比特幣交易手續費與區塊獎勵的比值,兩者目前差距還是比較大的。

比特幣和以太坊等專案的經濟模型設計,在未來具有高度不確定性,我們很難對其未來體系的安全性和可持續性有一個準確的判斷。基於這個標準,我們所理解的一個好的經濟模型應該具備以下幾個特徵:

1、保持系統長期的安全性以及持久的穩定性,給系統的參與者足夠多的確定性。

2、讓每一個參與方的利益可以均衡。

03

知礦大學呂國寧:大家都在關注減半,這也是行業的一件大事。我覺得可以從礦工和生態兩個角度來看。從礦工角度看,減半對礦工這個群體產生最直接的影響,然後影響力會透過礦工群體引發並擴散。

首先,減半會帶動整個礦圈生產效率的迭代。我們可以看到近幾個月,各家礦機廠商紛紛推出自己高功耗比礦機,礦工也陸續淘汰相對落後的機器。某種程度上說,這又增加了網路的安全性投入,對比特幣的價值儲藏特性是有積極影響的。

其次,礦業周邊金融服務發展非常快。已經有了非常多的礦工選擇使用各種金融工具或者產品,比如期貨套期保值的方式對沖市場波動性風險,或者透過資產抵押借貸的方式支付電費。在減半前,整個生態普遍預期上升,所以資產抵押借貸相關的業務大幅增長。減半行情驅動的區塊鏈金融服務的發展,給整個行業帶來了非常多的機會。

從生態角度看,比特幣已經成為整個行業規模和市值佔比最大的區塊鏈原生資產,而區塊鏈經過多年的發展,整個生態目前的發展方向是把重心重新放到了去中心化金融這個方向上。以開放金融作為切入點,透過髮型資產和智慧合約帶來的可程式設計性,可組合性,催生出繁榮的 Defi 生態,為更多的使用者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務的同時,降低門檻並帶來一些傳統金融服務不具備的優勢。

去中心化金融的一個核心指標是 TVL,即 Total value locked,鎖定的資產價值。這個指標通常用於衡量整個 DeFi 生態發展的規模,而目前阻礙 TVL 增長的最大問題是可抵押鎖定的區塊鏈原生資產規模受限,在強烈的 DeFi 需求驅動下,整個生態都在研究如何能更好更安全得將比特幣透過跨鏈的方式能大規模引入到整個 DeFi 生態中來。

我相信這個問題將在不久的將來會被妥善解決,屆時大量的可流通比特幣將會以資產的形式被鎖定在 DeFi 平臺,並且創造信用和圍繞信用來服務更多的使用者,刺激整個生態發展。屆時,比特幣的價值會被進一步挖掘和得到更廣泛的共識,這對加密貨幣行業發展會產生極為重要的意義和影響。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