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區塊鏈是一件虧錢也要做的事

買賣虛擬貨幣

文丨殷耀平 出品丨小蔥區塊鏈

引言

自2019年10月區塊鏈被提升到國家戰略層面以來,各級政府和產、學、研各界都開始為區塊鏈發聲,並積極付諸行動。目前行業基本達成共識:2020年一定是區塊鏈產業爆發的元年。

隨之而來的是,“區塊鏈創業”成為企業界熱議的話題,像當初的網際網路創業浪潮一樣,區塊鏈創業大潮似乎一夜之間成為焦點,大型企業開始謀劃鏈改,中小企業創業者開始佈局切入區塊鏈業務,各行各業的從業者都將目光投放到區塊鏈這條新賽道。

但區塊鏈到底給實業帶來了什麼?企業進場機會該如何尋找?目前的應用情況已經進行到何種程度?哪裡是缺口、哪裡是機遇?

如果說從政策層面,我們得到的訊號“可以進場了”是區塊鏈賦予實業的“機遇”,那麼如何進場、何時進場、以什麼方式進場,則成為當下擺在所有“蓄勢待發者”面前的“挑戰”。

1月12日,“當實業遇上區塊鏈”—第二屆廈門國際區塊鏈創業高峰論壇,針對當前區塊鏈與實業結合的種種困惑進行了一次集中討論,數十位產學研專家學者的觀點碰撞之中形成了很多獨到的、前瞻性的見解。

小蔥特提煉出了精華部分,儘可能呈現已然深耕區塊鏈領域的從業者對現階段區塊鏈與實業結合方向的思考和預判,希望能給已然進入或即將進入這條賽道的從業者一些啟發。

區塊鏈發展:區塊鏈對實業到底意味著什麼?

談到實業的發展,廈門弘信集團創始人李震十分感慨,他坦言,這幾年做實業的都很難,很多上市公司退市,不少“首富”淪為“首負”,“暴雷”不斷,並且17年是中小企業,18年是上市公司,19年是大財團,2020年肯定還會有新的暴雷。

但是,李震十分肯定實業的春天從2019年就已經開始來臨了,因為“科技就是實業的希望”。

李震認為搞實業首先要對經濟形勢有清晰認知,中國現在的發展趨勢是“金融脫虛、實業去偽、科技變硬”,現在正處於一個舉國搞創新的時代,2019年國家做了非常多的舉動來支援實業,引導社會資本向高科技企業流動,區塊鏈、人工智慧等硬科技的春天已經來了,實體企業的希望正是科技創新。

“當前世界正處於第五個長波的轉折點,全球經濟都在經歷很大的變動,這個轉折點意味著我們即將從資訊時代進入數字經濟新時代”,火幣中國專家顧問劉靖在現場演講中表示。

IEEE委員會主席李鳴也認為,從技術視角來看,數字經濟的核心要素是資料,而區塊鏈等新一代資訊科技恰恰是加工資料的絕佳工具,主要任務就是最大化資料的價值,形成基於資料的服務模式,從而促進數字經濟發展,因此區塊鏈對接下來實體經濟的發展至關重要。

劉靖指出,數字經濟時代的本質是演算法定義生產方式,整個生產關係和生產方式都會發生變革。

她分享了自己繪製的一張關於數字經濟時代的示意圖,並強調,雖然這個新興時代將由多項新興科技(區塊鏈、大資料、人工智慧、物聯網、5G等)共同定義,但是無論是資料驅動、容量驅動還是效率驅動、演算法驅動,最根本的都是要有真實、完整、可信和連貫的資料。

“而這一點,正是區塊鏈要去解決的問題,可信性的問題”。

那麼對企業而言,區塊鏈到底能幫它們解決什麼問題呢?

在劉靖看來,多數技術都是解決一個和尚如何打水的問題(提升打水效率、變革打水方式等等),而區塊鏈是解決三個和尚如何打水喝的問題,它解決的是多方協同的問題,因此一定是要應用於多方協同的場景,才更能凸顯其價值所在。

她指出,目前區塊鏈的6大基本使用場景(金融、商業、民生、智慧城市、城際互通、政務)解決的其實都是多方協同的問題。

目前為止,區塊鏈技術的落地應用情況怎樣?

區塊鏈應用在加速,但應用落地比例遠比想象中低。

互聯脈搏所做的一組調研資料顯示,國內區塊鏈應用雖在加速,但應用落地比例仍然很低。

資料顯示,2018年,70家區塊鏈概念上市公司中,32家公司年報提及區塊鏈。2019年上半年,112家區塊鏈概念上市公司中,有65家公司半年報提及區塊鏈。

2019年提及區塊鏈的企業的絕對數量有所提高,但是有21家曾在2018年年報中提及對區塊鏈領域發展和區塊鏈技術關注的企業,在2019半年度報告中則未再提及區塊鏈相關業務的進展。

此外,在應用落地表現上,2018年的32家區塊鏈相關公司中,提及落地應用的有9家,佔28.12%。2019上半年的65家區塊鏈相關公司中,正在發展落地應用的有25家,佔38.46%。

也就是說,從2018年到2019年,多了一倍的上市公司開始接觸區塊鏈,但真正形成落地應用的比例仍然不高。

火幣中國專家顧問劉靖還分享了一組資料:目前全國有做區塊鏈的企業大概有3000個,但真正有用區塊鏈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企業只有5%。

“所以說雖然現在區塊鏈的應用正在加速,但實際落地的比例並不是很好”。

此外,火幣中國還整理出了一份國內相對比較成熟的區塊鏈應用案例(如下表),累計也不過幾十個上線案例。

至於為什麼區塊鏈始終得不到大規模應用,劉靖認為,根本原因是它在實際應用中有非常非常多的挑戰,有三塊集中表現,這也是行業從業者需要盡力去改善的地方。

一是鏈下資料資訊如何上鍊問題。資料在上鍊瞬間如何確定真實性目前還是個難題。短期來看,是靠引入第三方見證人背書機制來解決,比如引入有公信力的機構或個人作為節點,長期來看,需要依賴物聯網、AI技術去採集裝置資料。

二是如何讓多方加入區塊鏈系統並且積極貢獻。讓地位對等的多方都願意加入到區塊鏈平臺也是個難題。目前一個解決方式是多方組成聯盟發起,比如R3聯盟由全球40多家金融機構共同發起。但發起容易,聯盟的運轉維護卻困難,如果沒有一套極好的激勵機制,聯盟很容易陷入日漸鬆散、效率低下的狀態,這塊需要依賴對通證經濟的研究和完善。

三是如何建立友好的底層基礎設施。當前區塊鏈的底層基礎設施還存在TPS不夠高、安全性不夠高、鏈間互操作性不夠高等問題,這些都需要依靠相對應的技術上的進展以及區塊鏈標準的成熟,需要有一定的發展時間。

區塊鏈創業者應如何著手推動區塊鏈在實體領域的落地?

對於如何推動區塊鏈進一步加速落地,與會嘉賓從各自的角度給出了一些建議。

中國電子學會區塊鏈分會專家委員黃連金認為,區塊鏈需要與人工智慧相結合使用。

“如果單純應用區塊鏈技術,應用場景是不多的,可能是一些遊戲或者數字貨幣,但是區塊鏈要虛實結合,必須結合其他技術才能落地使用,包括人工智慧、物聯網、5G,尤其5G的出現對區塊鏈落地有很大推動作用”。

黃連金進一步指出,區塊鏈和人工智慧技術的四大結合點有四個方面:安全、可信計算、數字身份和聯邦學習。而區塊鏈與AI結合可以使用的場景有很多,比如供應鏈金融,比如溯源,利用AI+IOT +TEE 提供可信資料和風控資料,利用區塊鏈提供資料存證,並且基於智慧合約實現流程簡化和最佳化。

火幣中國專家顧問劉靖認為,當前可以從三個方面去推動區塊鏈的應用的落地。

第一、注重打造良性商業模式。

在設計整個專案時,首先要形成商業模式的良性迴圈。

她認為區塊鏈商業模式的打造關鍵在四點:一是要有銷售,透過通證激勵體系的設計吸引使用者,增強粘性;二是價值流轉。促進價值更高效流轉,比如供應鏈金融、大額存單等等都可以應用;三是降低成本,比如清結算,節省大量的人力物力;最後是資料變現,基於區塊鏈實現個人資料的確權和交易。

第二、建設示範專案

在早期區塊鏈技術還不成熟時,需要有政府或資本去推動示範工程與生態的建設。

不能只靠創業企業和小的民營企業去推動,就像建城市道路網路,需要政府層面的整體規劃去推動,打通各條道路之間的障礙。只有他們帶頭去做了一些示範性工程,並取得了一定效果後,其他社會企業就會去模仿推動各行業專案落地。

第三、全民瞭解和學習區塊鏈。

不僅要讓越來越多的人知道區塊鏈,還要拉齊認知,區塊鏈知識的大面積普及很重要。

在劉靖看來,成熟的商業模式、示範工程和普及教育,從商業邏輯上來講,這三點從前到後,效用是逐漸遞減的,第一個具有最成熟的商業邏輯,但是對於一個新技術的成長和應用推廣來講,它們是反作用的,普及教育是最重要的,其次是示範工程,然後才能成熟,形成商業模式。

正因看到這一點,火幣中國已經從2019年12月份開始做名師大講堂,一個多月時間內面向政府、央企國企和上市公司做了100多場的普及教育課。

區塊鏈創業:找準方向,及時進場

此外,針對如何推動區塊鏈加速落地,以及區塊鏈+實業的機遇和挑戰判斷,現場還進行了兩場高峰論壇。

討論嘉賓認為,區塊鏈+實業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機遇”體現在區塊鏈可以結合AI、大資料等新興技術,創新企業的發展給普通人提供了新的投資機會;“挑戰”則體現在區塊鏈創業者和投資者需要對自身情況進行評估和定位,同時,也需要找到區塊鏈技術在實業領域的切入點,才能夠發揮區塊鏈技術優勢。

“其實中央已經為區塊鏈的發展指明瞭方向,就是要落地傳統行業,和真正解決民生需求的行業相結合,才是區塊鏈的未來”,本次峰會的主持人沙勁剛在接受採訪時表示。

“實業的結合會讓區塊鏈真正的進入快車道,實業會給區塊鏈帶來更多的人才、資金和商業模式,並且真正讓大家看到區塊鏈的優勢”。

沙勁剛同時是廈門鏈合學院的創始人,在這輪浪潮中,他們瞄準的是區塊鏈教育板塊,他斷定未來區塊鏈行業一定會存在極大的人才缺口,而鏈合學院打算從兩塊去解決區塊鏈人才供給的問題:一是儘可能多的培訓從業人員,包括技術,商務,運營多個方向的人才培養;二是推動各大高校儘快開設區塊鏈課程,目前已經推動廈門大學成立區塊鏈研究中心,允許廈大研究生和本科生往區塊鏈方向發展。據沙勁剛介紹,他們的發展目標是,每年培訓100位區塊鏈企業,輸送1000名人才進入區塊鏈行業,線上課程普及10萬人受眾。

2020年是區塊鏈產業元年,當下,區塊鏈是虧錢也要做的事可以說,2020年是多項前沿科技融合爆發的元年,區塊鏈之所以在這個時間點上熱起來,正是因為人工智慧、5G、物聯網等技術已經達到一定積澱,可以產生交織、發生反應。區塊鏈產業勢頭正猛,區域發展已然呈現多點開花態勢六維量子創始人張海航認為,目前國內的產業區塊鏈發展迅速,區域發展已經呈現出多點開花的態勢。環渤海地區,有由下而上的政務推動,創業公司數量最多,長三角地區具備強大的底層設施,奧港澳大灣區產業鏈版圖及企業量最全。張海航認為,目前有三個板塊是可以迎接新的未來的。第1個板塊是商業落地,現在是由實轉虛的過程;第2個板塊,是研究中心落地和實驗室落地;第3個板塊則是產業落地。他認為,此前從2016年到2019年專利申請的劇增是符合行業發展趨勢的,剛開始的專利相對比較好落地,但後面會越來越難。2020年,區塊鏈是虧錢也要乾的業務33複雜美科技創始人吳思進認為,區塊鏈是一項頂層技術,比5G戰略高度更高,甚至在遇到與AI所碰撞時,也應該優先把錢投入區塊鏈,因為“價值網際網路的高地中國是一定要佔領的”...“區塊鏈產業建設,無論投多少錢,就是虧錢也得上”。吳思進指出,國際上,中國在金融領域一直處於巨大劣勢地位,包括人民幣國際化,中國要想在金融市場上佔據較高地位,必須要依靠區塊鏈,所以“區塊鏈是一個像高鐵一樣,虧錢也要做的業務”。談及今後的發展前景,吳思進表示“錢的需求應該很快會解決,發展區塊鏈的基本國策已經確定了,創業企業雖然沒錢去推動產業擴張,但國家的推動力量是很強大的”,他認為接下來人才需求才是最大的缺口。此外,針對中國在區塊鏈領域的國際競爭上,吳思進表示信心十足,“我不認為美國在區塊鏈領域會有任何優勢”,他表示,國外雖然在區塊鏈技術上佔據先發優勢,但現在中國團隊的很多研發成果已然超過了國外,應用落地方面也比較領先,專利申請更是遙遙領先。

“上鍊”是當下最重要的事

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特聘教授王彬生認為,人工智慧和物聯網的發展,使得物理世界和虛擬世界的融合加快,近現代工業化的特徵是生產、經營和消費的分離,行業分工細化,而區塊鏈人工智慧時代將是這三者新的融合,區塊鏈普及的經濟本質,從巨集觀上說是一場資產轉移運動,傳統的金融資產將逐步轉移到鏈上。

對此,複雜美吳思進也持同樣看法,他認為,不久的將來,手機、餐飲、食品、藝術品、家電、汽車等等,所有的商品都會發行token去到鏈上進行交易,所有的債權也都會去交易。

“所謂價值網際網路,就是有價的東西都能把價值傳遞出去”,都透過token的形式在區塊鏈上進行跨鏈交易,而不僅僅是幾個存證,所有的積分、商品、債權全部在鏈上流轉起來,把整個網連起來才有價值,和網際網路一樣,單單一個區域網沒有效用,只有大家都上鍊以後,才可以非常安全、放心地進行交易。

對於行業一直在討論的“要不要上區塊鏈、什麼場景適合區塊鏈”的問題,吳思進也作了解答,他認為這並不是問題,答案是很肯定的,“要上鍊”,因為未來,企業不上區塊鏈,生意就做不了,“鏈商”將是數字經濟時代的常態,上鍊也是常態,正如網際網路時代,不上網際網路就沒辦法做生意。

在吳思進看來,上鍊的東西到底是真是假,並不是最重要的,現階段,認清大的方向是“上鍊”才是最重要的,不管真的假的,只要上鍊就可以。

“因為只要上了鏈,全部會原形畢露”,一旦上鍊,假的和真的都無法更改。但是實名很重要,要能建立真實對應關係。

長期沉澱下來,好的企業上鍊了就能發展更好,差的企業上鍊後也會被識別出來。

吳思進很肯定,不久的將來,手機、餐飲、食品、藝術品、家電、汽車等等,所有的商品都會發行token去到鏈上進行交易,所有的債權也都會去交易。

“所謂價值網際網路,就是有價的東西都能把價值傳遞出去”,都透過token的形式在區塊鏈上進行跨鏈交易,而不僅僅是幾個存證,所有的積分、商品、債權全部在鏈上流轉起來,把整個網連起來才有價值,和網際網路一樣,單單一個區域網沒有效用,只有大家都上鍊以後,才可以非常安全、放心地進行交易。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