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淡佛系持幣(續)

買賣虛擬貨幣

最近幾天,反思了自己進入幣圈以來的交易記錄,感受當下的幣圈,感覺幣圈的未來一至兩年的走勢。交易記錄,大勝仗少之又少,敗仗一大堆,很多時候,本來是勝仗的,一不留神,慘不忍睹。

上文提了佛系持幣,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隨著傳統金融資本透過ETF基金、納斯達克、期貨交易所等等市場設施進軍幣圈,佛系持幣的機會和空間都會收窄,佛系持幣是否會適合普通幣民?

這跟股市是一個道理,從2007年到現在,12年了,大盤指數還是隻有一半,也就是說,佛系持股,大部分機構和個人仍然浮虧一半。如果真是這樣,A股估計是真沒人玩了。所以說,佛系持股,不可能是A股股民的主體。

很多人進入股市,是因為牛市。身邊的人,在牛市初期進入股市,兩個月不見,似乎脫胎換骨了,說話底氣十足、牛氣沖沖,本來只是賺了幾萬、十幾萬,偏要讓人感覺賺了幾十萬、上百萬的感覺。對於普通人來說,往上走,買房子不夠首付;往下走,存銀行的利息只是毛毛雨,也不敢存定期,上有老、下有小,一不留神,走進醫院花光了。即使年薪十萬,這裡省,那裡省,一年下來,也存不了多少錢。突然看到別人進賬十幾萬,心理不平衡,腦子一熱就開戶入金。結果買什麼跌什麼,賣什麼漲什麼,節奏完全跟市場的虧錢節奏一致。於是讀書、拜師,重整旗鼓,捲土重來。其實讀書和拜師學到的,前提條件是牛市。然而,捲土重來的時候,恰好是熊市,學到的東西,反而成為了自己虧錢的忽悠理論。最後,在放棄與放下之間掙扎之後,選擇了放棄。不止是放棄,到處散播負能量,A股是政策市,是莊家市,誰說賺到了錢,絕對是騙子。

七夕情人節,徐翔妻子在微博的一篇離婚長文引發關注,文中提及徐翔要把炒股秘籍留給兒子的話題。八年前,我也有同樣的想法,後來發現根本行不通。這就好比楊冪的伯父是清華大學的數學教授,面對家裡的侄女楊冪學不好數學,完全沒辦法。這段時間,每天晚上,我也輔導堂姐女兒和她兩個小夥伴的高中數學。幾個明明可以靠理解就能消化的數學公式,她偏偏不去理解,硬要死記硬背。一做習題,就忘記了公式,不讓她看公式,她就心慌,就完全沒有信心把題目做下去。考試更是如此,平時練習不夠,公式不熟練,很多時候是想不到運用公式,即使想到了需要運用某個公式,結果不記得,就心煩,整堂考試的自信心就下降了一大截。結果很多本來能拿分的題目,沒有時間做。很多能做對的題目,因為心煩,因為自信心不夠,同樣失分。在我看來,這炒股秘籍,和那數學公式是一樣的,離開實踐,不可能達到秘籍作者預期的高度。

佛系持幣,受益於幣圈的人口爆發紅利。一開始,只有比特幣,不需要選擇。在山寨幣風口,除了比特幣,大家都一樣,時間一久,才能分出真正的差別。ICO風口,同樣如此。正是因為差別不大,所以除了幾個主流幣,大多數幣種獲得的市場資金青睞度,都差不多。所以,佛系持幣的利潤空間,非常可觀。

但是,大機構入場之後,天下沒有白食的午餐。大機構能賺大錢,就是它能主導對市場幣種進行區分,對牛熊的時間序列進行區分。比如你是大機構的決策者,自然會經常與同級別的同行交流合作,要實現利益最大化,就跟火幣的IEO差不多,IEO是陽謀,那麼大機構聯手做局,自然是陰謀,就一個倒V型行情。你佛系持幣不動,幣價還是原形,自然會眼紅那些在倒V型頂點賣的人,說小一點,十倍空間。就是隻持倉五千,那也是四萬五。絕大多數人,一年的年薪除了開支之後,很難儲蓄四萬五。這種事情發生三次,心裡自然有這個的念頭:去TMD的佛系持幣,害的老子損失了這麼多。自然而然,開始關注持倉的行情,市場的流動性開始增強。假如KEY來一個10倍的倒V型行情,我相信,堅持佛系持幣的一部分幣東,會恨得牙癢癢——堅持寫了兩年的文章,還沒有人家用信用卡玩兩個月賺得多,同樣是擼,為什麼我擼得這麼辛苦?

大機構要賺錢,就必須破佛系持幣的功。怎麼破,能不能破,都是大機構的事。我相信,兩年以後,社羣內更多的是中短線玩家講神話,佛系持幣的論調很難佔領熱門的舞臺。市值前五500的幣,大機構聯手做5輪,每輪做5個,我們社羣就會出現不少的曬單大師,自覺為大機構佈局服務。

從發展的角度講,我更願意站隊炒幣派:更希望市場實現價值發現功能,自發調整,讓代幣的價格,迴歸專案的價值。而不是現在這樣,誰的營銷手段高,誰的忽悠能力強,誰的資本實力大,誰就能進入市值前20。直到現在,我仍然不願意對BCH、BSV、BNBTRX和ONT寫太多。存在即有道理,這些代幣能進入市值前20,肯定是有道理的。但是,大家都這麼玩,空氣和泡沫的成分就會越來越大。就像孫宇晨,最近折騰了那麼多,TRX的表現卻讓很多玩家非常失望。下文開始,我計劃圍繞炒幣這個話題來分享。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